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猫钓鱼小班教案

小猫钓鱼小班教案

来源:九壹网
小猫钓鱼小班教案

教案:小猫钓鱼 一、教学内容

1. 教材章节: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小猫钓鱼》。 2. 详细内容:通过讲述小猫钓鱼的故事,让学生学会专注和耐心,明白做事不能三心二意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 教育学生做事要专注,要有耐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难点:理解故事中的道理,学会专注和耐心。 2. 重点: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课文课件、图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

1. 情景引入(5分钟)

利用课件展示小猫钓鱼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小猫钓鱼的故事情节,引出本课主题。

2. 课文阅读(10分钟)

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3. 讲解分析(10分钟)

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帮助学生理解故事道理。 4. 实践练习(5分钟)

设计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道理解决实际问题。

让学生谈谈自己如何在生活中做到专注和耐心,以及今后如何改进。

六、板书设计 1. 板书小猫钓鱼 2. 板书内容:

故事情节:小猫钓鱼,三心二意,钓不到鱼。 故事道理:做事要专注,要有耐心。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

(1)复述小猫钓鱼的故事情节。

(2)谈谈自己如何在生活中做到专注和耐心,以及今后如何改进。

2. 答案:

(1)小猫钓鱼的故事情节:小猫在河边钓鱼,一开始三心二意,钓不到鱼。后来它专心致志,终于钓到了一条大鱼。

(2)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课后反思:

本节课学生对小猫钓鱼的故事情节有了深入了解,能够理解故事中的道理。在实践练习环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道理解决实际问题。

但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的专注度仍有待提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引导和培养。

2. 拓展延伸: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分别扮演小猫、鱼等角色,进行故事表演,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其他有关专注和耐心的故事,分享给同学,共同进步。

重点和难点解析 一、教学内容

1. 教材章节: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小猫钓鱼》。 2. 详细内容:通过讲述小猫钓鱼的故事,让学生学会专注和耐心,明白做事不能三心二意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 教育学生做事要专注,要有耐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难点:理解故事中的道理,学会专注和耐心。 2. 重点: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课文课件、图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

1. 情景引入(5分钟)

利用课件展示小猫钓鱼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小猫钓鱼的故事情节,引出本课主题。

2. 课文阅读(10分钟)

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3. 讲解分析(10分钟)

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帮助学生理解故事道理。 4. 实践练习(5分钟)

设计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道理解决实际问题。

让学生谈谈自己如何在生活中做到专注和耐心,以及今后如何改进。

六、板书设计 1. 板书小猫钓鱼 2. 板书内容:

故事情节:小猫钓鱼,三心二意,钓不到鱼。 故事道理:做事要专注,要有耐心。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

(1)复述小猫钓鱼的故事情节。

(2)谈谈自己如何在生活中做到专注和耐心,以及今后如何改进。

2. 答案:

(1)小猫钓鱼的故事情节:小猫在河边钓鱼,一开始三心二意,钓不到鱼。后来它专心致志,终于钓到了一条大鱼。

(2)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课后反思:

在本节课中,学生对小猫钓鱼的故事情节有了深入了解,能够理解故事中的道理。在实践练习环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道理解决实际问题。但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的专注度仍有待提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引导和培养。

2. 拓展延伸:

a. 举办“专注和耐心”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做到专注和耐心的经验和方法。

b. 开展“专注和耐心”日记活动,鼓励学生记录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专注和耐心的点滴进步。

c. 设置“专注和耐心”奖励机制,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展现专注和耐心的行为进行表扬和奖励。

d. 引导学生参加课外兴趣小组,培养学生在兴趣爱好方面的专注和耐心。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1. 语言语调:在讲解故事情节时,要注意语调的起伏和情感的投入,让学生感受到故事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在讲解道理时,语调要温和,引导学生在思考中领悟故事的深层含义。

2. 时间分配:合理分配课堂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特别是在实践练习环节,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来进行思考和讨论。

3. 课堂提问:在讲解过程中,适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回答,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同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及时解答,确保学生对故事情节和道理的理解。

4. 情景导入: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图片,以生动直观的方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引发学生对故事情节的思考。

教案反思

1. 教学内容: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确保故事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同时,故事中的道理要具有普遍性和实用性,能够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

2. 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通过讲解、讨论、实践等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故事的情节和道理。同时,要注意调整教学节奏,确保学生能够跟上教学步伐。

3. 教学方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提问、讨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果。

4. 作业设计:作业设计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同时,作业要具有实际意义,能够引导学生将故事中的道理运用到生活中。

5. 课后反思:在课后,教师要反思课堂教学的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有益的经验和教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