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钢筋工程

钢筋工程

来源:九壹网
技 术 交 底

NO:11

工 程 名 称 工 程 编 号 交 底 部 位 交底人签字 建设(监理) 单 位 施 工 单 位 交 底 日 期 接收人签字 崇州市第九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钢 筋 工 程(一) 交底内容: 1.钢筋的加工制作:其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曲折。调直钢筋采用冷拉时,Ⅰ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 楼板负弯矩钢筋末端做成900弯钩,弯心直径为3d,弯钩长度为板厚减砼保护层厚度。 箍筋弯钩做成1350,其平直部份:柱、梁≥10 d。 2.钢筋的接长: ① 直径>Ф16的Ⅱ级钢筋水平接长采用闪光对焊或间歇焊,竖向接长采用电渣压力焊。 ② 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焊接接头应相互错开,在任一焊接接头中心至长度为35 d且不小于500mm的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接头;在该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积的百分率,受拉区不得超过50%。 ③ 梁上部钢筋在跨中建设1/3L范围内(L为梁跨度),下部钢筋在支座处接头。 3.钢筋的绑扎与安装: ① 钢筋的交叉点应采用铁丝扎牢,板和墙的钢筋网,除靠近外围两行钢筋的相交点扎牢外,中间部份交叉点可间隔交错扎牢。 ② 钢筋的绑扎接头在受拉区域内,Ⅰ级钢筋接头末端应做弯钩,Ⅱ级钢筋可不做。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③ 各受力钢筋之间的绑扎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从任一绑扎接头中心至搭接长度的1.3倍区段范围内,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在受拉区不得超过25%,受压区不得超过50%,绑扎接头长度按设计图所示。如无设计规定的,Ⅰ级钢筋为35 d,Ⅱ级钢筋为45 d。 4.上层钢筋的架立: ① 楼板上层负弯矩钢筋及分布钢筋用铁马凳支撑,纵横间距1200mm。 ② 柱筋的保护层厚度采用Ф12筋井字形控制,井字型筋纵向间距≤750 mm。 参加单位及人员 本表一式四份:建设、设计、施工、存档各一份

四川省建设委员会监印

技 术 交 底

NO:11

工 程 名 称 工 程 编 号 交 底 部 位 交底人签字 建设(监理) 单 位 施 工 单 位 交 底 日 期 接收人签字 崇州市第九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钢 筋 工 程(二) 交底内容: 5.对钢筋加工质量的要求: ① 钢筋形状正确,平面上没有翘曲和不平扫现象; ② 钢筋末端弯钩的净空直径不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 ③ 弯曲点处不得有裂缝,为此,对Ⅱ级钢筋不能弯过头来再弯回来; ④ 钢筋弯曲成型后的允许全长偏差为±20 mm,弯起钢筋的弯起高度偏差为±5 mm,箍筋边长偏差为±5 mm。 6.三级抗震等级KL、WKL箍筋、附加箍筋、吊筋等构造要求: ⑴ 箍筋:①加密区:距支座边≥1.5hb≥500mm范围内; ② 非加密区:按施工图; ③ 弯钩角度:α=1350; ④ 钩平直长:≥10d。 ⑵附加箍筋: ①设置区:S=3b+2h1 (说明:b=次梁宽,h1=次梁底距主梁底高) ②间距:8d。 最大间距≤正常箍筋间距;当在加密区范围时,间距尚应≤100。 ⑶吊筋: ①下平直长度:L1=b+50×2; ②上平直长度:L2=20d; 0③角度弯起:a.主梁高≤800时: α=45 0 b. 主梁高>800时: α=60 ⑷梁侧面纵向构造筋和拉筋: ①侧面纵向构造筋:按标准图集。 ②拉筋: a.直径:同箍筋。 b. 间距: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两倍。c. 弯钩平直部份长: 参加单位及人员 本表一式四份:建设、设计、施工、存档各一份

四川省建设委员会监印

技 术 交 底

NO:11

工 程 名 称 工 程 编 号 交 底 部 位 交底人签字 建设(监理) 单 位 施 工 单 位 交 底 日 期 接收人签字 崇州市第九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钢 筋 工 程(三) 交底内容: ≥5d. e . 要求:紧靠纵向钢筋并勾住箍筋。f. 弯钩角度:α=1350 。 7.三级抗震KZ、QZ、LZ纵向钢筋连接构造: ⑴抗震KZ纵向钢筋连接构造: ① 钢筋连接(d>22时,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 a. 部位:1/.基础顶面、嵌固部分:顶点至连接点:≥{Hn/6,hc, 500 }( Hn:柱净高;hc:柱长边)。 2/.楼面: 楼面至连接点: ≥{Hn/6,hc, 500 ,搭接按L1E=0.36La。 b. 上柱钢筋多于下柱时:从楼面锚下长度=LaE。 c. 上柱钢筋直径比下柱大时:从楼面锚下长度=1.8 LaE。 ② 柱头纵向钢筋构造: a. 边、角柱头:1/.柱顶外边钢筋从梁下计锚固长度≥1.7 LaE,从柱内边伸入梁内长度≥1.5hb(hb:梁高)。 2/.柱顶内边钢筋从梁下计锚固长度≥LaE。 b. 中柱柱头:柱顶纵筋应锚固在顶层梁内、板内,从梁下计锚固长度≥LaE,平直部分部分长度≥250、12d。无法锚入梁内和板内的柱纵筋应相互焊接。 ③ 抗震KZ、QZ、LZ箍筋加密区范围: a. 部位: 1/. 基础顶面; 2/. 地面以上、以下; 3/. 楼面以上; 4/. 梁高范围; 5/. 梁底

面以下。 b. 加密长度: 1/.≥柱长边尺寸; 2/.≥Hn/6; 3/.≥500 。 取三者中最大者。 8.三级搞震KL、WKL纵向钢筋构造: ⑴楼层框架梁KL: 1/. 当上部贯通筋d>22时,应采用机械连接或等强对接焊接长;当d<22时,也可在跨中Lni/3范围内采用一次搭载接接长,搭接长度L1E=1.2LA。 参加单位及人员 本表一式四份:建设、设计、施工、存档各一份

四川省建设委员会监印

技 术 交 底

NO:11

工 程 名 称 工 程 编 号 交 底 部 位 交底人签字 建设(监理) 单 位 施 工 单 位 交 底 日 期 接收人签字 崇州市第九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钢 筋 工 程(四) 交底内容: 2/. 当楼层框架梁的纵向钢筋直锚长度≥LaE且≥0.5hc+5d时,可不必往上(下)弯锚。(说明:hc为柱截面沿框架方向的高度) 3/.当梁的上部即有贯通筋又有架立筋时,其中架立筋的搭接长度为150。 4/.支座处负弯矩钢筋: a. 从柱边伸至梁内断点长度: 边支座: 第一排Ln1/3,第二排:Ln1/4。 中间支座: 第一排Ln/3,第二排Ln/4。 b. 边支座处梁上部负弯矩筋锚入柱内垂直长度:15d。(说明:Ln1:边跨净长;Ln:左跨和右跨之较大者) (2). 屋面框架梁WKL: 1/. 当柱纵筋直径≥25时,在柱宽范围的柱箍筋内侧设置间距<150,但不少于3Ф10的角部附加钢筋300 。 300 其它做法同楼层框架梁。 9.纯悬挑XL及各类梁的悬挑端配筋: 1/.当纯悬挑梁的纵向钢筋直锚长度≥Ld且≥0.5hc+5d 时,可不必往下弯锚;当直锚伸至对边仍不足La时,其弯锚垂直长度为≥15d。当直锚伸至对边仍不足0.45La时,则应采用较小直径的钢筋。 2/.纯悬挑梁XL: a.当hb/L<1/4时不将钢筋在挑端部下弯; b.支座处: 上部负筋 :伸入柱内平直锚长:≥0.45La,弯锚垂直长度: ≥15d。 下部架立筋:伸入柱内长度:15d。 c.上部二排负筋切断点:自柱边至梁内长度:0.75L。 一排负筋挑端弯下垂直长度:≥12d。至少两根角筋。 一排负筋挑端斜弯下平直长:≥10d。 参加单位及人员 本表一式四份:建设、设计、施工、存档各一份

四川省建设委员会监印

技 术 交 底

NO:11

工 程 名 称 工 程 编 号 交 底 部 位 交底人签字 建设(监理) 单 位 施 工 单 位 交 底 日 期 接收人签字 崇州市第九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钢 筋 工 程(四) 交底内容: 10.非框架梁L配筋构造:  端支座上部负筋: 锚入主梁内长度:La。 自端支座边至梁内长度:Ln1/6。下部主筋:锚入主梁内长度为15d,伸至对边后再弯锚。  中间支座上部负筋: 自主梁边至梁内长度:Ln/3; 下部主筋:自主梁边伸入主梁内长度为15d。  梁侧面纵向构造筋和拉筋:同KL、WKL。  附加箍筋构造:同KL、WKL。  吊筋构造:同KL、WKL。  箍筋要求及设置:同KL、WKL。 11.钢筋制作工艺流程 钢筋检验和试验 钢筋除锈 钢筋调直 配料单复核 钢筋切断 钢筋弯曲成型 分类、编号堆码 参加单位及人员 本表一式四份:建设、设计、施工、存档各一份

四川省建设委员会监印

技 术 交 底

NO:11

工 程 名 称 工 程 编 号 交 底 部 位 交底人签字 交底内容: 建设(监理) 单 位 施 工 单 位 交 底 日 期 接收人签字 崇州市第九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钢 筋 工 程(四) 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 目 绑扎钢筋网 绑扎钢筋骨架 受 力 钢 筋 长 、 宽 网 眼 尺 寸 长 宽 、 高 间 距 排 距 保护层厚度 基础 柱、梁 板、墙、壳 允许偏差(mm) ±10 ±20 ±10 ±5 ±10 ±5 ±10 ±5 ±3 ±20 20 5 +3,0 检 验 方 法 钢尺检查 钢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值 钢尺检查 钢尺检查 钢尺量两端、中间各一点,取最大值 钢尺检查 钢尺检查 钢尺检查 钢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值 钢尺检查 钢尺检查 钢尺和塞尺检查 绑扎箍筋、横向钢筋间距 钢筋弯起点位置 预 埋 件 中心线位置 水平高差 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 项 目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箍筋内净尺寸 允 许 偏 差(mm) ±10 ±20 ±5 参加单位及人员 本表一式四份:建设、设计、施工、存档各一份 四川省建设委员会监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