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
五年级下册古诗词专项测试题
(60分钟 100分)
一、填写古诗词。(18分)
1.牧童归去横牛背, 。 2. ,也傍桑阴学种瓜。 3.黄沙百战穿金甲, 。 4.乡村四月闲人少,_______________。《乡村四月》 5. ,南望王师又一年。 6. ,才了蚕桑又插田。 7.孤帆远影碧空尽, 。 8.童孙未解供耕织, 。 9. ,彩丝穿取当银钲。 10. ,唯见长江天际流。 11. ,时鸣春涧中。 12.羌笛何须怨杨柳, 。 13. ,青春作伴好还乡。 14.人闲桂花落,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春风不度玉门关。 16. ,村庄儿女各当家。 17.谁言寸草心, 。 18. ,夜静春山空。 二、请结合语境,填写古诗词句。(48分)
1.“谁言寸草心, 。”本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 2.儿童的天真童趣让人喜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杨万里眼中孩子们清晨弄冰的天真可爱。
3.陆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未见祖国统一的遗憾。 4.王昌龄则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将士们的壮志凌云。 5. “ ,不破楼兰终不还。”本诗的作者是 。 6.“孤帆远影碧空尽, 。”本诗的题目是《 》。 7.在古诗文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个可爱的儿童形象,热爱劳动的乡村儿童:童孙未解供耕织, 。调皮可爱的牧童:牧童归去横牛背, 。 8.由画面“儿童早晨起来,将冻结在铜盆里的冰块脱下,用彩线穿起来当铮。”你会想到诗句 , 。
9.提及玉门关,你会想到王昌龄的诗句 , 。句子表达了诗人 。 10.诵读古诗,要感受诗中蕴含的情感。《从军行》中最能表现戍边将士不怕牺牲精神的是“黄沙百战穿金甲,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直接表达杜甫喜悦之情的是“却看妻子愁何在, 。”诗中有闲适的乡村,“ ,子规声里雨如烟。”也有苍凉的边塞,“黄河远上白云间, 。” 11.句子中含有我国的风景名胜——“楼兰”“洛阳”的抒发情感的诗句 ; 。 12.《乡村四月》前两句着重写景,句子是 , 。这样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
13.“ , ”,这两句写沦陷区的百姓热切盼望恢复之情景。
14.边塞诗悲壮苍凉,其中写青海风光的诗句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写戍边将士思乡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作者渴望良将镇守边关的急切愿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而诗句“______________, ”则抒发了将士们誓死保卫祖国的崇高精神。
15.古诗中有童真童趣:它是范成大笔下“童孙未解供耕织,___________________”的 A. 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天真可爱;它是雷震笔下“牧童归去横牛背,___________________”的悠闲自在。 古诗中有家国情怀:“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南望王师又一年”是陆游对收复失地的渴盼;“羌笛何须怨杨柳,___________________”则是戍边将士对家乡的思念。 16.
本学期我积累了不少古诗,这些古诗不仅让我有了美的体验,更让我受到了爱的
教育。读到《游子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 我感受到了深深的母爱;读到《村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我感受到了诗人对牧童的喜爱;读了《从军行》“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的诗句,我感受到了将士们对家国的爱。 三、古诗词赏析(34分)
(一)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 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4分)
(1)妻子: (2)青春:
2. “漫卷诗书喜欲狂”这一句运用了 的描写方法,表达了作者 的心情。(5分)
3.诗句“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二) 乡村四月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 本古诗描写的季节是 (2分)
2. 诗中“ ” 、“ ”两个字突出反映了农事的紧张和繁忙的程度。(4分)
3.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三)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 抄写最后两句。(3分)
2.根据节奏阅读诗句。(3分)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 晖。
3.这首诗把母爱比作什么?把自己比作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7分)
参
一、(18分)
1.短笛无腔信口吹 2.童孙未解供耕织 3.不破楼兰终不还 4.才了蚕桑又插田 5.遗民泪尽胡尘里 6.乡村四月闲人少 7.唯见长江天际流 8.也傍桑阴学种瓜 9.稚子金盆脱晓冰 10.孤帆远影碧空尽 11.月出惊山鸟 12.春风不度玉门关 13.白日放歌须纵酒 14.夜静春山空 15.羌笛何须怨杨柳 17.报得三春晖 18人闲桂花落 二、(48分)
1.报得三春晖 唐 孟郊
2.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3.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4.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5.黄沙百战穿金甲 王昌龄
6.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7.也傍桑阴学种瓜 短笛无腔信口吹 8.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9.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表达了国家有事,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10.不破楼兰终不还 漫卷诗书喜欲狂 绿遍山原白满川 一片孤城万仞山 11.不破楼兰终不还 便下襄阳下洛阳 12.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13.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4.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5.也傍桑阴学种瓜 短笛无腔信口吹 不破楼兰终不还 遗民泪尽胡尘里
春风不度玉门关
16.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四、(34分) (一)
1. 妻子和孩子 指春天 2. 神态和动作描写 喜悦 3. 表达了作者急切的心情。 (二) 1. B 2. 又 才
3. 这首古诗表达了出诗人对于乡村田园风光的喜爱和向往之情,以及对于广大劳动人们的赞美之情。 (三) 1.2.略
3.这首诗把母爱比作“三春晖”,把自己比作“寸草”。
通过母亲为远行的儿子缝衣服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母爱的无私与伟大的赞美。
教师评语
1、你爱好学习,作业能按时完成,字迹清楚,写的字真漂亮,老师批到你的作业真是一种享受,你在劳动中,总是积极肯干,值日工作非常负责,课后也喜欢活动,如果你能把写字姿势改正确,那该多好啊!希你今后上课时要大胆发言,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2、其实你是一个让人喜欢的孩子,你的脑子不比别人笨,有时发言老师也很喜欢听,你认真写字,写出来的字还是不错的可是脑子里只想着快点写完就可以玩了,结果字写得潦潦草草,老师看到你做的作业就会头痛,老师相信你会认真做的,你数学成绩不错,假如语文和数学都认真学了,你将变得更聪明起来。
3、课间,老师总是看见你活跃在操场上,只要你喜欢做的都有做了,课上,你却不善多言,显得那样内向,沉默,老师发现你很喜欢跟别人争先,假如在学习上有那股劲儿那多好啊!老师希望你今后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动脑筋想一想,是该做,还是不该做,还希望你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4、你很关心集体,班级里的事总是抢着干,值日工作非常负责,拖地倒垃圾样样干,做事不比别人的小朋友能干,不知为什么你就是不认真学习,语文作业虽然做了,可是字也默来出来,不知怎么回事?假如学习跟劳动那样起劲,你也会学到很多知识,老师希望你努力学习。你能礼貌待人,热心助人,关心集体,学习比以前认真,作业清楚端正,第次值日你总是干得最起劲,每天总是把黑板擦得干干净净,但你也会告诉同学的过错,老师希望你能更加自觉学习。争取更大的进步。
5、见到你的第一眼,就被你那双小而有神的眼睛给吸引住了。因为你那里盛满了顽皮热情……课堂上,你比较好动,不时的做一些可爱的小动作,引起同学的哄笑;课间,从没见你好好休息,不管做什么游戏,你总是异常活泼突出。可是你的成绩却不够梦想,期望在以后,要以学习为重,专心努力读书。必须会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好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