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
一、积累和运用(共5小题,计17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吝(mì) 一霎(chā) 花团锦簇(cù) 啬(lìng) 静谧....B.酝酿(liàng) 淅沥(xī) 粼粼(lín) 截然不同(jié) ....C.贮(hè) 倜蓄(zhù) 应和傥(tì) 人声鼎沸(dǐng) ....D.粗犷(guǎng) 侍弄(sì) 絮叨(xù) 混为一谈(hún)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抖擞 企盼 喜出望外 翻来复去 B.决别 感慨 油然而升 小心翼翼 C.莅临 云宵 美不胜收 人迹罕致 D.分歧 遮蔽 各得其所 咄咄逼人
3.经典诗文默写。[在(1)~(7)题中,任选五题;在(8)~(10)题中,任选一题]
(1) ,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2)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 ,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5)逝者如斯夫, 。(《<论语>十二章》)
(6) ,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7)遥怜故园菊,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8)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 他生长着。(朱自清《春》) (9) ,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0)牛背上牧童的短笛, 。(朱自清《春》)
4.名著阅读。
不知怎地我们便都笑了起来,是互相的嘲笑和悲哀。他眼睛还是那样,然而奇怪,只这几年,头上却有了白发了,但也许本来就有,我先前没有留心到。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布鞋,显得很寒素。谈起自己的经历来,他说他后来没有了学费,不能再留学,便回来了。
以上文段节选自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范爱农》,文段记叙了“我\"和范爱农在故乡重逢的情景。为什么“我们”的笑“是互相的嘲笑和悲哀”?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天边的云层缓缓分开,仿佛在为谁让道。②渐渐地有红霞渗透出来,整个芦苇荡被染上一层淡红..
色,屏息凝神看去,芦苇荡的边际似乎开始躁动,不远处冒出了几个小点,小点越来越大,定睛一看,..居然是雪白色的水鸟!③它们如晨曦中报晓的使者,欢腾着飞向人群,(盘旋 徘徊)在空中,人群中不时传出阵阵喝彩声。④这些水鸟一会儿俯身向下,轻轻(飞过 掠过)水面,亲昵地送去晨光的问候;一会儿拍翅向上,飞到芦苇荡尖,似乎在等待日出的刹那。 5.第①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6.第②句中加点词“渗透”“边际”的词性分别是 、 。 7.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徘徊 掠过 C.盘旋 掠过
B.徘徊 飞过 D.盘旋 飞过
二、综合性学习(7分)
你的班级开展以“遇见人间美好”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8.[活动一:据表填活动]请按照提示完成下面表格里的内容。
形式 活动形式 项目 一 二 三 出黑板报 ① ② 图文并茂展现大自然的美好 用文字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用声音表达对大自然的深情 任务要求 9.[活动二:拟写导游词]家乡是每个人心中最难割舍的牵挂与情怀,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你的家乡,请你担任小导游,为你的家乡拟写一段导游词。
10.[活动三:看图题小诗]小语同学负责班上的黑板报配画工作,下面是他本次的备选配图作品,请你任选一幅,根据画面内容为其配上两句小诗。
我选的是 ,我配的诗句: 11.[活动四:赏墨写书法]写得一手好字,是学好语文的基础。下面的书法作品是一首古诗,请你把三、四两句诗正确、规范、工整地书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加上标点符号)。
三、阅读(共14小题,计4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葛朗大叔 白卫民
老张在单位工作几十年了,一直任劳任怨、兢兢业业,为人也忠厚老实,但就是抠门、吝啬,大伙对此常常议论纷纷。有的说这是美德,有的说这是聪明,大多数说这是小气、自私、爱占小便宜,所以老张在单位常常被人瞧不起,年轻人在背后都叫他“葛朗大叔”。
老张在机关多年,十分勤俭节约,令大家刮目相看。他看不惯年轻白天还开着灯、天不热就开空调、水龙头不拧紧等浪费行为,遇到这种情况,他就主动上前关灯、关空调、拧紧水龙头。为此,他多次和一些年轻人拌过嘴。老张还有个习惯,就是早上班,从未迟到过,每天早上他都是最早到单位的一位。大伙8点钟上班,他一般7点半就来了,因此多次受到领导的称赞,多次被评为节约标兵和遵守纪律模范。时间久了,大伙发现老张上衣口袋里总有一个拇指粗的筒子,一次不慎掉在地上,被办公室的小赵捡到,打开才发现里面装着个牙刷。老张脸一红,忙解释是家里停水,才在单位刷牙。老张早到的原因,才被大家知晓了。
在家里,老张抠门的绝招也令人望尘莫及。别人洗过菜的水,往出水口“哗哗”地流到下水道。他洗过菜的水流进一个水桶,用洗菜的水洗拖把,再用洗拖把的水冲厕所。洗澡时刚打开龙头,他就将流下的冷水用一个盆子接住,待水温调好后再移走盆子,过后用这个盆里的水洗衣服。他家里装有空调,但他天热时一般不开,往往跑到超市等有空调的公共场所,一待就是几个小时。大热天,他为全家每人准备了一把扇子,除非热得受不了,老婆孩子,才把空调开一下,还美其名日“预防空调病”。
一次,老张上西安出差,为了节约10元的误餐补助费,早早就让老婆给他烙了几个坨坨馍。事情办完,已经到晌午了,于是他走进一家饭馆,坐下就问服务员:“一碗面多钱?”“大碗5块,小碗4块5。”服务员热情回答。他又问:“一碗面汤多钱?\"”“面汤不要钱。”老张不紧不慢地说:“面,我等会再要,你先给我来碗面汤。”服务员先是一愣,见老张掏出坨坨馍,她小嘴一噘,极不情愿地端上一碗面汤。老张吃着汤泡馍,就着饭馆的大蒜和辣椒。吃完这碗泡馍,他打了一个饱嗝,不慌不忙离开饭桌,临走时还没忘记扯一张餐巾纸把嘴一擦,才满意地回到家里。
老张每天笑呵呵地上班下班。月底,人事科长到部门收走考勤表,顺便通知老张:“这月底你就到了退休年龄,明天就不用来,上班了。”老张的表情十分失落。快下班的时候,他收拾好个人物品,腾空办
公桌,和科室的同事们告别后,慢慢走出了办公楼……
新来的一位同事,立即整理老张原来使用的文件柜。在一个文件柜的角落里,他发现一个纸袋子,不知装了啥东西,鼓囊囊的,就将袋子里面的东西倒出来。大大小小的,从袋子里滑落出来,飘散了一地。“这是什么?\"”“是老张没报的吧?”大家边说边弯腰整理。“快看,这是一张慈善协会的捐款收据。”“这是地震灾区的捐款票啊。”“这是一张捐资兴学的收据。”“这几张好像是汇款单的回执。……大伙仔细一数,竟然有30多张!有的几十元,有的几百元,还有几张上了千元!每张票都有老张的名字,时间跨度十几年了,粗略计算,五万多块啊!“快看,大叔还没走远。”不知谁喊了一声。大伙齐刷刷拥到窗前望去,只见“葛朗大叔”提着自己的物品,佝偻着腰,慢慢地走着。在阳光斜射下,他的身影在人们的视线中显得越来越高大……
(选自《西安日报》2022年9月19日,有删改)
12.小说通过不同地点发生的不同事件表现出了葛朗大叔的抠门、吝啬,请根据小说的内容填写下面表格。(5分)
地点 ① 在家里 ④ 事件 ② ③ ⑤ 13.小说情节的曲折,来自欲扬先抑手法的运用。请你分析其在文中的运用及表达效果。 14.你是否认同小说中“葛朗大叔”老张的行为?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童年合欢花 肖复兴
①第一次见到合欢,是在台基厂。从我家出来,往东走不远,穿过后河沿,正对着的就是台基厂。这是一条老街,离故宫很近。台基厂北口,即是长安街,和王府井遥遥相对。这条街两旁种的行道树便是合欢。
②那一年暑假,我马上读五年级,自觉长大了,第一次去王府井,因为王府井南口有当时北京最大的新华书店,我想到那里看书、买书。刚进台基厂南口,一眼就看见合欢,满树开满了的那种花,我从来没有见过。不是常见过的红色、猩红色和粉色,是那种梦一样的绯红色,毛茸茸的,那么轻柔,仿佛一阵风吹来,就能把花都吹得飞起来,像跳着芭蕾舞一样,轻盈地飞满天空。台基厂整条街两旁,都飘浮着这样绯红色的云朵,我像走进了童话的世界。
③像发现了新一般,我怎么也忘不了那种花。尽管当时我还不知道它的名字。那一年的暑假,我常走那条街,为去新华书店,更为看合欢。
④有一天下午我从新华书店出来,走到台基厂的时候,光顾着抬头看花,没留神撞到一个人,是一个中年女人,个子很高,微微发胖,面容白皙,很漂亮,穿着也很漂亮的连衣裙。我连忙向她道歉,她笑笑,没说什么,只是用手摸了一下我的头发,便向前走去。我跟在后面,好几次想快走几步超过她,赶紧回家。但不知怎么的,总不好意思,就这么一直跟在她后面,看着合欢的花影落满她的肩头,连衣裙的裙摆被风微微吹起。
⑤她就这么不紧不慢地在我面前走着,没有想到,她走过台基厂,走过后河沿,走到我家住的那条老街,居然也是往西拐,一直走到我读书的前门第三中心小学,走到乐家胡同的时候,拐了进去。我愣愣地站在乐家胡同口,望着她的背影消失在胡同尽头。好长时间,我都弄不清当时我为什么望着她的背影,望了那么久。
⑥暑假过后,开学第一天,上学路上,我居然又遇见了她。和她擦肩而过的时候,她又冲我笑笑,好像也认出了我。但是,她没有和我说话,也没有摸一下我的头发。
⑦以后,几乎每一天清早上学的路上,我总能遇见她,每一次,她都冲我笑笑。笑得很和善,很慈祥,很好看。在以后的日子里,回想起每天上学路上和她的邂逅,我才发现,是自己的潜意识里,觉得她的样子、她的笑,像是妈妈的样子,妈妈的笑。其实,早在我五岁的时候,妈妈就去世了,妈妈的样子、妈妈的笑,我没有一点儿印象。
⑧一直到有一天上学的路上,我看见她向我走过来,有几个小孩子从我身边跑过,一边叫着“方老师”,一边向她跑过去,我才知道,她是老师。进乐家胡同不远,是贾家花园小学,我们院里的孩子,有在那里上学的。自从知道她是贾家花园小学的老师,不知怎么的,我异想天开,总想转学到贾家花园小学,她当我的老师才好。只是,这样的念头,我从来没有对任何人讲。贾家花园小学是私立学校,我家里花不出那样多的学费。
⑨我和这位漂亮的女老师每一次上学路上的邂逅,都会让我忍不住想起第一次和她在台基厂合欢树下的相撞。长大以后,几乎每一次看到合欢,总忍不住想起她。尽管她从来没有和我说过一句话,我对她一无所知。但是,她那温和、善良、慈祥又美丽的笑容,温暖了我小学五、六年级两年的时光。她是我苦涩寂寞童年里的一束光,让我对母亲、对未来、对美好充满想象乃至梦幻。
⑩读中学以后,我再没有见过她。偶尔,我会想起她。高一那年的暑假,我重走台基厂,到王府井新华书店买书,绯红色的合欢依旧满树轻柔地飘浮着。我再一次想起了她,写了一篇作文《合欢》。
⑪1973年秋,父亲突然病故,我从北大荒回北京,一时待业在家,母校第三中心小学的校长,好心要我去代课。第一天早晨上课,走过乐家胡同的时候,我再一次想起了她,甚至幻想,会不会像小时候一样能再次遇见她?乐家胡同已经改名同乐胡同,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影。
⑫如果有什么花可以象征一个人的童年,合欢,是我的童年之花。
(选自《新民晚报》2022年10月2日,有删改)
15.本文以“童年合欢花”为题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 16.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选文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台基厂整条街两旁,都飘浮着这样绯红色的云朵,我像走进了童话的世界。 17.文中的方老师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18.文中的“合欢花”意蕴丰富,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19.如果某一天,“我\"在乐家胡同又遇到了方老师,“我”会对方老师说些什么呢?请发挥你的想象,将“我”要说的话写下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选自《<论语>十二章》)
[乙]读书不寻思,如迅风飞鸟之过前,响绝影灭,亦不知圣贤所言为何事,要作何用。 ..
(选自薛煊《读书录》)
2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不亦说乎 .②思而不学则殆 .③响绝影灭 .
④亦不知圣贤所言为何事 .
2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而”,与“学而不思则罔”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博学而笃志 .C.人不知而不愠 .
22.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读书不寻思,如迅风飞鸟之过前。
23.[甲][乙]两个语段都谈及了读书学习的方法,他们共同强调的学习方法是什么?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B.择其善者而从之 .D.相委而去 .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4.古人讲究“炼字”,为得一字,反复推敲。请赏析“潮平两岸阔”中“阔”字的妙处。 25.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描绘颈联所展现的画面,并说一说你从中悟到了什么哲理。
四、作文(50分)
26.作文。
平凡的校园一隅,偏僻的小路尽头、简陋的街头小摊……你每天路过它们,你留意过它们吗?在这些不被人注意的角落,往往也有温暖的故事、美好的人情、动人的画面和精彩的瞬间……那一幕让你喜悦、感动,甚至震撼。
请以“ 的一幕”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④不少于600字。
1.C 2.D
3.(1)水何澹澹
(2)随君直到夜郎西 (3)枯藤老树昏鸦 (4)不知何处吹芦管 (5)不舍昼夜 (6)正是江南好风景 (7)应傍战场开 (8)从头到脚都是新的 (9)油蛉在这里低唱
(10)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4.“我们”曾经都是胸怀天下、愤世嫉俗的知识青年,但是最后“我”回到故乡教书,范爱农躲在乡下教着
几个小学生糊口,生活落寞困顿,对现实的失望和无奈让人感到讽刺,感到悲哀。 5.拟人 6.动词;名词 7.C
8.示例:征文比赛;朗诵比赛
9.示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美丽的西安,我是大家本次西安之旅的导游小西。西安是陕西省省会,历史上先后有13个王朝在西安建都,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遍布名胜古迹。预祝大家本次旅途愉快,开心而来满意而归。
10.示例:甲;细雨鱼儿出 ,微风燕子斜乙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丙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丁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11.示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12.在单位;看不惯年轻人浪 费水电,主动关灯、关空调、关水龙头;日常生活中“循环”用水,不轻易开空调;上西安出差;到饭 馆享用免费的面汤,吃自带的干粮
13.小说前面通过老张在单位、在家中、出差在外等不同地点发生的具体事情,塑造出老张抠门、吝啬和贪小便宜的形象,让读者感到这个人物让人看不起;而在小说结尾部分,写到同事们无意中发现老张十几年来捐款五万多块的事实。这样前后对比,欲扬先抑手法的运用,让老张这个低下的人物形象突然在同事和读者心目中高大起来,让人敬佩。
14.示例:认同。老张在工作、生活中极端节俭,用自己省吃俭用的钱支持慈善事业,慷慨解囊,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15.①“合欢花”是全文的线索;②暗示了文章的主旨,表达了“我”对像合欢花一样美丽、温柔,给予“我”童年温暖的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16.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盛开的合欢花比作“绯红色的云朵”,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合欢花的轻盈、美丽,以及给我带来的梦幻般的美妙感受,营造了温馨的氛围。
17.示例:①方老师是一个外表美丽、举止端庄的人。从“个子很高,微微发胖,面容白皙,很漂亮,穿着也很漂亮的连衣裙”可以看出她外表美丽;从“就那么不紧不慢地在我前面走着”可以看出她举止端庄;②方老师是一个内心温和、慈善的人。从“我”无意中撞了她,她没有责怪,还摸了摸“我”的头发;她每次遇到“我”都对“我”笑等可以看出她的温和、善良;③方老师是一个能给人温暖、让人信赖的人。从“我”渴望遇到她,以及她的学生看见她便向她跑过去,可以看出她是个令人感到温暖的人。(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8.①“我”在欣赏合欢花的时候遇到方老师,合欢花是机缘。②合欢花美丽轻柔、梦幻,方老师美丽、温和、慈爱,给失去母亲的“我”带来母亲的感觉,以花喻人。③“我”看到合欢花就想起她,合欢花是“我”怀念和感激之情的承载物。
19.示例:方老师,我终于再次遇到您了。您还记得在合欢树下无意中撞到您的孩子吗?您是我苦涩寂寞童年里的一束光,给了我母爱般的温暖,让我对母亲、对未来、对美好充满想象乃至梦幻。谢谢您,方老师。
20.同“悦”,愉快;疑惑;消失;也 21.C
22.①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凭借这个做老师了。 ②读书不思考,就好像疾风飞鸟经过眼前。 23.在学习中一定要注意思考。
24.“阔”是“宽广”的意思,表现了“潮平”的结果,生动地写出了春潮涌涨、江水浩渺的景象。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样平,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营造出上种恢宏阔大的境界。
25.①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②哲理 示例:旧事物中孕育着新的生机。
26.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