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交底记录表
项目名称:
明挖车站 单位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接受交底班组 分部工程名称 工序名称 交底日期 深基坑开挖 技术交底: 一、工程概况 XX车站基坑长228.12m,净宽19.7m,深度约18.6m,顶板埋深约3.3~4m,基坑土石方总量约107265 m3。 其中,小里程端基坑长15.3m,净宽27.5m;标准段基坑长197.52m,净宽19.7m;大里程端基坑长15.3m,净宽28.115m。 二、开挖方式 本工程深基坑拟采用分层分段、自上而下方式由地表向下逐层开挖每层开挖深度控制在2.5m,自卸渣土运输车进入基坑内倒运出渣。基坑底剩余土石方采用上臂挖机配合下部PC120挖机完成出渣。因场地周边居住区人员密集,本工程深基坑开挖不采取爆破施工。 三、开挖原则 基坑开挖应分层、分段、对称、限时开挖,遵循“先锚后挖(先撑后挖)、限时锚固(支撑)、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进行。 四、支护形式 XX端头井围护采用排桩+内支撑支护方式,标准段围护采用排桩式锚杆挡墙。 1、小里程端端头井:基坑深约19.5m,为土岩混合边坡,采用桩+内支撑形式,桩径800mm。内支撑设计为三层斜支撑。第一道支撑为钢筋混凝土支撑,第二、三道为钢支撑。土石方开挖至设计支撑底下0.5m时,及时按设计架立钢管支撑,并对钢管支撑预加轴力,减少支护前桩体的变形。在该层支撑完成后方可进行下层土石方开挖。 2、标准段:基坑深约18.7m,为土岩混合边坡,采用排桩式锚杆挡墙,桩径800mm。排桩式锚杆挡墙施工采用逆作法,桩身设置锚杆,进行分段分层施工,从上至下,边开挖、边支护,基坑开挖至锚杆下0.5m时,立即施工锚杆,锚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下挖基坑至下一道锚杆下0.5m。桩间面板设置砂浆锚杆挂网,采用C25钢筋网喷射混凝土,1
桩间坡面及下部面板均需设置泄水孔,梅花形布置。严禁大锅底开挖,基坑开挖过程中加强对基坑的监测。 3、大里程端端头井:基坑深约20.5m,采用排桩式锚杆挡墙,桩径800mm。施工方法同标准段施工。 五、土石方开挖步骤 XX车站沿里程方向把车站按中心线位置分成东西两段,先进行第一阶段(小里程段+标准段)开挖,开挖长度约为137m。剩余部分为第二阶段(大里程段+标准段)开挖范围,开挖长度约为91.12m。端头井冠梁及第一道砼支撑施工完毕后,待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基坑土石方开挖。开挖前,在砼支撑上覆土0.5m厚,保护砼支撑的外观,用1台PC220挖机进行开挖。每层的开挖深度为2.5m,长度为20m,相邻两段不可同时开挖,分层分段进行施工。首先对端头井范围内进行开挖,在开挖的同时进行锚杆及桩间喷射混凝土施工,以免桩体暴露时间过长,且在端头井与标准段交界处进行放坡,坡度为13%,便于出渣车出入,待端头井第一层开挖完成后,在进行锚杆及桩间喷射混凝土施工的同时,继续进行对标准段第一层土石方进行开挖,在小里程段与大里程段交界处向大里程段放坡,坡度13%,待标准段第一层开挖完成后,开始施工标准段锚杆及桩间喷射混凝土的同时进行端头井第二层土石方开挖。重复以上开挖顺序,直至开挖到基坑底,开挖至基坑底后剩余大里程段的土体采用1台长臂挖机,在下部用一台PC120反铲挖掘机进行接力开挖。土层纵坡坡度不宜大于1:1,岩层纵坡坡度不宜大于1:0.5,土岩分界平台宽度不宜小于2m。在后序开挖过程中,PC120反铲挖掘机都需进行堆土。开挖期间,做好基坑内的的排水,防止分层土石方滑移造成倾覆事件。施工顺序详见基坑开挖断面图。 六、开挖技术措施 在土石方开挖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2
1、土石方开挖过程中应特别强调对管线的保护。开挖暴露前调查清楚(包括具体里程、埋深等)、标明位置,开挖过程中留有保护距离、人工挖掘暴露,暴露后加以支吊保护,严禁碰撞。 2、土石方开挖到各层开挖面时,及时施作支撑体系及锚杆。支护完成才能进行下一层土石方开挖。 3、严禁在挖土过程中碰撞已架设好的钢支撑结构。 4、运输便道应设专人修整,确保运输安全、提高效率。 5、在土石方开挖过程中,应加强观察和监控量测工作,以便发现施工安全隐患,并通过监测反馈及时调整开挖顺序。 6、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发现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时,及时报驻地监理、业主确认并做好记录,绘制施工工程地质素描图。当基底持力层与设计不符时,及时通知设计、监理协商解决。 7、基坑开挖完成后应及时清底验槽,浇筑垫层封闭基坑,减少地基土暴露时间,并尽快浇筑底板,形成对围护结构的支撑保护。 8、开挖过程中应严格保护支撑和围护结构,围护结构侧300mm范围内的土石方宜采取人工挖除。开挖到基坑底以下200~300mm的土石方应采用人工修坡方式挖除,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应及时进行垫层施工。 七、土石方外运 土石方采用挖机、装载机相互配合装车,自卸车外运至重庆市有关部门指定场地,不得随意乱弃。 安全技术交底: 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十大纪律。 2、严格执行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技术措施,不准擅自修改。 3、基坑开挖前,应先检查了解地质、水文、道路、附近建筑物、民房等状况,做好记录,开挖过程经常观测变化情况,发现异常,立即采取应急措施。 4、作业前要全面检查开挖的机械、电气设备是否符合安全要求,严禁带\"病\"运行,基坑边排水以及基坑内集水措施是否落实。 5、作业中应坚持由上而下分层开挖,先支护、后开挖的原则,不准碰损边坡或碰撞支撑系统或围护桩,防止坍塌,严格控制一次开挖深度,未支护前不准超挖。 3
6、基坑周边严禁超荷载堆土、堆放材料设备,不得搭设临时工棚设施。 7、基坑抽水用潜水泵和电源电线应绝缘良好,接线正确,符合三相五线制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要求,抽水时坑内作业人员应返回地面,不得有人在坑内边抽水边作业,移动泵机必须先拉闸切断电源。 8、汽车运土,装载机铲土时,应有人指挥,遵守现场交通标志和指令,严禁在基坑周边行走运载车辆。 9、基坑开挖过程,应按设计要求,及时配合做好锚杆拉固工作。 10、基坑开挖到设计标高后,及时进行基础施工,防止基坑暴露时间过长。 11、夜间作业应配有足够照明,基坑内应采用36V以下安全电压。 12、土方开挖时,禁止酒后作业,严禁嬉戏打闹,禁止操作与自己无关的机械设备; 环境保护措施: 为了保护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避免由于施工造成的作业污染和扰民,保障工地附近居民和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所以将环境保护作为过程控制重点。 1、清理施工垃圾时使用容器吊运,严禁随意凌空抛撤造成扬尘。施工垃圾及时清运,清运时,适量洒水减少扬尘。 2、施工道路须硬化,并随时清扫洒水,减少道路扬尘。 3、工地上使用的各类柴油、汽油机械执行相关污染物排放标准,不使用气体排放起标的机械。 4、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尽量库内存放,如露天存放时采用严密苫盖。运输和卸运时防止遗洒飞扬。 5、在施工区禁火焚烧有毒、有恶臭物体。 6、办公区、施工区、生活区合理设置排水沟,道路及场地适当放坡,做到污水不外流,场内无积水。 7、食堂附近设置简易有效的隔油池,产生的污水先经过隔油池,平时加强管理,定期掏油,防止污染。 8、作业时尽量控制噪音影响,对噪声过大的设备尽可能少用。在施工中采取防护等措施,把噪音降低到最低限度。 9、 在施工现场倡导文明施工,尽量减少人为的大声喧哗,不使用高音喇叭或怪音喇叭,增强全体施工人员防噪声扰民的自觉意识。 4
10、开挖土方在规定时间、规定路线、规定地点弃土,严禁乱倒乱堆。 被交底人签字: 编制人: 复核人: 交底人: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