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度下学期初中第一次质量监测
七年级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 100分
考生注意:请在答题卡各题目规定答题区域内作答,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 A. 殷红(yān) 气冲斗牛(dǒu) 校补(jiào) 鲜为人知(xiān) ....B. 卓越(zhuó) 锲而不舍(qì) 咳嗽(sòu) 万丈狂澜(kuáng) ....C. 哺育 (bǔ) 微不足道(zú) 丰饶(ráo) 脑浆迸裂(bèng) ....D. 豁亮(huò) 奋不顾身(gù) 震悚(shǒng) 深恶痛绝(wù) ....2.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2分)……………………………………【▲】 A. 淳朴 烦燥 奠基人 高山之巅 B. 聚歼 哀悼 大无畏 不以为然 C. 宰割 愧怍 编草鞋 掬躬尽瘁 D. 梨耙 镶嵌 小凹凼 燕然勒功
3.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2分)………………………【▲】 A.山势回环,春游旅途中隐隐约约闻到了一股清香,一片梨园顿时出现在眼前。 ....B. 儒家孔子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也被世界许多国家和人民所推崇。 ....
C.在十三届全国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重要讲话多次提及“人民”一词,言外之意可见总....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民谋幸福。
D.面对困难,只要我们锋芒毕露,不言放弃地就会找到解决的办法。 ....4.选出下列对句子中画横线词的词性判断不正确的一项(2分)……………【▲】 A.再隔几天,他又用细木棍去敲了敲,说实了实了。 (助词)
B. 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连词) C.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副词) D. 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介词)
5.选出下列相关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2分)………………………………………【▲】 A.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唐宋家之一,北宋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B. 《木兰诗》是一首叙事诗,记叙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
C. 《阿长与<与山海经>》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作者鲁迅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家,文中颇费笔墨介绍“阿长”之名,更深的用意在于暗示阿长地位卑微、不受尊重。 D.老舍笔下命运二起二落之后的祥子打消了买车念头,重新投奔刘四爷,开始老老实实赁车挣钱; 命运三起三落之后的祥子幻想破灭,开始走向堕落。
6.结合下列语境补写句子,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4分)
体谅是友谊中的一缕清风,微笑是交往中的一份礼物, ▲ , ▲ 。
7. 为配合学校团委开展“走近闻一多”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根据《说和做》一文的学习积累,完成下
列任务。 (4分)
(1)制作名人信息卡。请在卡片上写出一个最能体现闻一多先生崇高品质的句子。 (2分) ▲
(2)假如你是闻一多时代的一名记者,活动小组决定请你去采访大学者、诗人、民主战士闻一多先生。请结合采访事实,针对“如何处理好‘言’与‘行’的关系”,谈一谈你的看法。 (2分,60字左右) ▲
8.古诗文默写。 (7分)
(1)草树知春不久归, ▲ 。 (韩愈《晚春》) (2) ▲ ,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 (3)此夜曲中闻折柳, ▲ 。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4) ▲ ,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
(5)万里赴戎机, ▲ 。 ▲ ,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 ▲ 。 (《木兰诗》) 二、阅读(35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 完成9 ~ 12题。(11分)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者。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9.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2分)………………………………………【▲】 A.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C.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B.蒙/辞以/军中多务 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 11. 谈一谈《孙权劝学》这个故事所揭示的道理,对你有什么启示? (3分,50字左右) ▲
12. 选出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2分)…………………………………【▲】 A.本文记叙了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进步巨大,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故事。 B. 孙权是吴国统治者,他对部下既严格要求,又能循循善诱,耐心教导,待人坦诚。 C.文章善于刻画人物,主要运用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生动地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 D. 吕蒙读书的功效主要通过鲁肃从侧面展现,他的惊叹衬托出吕蒙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二)阅读下面选文, 完成13~16题。(10分)
老山界(节选)
陆定一
①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人肌骨,浑身打着战。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②黎明的时候被人推醒,说是准备出发。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 ③又传下命令来,要队伍今天无论如何爬过这座山。因为山路很难走,一路上需要督促前进。我们几个人又停下来,立刻写标语,分配人到山下山上各段去喊口号,演说,帮助病员和运输员。忙了一会儿,再向前进。
④走了不多远,看见昨晚所说的峭壁上的路,也就是所谓雷公岩的,果然陡极了,几乎是90度的垂直的石梯,只有一尺多宽;旁边就是悬崖,虽然不很深,但也够怕人的。崖下已经聚集了很多马匹,都是昨晚不能过去、要等今天全纵队过完了再过去的。有几匹曾经从崖上跌下来,脚骨都断了。
⑤很小心地过了这个石梯。上面的路虽然还是陡,但并不陡得那么厉害了。一路走,一路检查标语。我渐渐地掉了队,顺便做些鼓动工作。
⑥这很陡的山爬完了.我以为30里的山就是那么一点;恰巧来了一个瑶民,同他谈谈,知道还差得远,还有二十多里很陡的山。
⑦昨天的晚饭,今天的早饭,都没吃饱。肚子很饿,气力不够,但是必须鼓着勇气前进.一路上,看见以前送上去的标语用完了,就一路写着标语贴。 累得走不动的时候,索性在地上躺一会儿。
⑧到了山顶,已经是下午两点多钟。我忽然想起:将来要在这里立个纪念牌,写上某年某月,红军北上抗日,路过此处。我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坐在山顶休息一会儿。回头看队伍,没有翻过山的只有不多的几个人了。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紧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难翻的老山界被我们这样笨重的队伍战胜了。 13.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分)
▲
16.选文结尾画波浪线句中“坚强的意志”指的是什么? “我们”通过哪些方式把“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的心中”? (2分)
▲ (三)阅读下面选文, 完成17~22题。(14分)
母亲晒书
①那年回到乡下老家,院子里的情景让我很是吃惊:满地都是书,一本本,一排排,一列列,摆满整个院子,只留出了窄窄的过道。风吹过来,书页波浪般哗哗翻动,阳光打下来,“波浪”有点炫目.泡桐淡紫色的花悠然飘落,钻进翻动的书页里,成了书签。母亲从书堆里站起来,挪开小马扎,摘下老花镜,慈爱地笑着说:“我给你晒晒书。”
②进城之后,两大橱子书我都搁在了老家,没往城里运。母亲主动担起了保管的重任,兄弟姊妹来拿书看,母亲都牢牢记在心里,催促他们按时归还。母亲上过“文化大”前的扫盲识字班,认识 1000字左右,已经够用了。舅舅是文盲, 出门举步缠艰,由此母亲深知读书的重要性。家里用度再紧巴,只要我说买书,母亲总是东挪西凑及时给我钱。打小,农活再忙,只要我在看书,母亲绝不会派活给我。母
亲在和左邻右舍闲聊的时候,总是有意无意地说一句:“我儿子在看书呢!”母亲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我是村里屈指可数的考上大学跃过“龙门”的农家子弟。
③午后,我和母亲把书一本一本翻过来,晒晒封底那一面。母亲笑道:“我看看我的宝贝儿子看什么宝贝书。”说着,她拿起一本荷尔德林的诗集,翻开扉页上我的淘书小记念起来: “在暮色苍茫里漫步辽宁师范大学校园,于樱花树影里邂逅小书摊,一腼腆女生处理旧书,遇此书,半价购之乃去。1994年4月16日晚于大连。”母亲翻了一下内文,说看不懂,就放下了。她又拿起一本薄薄的白色封皮的书《乡愁的理念》,是董桥的、照例还是先念扉页上购书小记:“逛大学扎堆的济南文化东路,往来都是年轻面孔,偶尔遇到面熟老学生。路东段三联书店济南分销店购董桥《这一代的事》及《乡愁的理念》,久慕董桥文名,今足愿矣。1992年6月2日。”母亲慨然叹道:“儿子啊,原来你跑了好些地方呀,我都不知道。” ④母亲捧着书,小心地翻阅着,轻声读着书上的小记,嘴角上扬,咯咯笑着喊我过去看她手中拿着的一本《酒徒》。多年前一帮书友聚饮后去庄君家小坐,趁庄君去切茶的机会,我们几个书友纷纷去她的书橱前窃书。我一眼看见《酒徒》,抽出来藏到了包里、回家后打开,见扉页上有庄君龙飞凤舞之小记:“老贺赠王书一捆,王大醉,半夜醒来,探手入包,书尚在,安心睡去。”一本我送出去的小书,在辗转了近十年后,居然以“窃”的方式重回我的手上,真是奇妙。几乎每一本书都有来历,都有故事。整个下午,母亲一直笑个不停。
⑤那是在初夏、栀子花氤氲的香气里,我和母亲坐在书堆里,一本一本翻晒我喜欢的书。母亲用棉布仔细拂拭着,娘儿俩漫无目的地聊天,光阴在从书本上抬头、低头瞬间消失。栀子花开的时节, 已经有点热,母亲用手背拂了一下额前的头发,冲我一笑,她的白发从发间探出来,让我心惊。
⑥多年以后,母亲因心脏病突发溘然长逝.那两大树子书我经常抚摩、翻阅,心里时时升腾起无尽的思..念。因为,每一本书上都留下了母亲的手印。
【注释】①腼腆:mi ǎn tiǎn,汉语词语,意思为心中羞涩、难为情而表现于颜面。②氤氲(yīnyūn):指湿热飘荡的云气,烟云弥漫的样子。
17.细读全文,根据提示,在横线上补写出相应的内容。 (2分)
回乡看到母亲晒书→ ▲ →我与母亲读“小记”→母亲去世→我睹物思人 18.选文第②段画横线的句子写出了母亲怎样的心理? (2分)
▲ 19.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选文第①段画横线的语句。 (3分)
▲ 20.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⑤段中画横线的语句。 (3分)
▲ 21.结合语境,揣摩选文第⑥段画线句中加点词“抚摩”的表达效果。 (2分) ▲
22.文章题为“母亲晒书”,却详写我与母亲一起读“小记”的事,有什么作用? (2分) ▲ 三、写作(40分)
23. 阅读提示,按要求作文。
人生有许许多多的开始:懂事从读书开始; 快乐从珍惜开始;坚强从挫折开始;梦想从目标开始;成长从学习开始……把握住人生的每一次开始,收藏好从每一次开始中获得的感悟,我们的人生才会美好。
①
②
请以“ ▲ 开始”为题, 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在答题纸上。 ②立意自定,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③记叙事件同时描写再现细节或场面,真情的抒发要有内容、有凭借;④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评分时奖励2分,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七年级语文参
说明:凡主观性试题,大意正确,言之成理,言之有据即可得满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5每题2分,共计10分: 1C 2B 3D 4B 5A 6.(4分,每句2分)
示例一:宽容是友情中的一股清泉,鼓励是前行中的一个惊喜。 示例二:诚信是往来中的一扇便门,关爱是苦痛中的一阵温暖。 7.(4分)(1)(2分)
示例一:人家是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示例二: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2)(2分,观点正确1分,言之有理1分)
示例:先行后言说明闻一多先生在学术上的实干和谦虚的精神,而先言后行,说明闻一多先生对于的热情。在言和行的关系中最重要的应该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8.(7分,每空1分,错、漏一处扣1分)
(1)百般红紫斗芳菲 (2)独坐幽篁里 (3)何人不起故园情 (4)马上相逢无纸笔 (5) 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 壮士十年归 二、阅读(35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9 ~ 12题。(11分) 9.(2分) D 10. (4分,各2分) (1)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 (2)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 11.(3分)
示例一:吕蒙的故事说明了人应当好学、只要肯学习就会有进步的道理,体现了刻苦学习的重要性。 示例二: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孙权劝学》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12.(2分) C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3~16题。(10分) 13.(2分,意思贴近即可)
描述了红军战士露宿山谷和从雷公岩艰难地登上老山界山顶的情景。 14.(3分,各1分)
视觉角度:“天上闪烁……宝石”“黑的山峰……一口井”,写山高; 听觉角度:“耳朵里有……在澎湃”,写幽静; 触觉角度:“才觉得寒气……打着颤”,写寒冷。
15.(3分)①写听觉时运用对比,寂静与声响、远与近、大与小(1分);②将听觉与前面视觉相贯通,星星“跟我们这样地接近”,这是“极远的又是极近的”,山谷被四周的山“包围得像一口井”,这是“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1分);③以一组极富抒情性的比喻(排比句),形象丰富而又生动,能够引发读者的种种联想和想象(1分)。
16.(2分,意思贴近即可)
“坚强意志”指红军指战员为北上抗日,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而争取胜利的坚强意志(1分)。“我们”通过贴标语、喊口号、演说等方式进行宣传鼓动,激发红军指战员的斗志(1分)。 (三)阅读下面选文,回答17 ~ 22题。(14分) 17.(2分,意思贴近即可)
回忆母亲重视读书(母亲深知读书的重要性) 18.(2分,意思贴近即可)
写出了母亲因儿子热爱读书而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的心理。 19.(3分,意思贴近即可)
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1分),赋予泡桐花“悠然”“钻进”的情态(1分),形象生动而又细腻富有情趣(1分)。
20.(3 分)通过动作描写(1分),写出了母亲晒书时虽辛苦但内心充满愉悦的情态(1分)。表现了“我”发现母亲长出白发时吃惊和担忧的心情(1分)。
21.(2分)“抚摩”即抚摸、用手轻轻地摸,通过动作描写(1分),突出人物的心理,表现我对母亲的思念之情(1分)。
22.(2分,意思贴近即可)详写这些事,回忆了书的来历,描述了我和母亲晒书时其乐融融的场景(1分), 突出文章主题(或中心)(1分)。 三、写作(40分) 23.作文评分标准:
一等文(40—35分)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具体,语言流畅,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二等文(34—26分)切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具体,语言通顺,结构完整,有条理。
三等文(25—20分)基本切题,有一定中心,内容较简单、欠具体,语言大体通顺,结构基本完整,条
理不够清楚。
四等文(19分以下)不切题,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泛,语言不通顺,病句多,错别字多,不成篇。
说明:①无文题扣2分,书写潦草难以辨认,最多扣4分。 ②凡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均可奖励2分,但不得使语文总分超过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