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研究方法自考题-20
(总分100, 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______是指由具有相同属性或特征的人或事物所构成的一个类别。 A.集合概念 • B.总体特征 • C.类别属性 • D.类别概念
•
SSS_SIMPLE_SINA B D 分值: 1 答案:D
[解析] 所谓类别概念是指由具有相同属性或特征的人或事物所构成的一个类别。答案为D。 2.
实施社会研究工作的过程,最初阶段的工作是______ A.收集资料 • B.阅读资料 • C.分析资料 • D.整理资料
•
SSS_SIMPLE_SIN C A B D 分值: 1 答案:A
[解析] 研究方案形成以后就需要实施社会研究工作,在这个过程中首先就是收集资料的阶段。答案为A。 3.
理论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的区别主要在于______ A.研究方法的不同 • B.采用的分析范式不同 • C.社会研究对象不同 • D.研究目标的不同
•
SSS_SIMPLE_SIN C A B C D
分值: 1 答案:D
[解析] 理论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主要的区别就是在于研究目标的不同。答案为D。 4.
抽样调查的核心在于______ A.抽样
• B.数据统计 • C.数据分析 • D.问卷设计
•
SSS_SIMPLE_SINA B D 分值: 1 答案:A
[解析] 抽样调查的核心在于抽样,抽样是指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科学方法从被研究的总体中抽取样本的过程。答案为A。 5.
对同一时期、同一类型的研究对象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的研究是指______ A.同组研究 • B.同期研究 • C.横向研究 • D.队列研究
•
SSS_SIMPLE_SIN C A B D 分值: 1 答案:D
[解析] 同期群研究又称“队列研究”是对同一时期,同一类型的研究对象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的研究。答案为D。 6.
由实际工作部门(或企业等组织)委托研究机构和研究者承担前者的研究项目的选题方式是______ A.上级定题 • B.学术界选题 • C.申报研究课题 • D.委托研究课题
•
SSS_SIMPLE_SIN C A B 分值: 1
C D
答案:D
[解析] 所谓“委托研究课题”就是指由实际工作部门委托研究机构和研究者来承担前者的研究项目。答案为D。 7.
研究者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取舍的依据是______ A.研究方式
• B.研究主题和研究对象 • C.研究性质
• D.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SSS_SIMPLE_SINA B D 分值: 1 答案:D
[解析] 在一次研究中往往不需要对所收集到的所有资料都进行分析,所以研究者要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而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取舍。答案为D。 8.
两个或多个变量在多个测量对象上的测量结果发生有规律的共同变化的关系是指______
A.因果关系 • B.预测关系 • C.平行比较关系 • D.相关关系
•
SSS_SIMPLE_SIN C A B D 分值: 1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相关关系的概念。相关关系是指两个或多个变量在多个测量对象上的测量结果发生有规律的共同变化的关系。答案为D。 9.
人们通过对特定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进行大量经验观察的资料累积中总结出关于该现象的普遍性命题,这是指社会研究的科学逻辑的______ A.假设—检验原则 • B.演绎推理原则 • C.统计性原则 • D.经验归纳原则
•
SSS_SIMPLE_SIN C A B 分值: 1
C D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了经验归纳原则的概念。经验归纳原则就是人们通过对特定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进行大量经验观察的资料累积中总结出关于该现象的普遍性命题。答案为D。 10.
“假设—检验”过程主要是______的逻辑过程,其研究方法的思路来自于实证的科学方法。______ A.定性研究 • B.样本研究 • C.定量研究 • D.归纳推理
•
SSS_SIMPLE_SINA B D 分值: 1 答案:C
[解析]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定性研究不需要采用“假设—检验”的研究逻辑,所以“假设—检验”过程主要是定量研究的逻辑过程。答案为C。 11.
抽样框中的总体元素又被称为______ A.总体 • B.样本 • C.抽样 • D.抽样单元
•
SSS_SIMPLE_SIN C A B D 分值: 1 答案:D
[解析] 抽样框中的总体元素义被称为抽样单元,有时抽样单元和分析单位是相同的。答案为D。 12.
在判断抽样中,样本是否能满足研究目的的要求,是否能反映总体情况很大程度上依赖于______
A.研究者的主观判断 • B.已有研究对象的介绍 • C.参数值的准确度 • D.样本的数量
•
SSS_SIMPLE_SIN C
A B C D 分值: 1 答案:A
[解析] 在判断抽样中样本是否能满足研究目的的要求,是否能反映总体情况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研究者的主观判断,所以现在对研究者个人的研究素质也有较高的要求了。答案为A。 13.
如果总体规模为3位数,随机数应是______ **位 • **位 • **位
•
**位 SSS_SIMPLE_SINA B D 分值: 1 答案:B
[解析] 当总体规模为三位数时,在使用随机数表时需要有3位数的随机数才能保证所有人都有被选中的机会。答案为B。 14.
估算样本规模的计算公式为______ A. B. c. D. SSS_SIMPLE_SIN C A B D 分值: 1 答案:A
[解析] 这是简单随机抽样中,样本规模的计算公式:
22
n=t×p(1-p)/e。答案为A。 15.
测量层次按精确度由低到高依次为______
A.定类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定比测量 • B.定序测量—定类测量—定距测量—定比测量 • C.定距测量—定序测量—定类测量—定比测量 • D.定比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定类测量
•
C
SSS_SIMPLE_SINA B D 分值: 1 答案:A
[解析] 测量的层次按照精确度由低到高依次可以分为定类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和定比测量。答案为A。 16.
按照李克特总加量表的形式而设计的一个具体的量表是指______ A.罗森伯格量表 • B.语义差异量表 • C.迪尔凯姆量表 • D.斯皮尔曼量表
•
SSS_SIMPLE_SIN C A B D 分值: 1 答案:A
[解析] 罗森伯格量表是一种按照李克特总加量表的形式而设计的一个具体的量表,反映了李克特总加量表的基本特点。答案为A。 17.
对信度与效度关系的正确表述是______ A.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 • B.效度是信度的必要条件 • C.信度是效度的充分条件 • D.效度是信度的充要条件
•
SSS_SIMPLE_SIN C A B D 分值: 1 答案:A
[解析] 信度和效度的关系准则可以归纳为如下: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但不是效度的充分条件。答案为A。 18.
将问卷中的每一个问题的答案转换为相应的数字的过程就是______ A.录入 • B.分析 • C.计算 • D.编码
•
SSS_SIMPLE_SIN C
A B C D 分值: 1 答案:D
[解析] 编码实际上就是把问卷中每一个问题的答案转换为相应的数字以便输入计算机并方便统计的一个过程。答案为D。 19.
问题:您认为您是否有调离目前所在单位的可能?答案:(1)十分困难;(2)比较困难;(3)不太困难;(4)十分容易。上述答案设计的主要错误在哪里?______ A.答非所问 • B.答案不完备 • C.答案彼此 • D.答案数量太多
•
SSS_SIMPLE_SINA B D 分值: 1 答案:A
[解析] 本题干中的问题问的是有没有可能,回答应该是有可能、有一定可能、没可能,但是题目中的答案显然与问题不符,答非所问。答案为A。 20.
直接访谈法和间接访谈法的区别是______ A.访谈内容的结构性程度不同 • B.访谈对象的特征不同 • C.访谈对象的数量不同 • D.访谈的交流方式不同
•
SSS_SIMPLE_SIN C A B D 分值: 1 答案:D
[解析] 按照访谈的交流方式来分可以将访谈分为直接访谈法和间接访谈法,所以这两者的区别就是访谈的交流方式不同。答案为D。 21.
直接观察的对象是______
A.所要研究的对象本身
• B.所要研究的对象以外的对象 • C.所要研究的对象的一部分 • D.所要研究的社会现象
•
SSS_SIMPLE_SIN C
A B C D 分值: 1 答案:A
[解析] 直接观察的对象就是所要研究的对象本身,研究者在行为或现象发生的现场亲眼目睹被观察者的行为举止,目睹正在发生的各种事件和过程。答案为A。 22.
观察所获得资料可信赖、可验证的程度是指______ A.观察的效度 • B.观察的信度 • C.观察的程度 • D.观察的效率
•
SSS_SIMPLE_SINA B D 分值: 1 答案:B
[解析] 观察的信度既可靠性,是指观察所获得资料的可信赖、可验证的程度。答案为B。 23.
对某种社会理论进行证实或证伪的实验是______ A.应用性实验 • B.研究性实验 • C.教育实验 • D.社会心理实验
•
SSS_SIMPLE_SIN C A B D 分值: 1 答案:B
[解析] 研究性实验是以揭示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为主要目的的实验,是对某种社会理论进行证实或者证伪的实验。答案为B。 24.
与其他资料收集方法相比更适合于作长时期研究的是______ A.实验法 • B.问卷调查 • C.观察法 • D.文献研究
•
SSS_SIMPLE_SIN C
A B C D 分值: 1 答案:D
[解析] 与问卷和访问调查等资料收集方法相比,文献研究方法更适合于作长时期的研究。答案为D。 25.
______是指利用官方或准官方的统计资料来进行研究的一种方式。 A.二手资料分析 • B.历史文献分析 • C.现存统计资料分析 • D.既有资料分析
•
SSS_SIMPLE_SINA B D 分值: 1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现存统计资料分析的概念,利用官方或者准官方的统计资料来进行研究的方式称为现存统计资料分析。答案为C。 26.
与其他定量研究方法相比,内容分析的最大优点是______ A.成本低、省时省钱 • B.便于重复研究 • C.适于作趋势研究 • D.信度和效度高
•
SSS_SIMPLE_SIN C A B D 分值: 1 答案:A
[解析] 与其他的定量研究方法相比,内容分析的最大的优点是成本低、省时省钱。答案为A。 27.
将性别按男、女分类,属于______ A.数量标志分类 • B.单值分类 • C.组距分类 • D.品质标志分类
•
SSS_SIMPLE_SIN C A B C D
分值: 1 答案:D
[解析] 按品质标志分类就是选择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为分类标准。如性别按男、女分为两类。答案为D。 28.
在制作统计表时,当缺某项数字或因数字小可忽略不计时,表示符号为______ A.“-” • B.“…” • C.“×” • D.“*”
•
SSS_SIMPLE_SINA B D 分值: 1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了统计表制表的一些要求,当缺某项数字或因数字小可忽略不计时,用省略号“…”表示。答案为B。 29.
关于引证和注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引证是“引用事实或文献资料作为确立论点考订疑难的证据” • B.引证资料必须标明出处
• C.注释与引证是成对出现的概念
• D.注释是“对文章中的词语、引文出处等所做的说明”
•
SSS_SIMPLE_SIN C A B D 分值: 1 答案:B
[解析] 在普通研究报告的撰写中没有明确规定要对引证标明出处,故B项错误。答案为B。 30.
关于学术性研究报告的撰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摘要是研究报告要点的摘录
• B.结论是对所研究的现象与问题的总结性概括 • C.附录指附于研究报告后面的有关资料 • D.摘要和结论可有可无
•
SSS_SIMPLE_SIN C A B 分值: 1 答案:D
C D
[解析] 一篇报告或者论文的最引人注意或者说最具有重要意义的部分就是首尾两端,也就是题目、摘要和结论,故D项不正确。答案为D。 二、多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社会研究方法体系大致可分为______
• • • • •
A.社会研究的目的论 B.社会研究的方 C.社会研究的研究方式 D.社会研究的研究过程
E.社会研究中的具体方法和技术
SSS_SIMPLE_MULA B D E 分值: 2 答案:B,C,E
[解析] 社会研究方法体系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社会研究的方,社会研究的研究方式以及社会研究中的具体方法和技术。答案为BCE。 2.
下列属于描述性研究的是______
• • • • •
C A.测验 B.人口普查
C.犯罪问题和婚姻问题的调查 D.社会阶级状况研究 E.市场调查
SSS_SIMPLE_MULA B D E 分值: 2 答案:A,B,C,D,E
[解析] 描述性研究不仅包括应用研究,比如测验,市场调查,人口普查,犯罪问题和婚姻问题的调查等,还包括理论研究,如社会阶级状况研究。答案为ABCDE。 3.
关于社会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 • • • •
C A.社会理论是人对客观社会现实的反映
B.社会理论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的特点,能够反映一类社会现象的共同特点
C.社会理论具有解释和预测社会现象的功能
D.从内容上看,社会理论是人们对客观社会现实的实质和规律的认识 E.社会理论来自于社会实践
SSS_SIMPLE_MULA B D E 分值: 2 答案:A,B,C,D,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社会理论的含义和特点。本题中的ABCDE选项都准确地描述了社会理论的含义和特点。答案为ABCDE。 4.
在社会研究中,进行抽样主要是为了______
• • • • •
C A.考虑研究成本 B.考虑研究目标 C.考虑研究的可行性 D.确定研究的范围 E.确定研究的目的
SSS_SIMPLE_MULA B D E 分值: 2 答案:A,C
[解析] 在社会研究中,研究者进行抽样主要是为了考虑到研究成本和研究的可行性。答案为AC。 5.
以下关于概念和指标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
• • • • •
C A.概念是指标的具体化
B.由概念到指标,是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 C.每一个概念都可能会有不止一个指标与之对应 D.对于抽象复杂的概念,就可能会找到更多的指标
E.在一个概念有多个指标的情况下,要尽量采用那些已被认可的指标
SSS_SIMPLE_MULA B D E 分值: 2 答案:B,C,D,E
[解析] 应该说变量是概念的具体化,A项错误;其余选项都是对概念和指标的正确描述。答案为BCDE。 6.
客观检验法的成果主要包括______
• • • • •
C A.访问员的报告 B.访问员的记录
C.对于每一个问题的评估 D.实际完成调查的问卷 E.格式化的问卷
SSS_SIMPLE_MULA B D E 分值: 2 答案:A,B,C,D
[解析] 客观检验法的成果主要包括:访问员的报告、访问员的记录、对于每一个问题的评估以及实际完成调查的问卷。答案为ABCD。 7.
隐蔽观察存在的问题是______
• • • • •
C A.涉及研究的伦理问题 B.观察缺乏客观性 C.观察对象会受到干扰 D.真正的隐蔽并不容易做到
E.不容易获得关于被观察者的真实资料
SSS_SIMPLE_MULA B D E 分值: 2 答案:A,D
[解析] 隐蔽观察虽然可能能获得比较真实的资料,但是它也存在着问题,它涉及研究的伦理问题,而且真正的隐蔽不被发现是不容易做到的。答案为AD。 8.
下列属于现场实验的典型案例有______
• • • • •
C A.权威服从研究 B.霍桑实验
C.“啤酒偷窃案”实验 D.学术成就预测 E.监狱行为模式研究
SSS_SIMPLE_MULA B D E 分值: 2 答案:B,C
[解析] AE选项是实验室实验的典型案例;BC选项是现场实验的典型案例;D选项不属于案例。答案为BC。 9.
内容分析的优点是______
• • • • •
C A.比较容易做对比研究和趋势研究 B.成本低、省时省钱 C.便于重复研究
D.允许研究者对一段历史时期内发生的过程进行定量研究 E.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SSS_SIMPLE_MULA B D E 分值: 2 答案:B,C,D
[解析] 内容分析有诸多优点,包括成本低、省时省钱;便于重复研究;允许研究者对一段历史时期内发生的过程进行定量研究。答案为BCD。 10.
关于定性研究报告的特点,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_
• • • • •
C A.以非数量化为主 B.以文字表述为主 C.没有固定的格式
D.在结构和文字的表现上比较灵活 E.在描述和解释之间无明显区分
SSS_SIMPLE_MULA B D E 分值: 2 答案:A,B,C,D,E
[解析] 定性研究报告主要通过对定性资料的文字描述和分析展现研究的结果和发现,特点是非数量化和以文字表述为主,而且通常不具有固定的格式,在结构和文字的表现上比较灵活,在描述和解释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分。答案为ABCDE。 三、简答题 1.
简述纵向研究的主要类型。 SSS_TEXT_QUSTI C 分值: 5 答案:
(1)趋势研究。趋势研究是对某种社会现象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其目的是要提示某种社会现象的变化趋势或规律。
(2)同期群研究。是对同一时期、同一类型的研究对象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同期群研究注重的是某一类型而不是某一个体的特征。所以,在不同时间里可以调查不同的人,只要他们都属于同一类型。
(3)同组研究。是对同一批研究对象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 2.
社会研究中常用的信度有哪几种? SSS_TEXT_QUSTI 分值: 5
答案:
社会研究中常用的信度主要有再测信度、复本信度和折半信度。
再测信度又称稳定性信度,是用同一种测量工具,在两种不同场合对同一群受试者前后测量两次所得到结果一致性程度。研究者选定一批受试者,就同一个问题先后在不同的场合对他们进行两次测量,然后计算两次测量分数的相关系数,相关系数越大,说明两次测量的一致性程度越高。也就是说,相关系数反映的是测量分数的稳定性程度,故称为稳定性信度。
复本信度是在一个测量中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复本来对同一群研究对象进行测量时所得到的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复本信度是等值性信度的一种,它比再测信度的工作量大。因为同一个测量工具需要构建两个完全等值的复本,两个复本要包含相同数量、类型、内容和难度的题目。
折半信度是只用一个测量工具对同一组一群受试者实施一次测量但将奇数题和偶数题分开计分,再计算奇数试题和偶数试题分数之间的相关系数,即所谓的折半信度。 3.
简述非结构式观察法的优缺点。 SSS_TEXT_QUSTI 分值: 5 答案:
(1)没有严格界定的观察项目和标准化记录方式的约束,既是非结构式观察的优点,也是它的缺点。
(2)它的优点在于它的弹性。观察者在观察过程中可以表现出足够的灵活性,所收集的资料不会受到事先规定的观察项目和记录标准的干扰和,能更深入、全面、客观地收集真实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的信息。
(3)它的缺点和局限则在于观察过程、观察内容、观察记录会因观察者不同而不同,所收集的资料带有较多的观察者个人色彩,观察结果缺乏必要的信度,难以重复验证。
(4)非结构式观察所获得的资料没有统一的形式,通常只能进行定性的分析。 4.
简述引证资料要注明出处的作用。 SSS_TEXT_QUSTI 分值: 5 答案:
(1)可以增强研究者治学的严谨态度和务实的作风,使之不能凭空编造证据; (2)保证所引用的材料的真实性,增强研究报告的可信性和说服力; (3)体现对他人的研究成果的尊重,减少剽窃的可能性,保证学术的继承性与学术的尊严;
(4)可以为读者提供查证所引用资料的线索。
四、论述题 1.
试述社会研究中理论的层次划分及各个层次的特点。
SSS_TEXT_QUSTI 分值: 11 答案:
社会理论可以分为宏观社会理论、微观社会理论和中观社会理论。
(1)宏观社会理论。宏观社会理论是对发生在整体社会层次的社会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反映。这种理论又称为一般性社会理论,它最基本的特征是它只是反映社会现象的一般特征和普遍规律。此外,宏观社会理论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往往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社会。并且宏观社会理论往往采用高度抽象的概念,具有复杂的理论命题和理论模型以及比较庞大的理论体系。由于宏观社会理论高度抽象,它往往难以直接通过具体的经验研究来验证。从应用的角度看,宏观社会理论一方面可以为一个社会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提供基本的理论导向;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微观的社会研究提供理论背景。
(2)微观社会理论。所谓微观社会理论,是指关于具体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的理论。微观社会理论所反映的社会事实一般发生在个人和家庭层次等微观的社会层次上,并且往往是通过在微观层次的经验研究而产生的。微观社会理论所使用的概念抽象程度较低,理论命题和理论模型的结构也比较简单,因此,比较容易直接通过与经验事实的比较来加以验证。从应用上看,微观社会理论主要解决具体的行为和社会现象,它可以为具体的和其他行动提供具体的指导;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宏观社会理论提供更细致的微观基础,起到加强或者弱化宏观社会理论的作用。
(3)中观社会理论。中观社会理论是指抽象和概括的程度介于宏观与微观之间,并且通常是反映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或某一类社会现象的理论。例如,在社会学中的社会分层理论、社区理论、社会控制理论等都属于中观社会理论。中观社会理论使用概念使用抽象程度、理论命题和理论模型的复杂程度一般都低于宏观社会理论,但又高于微观社会理论,因此,中观社会理论的发展既要以相应的宏观社会理论为其发挥指导作用,也可以通过直接的经验检验而获得检验其理论的真实性程度。 2.
分析相关关系与回归分析的关系及应注意的问题。
SSS_TEXT_QUSTI 分值: 11 答案:
相关关系和回归分析的关系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相关是回归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有相关关系未必有回归关系,无相关关系必无回归关系,因为无相关关系的两个事物之间不会存在因果关系。
(2)相关关系既可以说明变量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还可以度量回归方程对实际资料的拟合程度。一旦确定两个因素有因果关系时,相关系数越高,预测的准确性就越大。
(3)应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时,不能使用超出资料所包括范围的自变量数值。因为回归线段以外未观察到的点可能出现非线性的趋势。
(4)预测的回归方程只能反映一定时期内事物间的相互关系,使用历史资料预测未来变化时要考虑事过境迁的问题。
五、应用题 1.
某公司对该公司职工的年度加班时间和人数进行统计,得出的结论如下表:
按年度加班 职工数(人)f 时间分组(小时)X 20~30 30~40 40~50 50~60 60~70 8 15 32 60 35 70~80 10 根据上表计算职工年均加班时间。(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SSS_TEXT_QUSTI 分值: 8 答案:
先计算出组中值,组中值的计算公式为:
按年度加班 组中值 加班总时数
职工数
时间分组 (小时) (小时)
(人)f
(小时)X Xmid f·Xmid
20~30 8 25 200 30~40 15 35 525 40~50 32 45 1440 50~60 60 55 3300 60~70 35 65 2275 70~80 10 75 750 合计 160 8490
由组距分组资料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公式为: 职工年均加班时间= =53.1(小时)
职工年均加班时间为53.1小时。
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