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开挖技术交底
(1)、基坑开挖 ①挖基准备
复核基坑中心线、方向、高程;按地质水文资料,结合现场情况,决定开挖坡度和支护方案,定出开挖范围;按基坑四周地形,做好地面防、排水工作。
②开挖方法
基坑应尽量在枯水季节施工,基坑开挖不宜间断,达到高程,经检验合格后,应立即砌筑基础。基坑可采用垂直开挖、放坡开挖、支撑加固或其他加固的开挖方法。在有地面水淹没的基坑,可修筑围堰、改河、改沟、筑坝排开地面水后,再开挖基坑,或采用其他方法修建基础,使用机械开挖时,不得破坏基底土的结构,可在设计高程以上保留0.3m-0.5m厚度由人工开挖。挖基弃土不得防碍开挖基坑及其他工作。基坑平面尺寸,应按基础大小每边加宽0.3m-0.6m,遇有地下水,应加四周排水沟及集水井的预留位置,挖基后需打桩的,还应留有打桩架的工作面积。
(2)、基坑护壁
当基坑较深,土方数量较大,或基坑坡度受场地,或基坑地质松软、含水量较大,坡度不宜保持时,应采用护壁加固。护壁加固方法主要有挡板支撑护壁、喷射混凝土护壁、混凝土围圈护壁。
①挡板支撑护壁
挡板支撑,可采用横、竖向挡板与钢(木)框架支撑坑壁。基坑每层开挖深度,视地质情况而定,一般不宜超过1.5m,挖一桥涵工程段,
支一段,直到需要深度。
吊斗出土时,应设防护措施,避免吊斗碰撞支撑。支撑应随时检查,发现变形,及时加固或更换,更换时应先撑后拆。支撑拆除顺序,应自下而上,待下层支撑拆除并回填土后,再拆除上层支撑。
② 喷射混凝土护壁
喷射混凝土护壁用于稳定性较好,渗水量少的基坑。喷护的基坑深度应按地质条件决定,不宜超过10m。
③ 混凝土围圈护壁
混凝土围圈护壁,除流砂及呈流塑状态的粘性土外,适用于各类土的开挖防护。
围圈混凝土由上而下逐层灌注。顶层应一层整体灌注,以下各层分段开挖灌注。上下层混凝土纵向接缝应相互错开。分层高度以垂直开挖面不坍塌为原则,一般顶层高2m左右,以下每层高1-1.5m。
(3)、基坑排水
明挖基坑,应保证基坑底不被水淹,可采用汇水井或井点法排水。 (4)、基坑检验与基底处理
基坑主要检验基底平面位置、尺寸及高程,基底地质、承载力与设计资料是否相符,基底的排水处理情况。
砂类土层基底承重面应修理平整,砌筑基础时,先铺一层水泥稠砂浆。粘性土层基底,整修基面时,应就其天然状态加以铲平,不得用回填土夯平的办法处理。必要时,可向基底夯入10cm以上厚度的碎石,碎石层顶面不得高于基底设计高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