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我的祖国富起来了
“小平您好!”—这是1984年10月1日国庆35周年庆典时,参加队伍的北大学生在行经天安门城楼时突然亮出的横幅上写的四个大字。这一镜头虽在电视屏幕上只闪动了几秒钟,但却在中华大地乃至全世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因为这四个字是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它不仅表达了大学生对重视知识分子的拥护,也表达了全国人民对的敬意。
中国人民的确应当感谢。因为是他在决定中国命运和中华民族前途的关键时刻,代表人民的意志、期盼、希望、梦想和时代精神,领导了以改革开放为标志的“第二次”,让中国人民富起来。说得好:“如果没有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带领中国进行改革开放始于1978年。当年年底,美国《时代》周刊就将评为年度人物,其开篇之作的标题是《中国的梦想家》,赞誉为中国人实现自己的梦想开拓了一片新天地。
1979年12月6日,与日本首相大平正芳谈话时首次提出到20世纪末,中国现代化要达到“小康”的水平。他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1987年8月,他同意大利朋友谈话时又说:“我国经济发展分三步走,本世纪走两步,达到温饱和小康,下个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时间再走一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这就是我们的战略目标,这就是我们的雄心壮志。
1
当20世纪结束时,我国已经胜利地实现了提出的“三步走”中的第一步和第二步目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了两番,综合国力有了很大增强,人们以往渴望实现的温饱问题已得到解决,人民生活在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能够把中国引向现代化之路,是与他创立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分不开的。早在1982年9月1日,他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就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科学概念。正是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祖国母亲才再度焕发出青春。如今,不少中国人喜欢用“政通人和,国泰民安”八个字来形容当今的盛世。
就拿衣、食、住、行的变化来说吧,普通百姓日常渴望的梦想都体现在这四点上。
衣—已从黑白灰蓝的粗布褂中山装发展到“多色彩多款式混搭”。“小时候的衣服多是我妈给我做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取而代之的是遍布大街小巷的服装商场、品牌专卖店、服装批发市场、服装服饰一条街,从十几元的廉价货到上万元的高档品,国产服装服饰与国际品牌同场竞技。可谓“姹紫嫣红时装潮”,不失为现时人民衣着生活质量的生动写照。
食—已从“吃饱就好”发展到“科学饮食”。过去是品种少、数量少,得想方设法地解决“肚子问题”;现在则是品牌多、品种全,须尽力达到“不仅要吃得好,还要吃得科学吃出健康”的目标。很多人深有感触地说:以前,大家都追求大鱼大肉,现在大家意识到要健康饮食,要多吃绿色食品,要合理膳食、荤素搭配
住一已经由“拥挤狭小条件差”发展到“宽敞舒适重环保”。以前,全家人只能挤住在一起,生活非常不便。现在,百姓的住房质量和配套性能有了质的飞跃,基本普及了天然气、液化气。党和直在为实现“人人住有所居”而努力。
2
行—已从“全靠腿走”发展到“立体交通网”。从自行车、电动车、私家车、公交车、出租车、火车到地铁、轮船、飞机,可供百姓选择的交通工具和出行方式越来越多;从高速路、高架桥、干路、辅路、环路到铁路隧道、大桥,地上地下密如蛛网的交通网将一个个城市、个个单位连接起来,让百姓出行越来越便捷。以往的中国人,既没有太多的闲钱,也没有太多的闲暇,节假日要么呆在家里,要么走亲串友,即使出去走一走,活动的半径也很小。而今天,每逢国庆节、春节放长假,便形成了旅游消费的“黄金周”,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游人如织。以前,没有几个中国人敢奢望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轿车,因为连买一辆自行车也得凭票供应,而如今,出现了很多私家汽车,有的人家竟有两三辆。
近年来,中国的经济总量一直居世界第二。据统计,1978年中国GDP只有1482亿美元(35亿元),居世界第十位。到2011年中国GDP达到73011亿美元(473104亿元),跃居世界第二位,经济总量仅次于美国。2012年中国CDP超过74260亿美元(519470亿元),继续位居世界第二位。另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2012年中国人均CDP为6094美元,按照高收入国家的人均收入标准来衡量(人均收人达到1万美元),中国的人均收入水平已进入中等国家的行列。201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743585亿元,折合11.2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4.8%,稳居世界第二位。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难怪美国的一些经济学家要作出这样的预言:如果中国保持这样的发展势头,到2050年的时候,将要超过美国。有人这样形容道: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致富梦”势不可当。从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到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从1980年第一个“万元户”见诸报端,到21世纪初中国企业家陆续进入世界富豪榜;人均GDP从1949年的35美元,到2008年的3000多美元再到2012年的6094美元……物质生活日益富足的中国人更加大胆地做梦,日益开放的社会也在支撑和包容着越来越多的美好梦想。
到200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走过了整整30年。金秋季节,数十位外国政要和数百名经济、金融、财政、文化、教育、新闻界的精英人士来天津参加2008年夏季达沃斯论坛。
3
与会者纷纷盛赞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巨大成绩。
这次会议的执行,也就是达沃斯论坛的创始人施瓦布用壮观”一词形容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他回忆说,1978年,当提出改革开放时,他就预感到中国将会发生变化。他举例说,1979年,中国的电话不过200万部,的电话是400万部;现在,中国每月新增的用户就达620万。1978年,中国还没有世界500强企业,5年前仅有10家,如今已接近40家。
德意志银行副董事长科赫·韦瑟说,改革开放前的中国还是一
个贫穷的国家,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当时中国的生产总值在世界上排名很靠后。1978年,中国的领导人制定了振兴国民经济的宏伟目标,从那时起,中国经济发展一直是世界上最快的。
美国《时代》周刊在介绍刚刚打开国门的中国时,曾不无疑惑地写道:“让全球四分之一的人口迅速摆脱孤立、与世界接轨,有过这样的先例吗?30年后的2008年8月,《时代》周刊一篇有关中国报道的结尾,巧妙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当奥运会主火炬点燃时,全世界见证了一个确凿无误的事实:中国回来了—在荣誉的光环下。”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