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分析

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分析

来源:九壹网


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

财务分析报告

课程:财务报表分析

目录

1.行业分析........................................................................................................................................ 2

1.1白酒行业的总体状况 ......................................................................................................... 3 1.2工业企业发展前景 ............................................................................................................. 3

1.2.1终端运作由个体分别操作转向资源整合。 .......................................................... 3

1.2.2营销运作趋势 .......................................................................................................... 3 1.3白酒行业龙头企业比较 ..................................................................................................... 4 2.战略分析........................................................................................................................................ 5

2.1五粮液的营销措施 ............................................................................................................. 5

2.1.1制造市场过度竞争局面,设置中高端白酒进入壁垒 .......................................... 6 2.1.2缩短品牌战线,构建1+9+8品牌金字塔 ............................................................. 6 2.1.3打造世界的五粮液 .................................................................................................. 6 2.2市场选择 ............................................................................................................................. 6 3.核心竞争力 .................................................................................................................................... 7

3.1品牌效应 ............................................................................................................................. 7 3.2 浓香型白酒的优势 ............................................................................................................ 7 3.3 西部板块 ............................................................................................................................ 7 3.4 人才优势 ............................................................................................................................ 7 3.5 市场意识 ............................................................................................................................ 7 4.财务分析........................................................................................................................................ 8

4.1 审计报告 ............................................................................................................................ 8 4.2 资产负债表分析 ................................................................................................................ 8

4.2.1 资产总体结构及变化分析 ..................................................................................... 8 4.2.2 负债总体结构及变化分析 ................................................................................... 11 4.2.3 资本结构及筹资分析 ................................................................................... 12 4.3 利润表分析(共同比分析) .......................................................................................... 13 4.4 现金流量表分析 .............................................................................................................. 14

4.4.1 现金流量表结构分析 ........................................................................................... 14 4.4.2 获取现金能力分析 ............................................................................................... 15 4.5 比率分析(趋势分析) .................................................................................................. 15

4.5.1 偿债能力比率 ....................................................................................................... 15 4.5.2 资产使用效率比率 ............................................................................................... 16 4.5.3 获利能力比率 ....................................................................................................... 18 4.5.4 成长能力比率 ....................................................................................................... 19

5. 结论............................................................................................................................................ 20 6. 参考文献及资料来源 ................................................................................................................ 21 7. 团队成员及分工 ........................................................................................................................ 21

1.行业分析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最新公布的统计报表显示,在全国白酒行业中排名前八位的企业分别

是:五粮液、茅台、剑南春、杏花村、古井、泸州老窖、沱牌、枝江。

1.1白酒行业的总体状况

白酒行业是中国的传统行业,其发展史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长期以来社会各界对白酒行业定义为高额税赋、高额利润的行业。

2007年,中国的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一个平稳、较快增长。宏观经济的发展对白酒尤其是对中高档白酒的推广以及销售渠道的建设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预计2007-2011年我国白酒行业销售收入将保持12%的平均增速,行业利润将保持25%左右的平均增速,白酒行业景气继续高位运行。根据我国消费增长趋势预测,到2011年中国白酒市场(包括烈性洋酒)将达到2000亿元的销售规模。预计到2010年中国高档白酒850亿元的市场规模。

在过去15年中,白酒销量以平均20%的年增幅增长。目前,中国有近38000家白酒生产企业,上10万个白酒品牌,其中,白酒销售额1/3在四川实现,剩余的市场份额在河南、安徽、山东、广东实现一半,其他省份一半。我国白酒行业的竞争可以说是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既有啤酒洋酒的竞争分割市场,又有本行业各方诸侯的竞争。2006年白酒业并购频生,“搅乱”了国内白酒行业既有格局,资本和品牌的竞争愈加激烈。2007年,白酒行业的市场份额将继续向高端产品集中,预计高档白酒的销售额将继续保持30%的年增幅。

1.2工业企业发展前景

2007年8月24日至26日,国内23家白酒的龙头经销商低调聚会四川宜宾。公布出来的消息称,这次会议是研讨中国高端白酒走势,但随后传出消息,由五粮液集团牵头的“五粮液品牌运营商顾问团”成立23家白酒经销商和五粮液结成品牌运营联盟,定位为“团结、共赢、合作”。

五粮液的这一品牌与渠道建设模式将引起其他白酒企业的跟进,进而使得白酒渠道之战由终端向中间环节延烧,由价格之争向价值链竞争转变,从而促进整个白酒行业营销的战略转型。

1.2.1终端运作由个体分别操作转向资源整合。

1、产品资源的整合,以不同产品在细分渠道中的推广为核心并配合以广告宣传与促销的整合推广。例如餐饮渠道,销售的产品都是中、高端产品,而批发、零售渠道销售的是中低端产品,商场、超市则融合了餐饮、批发零售的精华,销售的是集产品之大成的产品系列。 2、终端推广资源的整合。不论是终端物料的布置、展示、终端促销人员的说词,甚至促销小礼品的选择,都是围绕着整个酒品牌的核心进行运作,力争以同一个声音说话。

3、社会资源的整合。由于在终端方面遇到困难,更多的酒商必将在其它方面寻求出路。除了终端费用随着酒商对终端积极性的下降而逐渐下降外,一些社会资源的整合将逐渐出现

1.2.2营销运作趋势

1、营销将会向深度营销进化,销售渠道毛细化,专业化。以五粮液、茅台、剑南春、水井

坊、国窖1573为主,在重点县、地区级城市以上增加专卖店、商超设名酒专柜,餐饮店设名酒吧台,零售点将增加较多数量。在社区终端营销上,这么多年来各大品牌之所以忽略了社区小店的营销,很大程度上还是企业急功近利的结果。当主流渠道经过近10年的争夺之后,相对稳定的格局渐渐形成,老品牌扩大战略成果以及新品牌进攻包抄,社区小店将会承载这种使命。

2、传播渠道进一步窄众化。继续缩短销售渠道,加强保真传播。加快区域品牌开发。重点区域内加大整合传播力度。增加本品牌文化宣传。

3、终端费用上升更快,成决胜因素。加强终端建设:减少竞争品的终端拦截,增加产品的终端冲击力。

4、细分及更多的一地一策。根据整合营销的方向性发展,广告的创意、营销策划将以目标人群、公共关系、政治权力、市场细分、市场选择的整合营销策划为主。即A区域的策划活动,B区域无法执行。需要根据销售的渠道组合,细分营销整合内容。

5、产品和消费群体更加细分。产品和消费群体细分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没有一种产品可以包打天下。消费群体细分是一个明显趋势。消费群体的细分必然带来产品的细分。

1.3白酒行业龙头企业比较

白酒销售收入集中在行业中重点企业,白酒销售额前10位企业实现销售收入占全行业比重为43.25%,前50名企业占全行业比重为65.42%。

2005-2006年度中国白酒业销售收入前10位一览表 企业名称 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 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泸州老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剑南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山西省杏花村汾酒集团公司 安徽省古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沱牌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稻花香集团 安徽金种子集团有限公司 销售收入(亿元) 156.56 41.90 23.57 22.27 18.90 15.54 9.90 9.32 7.48 7.00 同比增长(%) 13.37 28.26 21.05 9.95 23.30 10.16 7.29 29.85 43.14 55.49 数据来源:中国酿酒年鉴/安信投资 整理

目前高端白酒市场的品牌主要有五粮液、茅台、剑南春、杏花村、古井、泸州老窖、沱牌、枝江等。高端白酒现时的市场特点是销量基数小、集中度高、盈利能力极强、消费市场供不应求、其他酒种替代性较差。

2006年,整个高端白酒行业的总销量在2.6万吨左右,而同期白酒的产量达到397万吨。高端白酒占白酒总量不到1%,占比非常小。2006年,五粮液、茅台等高端白酒品牌一共销售高端白酒21901吨,占整个高端白酒销量的88%,其中五粮液和茅台两家销售的高端酒就占整个细分行业的73%,品牌和市场的集中度之高可见一斑。盈利能力极强,2006年,我们测算的高端白酒销售收入为125亿元,占白酒总销售收入的13%,但创造的净利润占行业总净利润的70%左右。高端白酒盈利能力非常的惊人,平均毛利率高达70%以上。由于

产品的稀缺性和奢侈性特点,高端白酒的强势品牌自主提价能力很强,消费者对产品价格的敏感性很弱。

2006年其中高档白酒销量约26000吨,约占总数的0.48%,销售收入约占白酒行业总数的15%左右。贵州茅台和五粮液所占市场份额最大,茅台和五粮液为第一梯队,所占的份额为整体高档白酒的75%左右,其次则是国窖1573和水井坊占高端市场10%左右的份额,剑南春集团东方红高端白酒占高端市场3%~5%左右的份额,而其它一些品牌销量则较小,年销量不超过两百吨。

从各白酒龙头的特点分析,可以总结出:

1、五粮液的市场规模最大,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出口,在三家中取得的营业收入都是最高的。

2、贵州茅台的品牌效应最明显,该公司无论高档还是低档白酒的产品的毛利率都超过了80%,远高于同行竞争对手(也有点不可理解,茅台2006年显示毛利率为72.1%,为市场平均水平,而今年半年就大幅提高毛利率)。未来的市场中还能否保持这么高的毛利率有待检验。

3、泸州老窖在酒类经营上规模都比不上五粮液和贵州茅台,但经营多样化,其他业务对公司中期利润的影响逐渐明显。控股华西证券是该公司又一经营亮点。

2.战略分析

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是1997年8月19日经批准,由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酒厂独家发起,于1998年3月27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网定价发行人民币普通股8,000万股,采取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3月31日公司实施了股权分置改革,改革后股权结构如下:国有法人股181,778.69万股,占总股本的 67.04%,高管股49.34万股,占总股本的0.02%,其他股东持有,312.45万股,占总股本的32.94%。以生产、销售五粮液系列酒为主。

2.1五粮液的营销措施

2004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白酒至尊五粮液采取了一系列的营销措施。

先是主打五粮液历史文化的高端礼酒:明窖1368、以亲情之礼定位的荣华富贵等亮相长春糖酒会,并同时打出礼品酒市场定位概念;紧接着是提价五粮醇为珍品五粮醇主打商务礼酒牌;随后又紧接着在北京推出高端的“中国贵宾用酒”——五龙宾,最后,主打“友情礼”的锦上添花和“中国人的礼酒”——金叶神商务礼宾酒隆重登场等等系列中高端“礼”酒相继问世,一路“高开高走”。

而同时,其它白酒名企也在步步逼进这一市场蛋糕的核心地带。剑南春、泸州老窖、全兴等也纷纷推出自己的礼品酒品牌,如金剑南、国窖1573、水井坊等。但是,从整体上看,从企业之间的对垒分析,这些都还不足以和五粮液形成平等博弈的局面。总体上看五粮液的礼酒阵营已经是大获全胜了。

五粮液是中国白酒进行品牌经营最成功的企业。品牌买断经营的子品牌策略是其资产得以迅速扩张的主要市场策略。五粮液相继出品中高端礼酒,应从五粮液的“中国中高端白酒代表、世界的五粮液”这一长期发展战略定位来分层次分步骤分析。

2.1.1制造市场过度竞争局面,设置中高端白酒进入壁垒

这一子品牌市场策略并不新鲜。通过这种自己制造竞争对手的策略,在某一品类产品或某一定位的产品设立多个竞争对立名称各异的子品牌,营造了在这一产品区域竞争过热的局面,从而增加了其它品牌进入这一市场领域的风险意识,最终企业从整体上获得赢利。 而通过前述的分析也已明显地可以看出:不论是主打历史文化牌的明窖1368,还是主打商务礼宾的金叶神,以及主打贵宾概念的五龙宾等等的价格空间都是在单瓶180元以上,主价位空间则包涵200---300元之间,而这一价位则是国内主流的商务/公务酒的核心价位。面对这一系列的强势品牌,有五粮液的品牌支撑,一般的品牌还敢进入吗?

2.1.2缩短品牌战线,构建1+9+8品牌金字塔

对于五粮液的1+9+8的品牌战略,白酒营销业内早已不陌生;8个区域品牌绝对是五粮液贴近普通消费者的大众品牌,因为它们是这个金字塔的塔基部分。9个全国品牌,则是连接五粮液塔基和塔顶五粮液之间的桥梁,即体现在品牌形象上,又体现在价格上,所谓形象决定价值;既然有价格上的支撑,那便有相对价格上的更大的利润空间,这也是吸引众多五粮液品牌商的一个原因。

再反观近期五粮液上市的新品中,从其包装定位等都在这个“9”中做文章,因为“礼”是全中国人民共同认可的意识概念,没有太大的区域划分;所以,这也就是众多新品牌力争占据“中国白酒的九分之一”的原因所在。此外,通过培育这九大全国品牌,加之五粮液去除一些低端做的“烂”的子品牌,从整体上提高五粮液的高端品牌形象。

2.1.3打造世界的五粮液

白酒就是中国酒的代表,这是全世界的共识;五粮液又是中国白酒中的大王,这也是我们的共识;那么对于五粮液下一步的发展,可以说是顺理成章的推出——五粮液就是要成为世界的五粮液,最终浓飘天下。

中国自古就是注重礼仪文化的礼仪之邦。五粮液以其所拥有的品牌地位,适时在推出代表中国酒的(上述)系列中高档礼酒,其目的就是要赢战天下酒业,让中国酒香飘天下。其中,以最近新推出的“金叶神”商务礼宾酒更是一步到位地准确定位为“中国人的礼酒”。

2.2市场选择

我们通过市场上看到的是五粮液各子品牌的纷争,个个出手不凡;但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真正赢利的还是五粮液。

近二年五粮液不断地压缩其低端品牌,其本质在于“有所失,才有所得”,失去低端市场,是为了得到更大的高端市场以及更加广阔的世界市场,这才是五粮液几年来匠心独具的核心所在。

3.核心竞争力

3.1品牌效应

精心策划,着力打造品牌效应,积极实施规模经营。 除了白酒企业产品具有自身的优势外,更重要的是五粮液的发展受到四川省的高度重视,得到省和有关部门优惠的大力扶持。

3.2 浓香型白酒的优势

川酒拥有浓香型白酒的优势。浓香型白酒具有生产周期短,增加产量容易实现,以及口味较为大众化等特点。据有关资料介绍,如今的白酒消费市场,浓香型白酒将近占70%的江山,五粮液的飞速发展,将浓香型白酒的发展推向高峰,其先天优势不言而喻。

3.3 西部板块

五粮液做为品牌企业,地处西部经济相对发达的版块,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信息畅通。

3.4 人才优势

五粮液在人才储备和人才引进方面,基础扎实,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增添了强大的发展后劲。目前,四川省重点高校中,专门开设了酿造专业并可培养研究生。五粮液引进高学历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比较容易。

3.5 市场意识

超前的市场意识,五粮液在近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市场意识、品牌意识超前,川酒的操作模式是先要市场,后要厂房。近年来,又抓住机遇,大打文化牌,挖掘自身品牌文化、地域文化、酒史文化潜力,从而迎得了巨大的发展。

4.财务分析

4.1 审计报告

2007年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的年报由四川华信(集团)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整个审计报告只有一页。措词简洁明晰。见下图。

以下三张财务报表,由于表多大,未粘贴到WORD文件中,采用超连接方式。

4.2 资产负债表分析

财务报表的关系表-五粮液.xls

4.2.1 资产总体结构及变化分析

(1)资产总体结构及规模变化

总资产14,000,000,000.0012,000,000,000.0010,000,000,000.008,000,000,000.006,000,000,000.004,000,000,000.002,000,000,000.00-总资产2007年 11,571,651,127.10 2006年 10,340,154,321.48 2005年 9,614,093,108.86 总资产

流动资产7,000,000,000.006,000,000,000.005,000,000,000.004,000,000,000.003,000,000,000.002,000,000,000.001,000,000,000.00-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合计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合计2007年2007年流动资产长期股权投资2006年2006年2005年2005年 6,483,1,981.7 5,030,942,334.6 4,112,770,249.8 26,391,145.92 26,391,145.92 27,119,534. 4,993,556,114.1 5,212,083,075.6 5,408,543,267.2固定资产合计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合计 62,487,767.35 ,4,382.80 65,660,057.11

分析:总资产呈现稳步增长趋势,符合公司不断发展壮大的战略构想。在资产构成表中,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是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所占份额最大,其中流动资产增长势头较为明显,而固定资产略有下降的趋势。

(2)流动资产构成分析

4,500,000,000.004,000,000,000.003,500,000,000.003,000,000,000.002,500,000,000.002,000,000,000.001,500,000,000.001,000,000,000.00500,000,000.00- 货币资金 交易性金融资产 应收票据 应收账款 预付款项 其他应收款 存货2007年2006年2005年

分析:流动资产主要由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和存货构成。首先,货币资金占份额最大,而且近三年都在大幅增加,保持了较好的流动性和收现能力;其次,存货也是主要构成部分,而存货每年略有增加;在应收债权中, 应收票据远多于应收账款,而应收票据的回收可能性大于应收票据,所以应收债权的回收型较好。

(3)存货构成分析

2,000,000,000.001,500,000,000.001,000,000,000.00500,000,000.00-原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包装物原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包装物分期收款发出商品2007年2006年 67,844,530.36 46,671,455.75 1,524,796,359.6 1,318,827,690.5 200,125,788.38 126,551,968.75 21,677,495.44 24,218,804.56 7,356,501.86 分期收款发出商品 5,948,484.44

分析:总体上,2007年存货比2006年有所增加。首先,在产品是构成存货最主要的部分,且呈现增加的趋势;2007年的库存商品比2006年大幅减少,说明销售渠道还比较畅通;原材料比上年略有增加,而包装物和分期收款发出商品都较上年略有减少。

(4)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分析

6,000,000,000.005,000,000,000.004,000,000,000.003,000,000,000.002,000,000,000.001,000,000,000.00-固定资产在建工程2007年2006年2005年固定资产 4,670,657,791 5,193,905,23853790873在建工程 322,8,322.7 18,177,836.87 29552394.7

分析:本期固定资产较上期有所减少,主要是应为有固定资产转入在建工程、房屋拆除报废及其它固定资产报废转出所致。本期在建工程大幅增加,说明企业正在增加准备生产规模。

4.2.2 负债总体结构及变化分析

(1)负债构成分析

2,500,000,000.002,000,000,000.001,500,000,000.001,000,000,000.00500,000,000.00-2007年2006年2005年流动负债合计长期负债合计负 债 合 计流动负债合计 1,942,914,14 2,036,455,44 2,225,624,13 2,500,000.00 2,500,000.00 长期负债合计 2,500,000.00 负 债 合 计 1,945,414,14 2,038,955,44 2,228,124,13

分析:最近三年,负债总体上呈现稳步减少的趋势,而长期负债主要是一笔250万元的长期

借款,流动负债的减少是导致总负债减少的主要原因。

(2)流动负债分析

应付账款 预收款项 应付职工薪酬 应交税费 其他应付款1,500,000,000.001,000,000,000.00500,000,000.00- 应付账款 预收款项2007年2006年2005年 30,308,923 36,304,903 65,058,276 711,587,26 345,968,84 296,621,37 应付职工薪酬 193,361, 216,0,96 58,823,7 941,728,76 1,367,448, 1,434,633, 应交税费 其他应付款 65,927,301 69,842,246 71,106,488

分析:流动负债由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和其他应付款构成。首先,应付职工薪酬是占份额最大的部分,但是2007年比前两年有明显下降;其次,预收账款的增幅较为明显,说明企业对下游经销商有较强的谈判能力和收现能力,也从另一方面说明预定五粮液产品的客户有所增加。应付帐款数额很小,说明企业自身的现金拥有量较为充足,能及时支付相关款项。

4.2.3 资本结构及筹资分析

资产合计12,000,000,000.0010,000,000,000.008,000,000,000.006,000,000,000.004,000,000,000.002,000,000,000.00-资产合计负 债 合 计2007年2006年2005年负 债 合 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11,571,651,127.10 10,340,154,321.48 9,614,093,108.86 1,945,414,142.93 2,039,017,147.73 2,228,124,130.32 所有者权益合计 9,626,236,984.17 8,301,137,173.75 7,385,968,978.54

分析:如上图所示,最近三年,资产呈现增加趋势,但是负债却在进一步减少,说明所有者权益数额在逐步增加。从构成资产的结构上看,五粮液股份公司的主要通过权益方式筹资,而非负债方式筹资,说明公司崇尚低财务风险的筹资模式,筹资较为稳健。从负债的构成上看,在流动负债中,除了企业经营产生的自发性负债,如应付账款、应交税费等项目,没有借入短期金融负债,而长期负债从2005年至2007年都没有增加,维持250万元,说明没有借入新的负债。也说明企业无论日常经营还是规模扩建,都可以利用自有资金,而不用过分依赖外部负债。这个特点在中国上市公司也是比较独特的,值得我们认真分析。

4.3 利润表分析(共同比分析)

财务报表的关系表-五粮液.xls

对利润表进行共同比分析试图剖析盈余质量,包括报告年度数据、上年度数据,和对比企业茅台酒业数据。见下表。

五粮液一、营业总收入本年结构%上年结构% 其中: 营业收入100.00%100.00% 利息收入100.00%100.00% 已赚保费0.00%0.00% 手续费及佣金收0.00%0.00%0.00%0.00%项目二、营业总成本 其中:营业成本70.25% 利息支出46.09% 手续费及佣金支0.00% 退保金0.00% 赔付支出净额0.00% 提取保险合同准0.00% 保单红利支出0.00% 分保费用0.00% 营业税金及附加0.00% 销售费用7.95% 管理费用10.68% 财务费用6.79% 资产减值损失-1.26%茅台%变动本年结构%0.00%100.00%0.00%100.00%0.00%0.00%0.00%0.00%0.00%0.00%-5.55%-1.14%0.00%0.00%0.00%0.00%0.00%0.00%0.00%-1.33%-2.91%0.33%-0.58%0.07%37.50%12.04%0.00%0.00%0.00%0.00%0.00%0.00%0.00%8.35%7.74%9.99%-0.62%-0.01%0.00%0.03%0.00%0.00%62.53%0.04%0.09%62.48%21.50%40.98%

-0.01%75.80%47.24%0.00%0.00%0.00%0.00%0.00%0.00%0.00%9.28%13.59%6.47%-0.68%-0.09% 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以“-”号填列) 投资收益0.00%0.03%-0.04% 其中:对联营0.04%0.04%0.01% 汇兑收益(损失以0.00%-0.01%0.01%0.00%0.00%0.00%5.52%0.01%-0.04%-0.01%5.58%1.39%4.19%三、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加: 营业外收入29.79%24.27% 减:营业外支出0.03%0.01% 其中:非流动资0.09%0.14%四、利润总额(亏损总额0.01%0.02% 减:所得税费用29.72%24.14%五、净利润(净亏损以“9.63%8.24%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20.10%15.91% 少数股东损益六、每股收益分析:

(1)营业成本较上年下降,主要是酒类成本减少。导致的主要原因是报告年度酒类销售量下降。其次成本下降比为3.3%,而收入下降比为0.92%,说明生产过程的资产使用效率提

高,成本控制措施有进步。

(2)销售费用下降,主要是市场宣传费维护费减少。这可能也是导致报告年度销售量下降的原因。管理费用下降幅度较大。

财务费用略有上升,主要是公司对承兑期限超过3个月的银行承兑汇票收取的利息。 (3)资产减值损失下降,由于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回调。 (4)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等非经营性损益对利润影响甚微。 (5)营业利润、净利润同比去年上升。

从总体上看,虽然销售量同比上年减少48.44%,导致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同期减少0.93%,但是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25.83%,说明收入结构中利润空间提升。

4.4 现金流量表分析

财务报表的关系表-五粮液.xls

4.4.1 现金流量表结构分析

现金流量结构分析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百分比=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百分比=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百分比= 经营活动现金流投资活动现金流筹资活动现金流流入流出比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经营活动现金流出 投资活动现金流 9,152,175,800.02 5,452,330.02 15,000,000.00 9,172,628,130.04 9,172,628,130.04 9,172,628,130.04 7,8,119,357.82 7,8,119,357.82 7,8,119,357.82 7,486,629,856.31 248,805,213.51 162,684,288.00 = = = = = = =

0.9978 0.0006 0.0016 0.9479 0.0315 0.0206 流入结构 1 2 3 9,152,175,800.02 ÷ 5,452,330.02 15,000,000.00 ÷ ÷ ÷ ÷ ÷ ÷ 流出结构 4 5 6 7 出百分比= 7,486,629,856.31 出百分比= 248,805,213.51 出百分比= 162,684,288.00 1.2225 8 入:投资活动现金流出 筹资活动现金流÷ = 0.0219 9 入:筹资活动现金流出 ÷ = 0.0922 分析: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总现金流量的主要构成部分,较上年增长,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主要来源于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虽然报告期销售量和营业成本有所下降,但并未影响企业的收现能力,原因是企业进行产品结构调整,主打高端产品,压缩中低端产品的销售,这与公司战略吻合。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为负,主要是用于构建固定资产,这与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在建工程的增加相呼应。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为负,主要用于分配股利、利润支付的现金。这与公司稳健的财务相印证。

4.4.2 获取现金能力分析

(1)销售现金比率

经营现金净流量为1,665,545,943.71 元,销售额为7,328,555,841.62 元 销售现金比率=1,665,545,943.717,328,555,841.62=0.2273

(2)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

经营现金净流量为1,665,545,943.71元,普通股股数为3796966720股, 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1,665,545,943.713796966720=0.4387 目前公司的最大分派股利能力是每股0.44元。

(3)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

经营现金净流量为1,665,545,943.71元,全部资产为11,571,651,127.10元, 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1,665,545,943.7111,571,651,127.10=0.1439 综上所述,五粮液股份的获取现金能力较强。

4.5 比率分析(趋势分析) 4.5.1 偿债能力比率

(1) 流动比率

(2)速动比率

(3)现金流动负债比率

分析:以上三个反应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共同显示,公司短期偿债能力逐年增强。

(4)资产负债率

分析:资本结构很稳定,长期偿债能力趋势保持平稳。

4.5.2 资产使用效率比率

(1)存货周转率

分析:近几年来,存货周转率较为稳定。

(2)应收帐款周转率

分析:因为报告年度营业收入减少,但应收帐款增加,导致应收帐款周转率降低。

(3)总资产周转率

分析:总资产周转能力保持稳定。

综上所述,五粮液股份的资产使用效率没有发生巨大变化,企业经营比较平稳。

4.5.3 获利能力比率

(1)毛利率

(2)经营净利率

(3)净利率

分析:以上三个获利能力比率的趋势图反映,公司盈利能力逐年上升,主要因为近今年五粮液产品供不应求,故持续提价,此外,推行中高价品牌生产销售的营销战略,细分微分市场,促进企业利润的不断攀升。

(4)净资产收益率

分析:本比率近年来稳中有升,说明企业为股东创造的财富逐年增加。

4.5.4 成长能力比率

(1)主营收入增长率

(2)主营利润增长率

(3)净利润增长率

分析:报告年度的以上三个指标较2006年略微下降,原因是产品战略调整,但从历年趋势上看,仍呈上升趋势,说明企业具有较强的成长能力。

(4)总资产增长率

分析:总资产规模呈现逐年稳步增长的态势,说明公司正在不断地做大做墙,这与公司的长期发展战略匹配。

5. 结论

总体上,作为中国酒行业的龙头企业,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的2007年度的财务状况是比较稳定的,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现金能力较强,能维持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所以形成了良好的资金链,也同时使得企业形成了独特的资本结构,即外部负债融资较少。从长远来看,企业自身具有很好的成长性。

6. 参考文献及资料来源

1.资料来源: 新浪财经; 百度搜索;

中国酿酒年鉴/安信投资; 五粮液集团网站 2.参考文献

《2007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财务成本管理》,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经济科学出版社,北京2007;

《财务报表分析》,何韧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上海,2007;

《会计报表分析技能与实操案例》,温亚丽,陈玉洁编,经济科学出版社,北京,2007。 李导课件。

7. 团队成员及分工

王彧:负责初期查找财务数据,指标分析,整个财务报告的撰写。 黄橙橙:负责行业分析和战略分析资料的收集和编写,图表研发过程,整个财务报告的撰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