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计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B.C.D.
2.计算:﹣x4•(﹣x5)的结果是( )A.x9
B.﹣x9
C.x20
D.﹣x20
3.下列事件中,不是必然事件的是( )A.垂线段最短B.同位角相等
C.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D.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4.如图,在△ABC中,BD是△ABC的中线,BE是△ABD的中线,若AE=3,则AC的长度为( )
A.3B.6C.9D.12
5.一副直角三角板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点E在边BC的延长线上,BE∥DF,∠B=∠DEF=90°,则∠CDE的度数为( )
A.30°B.25°C.20°D.15°
6.已知ab=7,a﹣b=5,则a2+b2的值为( )A.39
B.23
C.18
D.9
7.一根高18厘米的蜡烛点燃后剩余的高度h(厘米)与燃烧时间t(时)(0≤t≤6)的关系如表,已知平均每小时蜡烛燃掉3厘米,则蜡烛点燃后剩余的高度h(厘米)与燃烧时间t(时)(0≤t≤6)之间的关系式是( )燃烧时间t(时)剩余的高度h(厘米)A.h=18﹣t
B.h=18+t
C.h=18﹣3t
D.h=18+3t
18
15
12
9
6
0
1
2
3
4
8.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若∠DAB的角平分线AE交CD于E,连接BE,且BE平分∠ABC,延长AE交BC的延长线于F,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
A.BC+AD=ABC.E为CD的中点
B.BC=CED.∠AEB=90°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计15分)
9.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导航系统的卫星上配置的新一代国产原子钟,其授时精度达到0.000000001秒,将0.00000000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10.如图,某试验小组做了转动转盘,当转盘停止转动后,“指针落在灰色区域内”的试验,试验数据如下表:试验次数n“指针落在灰色区域内”的次数m“指针落在灰色区域内”的频率
0.3
0.275
0.25
0.2625
0.25
0.25
206
4011
6015
8021
10025
1000250
根据表格,可以估计出转动转盘一次,当转盘停止转动后,“指针落在灰色区域内”的概率是
.(精确到百分位)
11.已知2x+5y+3=0,则(2x)2•(25)y的值为 .
12.如图,AB与OM相交于点A,与ON相交于点B,OP⊥AB,垂足为P,添加一个条件
,使△AOP≌△BOP(填一个即可).
13.如图,点N是四边形ABCD的DC边上一点,沿BN折叠四边形,使点C落在边AD上的点M处,再沿BM,NM折叠这个四边形,若点A,D恰好同时落在BN上的点P处,则∠MBN的度数为
°.
三、解答题(共13小题,计81分.解答应写出过程)14.计算:
.
15.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AB,垂足为O,若∠EOD=42°,求∠AOC和∠COB的度数.
16.化简:(2x+1)(2x﹣1)﹣(8x3﹣4x2)÷2x.
17.如图,在四边形ABDC中,∠C=90°,连接AD,且AD平分∠CAB,过点D作DE⊥AB于点E,若CD=6,AE=8,求四边形ACDE的面积.
18.如图,以直线l为对称轴,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19.如图,已知△ABC,利用尺规作∠BAC的平分线AD交BC于点D.(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20.如图,AD、AE分别为△ABC的高线和角平分线,∠B=30°,∠ACD=50°,求∠EAD的度数.
21.小明利用一根长3 m的竿子来测量路灯AB的高度.他的方法如下:如图,在路灯前选
一点P,使BP=3m,并测得∠APB=70°,然后把竖直的竿子CD(CD=3m)在BP的延长线上左右移动,使∠CPD=20°,此时测得BD=11.2m.请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出路灯AB的高度.
22.笑笑做掷骰子游戏,她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1)求笑笑掷出的点数小于1的概率;(2)求笑笑掷出的点数是质数的概率;(3)求笑笑掷出的点数不小于3的概率.
23.大自然中的大部分物质具有热胀冷缩现象,而水则具有反膨胀现象,如图所示是当温度在0℃~15℃时,水的密度ρ(单位:kg/m3)随着温度t(单位:℃)的变化关系图象,看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自变量是什么?因变量是什么?(2)图中A点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3)当温度在0℃~15℃变化时,水的密度ρ是如何变化的?
24.如图,AB∥CD,点M、N分别在AB、CD上,点P、Q分别在∠AMN、∠DNM的内部,连接MP、PQ、QN,NQ平分∠MND.(1)若∠AMN=60°,求∠DNQ的大小;(2)若∠P=∠Q,求证:MP平分∠AMN.
25.如图,在某高铁站广场前有一块长为2a+b,宽为a+b的长方形空地,计划在中间留两个长方形喷泉池(图中阴影部分),两个长方形喷泉池及周边留有宽度为b的人行通道.
(1)求该长方形空地的面积;(用代数式表示)(2)求这两个长方形喷泉池的总面积;(用代数式表示)(3)当a=200,b=100时,求这两个长方形喷泉池的总面积.
26.如图,在△ABC中,∠ACB=90°,点D为BC边上一点,E为AC延长线上的一点,CE=CD,F为CB边上一点,连接EF,延长AD交EF于点K,EF⊥AK,过点D作直线DG⊥AB于G,延长GD交EF于点H,作GM平分∠AGH交AD于点M,过点M作MN∥AB交EF于点N,交GD于点O,交BC于点Q,MO=NO,连接GN.(1)∠DHK与∠BAK相等吗?为什么?(2)试说明MD=EH+NF.
参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计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B.C.D.
【分析】C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一个平面图形,沿某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进行判断即可.
解:选项A,B,D找不到一条直线使图形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不是轴对称图形,选项C可以找到这样一条直线,是轴对称图形;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轴对称图形的识别,熟练掌握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2.计算:﹣x4•(﹣x5)的结果是( )A.x9
B.﹣x9
C.x20
D.﹣x20
【分析】利用同底数幂的乘法的法则进行运算即可.解:﹣x4•(﹣x5)=x4+5=x9.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同底数幂的乘法,解答的关键是对相应的运算法则的掌握.3.下列事件中,不是必然事件的是( )A.垂线段最短B.同位角相等
C.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D.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分析】根据必然事件的定义进行逐一判断即可.解:A、垂线段最短,是必然事件,不符合题意;
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才相等,不是必然事件,符合题意;
C、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是必然事件,不符合题意;D、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是必然事件,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事件的分类,垂线段最短,平行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熟知必然事件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在一定条件下,一定会发生的事件叫做必然事件.
4.如图,在△ABC中,BD是△ABC的中线,BE是△ABD的中线,若AE=3,则AC的长度为( )
A.3B.6C.9D.12
【分析】根据中线的性质即可求解.解:∵BE是△ABD的中线,∴AD=2AE=6,∵BD是△ABC的中线,∴AC=2AD=12,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中线的性质,熟记知识点是关键.
5.一副直角三角板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点E在边BC的延长线上,BE∥DF,∠B=∠DEF=90°,则∠CDE的度数为( )
A.30°B.25°C.20°D.15°
【分析】根据题意可得∠ACB=60°,∠EDF=45°,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FDC=∠ACB=60°,即可求解.
解:∵△ABC,△EFD为直角三角板,∴∠ACB=60°,∠EDF=45°∵BE∥DF,
∴∠FDC=∠ACB=60°,
∴∠CDE=∠FDC﹣∠EDF=60°﹣45°=15°,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角度的和差计算,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三角板各个角的度数;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6.已知ab=7,a﹣b=5,则a2+b2的值为( )A.39
B.23
C.18
D.9
【分析】由完全平方公式变形得a2+b2=(a﹣b)2+2ab,结合条件就可求出a2+b2的值.
解:a2+b2=(a﹣b)2+2ab=52+2×7=39,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掌握公式是解题的关键.7.一根高18厘米的蜡烛点燃后剩余的高度h(厘米)与燃烧时间t(时)(0≤t≤6)的关系如表,已知平均每小时蜡烛燃掉3厘米,则蜡烛点燃后剩余的高度h(厘米)与燃烧时间t(时)(0≤t≤6)之间的关系式是( )燃烧时间t(时)剩余的高度h(厘米)A.h=18﹣t
B.h=18+t
C.h=18﹣3t
D.h=18+3t
18
15
12
9
6
0
1
2
3
4
【分析】蜡烛点燃后平均每小时燃掉3厘米,则t小时燃掉3t厘米,已知蜡烛的总高度,即可表达出剩余的高度.
解:∵蜡烛点燃后平均每小时燃掉3厘米,∴t小时燃掉3t厘米,由题意知:h=18﹣3t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函数关系式,与根据实际问题列方程解应用题具有共性,即都需要确定等量关系,不同点是函数关系是两个变量,而方程一般是一个未知数.
8.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若∠DAB的角平分线AE交CD于E,连接BE,且BE平分∠ABC,延长AE交BC的延长线于F,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
A.BC+AD=ABC.E为CD的中点
B.BC=CED.∠AEB=90°
【分析】利用平行线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BAF=∠F,进而得到AB=BF,利用三线合一,得到AE=EF,BE⊥AF,证明△ADE≌△FCE,得到AD=CF,CE=DE,即可推出BC+AD=AB,进行判断即可.解:∵AD∥BC,∴∠DAE=∠F,∵AE平分∠DAB,∴∠DAE=∠BAF,∴∠BAF=∠F,∴AB=BF,∵BE平分∠ABC,∴AE=EF,BE⊥AF,∴∠AEB=90°,
∵∠DAE=∠F,AE=EF,∠AED=∠FEC,∴△ADE≌△FCE(ASA),∴AD=CF,CE=DE,
∴E为CD的中点,BC+CF=BC+AD=BF=AB;条件不足,无法证明BC=CE;
故选项A,C,D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选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熟练掌握平行加角平分线,常常会出现等腰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计15分)
9.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导航系统的卫星上配置的新一代国产原子钟,其授时精度达到0.000000001秒,将0.00000000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1×10﹣9 .【分析】根据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进行表示即可.解:0.000000001=1×10﹣9;故答案为:1×10﹣9.
【点评】本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熟练掌握科学记数法表示方法为a×10n,1≤|a|<10,n为整数,是解题的关键.
10.如图,某试验小组做了转动转盘,当转盘停止转动后,“指针落在灰色区域内”的试验,试验数据如下表:试验次数n“指针落在灰色区域内”的次数m“指针落在灰色区域内”的频率
根据表格,可以估计出转动转盘一次,当转盘停止转动后,“指针落在灰色区域内”的概率是 0.25 .(精确到百分位)
0.3
0.275
0.25
0.2625
0.25
0.25
206
4011
6015
8021
10025
1000250
【分析】根据图表的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解:根据表格中数据可知,大多数的概率都在0.25左右,∴“指针落在灰色区域内”的概率是0.25,故答案为:0.25.
【点评】本题考查了估算概率,比较简单.
11.已知2x+5y+3=0,则(2x)2•(25)y的值为 .
【分析】根据2x+5y+3=0,得到2x+5y=﹣3,利用整体思想代入求值即可.解:∵2x+5y+3=0,∴2x+5y=﹣3,
∴(2x)2⋅(25)y=22x⋅25y=22x+5y,=
;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幂的乘方,同底数幂的乘法,负整数指数幂.熟练掌握相关运算法则,正确的进行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12.如图,AB与OM相交于点A,与ON相交于点B,OP⊥AB,垂足为P,添加一个条件 OA=OB(答案不唯一) ,使△AOP≌△BOP(填一个即可).
【分析】添加OA=OB,可根据SAS证明△AOP≌△BOP即可.解:添加OA=OB,理由如下:∵OP平分∠MON,∴∠AOP=∠BOP,在△AOP和△BOP中,
,
∴△AOP≌△BOP(SAS),
故答案为:OA=OB(答案不唯一).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3.如图,点N是四边形ABCD的DC边上一点,沿BN折叠四边形,使点C落在边AD上的点M处,再沿BM,NM折叠这个四边形,若点A,D恰好同时落在BN上的点P处,则∠MBN的度数为 30 °.
【分析】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C=∠BMN,∠AMB=∠PMB,∠DMN=∠PMN,可知∠NMB=90°,进一步可得∠C得度数,再根据折叠的性质及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得出AB∥CD,从而可得∠ABC=90°,根据折叠的性质,可知∠CBN=∠MBN,∠AMB=∠MBN,进一步可得∠MBN的度数.
解:根据折叠得性质,可得∠C=∠BMN,∠AMB=∠PMB,∠DMN=∠PMN,∵∠DMN+∠PMN+∠BMP+∠AMP=180°,∴∠NMB=90°,∴∠DCB=90°,
由折叠可知,∠BPM=∠A,∠NPM=∠D,∵∠BPM+∠NPM=180°,∴∠A+∠D=180°,∴AB∥CD,∴∠ABC=90°,
根据折叠的性质,可知∠CBN=∠MBN,∠AMB=∠MBN,∴3∠MBN=90°,∴∠MBN=30°.故答案为:30.
【点评】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熟练掌握折叠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共13小题,计81分.解答应写出过程)14.计算:
.
【分析】先进行零指数幂,乘方,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再进行除法运算,最后算加
减.
解:原式=1+27÷3﹣9=1+9﹣9=1.
【点评】本题考查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含乘方的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相关运算法则,正确的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15.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AB,垂足为O,若∠EOD=42°,求∠AOC和∠COB的度数.
【分析】根据垂直的定义得到∠BOE=90°,利用∠BOD=∠BOE﹣∠EOD,求出∠BOD的度数,对顶角相等,得到∠AOC=∠BOD,平角的定义求出∠COB.解:因为OE⊥AB,所以∠BOE=90°.因为∠EOD=42°,
所以∠BOD=∠BOE﹣∠EOD=90°﹣42°=48°,所以∠AOC=∠BOD=48°,
所以∠COB=180°﹣∠BOD=180°﹣48°=132°.
【点评】本题考查几何图形中求角度.正确地识图,理清角度之间和差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6.化简:(2x+1)(2x﹣1)﹣(8x3﹣4x2)÷2x.
【分析】根据平方差公式及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化简,再计算加减即可.解:(2x+1)(2x﹣1)﹣(8x3﹣4x2)÷2x=4x2﹣1﹣4x2+2x=2x﹣1.
【点评】本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17.如图,在四边形ABDC中,∠C=90°,连接AD,且AD平分∠CAB,过点D作DE⊥AB于点E,若CD=6,AE=8,求四边形ACDE的面积.
【分析】根据垂线的定义及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CAD=∠EAD,CD=DE,利用AAS证明△ACD≌△AED,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C=AE=8,最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出答案.解:∵DE⊥AB,∴∠AED=90°.
∵∠C=90°,∠AED=90°,AD平分∠CAB,∴∠CAD=∠EAD,CD=DE.在△ACD和△AED中,
,
∴△ACD≌△AED(AAS),∴AC=AE=8,∴
.
【点评】本题考查了垂线的定义、角平分线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熟练掌握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18.如图,以直线l为对称轴,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分析】根据轴对称的性质,画图即可.解:画图如下.
.
【点评】本题考查画轴对称图形.熟练掌握轴对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9.如图,已知△ABC,利用尺规作∠BAC的平分线AD交BC于点D.(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分析】根据要求作出图形即可.解:如图,射线AD即为所求.
【点评】本题考查作图﹣基本作图,角平分线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五种基本作图,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20.如图,AD、AE分别为△ABC的高线和角平分线,∠B=30°,∠ACD=50°,求∠EAD的度数.
【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BAC的度数,角平分线求出∠BAE的度数,高线得到∠ADB=90°,求出∠BAD的度数,再利用∠EAD=∠BAD﹣∠BAE,计算即可.解:在△ABC中,∠B=30°,∠ACD=50°.
所以∠BAC=180°﹣∠B﹣∠ACD=180°﹣30°﹣50°=100°.因为AE是∠BAC的平分线,
所以.
又因为AD是BC边上的高,所以∠ADB=90°,所以∠BAD=90°﹣∠B=90°﹣30°=60°,所以∠EAD=∠BAD﹣∠BAE=60°﹣50°=10°.
【点评】本题考查与角平分线有关的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高线的.熟练掌握相关定义,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是解题的关键.
21.小明利用一根长3 m的竿子来测量路灯AB的高度.他的方法如下:如图,在路灯前选一点P,使BP=3m,并测得∠APB=70°,然后把竖直的竿子CD(CD=3m)在BP的延长线上左右移动,使∠CPD=20°,此时测得BD=11.2m.请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出路灯AB的高度.
【分析】根据题意可得△CPD≌△PAB(ASA),进而利用AB=DP=DB﹣PB求出即可.
解:∵∠CPD=20°,∠APB=70°,∠CDP=∠ABP=90°,∴∠DCP=∠APB=70°.在△CPD和△PAB中,
,
∴△CPD≌△PAB(ASA).∴DP=AB.
∵BD=11.2m,BP=3m,
∴DP=BD﹣BP=8.2m,即AB=8.2m.答:路灯AB的高度是8.2m.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应用,根据题意得出△CPD≌△PAB是解题关键.
22.笑笑做掷骰子游戏,她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
(1)求笑笑掷出的点数小于1的概率;(2)求笑笑掷出的点数是质数的概率;(3)求笑笑掷出的点数不小于3的概率.【分析】(1)根据概率公式进行求解即可;(2)根据概率公式进行求解即可;(3)根据概率公式进行求解即可.
解:(1)掷出的点数小于1的情况不存在,是不可能事件,∴P(笑笑掷出的点数小于1)=0;
(2)掷出的点数共有6种等可能的结果,其中掷出的点数是质数的结果有2,3,5三种等可能的结果,∴
;
(3)掷出的点数共有6种等可能的结果,其中掷出的点数不小于3的结果有3,4,5,6四种等可能的结果,∴
.
【点评】本题考查求概率.熟练掌握概率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23.大自然中的大部分物质具有热胀冷缩现象,而水则具有反膨胀现象,如图所示是当温度在0℃~15℃时,水的密度ρ(单位:kg/m3)随着温度t(单位:℃)的变化关系图象,看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自变量是什么?因变量是什么?(2)图中A点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3)当温度在0℃~15℃变化时,水的密度ρ是如何变化的?
【分析】(1)横坐标为自变量,纵坐标为因变量,作答即可;(2)根据点的含义作答即可;
(3)根据图象进行作答即可.
解:(1)由图可知:自变量是温度t,因变量是水的密度ρ;(2)点A点表示当温度t=4℃时,水的密度为ρ=1000kg/m3;
(3)由图可知,当温度在0℃~4℃时,水的密度ρ逐渐增大;当温度在4℃~15℃时,水的密度ρ逐渐减小.
【点评】本题考查函数图象.正确的识图,从图象中有效的获取信息,是解题的关键.24.如图,AB∥CD,点M、N分别在AB、CD上,点P、Q分别在∠AMN、∠DNM的内部,连接MP、PQ、QN,NQ平分∠MND.(1)若∠AMN=60°,求∠DNQ的大小;(2)若∠P=∠Q,求证:MP平分∠AMN.
【分析】(1)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到∠MND=∠AMN=60°,再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即可得到
;
(2)先证明PM∥NQ得到∠MNQ=∠PMN,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证明
,进而证明
解:(1)∵AB∥CD,∠AMN=60°,∴∠MND=∠AMN=60°,又∵NQ平分∠MND,∴
(2)∵∠P=∠Q,∴PM∥NQ,∴∠MNQ=∠PMN,∵NQ平分∠MND,∴
又∵AB∥CD,∴∠MND=∠AMN,
,;
,即可证明MP平分∠AMN.
∴,
∴MP平分∠AMN.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熟知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
25.如图,在某高铁站广场前有一块长为2a+b,宽为a+b的长方形空地,计划在中间留两个长方形喷泉池(图中阴影部分),两个长方形喷泉池及周边留有宽度为b的人行通道.
(1)求该长方形空地的面积;(用代数式表示)(2)求这两个长方形喷泉池的总面积;(用代数式表示)(3)当a=200,b=100时,求这两个长方形喷泉池的总面积.
【分析】(1)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列式并计算即可;
(2)根据“长为2a+b,宽为a+b的长方形空地,两个长方形喷泉池及周边留有宽度为b的人行通道”列式计算即可;
(3)把a=200,b=100代入(2)中得到结果计算即可.解:(1)(a+b)(2a+b)=2a2+3ab+b2,答:该长方形空地的面积为2a2+3ab+b2.
(2)(a+b﹣2b)(2a+b﹣3b)=(a﹣b)(2a﹣2b)=2a2﹣4ab+2b2.答:这两个长方形喷泉池的总面积为2a2﹣4ab+2b2.
(3)当a=200,b=100时,这两个长方形喷泉池的总面积为2a2﹣4ab+2b2=2×2002﹣4×200×100+2×1002=20000.
即这两个长方形喷泉池的总面积为20000.
【点评】此题考查了列代数式、多项式乘法的应用、代数式的值等知识,根据题意正确列出代数式是解题的关键.
26.如图,在△ABC中,∠ACB=90°,点D为BC边上一点,E为AC延长线上的一点,CE=CD,F为CB边上一点,连接EF,延长AD交EF于点K,EF⊥AK,过点D作直
线DG⊥AB于G,延长GD交EF于点H,作GM平分∠AGH交AD于点M,过点M作MN∥AB交EF于点N,交GD于点O,交BC于点Q,MO=NO,连接GN.(1)∠DHK与∠BAK相等吗?为什么?(2)试说明MD=EH+NF.
【分析】(1)AK⊥EF,得到∠AKE=90°,进而得到∠HDK+∠DHK=90°,HG⊥AB,得到∠ADG+∠BAK=90°,对顶角得到∠ADG=∠HDK,即可得到∠DHK=∠BAK;
(2)证明△ACD≌△FCE,得到AD=FE,推出DG垂直平分MN,得到MG=NG,证明△AMG≌△HNG,得到AM=HN,进而得到MD=AD﹣AM=FE﹣HN=EH+NF.解:(1)∠DHK=∠BAK.理由如下:因为AK⊥EF,所以∠AKE=90°,所以∠HDK+∠DHK=90°.因为HG⊥AB,
所以∠ADG+∠BAK=90°.因为∠ADG=∠HDK,所以∠DHK=∠BAK.
(2)因为∠ACB=∠AKF=90°,
所以∠CAD+∠ADC=90°,∠KDF+∠CFE=90°.因为∠ADC=∠KDF,所以∠CAD=∠CFE.在△ACD和△FCE中,
因为∠CAD=∠CFE,∠ACD=∠ECF,CD=CE,所以△ACD≌△FCE(AAS),所以AD=FE.因为MN∥AB,
所以∠MOD=∠AGH=90°,∠AGM=∠GMN.因为OM=ON,
所以DG垂直平分MN,所以MG=NG.因为∠AGH=90°,GM平分∠AGH,
所以∠AGM=∠GMN=45°,∠AGM=∠HGN=45°.由(1)可知,∠DHK=∠BAK,即∠MAG=∠NHG.在△AMG和△HNG中,
因为∠MAG=∠NHG,∠AGM=∠HGN,MG=NG,所以△AMG≌△HNG(AAS),所以AM=HN.因为AD=FE,
所以MD=AD﹣AM=FE﹣HN=EH+NF.
【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中垂线的判定和性质.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点,从复杂图形中得到线段和角之间的等量关系,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题的关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