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小学教师资大纲解读
一、小学教师证怎么考伴随着统考的来临,当年以省考为单位进行的《教育学》+《心理学》的“两学”的小学资方式已近进行了更新换骨。全国统考后,小学资格证笔试科目包括《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综合素质》两大门。采取机试方式并以70分的折合分为及格线。看似还是两门,但难度系数明显比传统的“两学”提高了很多。其中:小学笔试科目一(综合素质)采取计算机化考试,科目二采取纸笔考试。笔试各科考试成绩合格,才能参加面试。面试主要采取试讲的方式,特别是模拟试讲。试讲时间定在15分钟以内。个别地区也插入了结构化答辩的面试形式。二、小学教师证考什么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涵括的模块特别的广泛,有教育基础、学生指导、班级管理、学科知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根据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网对11年以及12年教师资格统考试题的分析来看,此几个模块的具体的分值比例与题型设计大致如图:
模块 分值比例 题型 教育基础 20% 单选、简答 学生指导 班级管理 30% 单选、简答、 材料分析 学科知识 教学设计 教学实施 教50% 学评价 单选、 材料分析、 教学设计 合计 100% 单选题23% 主观题77% 需要特别的提醒各位考生的是,从该卷子涵括的内容来看,不仅涵括了传统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中的重点章节的知识,更是将专业学科知识和教学设计、实施、评价的内容划入了笔试范畴。教师资格证是按照考试人员的成绩进行常模标准的划分定位的。各位考生可以反思一下了:跟同学科竞争对象相比,自己的专业学科知识的扎实度怎么样?自己对小学学科的教材是否熟悉?随机的给你一篇小学教材内容,是否能在15分钟左右的时间流畅的写出一篇新颖合理的教学设计?给你一个教学情境,你是否能够把握相应的教育教学原理进行游刃有余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指导呢?根据华图教师事业部往年报班学员的反馈来看,占到50%分值的学科知识和学科设计这一模块是大家考试分数悬殊的主要项目,所以,进行有必要的材料分析指导和教学设计的提前准备是非常的有必要和见效的。《综合素养》是小学资格证与中学资格证内容一致的必考内容。涵括了教育法律法规、公共常识和基本能力三大类内容。主要考查申请教师资格人员的下列知识、能力和素养: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具有一的文化素
养;具有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题型涵括单项选择题、材料分析题、写作题三种。具体模块内容以及分值比例和题型参考如图:
模块 分值比例 题型 职业理念 15% 教育法律法规 10% 单选题 材料分析题 教师职业道德 15% 文化素养 12% 基本能力 48% 单选题 材料分析题 写作题 值得大家特别关注的是文化素养和基本能力这两个模块。在大纲中对文化素养进行了大致的划分:科学、文学、艺术。三类素养范围之广,很是值得各位考生四处查找资料收集信息的了。根据往年真题出题我们会知道,其实这部分内容就是我们平时给广大学员辅导的公共基础知识的内容。所以如果有这样一本百科全书或者有位老师稍点一二,复习起来就事半功倍了。基本能力这个版块考查大家的阅读、理解、逻辑思维、写作等的能力。多年未碰过优秀作文或者未曾认真写过文章的你需要想想如何过得了行政职业能力测试题目的关、功的下作文这一大项了。三、小学教师证过关技巧教师证的名已报,费已交,那考不考?能不能考过?怎么样去考?裸考还是备考?相信这也是大家有时纠结的症结。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网明确给你答案:一定去考!必须得过!打一场必胜的仗!第一步,自己根据大纲,逐句的分析,整理大纲(约3天);第二步,根据大纲中给出的范畴到书店或者网站上购买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法规、教案设计、班主任工作管理智慧、公共基础知识、教育作文分析、学科专业知识、小学学科教材等共九本书以保证能将大纲内容基本概括。;第三步,根据书进行大纲讲义的整理;第四步,整理出讲义,自己根据自己的第一感觉进行划重点,理解、识记、记忆。第五步,参加考试。
教育学心理学备考必看之-------论述题的题型分析及解题技巧
教育心理学论述题的题型分析及解题技巧分析 (一)、论述题题型特点:
理论性强,是论述题最突出的特点。理论要有深度,是论述题主要的质量要求。理论联系实际,是论述题最显著的特色。 (二)、论述题解题技巧 论述题要求对所学过的理论(要把握住基本要点)展开论述。要求理论联系实际,一定要结合本人或学校、学区工作实践、经验,把它们做为阐述观点的材料。观点和材料要统一,语言要精炼。
1、论述题涉及的都是主要理论,其中一些问题,需要全方位论述,因此,开阔视野,多角度看问题,这是解答论述题的首要策略,当然这也要求您能对基本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有扎实的基本功,能较好的理解,这也是与你同行在我的学习经验中一再强调的观点,必须要多读,多看,多学,掌握基础理论知识,以不变应万变。
例如: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如何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教育合力?回答这一问题,就要注意到三个方面,搞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应该这样论述,在发挥学校教育占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必须争取家庭和社会的支持,通过书面或互访的形式,加强相互了解,保持经常性联系,达到对学生教育的统一要求和统一行动,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搞好教育工作。
2、“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在论述题中,常引用这样一类格言,与教育现象联系起来,看你的理解能力。在这里,此格言表明了智力开发的重要意义,涉及的是知识与智力的关系问题,由这一点展开论述,就抓住了本质。与这一个类似的还是“老子英雄儿好汉”等说法的辨析等。 3、能用教育学理论指导实践,是论述题考察学生知识程度的又一个方面。这一点对于在职教师考取教师资格证是一个优势,但对于新毕业的学生,难度就较大,但任何事情总是一分为二的,我们新毕业的同学一个优势就是记忆能力较好,能掌握好知识点,这是一个最大的优势。更何况,我们都过了10几年的学校生活,而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教室与老师的接触、交流中度过的,这也给你们对解答这类论述题提供一些联系实际的素材,要注意多挖掘一些。与你同行提示您,必要时的一些理想化的实例(甚至是虚构的,有说服力的)都可以写出来,增强自己在论述中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去打动阅卷老师的心。当然,所有这些也必须符合现实,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要求。
4、对一种教育观点或新生事物作出评价,是论述题中最难的一类问题。要会分析,指出优点和可能存在的弊端。一定要表明自己的看法,最好能自由发挥。当然,这种发挥要符合教育原理,不能偏离主题。还是离不了与你同行提醒您的,任何论述题都必须要有扎实的理论做基础的。 (三)、实例分析
论述题,有的试题给出一个实例,要求用所学的某一理论去分析实例,提出自己的观点,这类题也是同学们感到最难以作答的。答这类题一定要把握住某理论的几个要点,有针对性地对实例进行分析。
例如:前不久,我在xx学校见到一位教师给一名学生脖子上挂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数学23分,语文46分”。这个学生耷拉着脑袋,满眼泪花。你的感触是什么?请从教师职业道德和义务方面分析这位教师的行为。 分析这一实例,题中已明确提示,请从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义务方面考虑这位教师的行为。
回答此题,首先应表明态度,你对这位教师的行为是支持还是反对。其次结合实例从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分析:教师对学生要真心热爱。1.教师要对学生亲切关怀,做学生的知心朋友,2.教师要对学生的爱要做到严格要求和尊重信任相统一,3.教师热爱学生,要做到公正无私,关心热爱每一个学生,尤其是那些需要帮助的差生、落后生。再从教师的义务方面分析:教师应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
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以此来对照这位教师的所做所为。
(四)、论述题的套路
论速题的答法也是有套路的,先看懂了题目中主要涉及的知识点,先答题目中核心概念的解释,这一点类似于名词解释,这一点有时非常必要和重要,而又是不少同学容易忽视的地方。然后根据要求举一些例子,论点要分开写(如1、2、3等)。每个论点的开头第一句话写理论上关于问题的解释或者思想,然后简单阐述。阐述的过程中就可以加你要举的例子,根据例子在把开头的中心思想用其他的话重复一遍,这些就要发挥您自己的创意和语言才能了,当然,也可用教材或资料上的原话(如果您记忆好的话)。最后总结,能简明的回顾这个题目。基本上就可以了~~
还有一点,就是关于字数的多少。个人以为字数不宜太少,毕竟这是论述题,不是简答题,简答题可以只写要点,不用展开论述。页面篇幅以占这个题给您的空间的2/3多,甚至能占满也是不错的。假设即使您答题的理论点是错的,阅卷老师一般也会给你一定的分数的,无法相像,只是短短的几句话,阅卷老师会给你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