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公关
理论版
《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思政建设初探
文/顾超1 贺怡1 马旭升1 谢玉1 徐芳2.
(1.医科大学厚博学院..克拉玛依..834000..2.石河子大学医学院(塔里木大学)分院..阿拉尔..843300)
摘要:“课程思政”是加强高等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为更好地发挥“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效应,结合医学细胞生物学的课程特点,在基础理论课课堂隐性的融入思政教育,包括爱国意识、法治意识、科学精神、团队合作、奉献精神等,使“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行并重,目的在于培养德才兼备的应用型医学人才。
关键词:医学细胞生物学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医学教育
2016年12月,总提出了在高校开展“课程思政”改革的理论设想,结合习总提出的要求,高校如何做到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是关系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人的重要议题。医学细胞生物学以揭示人体各种细胞在生理和病理过程中的生命活动规律为目的,期望能对人体各种疾病的发病机制予以深入阐明,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和策略。医学细胞生物学是现代生命学科中研究的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当前各高等医学院校临床相关专业培养计划中,医学细胞生物学学时相对较少,但课程知识量大,更新速度快,且内容相对抽象,在以往的教学中对学生价值观、个人素养、学习态度和情感的启发与指引较少。因此在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实践中,深入贯彻总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正当其时。
一、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实施方案
制定医学细胞生物学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将价值导向与知识导向二者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将其潜移默化的融入课堂教学中,通过案例分析、主题讨论、讲述引申等多种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政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科学精神、法治思维,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和高尚的医德医风,强化政治方向和思想引领。把价值观培育和塑造“基因式”地融入课程,润物无声,立德树人。
二、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实施方法
教师在医学细胞生物学的教学中,不断挖掘思政教育知识点,将课程思政的内容融合在专业教学中、贯穿于课堂内外(见表1)。
表 1 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一览表
教学章节绪论细胞的概念与分子基础
专业知识细胞生物学与
医学蛋白质是遗传.信息的功能载体
思政融入点科学精神
实施方法以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为例,展开讨论主题讨论和发言
细胞膜与物质的穿模运输细胞的内膜系统与囊泡转运线粒体与细胞的能量转换细胞骨架与细胞的运动
细胞核细胞与细胞周期
细胞膜的分子结构模型细胞的房室区域化内共生起源学说微管,微丝和中间纤维细胞核的功能细胞周期及其
科学发展观法治思维.团队合作.奉献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严谨的科学态度
观看视频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观看视频,启发思考观看视频,课后撰写心得体会主题讨论主题讨论
1.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医学院校所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有创新精神,专业知识,岗位技能,更应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在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中,列举中国科学家在该领域贡献的事例,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如讲到蛋白质是遗传信息的功能载体时,列举1965年,中国成功合成了牛胰岛素,这是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蛋白质。人工合成蛋白质对人类认识生命、揭秘生命的起源等具有重大的意义。长期以来,很多生物科学家放弃国外的优厚待遇和优越条件,毅然回到祖国投身祖国的科学事业,如汪德耀、郑国锠、饶毅、施一公等。通过主题讨论和发言的方式,让爱国主义精神像胡杨般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
2.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
以“患者为中心”现代医疗服务模式,健康权、隐私权、知情同意权等是法律也赋予了患者的权利,此外,例如患者标本、资料管理与使用也常常涉及法律或伦理问题。具备法制思维意识用法律法规约束和规范自身医疗行为是医务人员的基本要求。如讲到细胞的内膜系统,细胞拥有十分复杂精密的内部结构和体系,不同的生化反应只有在一定的范围内才能高效运行,类似的,人是生活在社会当中的,只有把人的权力和义务规范在法律的框架下,整个社会才能有效运转。讲到减数时,以贺建奎基因编辑婴儿技术为例,表明这是违背伦理的,也违反了我国的法律。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
3.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爱国情怀.
128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理论版
科学精神是人类宝贵的精神遗产,在我国得到了继承与发扬。科学精神是思政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具有重要意义。讲到“大分子和颗粒物质的囊泡运输”这一节中引入2013年诺贝尔生理奖与医学奖,关于“细胞内的主要运输系统——囊泡运输的调节机制”的研究等。讲到“细胞膜的分子结构模型”这一节中,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教材中知识点背后科学工作者做的工作和努力,通过实验不断完善理论认识,建立正校园公关
共生起源学说的时候,早期的真核细胞的产生,是一些厌氧菌与需氧菌细胞结合在一起营共生生活逐渐产生的,再由单细胞生物向多细胞生物进化形成高等生物。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团队合作的事例。生命本身就蕴含着交流和合作。通过主题讨论和发言,使学生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 要性。
6.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细胞核细胞内储存遗传物质的场所,是细胞中最大、确的科学观。
最重要的结构,细胞核的作用是遗传信息储存、复制和转4.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
录的场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和个人的发展有重医学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医学是以奉献为基础的,奉要的指导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同细胞内部的细胞献是医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近期,给中国核,是医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核心之一。如从我国古代扁鹊、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的回信,鼓励该校李时珍等严格的行医准则,到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等118名同学毕业后将奔赴基层工作。我院紧邻中国石为代表的“最美逆行者”,这都体现了医学大家和医务工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得以第一时间学习回信的作者“大医精诚、鞠躬尽瘁”的敬业精神,通过主题演讲精神。以此为契机,更坚定了培养学生把个人的理想追求的方式,鼓励学生向这些大家看齐。
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扎根边疆,矢志奉献。同时结合三、考核方式
医务工作者“白衣执甲,逆行出征”的生动案例,启发学以调查问卷或“小报告”呈现,多角度综合评价医学生的思考。
细胞生物学课程思政教育的效果。教师通过学生的课堂表5.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现和作业的完成情况,给与学生相应的分数。
医务工作离不开团队合作,如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离不四、结语
开和学生之间的配合,医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也需要综上所述,我们对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和同事之间的配合,以及医生与护士之间的配合,医生与改革进行初步探索,在基础理论课课堂隐性的融入思政教患者之间的配合。提早养成团队合作的意识,无疑会起到育,实现全程全方位育人,培养德才兼备的服务于地方区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课堂上教师的引领启发,如讲到内
域经济社会发展应用型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北京:.人民日报,.2016-12-9.
[2]陈誉华,陈志南等.医学细胞生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6.
[3]赵兵,陈攀宇,梁莉.如何在医学职业精神教育中引入法治思维[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6,33(3):265-266.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