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校园易物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校园易物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来源:九壹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校园易物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作者:郭彬彬 方晓博 陈步云 张瑞君 李琼飞 来源:《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年第05期

摘 要:大学生不仅是一个具有高消费能力的群体,同时具有追求时尚、环保、高效生活方式的特点,随着网络易物市场的兴起,换客的不断增加,以物易物的、变废为宝、对闲置资源再利用的特点恰恰迎合了这一群体的需求。 关键词:校园;易物平台;典当;拍卖 一、建设校园易物平台的背景和意义

校园易物平台符合当下环保节能主题,宣扬绿色环保的理念。在校大学生能够追求时尚、环保和绿色的生活方式,又普遍存在物品使用率低,物品闲置率高,大量资源被闲置的现象。同时,大四学生离校的大量资源浪费也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校易物平台为大学生提供一个闲置物品交换和共享的平台,减少了大量的资源闲置,给闲置资源赋予了新的使用价值,直接减少了大学生不必要的购物支出。基于在校易物平台,可以满足大学生对物品需求和交友的双重需求,是当下急需建立的平台。 二、国内易物市场分析

按市场现状,国内易物市场主要分为三类:

(1)实体物品交换市场。实体物品的交换,如书籍、旧家具等。这类市场分布主要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物流水平较高的城市,发展程度较高,市场已较为完善。市场特征主要表现为平台针对地区范围较大,平台的前期宣传不足,消费者对实体易物接受程度较高,对信用度较为敏感。

(2)虚拟物品交换市场。虚拟物品的交换,如软件、音乐等。这类物品可以借助网络环境进行交换,但是所交换的虚拟物品涉及版权问题的,如果处理不当易引发交换纠纷。 这类市场分布主要在网络游戏中,市场特征主要表现为:网络游戏中使用率较高,现实市场开发率较低。

(3)服务技能交换市场。服务或技能的交换,如语言、乐器等,一般换期较长,双方交换技能可以通过网站平台,较复杂的技能也可以线下交换,“技客”们除了学到技能,还可以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其长期的易物模式为该市场留下了定量的用户。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这类市场分布主要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主要用户群为20―30岁的有一定学历基础学生、白领等。市场特征主要表现为:网络中尚未有成熟的服务技能交换平台,市场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但市场空缺较大。消费者对接受程度较高,对信用度敏感也较高。 三、系统设计目的与功能分析 1.系统设计目的与功能

为建设一个符合在校大学生实际需求的以物易物平台,平台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前期现有调查结果分析可知,有96.78%的用户不会反对使用该易物类的网站,高达77.78%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在校园内建立一个这样的网站,高达83.34%的人在一定程度上愿意有偿支付,这从侧面反映了学生对于校园易物类网站的认可。

66.67%的用户选择使用易物类网站是因为其省钱而且节约环保,还有52.78%的人是因为其闲置物品多,77.78%的学生认为文体用品比较适合在网站上交换,目前62.22%的学生在网站上交易物品时最关注的是交换物品的质量问题。 根据调查结果,平台提出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1)平台目的及宣传核心是绿色环保解决闲置物品再利用问题。 (2)根据易物类别不同,设立分类专区等。

(3)专注易物质量问题,平台主要从两个方面来保障用户利益,其一是采用信用等级评分,实名制身份认证,其二是加强对换物的监管审查。 2.系统特色功能

(1)平台模块概述。初步整体平台架构模块包括易物模块、社区模块、拍卖模块和典当模块。这四个模块相互连接,相辅相成。

易物模块:包括实物交换与非实物交换。针对大学生追求时尚、个性、环保的特点,易物模块将原本已不能带来任何效用的闲置物品,通过交换重新变成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交换过程就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商品流通,它还包含了某种意义上的“价值创造”。

社交模块:即易物网络社区,供用户建立“换友圈”,为用户提供线下活动信息和更多达人分享。

拍卖模块:拍卖模块则分为普通拍卖和义卖。在规定时间内,用户皆可向平台线下寄存处提交希望拍卖的物品,通过一般估价,平台选取高质量物品参与拍卖,且给予推广宣传;在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卖日当天,统一对一周内所宣传的物品进行拍卖,价高者得。义卖则是线下定期组织的活动,每期在规定时间内提交有限量申请,所有用户均可在平台提前浏览,在义卖日当天,选择性购买。

典当模块:“典当行”对已到当期但未被赎回的商品,应进行出售。

(2)用户分类。本平台用户分成三个层次,游客、注册用户与认证用户,以形成用户群体的博弈化。用户可使用学生卡注册账号,若没有注册则为游客,仅能浏览,无法享有易物、交流等权利。

用户注册账号成为注册用户之后,可选择是否进行学生卡实名认证成为认证用户。若用户不使用实名制,则该用户仅享有易物、简单交流等基本权利,每月换物次数有限,不能使用社区发布功能,只限浏览部分热门内容。

若用户完成实名认证成为认证用户后,则可花费更少“换币”获得更多交换机会,交换成功后也可获得更丰厚的回报。认证用户拥有自己的主页,直接关联社区,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抽奖活动,“HB兑会员”活动,现金支付等方式成为VIP至尊用户,在社区里,VIP用户不仅有线下活动的优先报名权,更可以参与策划活动等特别的学习体验活动。

(3)易物模块流程概述。用户完成注册成为注册用户,得到一个虚拟物品箱和100枚虚拟货币,之后可以添加自己想要提供换置的物品到闲置箱,在自己的页面以多种方式发布,并可选择填写较为详细的需求发布单,以便则根据需求中的标签,初步匹配出该注册用户可能需要的物品推荐,供其参考浏览。待该用户顺利找到想要交换的目标物品后,就可以通过在对方提供换置的物品下方公开留言,告知自己可提供交换的物品,随后等待答复。如果交换意向一致,双方签订交换协议,对方用户的联系方式,部分个人信息和物品信息则会显示在页面中,最后由双方进行线下交换,交换完成后,双方用户需要确认交换成功,进行互评后换取虚拟货币和信用值上升的奖励。

(4)社区模块功能架构。认证用户登录社区主页后,平台自动提取该用户相关信息数据,匹配推荐社区兴趣圈、圈子达人、可能感兴趣的线下活动等,通过浏览偏好,换物记录等,评估匹配程度,自动更新到用户个人主页。社区中也会提取近期热点信息,更新到首页。对于很多平台的用户来说,被视为平台中的权威(即达人)是一个激励人心的因素。在社区模块中,通过这种方式,活跃用户则会更加活跃,从而带动潜在用户加入。 3.系统优点

(1)较完备的信用管理机制。信用管理机制包括两个部分:“易物险”制度和信用评分制度。“易物险”实际上也是一种押金制度,用户可以根据平台对物品的基本估价(市场原价*折旧率),自主选择是否放入估价的10%作为押金,当换物双方在完成交易后,对此次交易有异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议,并且不能达成共识,则放入押金的一方可得到平台100%的赔付:若满意则50%的押金退回。反之,如果没有放入押金,则平台参与调解和信息披露,对行为极其恶劣的用户,将进行平台通告。

同时,平台建立了信用评分机制,信用分数主要取决于换物历史互评,个人资料完善程度等方面。用户在注册后,平台自动计算个人信用基础分。在用户之间交易完成后,需要双方互评,记入个人的信用分。

(2)有针对性的推广,提高交换效率。平台通过人的不同兴趣偏好,来搭建内容弱关系网络。以标签、专题的形式匹配用户信息的需求。当平台发展到一定阶段,用户和物品积累到一定数量,这时平台通过数据挖掘系统对用户进行分析匹配,通过产品属性与会员偏好属性的规则关联,使用户第一时间接收到她们感兴趣的物品信息,同时根据用户在网站上的浏览和访问历史,挖掘出用户的个性化偏好,从而向不同的用户推荐他们各自感兴趣的物品信息。 (3)易物社区带动参与。平台的平台建立了易物网络社区,为具备某些共同喜好用户提供空间,成为换友,当一部分用户聚集成圈子,并在社区中存活各种各样的圈子时,潜在用户可以被带动,更加快速融入平台使用。除此之外,易物社区中定期征集发布线下活动,用环保节约的生活方式影响更多人。 四、平台发展制约因素

(1)平时交换率不高。相比于购物,易物的用户相对较少,选择在平台上交换物品的用户较少,交换成功率不高。目前已有的易物平台中,大多易物平台成功交换率不高,新用户的增速不明显,大多处于停滞状态;说明用户的潜在需求需要大量挖掘,交易需求双向匹配率不高。

(2)容易发生交换纠纷。在易物平台中,物物交换由易物双方意愿所决定,物品到手之后对其不满意,消费心理不平衡容易导致交换纠纷。同时,虚拟物品的交换也存在一定的纠纷隐患,并且发生纠纷后,物品无法归还,纠纷难以解决。技能交换需要双方大量地进行沟通调整,并且不能精准地划定界限,很容易引发纠纷。

(3)地理位置的局限。校园易物市场主要受到地理位置的,数据显示,大多大学生更愿意在校内进行物品交换,而不愿意走出校门,这大大减小了市场范围,弱化了与平台其他市场的联系性。

(4)盈利模式较为单一。校园易物平台的盈利模式较为单一,难以保证平台盈利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5)缺乏权威的价值评估平台。在平台的拍卖功能模块中,平台会根据物品的市场价、具体情况给出一个底价;在易物功能模块中,对于昂贵的物品,平台会给出一些交换建议和常见的价值评估方法。这些流程都缺少专业鉴定机构的参与,缺乏公信力。 参考文献

1.相丽玲,吴泽.大学生校园以物易物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晋中学院学报,2015(03). 2.王嘉琦.浅谈我国C2C换物网站的发展现状.电子商务,2011(06).

3.杨冬春,李姝霖,詹海晨.以物易物网络交换平台搭建背景研究――基于大学校园市场.现代商业,2012(33). (责任编辑:兰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