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文化三要素 
——浅谈五粮液集团公司安全物质文化、管理文化、精神文化 
潘  华 
 
摘要  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是以五粮液及其系列酒的生产经营为主,制造、包装、玻璃、物流、橡胶、制药等产业多元发展的特大型现代企业集团。公司下属5个子集团公司、12个子公司,占地10平方公里,现有职工3万多人。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350.3亿元,实现利税70亿元,五粮液品牌价值更是高达472.06亿元。 
2009年,五粮液集团公司未发生死亡事故、重大经济损失事故、重大厂内交通事故、重大设备事故、职业病和职业危害事故。重伤事故2起,占全年指标25%;轻伤事故6起,占全年指标9.68%。一个3万多职工的企业,又是一个涉及多产业的企业,在如今全全生产形势异常严峻的今天,是如何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呢? 
我想这应该得益于五粮液集团公司安全文化三要素建设,即五粮液集团公司安全物质文化、管理文化、精神文化建设。 关键词  五粮液  安全  物质  管理  精神  文化 
 
第一章  安全文化三要素 
1.1安全文化三要素。 
安全物质文化(表层文化),是安全活动的物质条件,同时也是安全文化的产物和结果。包括从设计、选址、工艺、布局、装置、设施及防护等技术措施和硬件措施,使人身安全、健康和工作环境处于安全状况。  
安全管理文化(中层文化),包括职业安全、健康(职业危害)的法律法规、管理体系及程序文件、安全规章制度、培训教育、作业文件、操作规程。 
安全精神文化(深层文化),包括安全观念、方针、思想意识、文化素质、心理素质、业绩目标、企业形象等,是安全管理的“软件”。 
1.2安全文化三要素关系。 
—1— 
物质文化是安全文化的本质和基础,是直接反映给社会和外界的,可见于形、闻于声,是表层文化。精神文化是行动的方向、准则,体现安全文化的核心价值,是深层文化。管理文化是手段和方法,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载体,是“软件”和“硬件”的结合面,是中层文化。深层文化是核心,起支配和主导作用,表层文化是基础,中层文化是载体,表层文化和中层文化对深层文化也有一定的反作用。    
物质文化管理文化   精神(深层)文化 表层文化 第二章  五粮液集团公司安全物质文化(表层文化) 
2.1五粮液设备设施的本质安全。 
2.1.1强化“三同时”工作,做好设备设施本质安全。 
2.1.1.1执行“三同时”依据。依据《劳动法》《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2.1.1.2“三同时”实施。由五粮液集团公司组织相关部门,按照“三同时”要求,具体实施。 
(一)可行性研究。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由集团公司技改部组织相关单位进行劳动安全卫生论证,并写入专门章节,同时将劳动安全卫生设施所需投资纳入投资计划。 
(二)初步设计。 五粮液集团公司委托设计单位在编制初步设计文件时,要求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劳动安全卫生的法规、标准,同时编制《劳动安全
     中层文化     
—2— 
卫生专篇》,并依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报告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的批复,完善初步设计。 
(三)施工。五粮液集团公司对承担施工任务的单位提出落实“三同时”规定的具体要求,并负责提供必需的资源和条件。施工单位对建设项目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的工程质量负责,五粮液集团公司技改部、安监部、使用单位负责监管。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施工,确实做到劳动安全卫生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并确保工程质量。 
   (四)试生产。五粮液集团公司在试生产设备调试阶段,同时对劳动安全卫生设施进行调试和考核,对其效果做出评价;并进行劳动安全卫生培训教育,制定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规章制度及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预案。 
(五)竣工验收。五粮液集团公司在试生产阶段委托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认可的单位进行劳动条件检测、危害程度分级、检测检验数据、存在的问题以及采取的措施写入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检验专题报告,报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批。 
   (六)投产使用。建设项目正式投产使用后,督促使用人员同时将劳动安全卫生设施投入使用,任何人不得擅自闲置或拆除安全卫生设施,并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效果。 
    2.2五粮液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和检测工作。五粮液集团公司对各类机械设备选型、安装、调试、使用、报废全过程的安全可靠性进行有效控制,防止发生设备事故及人员伤亡事故。其各职能部门职责如下: 
五粮液集团公司能源设备部负责对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的设备使用维护作检查、考核、评比;对生产运行中所需增添、改造设备的组织相关部门参与验收。 
五粮液集团公司技改部负责审验施工单位的安装资质,并负责对交付生产运行前所有大、中、小型设备的安装调试的安全管理工作。 
五粮液集团公司安监部负责编制集团公司锅炉、行车、电梯等特种设备设施的安全检测计划并督促检测计划的实施;负责对集团公司各项设备安全技术状态进行监督检查。 
各生产车间及子公司负责本单位使用设备的计划、审定、选型、采购、验
—3— 
收及日常管理工作,制定本单位设备管理制度,制定并执行设备年度检修、维护计划,接受集团公司相应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各设备使用单位负责制定设备年度维修、保养计划,并严格执行。 各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专业技术培训合格后上岗,特种设备操作必须持证上岗。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设备操作规程、作好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做好运行及维护保养记录。 
各设备维修人员掌握维修技能,熟悉职责范围内设备的结构、原理、安全要求。在工作中按章操作,加强巡视检查,加强主动维修,积极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保证各类维修的设备符合安全、高效、低耗、环保的要求。 
2.3对设备设施存在的重大危险源采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控制。 2.3.1安全投入资金落实。五粮液集团公司每年安排了适当的资金,用于改善安全设施,更新安全技术装备、器材、仪器、仪表以及其他安全生产投入,以保证达到法律、法规、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消除、减小现实或潜在存在的危险。 
2.3.2安全技术措施计划。五粮液集团公司为了保证安全资金的有效投入,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使较大危险源得到及时的控制与整改。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的内容如下: 
(1)明确实现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和针对的重大危险源; (2)有可行的技术措施; (3)明确完成的时间和进度要求; (4)明确相应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5)明确所需要的资源。  
第三章 五粮液集团公司安全管理文化(中层文化) 
五粮液集团公司安全管理文化涵盖建立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及其程序文件、集团公司层的23个有关安全管理制度、车间和子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等。 
3.1五粮液集团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4— 
五粮液集团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通过论证审核以来,经过三年运行,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已对各要素融会贯通,很好地指导工作实际。体系运行良好,由最初满足条款基本要求的符合型过渡成为满足公司管理实际的适宜型,每年接受第三方认证时,均得到国家认证专家的高度评价。通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高效运转,全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更加系统化、科学化,各作业活动中的危险源得到有效控制。2009年顺利通过了国家换证审核。 
3.2五粮液集团公司有关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公司层有23个有关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重特大事故领导干部责任追究制度》、《安全生产一票否决权制度》、《安全生产检查规定》、《职业健康安全考核办法》、《安全生产管理岗位考核管理办法》、《安全生产职责》、《关键岗位人员安全生产通用职责》、《安全生产责任金管理及考核办法(试行)》、《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制度》、《新行政区技安管理暂行规定》、《厂内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定》、《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规定》、《易制毒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规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电气安全管理规定》、《防雷、防静电安全管理规定》、《安全生产隐患和违章违纪行为举报奖励办法(试行)》、《职工劳保用品发放使用管理规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规定》、《职工工伤事故管理规定》、《设备事故管理规定》等对全集团公司各作业活动进行了规范和控制。 
各车间和子公司根据各集团公司有关安全生产制度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各生产作业活动受控。 
3.3重在落实执行制度。 
五粮液集团公司的安全管理理念是“严、实、狠 ”。其内涵是: 严就是必须严格管理,严格检查。同时强调“制度不在多,关键要实用,要有效地运转,制度要有效运转,就必须要进行检查考核,并严格执行。”让员工理解到只有严格的管理,才能保证员工的安全,保护员工最基本的权利,才是对员工的人道管理,才是以人为本。      
第四章   五粮液集团公司安全精神文化(深层文化) 
4.1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5— 
五粮液集团公司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先、万无一失。其内涵:安全第一:是思想意识问题。就是要求集团公司所有员工做任何工作都要将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在经营活动中,依法执行国家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预防为先:是安全措施问题。就是在集团公司生产经营的过程中要居安思危,采取有效方法不断修正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危险的作业环境和管理的缺陷,坚持持续改进。万无一失:是最终目标。就是在集团公司实施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通过“预防性教育、预防性制度、预防性硬件”努力实现生产安全零违章、零事故,确保员工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和公司财产安全,实现组织目标。 
4.2实现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4.2.1切实抓好“三个预防”工作。五粮液集团公司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的核心是“预防为先”。要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重在预防,将预防工作做在前面,防止隐患产生,防止隐患转化为事故。 
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是安全体系运转的指针,“预防为先”使安全体系周而复始高效运转,才能实现“万无一失”。要真正落实“预防为先”应抓好“三个预防”。即:预防性教育、预防性制度、预防性硬件。 
    预防性教育:就是要抓好干部和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让“安全第一、预防为先、万无一失”的思想扎根在全体员工的脑海。 
    预防性制度:就是要不断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贯彻落实,形成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做到有法可依。 
预防性硬件:就是坚决杜绝不合格产品、设备、工程投入生产运行,抓好各类设备、设施和基础建设的本质安全工作,从源头预防和消除各种不安全隐患,对事故隐患及时排查整治。 
4.2.2持续做好“三个预防”工作。2007年五粮液集团公司提出“三常”。即:三个预防常行、安全警钟常鸣、安全奖惩常在。三个预防常行,就是“预防性教育、预防性制度、预防性硬件”要常抓不懈,要具体落实到全体员工,要全方位、全过程、全时段贯穿到安全工作中,并不断改进。安全警钟常鸣,就是安全工作要居安思危,如履薄冰,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时时讲安全,不断加大安全生产的宣传力度,防范安全意识疲劳。安全奖惩常在,就是
—6— 
要发挥奖惩激励机制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杠杆作用。要加大奖惩力度,重奖安全工作积极、贡献大的人员和单位,重惩安全工作滞后、违反公司安全规定的人员和单位,利用奖励来充分调动广大员工安全生产工作的积极性,通过处罚维护公司安全制度的严肃性,约束员工的不安全行为。 
4.3五粮液集团公司对安全工作的指示精神。 
(一)安全工作是政治问题,与构建和谐密切相关,符合公司“员工富、企业强、社会贡献大”的世界名牌企业战略目标。 
(二)健康安全作为企业经营的目标之一,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一,是公司以人为本的管理的基础。 
(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是公司健康安全管理走上有序、有力、有法的基础文件,各单位必须认真贯彻落实。 
(四)各单位及广大员工要把安全工作作为硬任务来完成,要务实做到:三个预防常行、安全警钟常鸣、安全奖惩常在。 
(五)安全工作“四个上升”。即:安全意识上升为安全文化、公司的安全方针上升为安全工作的指针、“三个预防”上升成为体系、“三常”上升成自始自终的行动。 
(六)安全生产必须不断强化意识。因为安全工作的核心就是要强化安全意识,只有认识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才会认认真真去对待,才会把安全生产形成思维定式并落实行动,才能确保安全。所以,安全生产必须反复讲,要一代代地不断强化安全意识。 
(七)安全生产必须放在第一位置。安全工作是公司最核心的重要工作,从公司制定的安全生产方针可以充分说明,公司的工作非常多,把安全作为第一,摆在众多工作的首位,先于一切,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如果质量和安全发生冲突,要取舍的时候,肯定把安全摆在质量的前面。无论是时间上、资金上的冲突,还是其他制度上的冲突,只要与安全有冲突,都必须把安全放在第一,确保安全生产。任何工作与安全相矛盾,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安全。 
 参考文献 
[1]徐德蜀、邱成编着,2005年1月第1版:《企业安全文化简论》,北京:化学
—7— 
工业出版社。 
[2]石少华,2006年5月第1版:《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3]刘铁民,2006年5月第1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4]中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主编,2005年9月第1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国家注册审核员培训教程》  化学工业出版社安全科学与工程出版中心。 [5]罗云  黄毅,2005年6月第1版:《中全生产发展战略—论安全生产保障五要素》化学工业出版社安全科学与工程出版中心。  
[6]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2005年7月第1版:《安全生产规范化管理与标准化作业读本》中国电力出版社。 
[7]赵正宏,2006年1月第1版:《安全生产“五要素”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8]隋鹏程、陈宝智、隋旭编着,2005年4月第1版:《安全原理》,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安全科学与工程出版中心。 
[9]罗云主编,2004年8月第1版:《注册安全工程师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安全科学与工程出版中心。 
[10]2007年3月5日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关于印发<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通知》(宜五集安[2006]60号)。 
[11]2008年6月18日宜宾五粮液集团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  [12]2008年6月18日宜宾五粮液集团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程序文件》。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