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教程教案——中编
中编教学内容教学思路基本说明
中国儿童文学部分教材以中国现代儿童文学为主,当代儿童为学为辅。基本依据史的线索来进行。
中国现代儿童文学更多的是理论的探索,实践略少,优秀作品不多,但里程碑作品值得提及。这些作品无论是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带上了比较明显的时代烙印。
鉴于实际情况和教学的需要,本编计划时间不多。以线索和作家的形式带过,让学生对这段儿童文学史有个大概的了解就可以了。
但当代儿童文学这块要加强,多为学生推荐当代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和作品。
第一章 中国儿童文学概况
第一节 中国儿童文学的萌发
儿歌(童谣):我国第一部个人搜集整理的儿歌集——明代吕坤编著的《演小儿语》。
神话:集中保存在《山海经》《楚辞》《穆天子传》等古籍中。 寓言、童话:《战国策》等古书中有所记载。
这些具有民间印记的作品,对儿童文学的萌发更有较为直接的作用。
古代小说中也蕴藏这一定的儿童文学因素。《世说新语》《搜神记》《三国志》《镜花缘》《西游记》《聊斋志异》等。
古代文学与启蒙读物等的有关章节、篇什,在漫长的岁月中,不仅成为儿童的精神食粮,而且作为中国儿童文学之萌芽的种种初级形态,与口传的儿童文学一道,为以后儿童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清末以来,萌发状态中的儿童文学逐渐出现了自成一宗的趋向。这与相关的艺术传统有关,也于现实发展及其需要有关。
第二节 中国现代儿童文学
中国现代儿童文学产生于五四时期。
就五四时期的创作情况看,各种体裁均有上乘之作:
童话方面:茅盾(《寻快乐》)、郑振铎(《朝露》)、赵景深(《一片槐叶》)陈衡哲的《小雨点》等,尤其是叶圣陶的《稻草人》。
儿童小说方面:鲁迅(《故乡》)、叶圣陶(《一课》)、冰心(《三儿》)、王统照《雪后》等
儿童散文方面:鲁迅的《风筝》、冰心的《寄小读者》、刘半农《饿》、许地山《落花生》、丰子恺《华瞻的日记》等
儿童剧方面:郭沫若的《黎明》,黎景晖的《葡萄仙子》等 儿童诗方面:郭沫若的《天上的市街》、沈从文的《忆》等
五四时期的儿童文学,虽然处于发轫阶段,但却呈现出繁茂的景象,较之以往的儿童文学与儿童读物,在主题、题材、乃至于格调等方面都有重大的变化。
左联十年间的儿童文学:
左联一向把儿童文学当成文学的一翼而倍加重视,曾经专门举行儿童文学座谈会,探讨儿童文学的相关问题。鲁迅先生的大多数关于儿童文学儿童教育等的理论见解也都是在本阶段发表的。
创作实践: 小说创作方面:
左联烈士的遗作(胡也频《黑骨头》、冯铿的《小阿强》、洪灵菲的《女孩》,政治倾向性都很强。)
张天翼的《奇遇》《奇怪的地方》。本着鲜明的现实主义态度,多侧面、多角度地表现了社会人生。
叶圣陶的《一桶水》《儿童节》。着意刻画少年儿童形象,充分体现了对孩子的理解、热爱和同情。
茅盾的《少年印刷工》《大鼻子的故事》等,长于从特定角度反映时代风貌。 冰心的《分》《冬儿姑娘》;陈伯吹的《华家的儿子》《火线上的孩子》;王鲁彦的《小小的心》;苏群的《没有祖国的孩子》等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童话创作方面
张天翼的《大林和小林》最有意义。奠定了我国长篇童话创作的基础。 “只有叶绍钧先生的《稻草人》和张天翼先生的《大林和小林》可以说是新文化运动以来,关于童话的两个时期的杰作了。”(罗荪《关于儿童读物》)
陈伯吹的《阿丽思小姐》《波罗乔少爷》等也有其具体的价值和意义。 儿童散文方面
柔石的《人间杂志》中的三篇,都是贫困少年生活与命运的速写。内容单纯、具体,战斗性鲜明。
萧红的《蹲在洋车上》等。
冰心、朱自清、郁达夫、王鲁彦、严文井、丰子恺、程伯吹等都有上乘之作。 儿童诗歌方面
陶行知写下了近千首诗歌,许多都是为孩子写的。 儿童科学文艺
较前大有起色。高士奇、董纯才的科学小品、科学诗为其发展打下了基础。 儿童剧
陈白尘的《两个孩子》周作人的《老鼠会议》等。
左联十年,儿童文学进入繁荣,题材广阔、内涵深刻,现实意义鲜明。
抗日战争和战争时期的儿童文学
战前繁荣遭受破坏。
孤岛之中,儿童文学在艰难发展:
贺宜、苏苏的童话、小说为代表。《凯旋门》《新木偶奇遇记》《野小鬼》《小癞痢》等,“把战争和血泪的现实,表现在儿童文学作品里的勇敢的尝试者。”表明了抗日战争期间现实主义在儿童文学创作中的日趋深化。
国统区
小说:骆宾基的《少年》欧阳山的《黑女儿和她的牛》等,大多以抗日为题材。 童话:张天翼的《金鸭帝国》、严文井的《小松鼠》老舍的《小木头人》许地山的《萤灯》等。
儿童剧发展比前壮观 孩子剧团的出现。
抗战胜利后
大多以两方面为主旨:
一以暴露现实的种种黑暗和表现儿童的悲苦命运。 如金近的《红鬼脸壳》仇重的《数米记》等 一以呼唤光明、歌颂为勇于奋斗、牺牲的精神 陈伯吹的《光明的烛》黄谷柳的《虾球传》等
抗日战争、战争事情的根据地儿童文学 刘御的《新歌谣》,是延安出版的第一本儿童读物。
童话寓言中,以严文井的作品为最精美。他的《风机》《四季的风》等不同凡响,既包含人生哲理,又富于优美的诗情。
儿童散文多为传记作品。如《同志少年时代的故事》等
儿童小说中华山的《鸡毛信》、管桦的《雨来没有死》、丁玲的《一棵未出膛的子弹》等为小读者酷爱。
根据地区的儿童文学健康浅近,多有民族化的特色。
第三节:中国当代儿童文学
建国十年:儿童文学空前繁荣 标志是理论钻研的开展,创作上的丰收
出版了《儿童文学简论》《散论儿童文学》等论集、资料集三十八本,还广泛引进了苏联的理论著述。
创作方面比理论收获更为巨大 儿童小说 叶圣陶《友谊》、
冰心的《陶奇的暑假日记》
张天翼的《去看电影》《罗文应的故事》 袁静的《小黑马的故事》 黄庆云的《白虎队里的小英雄》 胡奇的《绿色的远方》 任大星《吕小刚和他的妹妹》 任大霖的《蟋蟀及其他》 杲向真的《小胖和小松》 刘真的《长长的流水》 徐光耀的《小兵张嘎》 萧平的《海滨的孩子》
童话的丰收
张天翼的《宝葫芦的秘密》 严文井的《下次开船港》 陈伯吹的《一只想飞的猫》 贺宜的《小公鸡历险记》 金近的《小鲤鱼跳龙门》 包蕾的《猪八戒新传》 黄庆云的《奇异的红星》 洪讯涛的《神笔马良》 葛翠林的《野葡萄》 孙幼军的《小布头奇遇记》 方轶群的《萝卜回来了》 彭文席的《小马过河》 任溶溶的《没头脑和不高兴》 吴梦起的《小雁归队》
儿童诗的丰收
艾青的《春姑娘》 贺敬之的《风筝》 圣野的《欢迎小雨点》 于之的《海边的孩子》 田地的《祖国的春天》 刘饶民的《大海的歌》
儿童散文
冰心的《再寄小读者》 郭风的《蒲公英和虹》 袁鹰的《丁丁游历北京城》 任大霖的《童年时代的朋友》
儿童剧非常有起色 张天翼的《大灰狼》 任德耀的《马兰花》 刘厚明的《小雁齐飞》 包蕾的《小熊请客》
葛翠林的《草原英雄小姐妹》
科学文艺
高士奇的《我的土壤妈妈》 方慧珍的《小蝌蚪找妈妈》 孙幼忱的《小伞兵和小刺猬》 鲁克的《小黑鳗游大海》 郑文光的《从地球到火星》 肖建亨的《布克的奇遇》
十年期间的儿童文学 李心田的《闪闪的红星》 管桦的《上学》等
新时期以来(粉碎四人帮以后)
无论从总体看,还是份额别就小说、童话、散文等体裁个具体情况,发展都非常迅速。好作品不胜枚举。(大量列举,参见教材)
新时期儿童文学的首要特点是主题题材的向更新、更广、更深方向发展。 另一个特点是各体裁的具体样式更加完备、齐全、和有所创新。
第二章:鲁迅、叶圣陶、冰心对儿童文学的贡献
鲁迅是我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奠基人。
对儿童文学的巨大贡献主要表现在理论上,他主张: 1、批评旧读物——“救救孩子”
2、发展新的儿童文学——“培养新的战士” 3、引进外国名著——“亦尚存希望于将来”
叶圣陶具有先驱者的开拓之功,他的贡献主要表现在童话、儿童诗、儿童小
说、儿童剧、儿童散文等多种体裁的创作方面,尤其以童话为最。
《稻草人》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部作家的童话集,也是我国现代儿童文学的重要奠基作,在整个儿童文学的发展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十来年前,叶绍钧先生的稻草人,是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的。”(鲁迅)
叶圣陶贡献给孩子四十余篇童话。
《小白船》表达了一种善良的愿望;《稻草人》引领孩子直面人生
叶圣陶的早期童话,由侧重刻画幻想国度到侧重揭露现实,都是围绕着把孩子培养成为“高尚的人”“有价值的人”为目的。也表明了我国现代童话从此开始踏上现实主义道路。
三十年代初,叶圣陶出版了另一本童话集《古代英雄石像》,这些童话格调高昂,充满乐观色彩。
叶圣陶童话不仅多以思想内容的强烈时代感而著称,也以高超的艺术表现而博得普遍赞誉。
前期多于想象、抒情,笔调舒朗细腻,后期多讽喻、幽默,行文透露着冷峻犀利,笔调深刻晓达。
其总体的童话风格是:浓郁的民族气息和儿童情趣十分鲜明。
冰心
冰心的创作分为早、中、晚期,各个阶段都有以儿童生活为题材或专门为儿童而写的许多名篇佳作。其儿童散文的贡献最大。
早期:《寄小读者》是冰心明确为小读者而写的早期代表作。集中体现了母爱、童心、自然美。
其中对母爱、童心的歌颂,有着直接的反封建意义;培养了孩子的爱国主义情感;扩大了孩子的视野。
中期:《冬儿姑娘》《分》,表明了在时代新潮的影响下,冰心的创作思想发生了变化。不再单纯讴歌爱。
后期:《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
《寄小读者》开了我国现代儿童散文的先河,确立了她在儿童散文史上的开拓者、奠基者的地位。
冰心总体风格是清丽、隽永、典雅、富于抒情色彩。
第三章 张天翼和他的儿童文学创作
其儿童文学创作基本上分为两个阶段
建国前三四十年代和建国后的五十年代。张天翼的创新精神在这两个阶段的创作中一直贯穿始终。
第一阶段最大成就是童话且皆为长篇。
连续创作四篇童话,这在现代童话史上也只有张天翼一人。 这些作品的新主要表现在内容和写法上。
纵观前的童话,无论是横行落笔的《大林和小林》《秃秃大王》还是纵向着笔的《金鸭帝国》《帝国主义的故事》,无不取材于现实生活,也无不以引导小读者直面人生帮助他们认识历史发展规律为根本目的。
《大林和小林》的创新在于将大林和小林这样的常人形象领进童话世界。是继《稻草人》之后的又一座里程碑。
(重点讲评《大林和小林》)
建国后的作品更为当代儿童文学的创新开拓了道路。
《不动脑筋的故事》《宝葫芦的秘密》《罗文应的故事》等。特别是《宝葫芦的秘密》,从根本上改变了宝葫芦形象的传统内涵。
张天翼的儿童文学作品具有鲜明的艺术风格,主要特色为:
1、浓郁的戏剧性色彩和漫画手法 《大林和小林》中的戏剧氛围覆盖全篇。其他中的戏剧性都显而易见。
2、鲜明的人物形象与对比手法
精心刻画了众多的儿童形象。既有孩子的共性,又有自己的个性。
第四章 高士其、陈伯吹、贺宜、严文井的儿童文学创作
高士其的著作中,占大多数的是各种体裁的科学文艺作品,主要是科学小品
和科学诗,有其鲜明的特色:
1、内容广博,具有精确的科学性 2、思想深刻,富于教育意义 3、手法多样,语言浅近晓畅 (重点讲解《我的土壤妈妈》)
陈伯吹
“在我们中国,从古到今,将六十年岁月全部奉献给儿童文学事业,陈伯吹可称第一人。”创作与理论上都有很高的建树。
《阿丽思小姐》《波罗乔少爷》《华家的儿子》《一只想飞的猫》《好骆驼寻宝记》等。
其作品凝重、丰富,既注重教育性又注重知识性。 陈伯吹对于儿童文学的贡献是都方面也是卓越的。 (重点讲解《一只想飞的猫》)
贺宜
创作丰富,有五卷本《贺宜文集》,严谨与朴实表现在作品的各个方面,多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现实意义。
《小公鸡历险记》《鸡毛小不点儿》是其创作的高峰。
严文井
其儿童文学创作主要是童话和寓言。
《南南同胡子伯伯》是他出版的第一部童话集。
重点介绍评述《下次开船港》,并与《木偶奇遇记》做比较,引领学生的讨论。
第五章: 包蕾、任溶溶、洪讯涛
葛翠林、孙幼军的儿童文学创作
包蕾
其创作主要是童话与儿童剧。
《老狼拔牙》《小熊请客》《猪八戒新传》 包蕾在美术电影剧本创作方面的成就令人瞩目: 《猪八戒吃西瓜》《真假李逵》《金色的海螺》等。 (观看美术片《猪八戒吃西瓜》)
任溶溶
其主要贡献在于翻译了大量的外国儿童文学作品以及儿童诗的创作。
翻译的代表作品:《木偶奇遇记》《长袜子皮皮》《洋葱头历险记》《随风而来的玛丽阿姨》《铁木尔和他的队伍》等。
《没头脑和不高兴》童话代表。
儿童诗:《爸爸的老师》《鞋子》《一个怪物和一个小学生》等,其构思新颖、精巧睿智幽默富于情趣。
洪讯涛
其童话以浓郁的民间色彩著称,善于从民间文学中吸取营养。 《神笔马良》(饮誉中外的童话名篇之一)
葛翠林
《野葡萄》集中显露了葛翠林善于从民间文学中吸取滋养、构筑作品的才干。作品充满清新、淳朴、生命力勃然的抒情色彩和诗意。
孙幼军
《小布头奇遇记》
第六章 郭风 柯岩、圣野、金波 的儿童文学创作
郭风
主要致力于儿童散文的创作,兼及诗与童话。
《搭船的鸟》《叶笛集》《蒲公英和虹》《红菰的旅行》等
爱与美是构建他独特艺术世界的两根支柱。富于童趣的清雅之情与饱蕴爱心的浓烈之情构筑了郭风儿童艺术世界的感情基调,从而使其作品清澈、含蓄、优美。
柯岩
儿童诗领域成就卓然的女作家。 《“小兵”的故事》是其代表作。
圣野
《欢迎小雨点》一颗纯洁无瑕的童心坦露无疑。
金波
大多数诗歌适合学龄中期的少年儿童欣赏。通过诗歌展现了一个充满爱和美的‘令人动情的世界。
《天绿》《流萤》《倾心》
(重点介绍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金波系列作品中的散文与诗歌)
第七章 当代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作品介绍
曹文轩
《草房子》
梅子涵
《女儿的故事》
秦文君
《男生贾里女生贾梅全传》
黄蓓佳
《我要做好孩子》
张之路
《第三军团》
陈丹燕
《我的妈妈是精灵》
冰波
《蓝鲸的眼睛》
常新港
《一只狗和他的城市》
王一梅
《鼹鼠的月亮河》
程炜
《少女的红发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