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基础知识
《春晓》
(1)诗中描写了 ( )季的美好景象。诗人不是从所见去抒发情感,而是从所 ( )去联想,让人好像 ( )鸟叫,好像 ( )花落。
(2) 辨音。不觉( )晓睡觉( )处处( )处( )理
(3)请你再写出两句描写春天的诗。
《凉州词》
(1)欲“饮琵琶”中的“欲”意思是 ( ); 夜“光杯”是指 ( )。
(2)对错
1)王翰和王之涣都是唐代诗人,他们写的《凉州词》都是边塞诗( )
2)王翰的《凉州词》最后一句是反问句,是千古名句,令人深思。( )
3)这首诗描写了战士们出征后的场面。( )
《出塞》 ?
(1)辨音。万里长征人未还 ( ) 还( )来就菊花但
是龙城飞将 ( )在将( )军
不教 ( )胡马度阴山教( )课(2)龙城飞将指的是 ( ),他是 ( )代名将,被世人成为 ( )
(3)阴“山”指今天的 ( )境内,古代中国的边疆要塞。
(4)《出塞》这首诗中的 ( )是千古名句,前半句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方法。
《芙蓉楼送辛渐》
(1)本诗的作者是唐代的“七绝圣手” (,)盛唐时期著名的( )诗人。
(2)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你还知道哪些送别诗 ?请写出三首 (诗的题目即可 )
(3)王昌龄送的人是 ( )
《江雪》这是一首五言 ( ),这首诗仿佛一幅画,你看到了怎么样
的一幅画呢 ?
(1)柳宗元与当时唐朝另一位大文豪 ( )一起倡导古文运动,与宋
朝的 ( )( )
( )( )( )王安石一起被称为唐宋八大家。
(2)孤舟蓑笠翁中的老渔翁是( )的精神写照。
《望洞庭》
(1)这首诗中有两个比喻句,请你分别找出来并写出本体和喻体。
(2)判断对错。两相和的意思是指水域月光融为一体。 ( ) 白银盘是指用白银做成的盘子。 ( )(3)刘禹锡被称为 ( ),王维为 ( ),李贺为 ( ),白居易为 ( )
《凉州词》黄河远上:孤城:仞:
度:何须:
(1)辨音黄河远上白云间( )京口瓜洲一水间( )
(2)判断对错:仞是古代长度单位,七米或八米为一仞。( )
诗中杨柳指的是《折杨柳》这首曲子。( )
《山行》仿照例子填空。远上寒山石径斜 --(写山,写山路 )白云深处有人家 --( )
停车坐爱枫林晚 --( )霜叶红于二月花--( )
(2)小李杜是指 ________ ,李杜指 ( ),王孟指 ( )同为山水田园派代表诗人,韩柳指的是( )
《夜宿山寺》 ?
1、这首诗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楼的高,表达了诗人向往神仙般生活的追求。
2、危楼,这里指。而不是快要倒塌的楼。
《望庐山瀑布》 ?
(1)组词炉( )庐( )遥( )瑶( )
(2)判断对错
1)诗人采用夸张的方法,抒发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2)前两句把动态瀑布写静了。( )
3)"疑"与疑是地上霜中的 "疑 "意思相同 ( )
《小池》 (1) 组词惜( )昔( )池( )驰( )
(2)泉眼无声惜细流中的“惜”的意思是 ( )
(3)树阴照水爱晴柔中“爱晴”的意思是 ( )
《登鹳雀楼》中前两句诗是诗人所 ____,短短的十个字,现在看来,也如身临其境,如见其景,后两句是诗人
所(),要想看到最远方,就得登上更高一层楼。
依:尽:穷:更:
( )这两句诗现在被人用来鼓励别人积极向上、不断努力。请你写出其他的激励人们的诗句( )
《画鸡》明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生平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2、直译:它的头上鲜红如红花怒放的帽子不用栽培是天生就有的,它是白鸡所以满身雪白走过来。一生中它从来不敢随便说话,一旦喊起来千门万户就随着打开了。
3、这首诗前两句状物明确,按照从局部到整体的顺序,生动的刻画出了大公鸡的威严姿态。后两句又道出了深刻的道理,说出了公
鸡的威严,同时也是在暗喻自己。
《绝句》这首诗主要写的是作者居住的环境四周美丽的景色。碧绿的柳树上,黄莺在歌唱 ,晴空万里的蓝天,一行白鹭在飞翔。 ( )
从窗口可以看见西山的白雪,门外沿江停着来自万里以外的船只。( )
这首诗由近及远,描写有动有静,动静结合,描绘出了一副非常优美的图画。
(1)大李杜指的是 ( )和( ),小李杜指的是 ( )和( )
(2)诗人杜甫生于开元盛世及安史之乱时,历尽艰难,他的诗记
载了这一时期的历史现实,所以被后人称为( )
(3)这首诗描绘的是季节的景色,请另外写出两句描写该季节景
色的诗 :
《赠汪伦》 (1)这是一首 ( )诗,是 ( )送别 ( )
(2)李白是我国文学史上继( )之后的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3)本诗运用了 ( )的修辞方法形象的写出了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
《春夜喜雨》这首诗描绘的是春夜雨景。"好雨 "同时也说出了作为一个 "好人 "应该具有的高尚品格。
(1)读音。好 ( )雨,潜 ( )入夜,花重 ( )锦官城
(2)这首诗是描写春夜 ( )的,诗人按照 ( )雨, ( )雨, ( )雨的思路,赞美了 ( )的及时。
(3)"好雨知时节 "这句运用了 ( )的修辞方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