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纲(最新)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0106
授课对象:所有专业总学时:36 一、课程性质、目的及任务
《大学生就业指导》是伴随我国大学生“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改革而新兴的一门综合性课程。这门课程以大学生专业知识、技能以及人文素养为基础,其目的和任务是帮助大学生了解国家就业形势和,引导大学生充分认知自我,合理调整职业预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增强就业竞争意识,掌握求职择业的基本常识和技巧,把握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特点和功能,以此提高大学生择业、就业的能力,最终指导和帮助大学生实现成功就业。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学生学完本课程后,应达到以下要求:
在理论、知识方面:了解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了解大学生就业的现行及体系;了解社会职业的基本知识,开展大学生自我职业生涯的规划设计;了解大学生求职择业的知识,包括求职中自我合法权益的维护;掌握大学生就业派遣的基本程序。在能力、技能方面:运用职业测评系统,进行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合理定位;学会了解、筛选就业信息,做好就业前的简历制作、求职书等物质准备和心理准备;掌握一般的求职应聘、面试技巧;结合自身特点,抓紧时间弥补自身就业能力的不足,为顺利成为职业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与课时分配 教学内容任课教师 课时分配 理论教学小计
理性认识大学生活(大一上)22自我认知与自我评价(大一上)22专业发展与就业分析(大一上)22职业理想与职业发展(大一
上)22职业选择(大一下)22职业素质培养(大一下)22职业生涯规划概述(大一下)22职业生涯发展与设计(大一下)22创业准备与实务(大二上)22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大二上)22求职前的准备工作(大二上)22求职方法与技巧(大二下)22大学生就业形势与(大二下)22签约与报到(大二下)22就业基本权益保护(大二下)22走向社会迎接挑战(大二下)22合计3232
四、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教学与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主要采取典型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训练、小组讨论、师生互动、角色扮演、社会调查等方法。
五、课程主要内容 第一章.理性认识大学生活 1、目标:
面临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许多大学生都遇到了许多不适应的问题。在这样一个全新的世界,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学习环境,无论是个人目标还是社会期望,都需要大学新生及时地进行自我调整。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得大学新生理性认识大学生活,并对大学生活进行合理的规划,从而做一个受社会欢迎的大学生!
2、内容:
⑴大学生的社会角色; ⑵做受社会欢迎的大学生; ⑶理性规划大学生活; 3、重点:
如何理性认识大学生活 第二章.自我认知与自我评价 1、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在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对自我的需要、兴趣、态度、价值观、能力、气质、性格等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结合职业特别分析,认识自己的职业适应性。
2、内容:
⑴自我认识的内容; ⑵常用职业测评方法介绍; ⑶自我评价的原则; ⑷自我评价方法; 3、重点 自我评价
第三章.专业发展与就业分析 1、目标: 2、内容:
⑴专业概况、课程体系;
⑵所学专业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需求情况; ⑶专业就业动态和趋势;
⑷职业对所学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 3、重点:
第四章.职业理想与职业发展 1、目标:
1.使学生了解职业理想的内涵。 2.了解职业理想的形成和发展。 3.初步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理想 4.解决职业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2、内容:
⑴职业理想的内涵与特征; ⑵职业理想的树立与影响因素; ⑶职业评价与职业流动;职业发展理论; ⑷当代职业发展的趋势;
⑸大学生职业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 3、重点:
如何正确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理想 第五章.职业选择
1、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职业选择的原则与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择业决策。
2、内容:
⑴就业流向与职业选择; ⑵职业选择的原则; ⑶职业价值观与职业匹配; ⑷影响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因素; ⑸职业选择的决策及过程分析; 3、重点:
职业选择的原则及决策 第六章.职业素质培养 1、目标:
本次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在校期间应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树立科学的学习理念,锻炼较强的实践能力,培养优良的职业品质。
2、内容:
⑴社会职业及其分类; ⑵职业素质内涵和要求; ⑶影响职业素质的因素; ⑷职业素质的拓展; 3、重点:
重点掌握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的锻炼和培养 第七、八章.职业生涯规划 1、目标:
使学生了解职业生涯的设计内容与方法,掌握实施步骤和原则,并根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个人特点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设计,完成职业生涯规划书的撰写。
2、内容: ⑴职业及其含义;
⑵了解职业生涯的由来; ⑶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⑷⑴职业生涯设计的主要内容、原则、具体步骤和实施方法; ⑸影响职业生涯设计的主要因素; ⑹职业生涯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⑺职业生涯规划书的撰写; 3、重点:
熟悉设计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步骤;了解职业生涯规划实施的方法;
第九章.创业准备与实务 1、目标:
本次课作为就业指导课创业版块德的开篇,旨在让学生了解创业已经成为赢得成功的有效途径,引导大学生树立创业意识和具有敢于开拓的创业精神。通过对创业团队的组建、创业融资、创业风险管理、创业启动等方面实践性知识的介绍,帮助大学生掌握创办企业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内容:
⑴创业的内涵与类型 ⑵大学生创业的意义
⑶与创业有关的国家与法律法规 ⑷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优惠 ⑸大学生创业面临的问题 ⑹大学生创业准备 ⑴大学生创业知识的准备 ⑵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 ⑶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储备 ⑷大学生创业经验的积累 ⑺创业团队的组建 ⑻创业融资 ⑼创业风险管理
⑽创业启动 3、重点:
解释和介绍基本的概念和,并从现实的角度阐述当前适合大学生创业的领域和大学生常见的创业模式。创业融资;创业风险管理
第十章.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 1、目标:
大学生求职择业,不仅应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也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可使大学生在择业期间,保持良好的心态,适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促进顺利就业,而且可使大学生在择业后顺利的适应职业及环境,尽快成才。本章仅从大学生求职择业心理准备的重要性,择业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择业心理自我调适等方面略做阐述。
2、内容
⑴心理素质对学生就业的影响; ⑵就业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分析; ⑶心理问题调适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⑷积极就业心态的确立; ⑸特殊群体择业心态调整。 3、重点:
大学生求职择业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问题的调适 第十一章.求职前的准备工作 1、目标:
为求职做好各方面准备 2、内容:
⑴就业信息的收集与处理; ⑵简历的制作; ⑶求职信的撰写; ⑷求职者的形象包装; 3、重点:
简历的制作;求职信的撰写
第十二章.求职方法与技巧 1、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在校大学生掌握一定的求职应聘、面试技巧的基本理论知识,在求职过程中达到基本灵活运用的目的
2、内容
⑴电话求职的方法; ⑵网上求职方法; ⑶求职方法与途径; ⑷求职成本分析; ⑸求职过程中常见陷阱; ⑹面试的多种技巧; 3、重点:
面试技巧:面试中基本问题及应答思路 第十三章:就业形势与 1、目标:
通过本章的讲解让学生了解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的发展变化,明确现行的就业.
通过的讲解,使同学们认清形势,理智择业.作为新时代的大学毕业生,如何确立的职业期望,把握自己的择业期望值,坚持正确的择业原则,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内容:
⑴当前就业环境与形势;
⑵国家有关大学生就业的相关; ⑶关于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
⑷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⑸关于支援西部大开发和三支一扶的选派; 3、重点: 大学生择业方法 第十四章:签约与报到 1、目标:
让学生了解签约的流程;报到的手续办理;违约的处理办法 2、内容: ⑴签约过程; ⑵报到手续办理; ⑶违约处理办法; 3、重点:
签约流程、签约的基本原则及注意事项、报到证的作用和报到手续、违约手续的办理;第十五章.就业基本权益保护
1、目标: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要求毕业生初步掌握自身权益的基本内容和保护途径,熟悉掌握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的有关内容,最大限度的维护自身权益。
2、内容:
⑴毕业生的基本权益; ⑵常见的侵权行为;
⑶毕业生权益保护的方法与途径; ⑷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的签订; ⑸违约责任与劳动争议; 3、重点:
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解读劳动合同法 第十六章.走向社会迎接挑战 1、目标:
本次课作为就业指导课毕业版块结束篇章,旨在让学生了解怎样才能顺利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干出一番事业;怎样才能更充分地认识自我和积极适应社会,尽快完成从学生角色到职业角色的转换,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2、内容:
⑴大学生就业后的社会角色转换; ⑵积极主动适应社会; ⑶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⑷克服职场挫折;
⑸立足岗位、艰苦创业、奋斗成才; 3、重点:
从学生角色到职业角色的转换,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五、主要参考书目
1.《人生发展与职业生涯规划》,程社明,北京:团结出版社。 2.《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张再生,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3.《心理健康辅导》,沈之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4.《大学生职业心理辅导》,陈育社,北京:北京出版社。
5.《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择业指导》王岳森、范千文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