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考研辅导班-2021北京大学663宗教学考研经验真题参考书
北京大学663宗教学考试科目,2020年初试时间安排为12月22日上午 8:30-11:30进行笔试,北京大学自主命题,考试时间3小时。 一、适用院系专业:
北京大学哲学系010107宗教学 二、考研参考书目
北京大学663宗教学没有官方指定的考研参考书目,盛世清北根据专业老师指导及历年考生学员用书,推荐使用如下参考书目: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 北京大学出版社 《西方哲学简史》赵敦华 北京大学出版社 《宗教学原理》陈麟书 四川大学出版社 盛世清北建议: (1)参考书的阅读方法
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2)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
A:通过目录法、体系法的学习形成框架后,在仔细看书的同时应开始做笔记,笔记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影响看书的速度,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会发现笔记对于整理思路和理解课本的内容都很有好处。
B:做笔记的方法不是简单地把书上的内容抄到笔记本上,而是把书上的关键点、核心部分记到笔记上,关上书本,要做到仅看笔记就能将书上的内容复述下来,最后能够通过对笔记的记忆就能够再现书本。 三、重难点知识梳理
北京大学663宗教学2019年暂未提供考试大纲,但盛世清北的课程中总结了复习的大体方向,考试重难点知识梳理内容如下:
要求考生对世界各大宗教传统(天主教、教、教、佛教)和中国本土宗教传统(儒教、道教、民间信仰)的历史、教义教理、宗派有系统的了解;
对宗教学各子学科(宗教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的发展历史、主要理论代表人物及著作有大致的了解,对各子学科的方法有初步了解和反思;
对当下世界及中国的宗教状况进行持续关注,并能结合宗教学理论加以分析和评价; 熟悉至少一个宗教传统的宗教典籍。 四、考研真题
2009年,教育部出台了严格管理院校自主命题专业考试科目相关资料、专业课辅导的规定,很多学校从那时起不再公布和出售真题,并不再提供专业课参考书目。因此,今两年对于资料搜集的难度大大增加,特别是真题的搜集,制作专业课资料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盛世清北专业课研究中心已经请专业课老师尽力搜集资料,但是对于真题的搜集还是有可能出现不全的情况,本着保证真题准确性、宁缺毋滥的原则,盛世清北只采纳经专业课老师认定,可信的真题呈现给同学。
在复习过程中,盛世清北借助真题把握考试趋势及高频考点,深入透析考试重难点。配合真题精讲,熟练运用书本内的概念、原理、公式等,达到强化复习的效果。 以下为北京大学663宗教学考研历年真题回顾: 第一部分:必做试题(共50分) 一、简答题(10分)
1.请解释“神义论”(或“神正论”)(4分)
2.请列举现代宗教学三个分支,并介绍主要代表人物、主要著作。(3分) 3.概释“绝地天通”(3分)
二、论述题(请自选其中的2道题解答,共40分)
1.“纵欲者没有灵魂,专家没有心肝”,出自韦伯《新宗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解释它的含义。
2.简述弗洛伊德是怎样解释宗教起源的?
3.列举关于“宗教”的几个定义,并由此阐释儒家是否宗教? 4.请谈谈现代西方思想中处理不同宗教关系的几种模式。 第二部分:选做题(100分)
教专业方向:
三、论述题(5道题,每题20分,共100分)
1.《创世纪》中的“神创造了人…”在后来有哪两种解释? 2.论述卡尔?巴特神学思想的性意义。 3.“利玛宪规矩” 道教专业方向:
三、论述题(4道题,每题25分,共100分)
1.简述天师道的清约及其与“诛符伐庙”之间的关系。
2.如何理解《陆先生道门科略》中所描述的天师道,及其与《抱朴子》中的魏晋神仙信仰之间的异同。
3.老子化胡引发了怎样佛教论争,魏晋六朝时期儒家与道教对佛教的态度有何异同? 4.简述全真教的基本教义,并分析早起全真教的修行方式与内丹之间的关系。 佛教专业方向:
三、论述题(4道题,每题25分,共100分) 1.论述印度早期佛教基本思想。 2.分析印度大小乘佛教之间的主要区别。
3.解释三武一宗法难并概述其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的作用。 4.列举三位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西行求法僧的主要事迹和影响。 教专业方向:
三、论述题(2道题,每题50分,共100分)
1、根据《古兰经》和《圣训》等资料阐述教的宗教观
2、根据教麦加时期和麦地那时期的历史,论述教与社会政治的一般关系 教方向 论述题(100分)
1、根据《古兰经》和《圣训》等资料阐述教的宗教观
2、根据教麦加时期和麦地那时期的历史,论述教与社会政治的一般关系 佛教方向 论述题(100分) 1、印度早期佛教思想
2、印度大小乘佛教思想的异同
3、三武一宗灭佛的事件经过以及对中国佛教历史的影响
4、列举三位中国最著名西行求法的高僧及其著作,并阐述其意义。 复习全年规划
盛世清北建议全年规划时间安排如下: (1)零基础复习阶段(2月-4月上旬)
复习关键:细致、全面、整理框架,不要求记忆,重在理解,阅读3遍以上。 (2)基础复习阶段(4月中旬-8月底)
复习关键:明确出题特点。重点知识点逐个记忆,不留死角,注意循环记忆,叠加强化记忆效果。
(3)强化提高阶段(9月-11月)
复习关键:建立对参考书宏观整体概念、框架意识、驾驭能力。总结专题串起参考书。 (4)冲刺阶段(12月-次年1月)
复习关键:模拟考试,在卷面、答题思路、答题时间控制上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全面提升 六、考研经验
考研总的来说可以说是专业课的较量,公共课过线很容易,但是拿高分很难,恰恰相反,专业课得分很容易,只要你自己肯下个功夫,建筑学基础拿到110分,快速设计拿到110分基本没有问题,两门公共课再拿到130分,总分达到350,考上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甚至其他学校,都没什么问题,因此说,专业课才是\"王道\"!
下面,盛世清北就快速设计的复习方法说一些自己的见解。快题很重要,平时都要练,也是提高得比较快的一个科目。快题练习不一定要每次都画一个完整的快题,可以每天画个平面或者透视什么的,最好形成自己的模板。
511建筑设计(快速设计),想要拿到高分,盛世清北建议这样做: 一,工具的选择
1.铅笔:4—6B的软铅笔用来画构思草图。HB—2B的硬铅笔用来画一些控制线和细节。0.7的自动铅笔备一支。
2.绘图笔:推荐德国产的施德楼pigment liner,灰色杆,粗细选用0.2——0.7.这笔的价
格适中。好处就是干得比较快,上马克的时候不容易把图蹭黑。强烈不建议红环一次性,水太大,容易蹭。也反对红环绘图针管笔,笔尖是金属的,出水慢,常断线,也容易划伤纸。 3.草图笔:推荐stabilo的。不分粗细。常用红,兰,绿,黑等颜色。大到构思小到轴线网格都可以用其来画。
4.马克笔:马克笔较快,也较易出效果。当然如果有功底的兄弟姐妹选用彩铅之类也可。对于色彩和马克笔功底比较弱的同学,建议多用灰色系。浅灰到黑的各个层次的都要有。绿。蓝,主选灰色调的。比较艳丽的大红,大绿,大兰,大黄只用来画比例人。 5.草图纸:用来构思的要提前裁好,裁成你用着最顺手的大小。
6.硫酸纸:可用白色硫酸纸,略带颜色的也行,就当有了个底色。硫酸纸的图显正式,而草图纸皱皱的。硫酸纸比草图纸也结实,不易弄破。裁五张左右小一号的(为了换纸方便,不推介裁成标准一号大的),打上黑色边框。一张直接用电工胶带贴在一号板上。可省去考场上裁纸,打框的时间。要知道,集少成多,考场上的每一秒钟都很关键。
7.其他工具:大号的工具盒,比例尺,橡皮、刀子、双面胶带、透明胶带、电工胶带,三角板、90厘米的一字尺绑好在一号画板上、圆模版、曲线板,红环圆规加红环针管笔专门用来画圆。
8.饮品:两罐红牛。建议考场上少喝水,虽然可以出去方便,但是时间是自己的。 二,关于表现的训练
1.钢笔练习:以临摹为主。先掌握一套纯钢笔的程式化的表现技法。学会如何求透视,学会如何表达透视关系。这方面的书很多。推介钟训正的《建筑画环境表现技法》和彭一刚的《建筑绘画与表现图》这两本老院士的书讲的都很系统,详尽;范例也是经久考验的名作。无论从哪方面来说,远非那些后辈们的泛泛而谈可比。认真研究与临摹几个月,会有比较大的进步。
2.透视感:表现透视感就两条原则:形象上近大远小,前后遮挡:灰度上前后互挤,同面退晕。相信素描好的同学马上就会明白。由于水平所限,再多的也不敢多说了。abbs学生广场,有个叫匠人无愚的大牛在那里讲画钢笔画,大家可以去看看。
3.一点与两点透视:个人建议画一点的。把主立面蒙在下面,定好视点,直接拉出来前后关系就行,而同一面上的各部分比例和立面一样。优点是起形比较快。缺点是有点老套和
保守,但是可以保证能画完。两点透视起形难度要大些,如果实力一般或者为求稳者,可舍弃之。也有一种一个面透视比较平,另一个面透视很陡的画法 ,其实表现的主要还是一个面。是稍加变形的一点透视。
4.马克笔练习:找些好的范例。还是以临摹为主。其实要想真正提高画画的水平,还是得写生。考研画表评指点,进步才会比较快。除非你是跨专业的,才向你推介黎志涛的那本快题100例。国内画马克笔外部透视的书,我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要么太复杂,动辄几个小时才能画出人家的效果,要么是以室内的图居多。我用的是《设计与表达——麦克笔效果图表现技法》(张汉平等著,中国计划出版社),《建筑画—麦克笔表现》(夏克梁著,东南大学出版社),还有一本《美国建筑画表现进阶教程2》(好像是这个名字,横16开本黑色封面)。掌握一套程式化的表现方法:平面用色,立面用色,透视用色,都固定好。如果你是绝顶高手,则可以随意些。“人,车,树,草找好的样子背熟了”(朱文一,)。不管什么方案都用一套表现方法。有人提出,针对不同的建筑性格,选择不同的表现风格,个人认为,除非是很高的高手,一般人还是给自己省点时间和精力吧。能把一套表现技法练熟已属不易,何必折磨自己呢。毕竟大效果不会差很多。我想如果能拿到120左右的分数,绝大多数人就比较满意了(今年最高分是2个130)。
5.用色的复色原理:多数地方都不要用单色,否则太单调。比如玻璃,不应该用一种蓝色。几种蓝叠加才有效果 .灰色也是,几种同时上,才丰富。马克笔的图,由于时间关系得多依赖钢笔线,上色只是个提神。对于色彩功底比较弱的同学来说,用最少,最灰的颜色表达清楚应该是正途。当然,如果是色彩高手,可画的绚丽些。
6.透视中钢笔线多些 :比如说地面,环境,多加钢笔线。地面上打网格是一个办法,加上一片水,加上倒影。就差不多了。画配景主要是为了多出几个层次,来衬托建筑。树的话,马克笔多些,钢笔线多了画不完。考试的时候也许只有5分钟让你画树。前中后,三个层次应该表达清楚。前景黑,中景丰富(建筑),远景简是常用模式。建筑上用线多多益善,但要重点突出,一般把入口处作为趣味中心来处理,但要注意时间。
7.透视图的大小:透视图建议画最大2号大就可以了。太大了,一方面显的傻;另一方面也不容易画深入,还浪费时间。毕竟画图时间是与面积成正比的。很多同学透视画不完无非是要么给透视空的时间太少;要么画的太大、太复杂,收不了场。
8.大的图面效果:“各张图的深度要一致:不能平面画的很细,剖面只有几根线;透视画的很丰富,而立面上却没有一颗树;最忌讳缺图,要被扣掉很多分数”(朱文一)。图面构图,只要排下就行,有整体感,宁挤些,不要拉得太松。不要搞无谓的构图杂耍,浪费时间不讨好。
9,表现与方案哪个重要:个人认为各占一半。表现决定了老师对你的大印像,方案才是根本。表现的提高比方案的提高容易得多,只要方法得当,有高人指点,专心练四个月,每天练三小时,就可以突飞猛进,成为高手。方案也许学4年,还是一塌糊涂。一般情况是:表现不好的人方案一定不好,表现好的人方案不一定好。
10.时间安排:如果基础比较好,建议8月开始练表现,9月开始练方案。基础差些的同学,4月份开始练表现比较合适。如果是跨专业的,越早越好。之所以在前期侧重表现,因为表现提高得比较快,先取得一些进步会让自己更自信些,同时去清华找老师看图的时候留个好印象。这里所说的只是“侧重”,练表现得同时也在练方案,练方案的时候也是在练表现。 三,关于方案的训练
1.方案的能力: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不然我们不会学5年。考研复习的时间大概最多十个月。要想在这段时间内从根本上提高方案能力是不可能的。但是经过一定量的系统的科学的训练还是可以取得很大进步的。
2.基本概念:“快题考得是基本功,不是创新和创作”(朱文一)。很多人太强调idea,快题里面要尽力少做。因为很多idea是要牺牲一部分功能和使用的,而功能是快题评图时候的重要标准。当然,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尽力有idea,还是鼓励的。“把最基本的功能,结构处理好,即可80左右(满分100),若想再高分,就要体现建筑性格”(朱文一)。 3.今年的题目:4800平米的法官培训中心。一块平整的基地,表面看是梯形,退完各种红线以后,可以做的面积只有1440平米,并且是等边直角三角形。图纸一律对开草图纸或者硫酸纸,规定图幅约780乘540.这是一道很常规的题目,没有在建筑功能和性格上难为学生,也没有要求建筑要体现某种特色,仅仅是基地稍微有点。
4.推介书目:理查德-迈耶,GMP,01、02、03年度的建设部院作品集,新近的各种国内出版的建筑杂志等等,常规的、正统的、画出图来有效果的方案。反对模仿库哈斯、哈迪德、福斯特和多数日本人的建筑形象;反对解构的、后现代的、高技的、最新潮反常规的;反对
扭来扭去的、支离破碎的,玩酷过火的;这些或许对课程设计有用,但是对快题设计无益。 5.方案的训练和准备:按照基地的形状分成几种类型,每种类型各准备一套平面和立面。常考地形有:(1)正方形;(2)长方形主入口在长边;(3)长方形主入口在短边;(4)三角形主入口在短边;(5)三角形主入口在斜边;(6)梯形主入口在上底或下底;(7)梯形主入口在腰上;(8)前七种组合出来的异形地。之所以强调主入口的方位,因为同一块地,入口方向不同,平面、立面处理也会不同。现实的办法就是找这些不同的地形来练习。清华常考坡地,对于坡地的处理手法也要准备到。由于要画一点透视,就要求在画透视的主立面上,有一定的前后凹凸关系。其实这八种,可以归结为2—3种平面和立面处理。也就是说,准备得方案要活,可适应性和可调整性要强。我觉得在考研这个问题上,应该追求多题一解,不管题目怎么变,我们的平面和立面稍作调整即可符合。不应该去考虑一题多解,太费时间和精力。限于设备因素,不能把我准备的几个方案传上来了。有些同学会说,遇到像同济今年这样的题目怎么办?首先清华不是同济,不会走得太偏,还是注重学生的处理一般问题的能力。如果真出现了那样的题,只能凭自己的真实设计能力去应付了。但是,不管题目多特殊,建筑的基本问题是不会变的,有实力的人绝对不会被埋没。
6.分期练习:初期:作方案时间放的长一些,调得顺溜些,做得细致些,想的深入些,不要急于画图。方案做好后,再比着范图去画,时间也放得长些,一边画,一边学。这样在方案和表现上都会有所提高。后期:按八小时卡住时间画,逼着自己提高画图速度。也就是说,前期重在方案和表现,后期重在速度。
7.频度:基础差的人1-2周练习一次比较合适。高手的话,一共练四次左右即可。练的太多太频,会疲。翻来覆去就那点手法也学不到东西;积累一段时间,练一次,每次都要学到新东西。再说了还有其他三门需要看。每次画完务必找老师和师兄师姐看,改进不足,才能突破自己。切忌闭门造车,自以为是。
8.手法:尽量简洁,规整,几何化。“尽力不做为了形式的斜、歪,不做锐角,自由弧形”(朱文一)。这是为了方案中更少的出现不必要的毛病,绝对不是你的思路。要知道只用方形和规则的弧形一样可以做出很精彩的方案。“一般推介采用框架结构”(朱文一)。 9.题目类型:博物馆,会所,旅馆,餐厅,教学楼,纪念馆等等,很多都是课程设计中做过的题目类型。各有各的特定要求,最好都想想,以免出现硬伤。“不会让你做监狱,机场,
医院等比较偏,学生没有体验或非常规,太复杂的建筑”(朱文一)。 对于快速设计,选择好工具,针对性的训练,才是成功的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