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路面基层首件工程总结报告

路面基层首件工程总结报告

来源:九壹网
首件工程施工总结报告

致京新高速公路临白段第二 驻地办:

我项目部已经完成K49+773.156—K50+000右幅进行了基层试验段的铺筑首件工程施工,经自检评定,质量合格,施工组织合理,施工工艺可行,可以指导后续分项工程大面积施工.

附件1:施工总结 附件2:自检资料

项目经理部(盖章)

技术负责人:

年 月

首件工程认可证书

合 同 段: BSTJ-4 编 号:

单位工程名称 分部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首件工程名称 路面工程 路面工程 右幅基层 里程桩号 里程桩号 里程桩号 K37+000—K50+000 K49+500—K50+000 K49+500—K50+000 K49+773.156—K50+000 右幅基层 K49+773.156—K50+000 桩号或部位 右幅基层 驻地办审查意见: 驻地办(盖章) 年 月 日 总监办(巡查组)检查意见: 签字 年 月 日 经对表列分项首件工程完工后检查验收,工程内外在质量符合《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2004)要求,工程质量合格,施工组织科学合理,施工工艺可行,同意按首件工程施工中所采用的施工组织,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指导后续基层 的大范围施工,现对该首件工程予以认可。 总监办(盖章) 签 发 : 年 月 日 - 1 -

京新高速公路临河至白疙瘩(蒙甘界)段

(巴彦淖尔境内)工程BSTJ04标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首件总结报告

施工单位: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首件施工总结

一、首件施工概况

为全面展开路面施工,根据规范及首件制施工要求,我标段选取了K49+773.156—K50+000段右幅进行了基层试验段的铺筑首件工程施工,驻地办已于2016年5月28日对我标段上报的K49+773.156—K50+000右幅试验段的铺筑施工方案进行了评审,我项目部相关技术人员及路面施工队伍进行了详细的技术交底,依据评审过的施工方案及交底内容,我部根据规范要求及施工图纸在铺完底基层后进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总结了经验,为大规模的开展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提供了依据。

本标段水泥稳定碎石试验段施工期间,得到了业主、总监办、驻地办的大力协助及现场指导。基层首件工程在施工准备及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标准化施工、施工方案及相关文件、程序要求,进行了基层首件的施工。

二、施工准备

1、人员组织准备

项目部选派专业理论基础好,具有丰富现场实践经验和管理经验的管理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组成项目部施工管理小组,施工作业班组要求选派思想素质好、技术水平高、组织纪律性强的组建施工专业班组。

施工人员组织一览表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9 姓 名 贾有明 王振平 于得海 马立宇 马志清 杜四军 樊美文 王朝辉 杨东奇 职 务 总工程师 质检工程师 检测工程师 安全员 路面工程师 机械工程师 试验员 技术员 测量工程师 职 称 高工 高工 工程师 技术员 工程师 工程师 技术员 技术员 工程师 职 责 技术负责人 质检负责人 试验负责人 安全员 工程具体执行工作 施工机械、材料管理 进场材料检测 现场技术员 测量负责人 备 注 2、施工机械

主要施工机械进场表

名 称 拌合机 摊铺机 振动压路机 胶轮压路机 洒水车 自卸汽车 装载机 3、技术准备

(1)开工前仔细研究施工图纸,由项目总工组织技术员对图纸进行会审审核并澄清有关技术问题,技术人员认真熟悉施工图纸、规范及技术标准。

(2)试验室相关配合比试验已完成,并取得监理工程师的批复。

(3)明确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检测频率、检测方法、规定要求,内业资料表格准备齐全,完善相关开工手续。

(4)开工前完成对所有技术人员和工班人员的技术和安全交底,明确各岗位职责、责任分工及工作程序流程。

规格型号 WCB-800 沃尔沃8820 SE223E XP303 20t 豪沃 LG855 单位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数 量 2台 2台 2台 2台 2台 20台 4台 备注

4、材料准备

(1)水泥及碎石材料: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原材料主要是水泥和碎石,对原材料的质量严格把关是保证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质量的关键环节。水泥选用内蒙古蒙西水泥股份有限公司P.F32.5级水泥;碎石选用青山鑫德碎石厂生产的4.75~9.5㎜、9.5~19㎜、19~31.5㎜碎石。

(2)以上原材料已根据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完成了各项指标的检验,且检测结果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三、关键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本项目基层厚18cm,使各工序紧密衔接,施工中尽量缩短从拌和到完成碾压之间的时间。本合同段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填料。基层施工均采用中心站集中厂拌法拌和、自卸汽车运输、稳定土摊铺机摊铺施工。

1、施工准备

选择合格的原材料厂家进料,确保水泥、碎石主要材料符合规范要求。

2、配备充足的施工人员和设备。如稳定土拌和站、稳定土摊铺机、装载机、自卸汽车、压路机、洒水车等及相应的路面专业技术人员。

3、试验室根据施工规范和招标文件的有关规定,结合当地气候、水文条件等因素,通过设计掺配进行重型击实、承载比及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确定混合料的最佳水泥剂量和最佳含水量,最终确定适合本工程的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案。

4、施工现场准备

施工前,根据线路中桩,放出控制摊铺厚度及摊铺机走向的固定桩。为确保标高与横坡的精度,放样时,纵向每隔10米打入一铁桩,横向两边打桩,均挂钢丝基准线。摊铺机基准线不易太长,直线段300米,曲线段200米,用紧线器或弹簧秤拉紧。施工前,反复精确测量基准线高度,以确保基准线的准确度。

5、铺筑试验段

正式开工前,铺筑右幅226.844米的试验路段,确定施工集料的配合比例、材料的松铺系数及标准施工方法,检验施工机械能否满足备料、运输、拌和、摊铺及压实的质量要求和工作效率,以及施工组织和施工工艺的合理性和适应性。

6、厂拌及摊铺施工

(1)拌和:混合料采用拌和场集中拌和。混合料计量采用同电机流量控制,为了确保各种材料计量准确性,每次开机前检测拌和机的计量系统是否正常。为补偿摊铺及碾压过程中的水分增(减),根据施工气温情况将混合料含水量应比最佳含水量增(减)1~2%。混合料要求充分拌和,保证混合料拌和均匀,无离析,并且色泽一致为佳;混合料拌和时

严格按生产配合比拌和,拌和出的第一斗料要求先取样试验,检测是否按配合比拌和,否则按废料处理,并做好相应记录,杜绝不合格料运入施工现场。

(2)运输:自卸汽车装料时,为防止混合料离析,分二至三次装料,每次装料后移动车箱位置,运输过程中应加苫布覆盖以防止水分蒸发,并尽快运至工地,进行摊铺压实,减少成品料在路上的时间。运至工地后,连续摊铺时自卸车退至距摊铺机30cm处卸料,自卸车不得撞击摊铺机。

(3)摊铺:采用2台摊铺机梯队摊铺,应保证混合料按规定的松铺厚度均匀的摊铺。摊铺前调整虚铺厚度和横坡坡度符合设计要求。根据拌和站的生产能力,调整摊铺机的行走速度,确保摊铺机匀速不间断的摊铺作业。摊铺过程中,随时用3米直尺和水准仪校核路面平整度、高程、横坡、若有偏差,及时调整。

(4)碾压:采用2台22t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摊铺后,即可进行碾压。按照试验段确认的碾压程序施工。碾压过程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表面始终保持潮湿,必须在水泥终凝前完成压实工序,从加水拌和到碾压成型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以防水分散失和由于水泥终凝而导致板体性破坏。如表层水分蒸发过快,要及时均匀补洒少量水,严禁洒大水碾压。摊铺过程中设专人跟在摊铺机后面消除粗细料离析现象,特别是局部粗料集料窝应该铲除,并用新拌混合料填补。同时使用胶轮压路机进行收面碾压。

(5)接缝的处理:连续摊铺中间不应中断,如因故中断时间超过2小时或停工中,应设置横向接缝,摊铺机应驶离混合料末端。设置横缝时,人工将摊铺机附近及其下未经压实的混合料铲除,并在已碾压密实且高程和平整度符合要求之处挖成一横向垂直向下的断面,紧靠混合料放两根方木,方木的高度与混合料压实度厚度相同,整平紧靠方木的混合料,方木另一侧用碎石回填,其高度高出方木2厘米。

(6)养生及交通管制

每一段碾压完成并经过压实度检验合格后,立即开始洒水覆盖土工布养生。采用12吨以下的洒水车进行洒水确保基层的湿润。

养生期不少于7天并保证一定的湿度,避免表面时干时湿。养生期间封闭交通,禁止一切车辆通行。

(7)报验

每一段施工完成后,及时自检,提供实测数据,填写报验记录和表格,尽快报验请监理工程师检验确认,以便及时计量支付。

(8)7天强度当期后,我标段对试验段进行总结。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施工工艺框图

上底基层准备

中线 高程 测量放样 拌和 运输 摊铺 压实 高程 控制 横坡

宽度 质检评定 纵坡

交验 平整度 养护 压实度 四、试验成果及结论:

1、通过试验段对生产配合比进行验证,确定生产配合比为:0-5mm石屑∶5-10mm碎石∶10-20mm碎石∶20-30mm碎石=28%:22%:28%:22%,水泥剂量为5.0%;经现场摊铺无离析现象,今后施工中将采用此配合比作为大面积施工配合比。

2、确保拌出的混合料均匀,控制水泥剂量为5.0%,经水泥滴定实验得出水泥计量均

匀稳定。

3、基层大面积摊铺方法:采用两台沃尔沃8820型摊铺机联机梯队摊铺,摊铺机拼装宽度为两台6m。摊铺速度为1.3m/min。

4、基层摊铺碾压机械组合及碾压顺序:22t压路机2台、洒水车1台,胶轮压路机1台,小型振动压路机1台。通过对试验段自检,得出最佳碾压组合及碾压顺序静压1遍→弱振1遍→强振4遍→胶轮静压1遍。且终压时间都控制在了3小时内,压实度均达到了设计要求;碾压过程紧凑,碾压工艺简单,便于管理。

5、设备匹配及生产效率情况:WBC800型拌和楼最高产量为800t,为了保证混合料质量,拌和站产量设为700t/h左右,根据拌和机生产能力及运输往返时间、装卸时间、摊铺能力确定运输车数量。

6、松铺系数:通过对试验段施工过程自检,实际松铺系数为1.23,标高达到规范要求,因此大面积施工采用1.23的松铺系数。

基层压实度汇总表 层数 碾压遍数 1 2 3 4 5 6 7 上底基层 高程 m 1041.146 1041.113 1041.075 1041.016 1040.94 1040.849 1040.743 1040.635 1040.527 1040.419 1040.311 1040.202 摊铺后顶 高程 标高(m) 1041.370 1041.334 1041.293 1041.241 1041.167 1041.080 1040.975 1040.867 1040.740 1040.7 1040.522 1040.429 压实度\\合格率 \\ \\ \\ 95.9 00% 96.8 60% 98.7 100% 98.9 100% 基层松铺系数计算表

里程 K49+780 K49+800 K49+820 K49+840 K49+860 K49+880 K49+900 K49+920 K49+940 K49+960 K49+980 K50+000 虚铺厚度(m) 0.224 0.221 0.218 0.225 0.227 0.231 0.232 0.232 0.213 0.228 0.211 0.227 碾压成型后 基层顶高程 标高(m) 1041.329 1041.29 1041.25 1041.2 1041.127 1041.035 1040.929 1040.82 1040.7 1040.607 1040.485 1040.388 压实厚度(m) 0.183 0.177 0.175 0.184 0.187 0.186 0.186 0.185 0.173 0.188 0.174 0.186 松铺 系数 1.22 1.25 1.25 1.22 1.21 1.24 1.25 1.25 1.23 1.21 1.21 1.22 1.23 碾压状态 静压 弱振 强振 强振 强振 强振 胶轮静压 基层 松铺系数平均值

五、试验段施工体会

1、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属半刚性结构层,在高等级道路路面结构层中应用较多,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板体性、水稳性及较好的抗冻性能,初期强度较高并随龄期的增加而强度增强,是理想的路面基层结构类型。路面基层是路面的承重层,基层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路沥青混凝土面层的质量和道路的使用寿命。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优化生产配合比、合理选配性能良好的施工设备、采用最佳施工的组合方式、选择正确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则是保证基层质量的重要环节,施工中应抓住这些主要环节。

2、应特别重视和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采用先进的检测手段,进行现场跟踪监控,才能真正保证工程质量,正确指导施工。成型后的检测已为时太晚,若检测部分路段某项指标不合格,处理难度大,既浪费材料,更重要的还要延误工期。

3、松铺系数的准确性直接影响路面基层的标高,松铺系数又与混合料的配合比和均匀性有很大关系。从实践中可知,当混合料中骨料偏少,均匀性差,松铺系数就大。因此,每天施工中都应抽检几个断面,校核松铺系数,发现问题,应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及时纠正。

4、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出现的标高误差,其高出部分应刮除;低于标高的路段,严禁用薄层贴补方法处理。

5、通常路面基层、沥青混凝土面层采用大流水施工作业,因此应充分考虑基层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生产能力,及早安排施工,否则将影响面层的施工进度。因为沥青路面结构层薄,铺筑进度快;基层结构层厚,铺筑进度慢,基层施工进度必须满足沥青路面铺筑速度。

6、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施工过程中,要完全避免集料窝是较困难的。因为从拌和、装料到卸料,均有部分粗骨料离析,很难克服摊铺时不产生局部的集料窝。但只要是压实不存在问题,可不作处理,有利于与透层油的结合。

7、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不宜采用半幅全宽1台摊铺机一次性铺筑。因为基层厚,用料量大,往往出现摊铺机送料槽中靠两侧缺料甚至无料,发生两侧基层厚度不足甚至无料的现象。应采用2台摊铺机成梯队铺筑。

8、试验路段取得的数据只能作施工初期时参考,不能一成不变。因为在实际施工中,原材料每批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仍应不断总结,不断调整、改进、补充、完善已取得的施工数据,及时收集技术资料,正确指导施工。

六、结论

通过本次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由于集料变化进行的试验段施工验证,此次试验段选用施工配合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所用原材料合格;机械设备配置、施工人员组织合理满足施工要求;并在实际施工过程种进一步优化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在后续基层大面积施工时可以按以上总结指导施工。从施工成品检测结果看,本次试验段施工是成功的,综合评定达到合格标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