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隧道开挖支护

隧道开挖支护

来源:九壹网
隧道开挖支护

一、隧道开挖:

隧道施工中,开挖方法是影响围岩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钻爆法仍然是目前应用最广、最成熟的山岭隧道开挖方法。杭长客运专线隧道开

挖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全断面法、台阶法、三台阶临 时仰拱法、六步CD工法等。 1、 全断面开挖法

主要适用于Ⅰ~Ⅱ级硬岩地质。

控制要点:控制循环进尺、开挖成型以及超欠挖(5cm),及时支护。 2台阶开挖法

台阶法适用于Ⅳ级围岩硬质岩和Ⅲ级围岩地质。

控制要点:控制循环进尺及台阶长度(10~50m;3~10m),及时支护,仰拱及时成环。 3、三台阶临时仰拱法开挖

三台阶临时仰拱法适用于Ⅳ级围岩偏压段、Ⅴ级围岩一般地段,其中Ⅴ级围岩和Ⅳ级围岩偏压、软质岩层地段设临时钢架。

控制要点:及时支护,控制循环进尺及临时仰拱及时施作,第3部台阶开挖后仰拱应紧跟。 4、六步CD工法

六步CD工法适用于Ⅴ级围岩偏压段。

1 4 封底C25喷 封底C25喷2 2 封底C25喷3 封底5C25喷 5 控制要点:循环进尺(1榀拱架)、工序步距(仰拱封闭成环IV V VI级围岩距掌子面的距离不得大于35m)、掌子面封闭喷射砼(8cm)、封底C25喷砼(10cm),2-3部之间的临时钢架。 二、超前地质预报

? ① TSP超前预报系统(100~ 150m)

? TSP202、TSP203超前预报系统,具有适用范围广、预报距离长、时间短、对施工干扰小、费用少等优点。其基本原理是:首先在洞内指定的震源点用小量炸药激发,产生的地震波在岩石中以球面波的形式向前传播,当地震波遇到岩石物性界面(即波阻抗界面,如断层、岩石破碎带、岩性突变等)时,一部分地

震信号反射回来,一部分地震信号透射进入前方介质,反射的地震信号将被两个三维高灵敏度的地震检波器接收。通过对接收信号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进行分析,可推断断层和岩石破碎带等不良地质体的位置、规模、产状及岩石动力参数。 ? ②地质雷达法(30~50m) ? ③超前水平钻孔法 ? ④地质分析法(5~10m)

? 地质调查与推断是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最基本的方法,可以随时进行,不干扰施工,其他预报方法的解释应用,都是在地质资料分析判断基础上进行的。通过收集分析地质资料,地表详细调查,隧道内地质编录、素描、数码照相、地质罗盘、超前风钻、涌水量预测等方法,了解隧道所处地段的地质条件,运用地质学理论,对比、论证、推断,预报隧道施工前方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情况。

三、隧道支护 1、超前支护:

管棚控制要点:材质热轧无缝钢管;管棚长度,丝扣连接,钢管同截面接头数不超50%;环向间距40cm;尾部止浆段长度110cm;外插角1~3°;注浆压力0.5~2Mpa;环向误差小于5cm

超前小导管控制要点:材质热轧无缝钢管;环向间距(双层30cm,单层40~50 cm);尾部止浆段长度30cm;外插角(双层40°和5~10°

交错布置;单层5~10°);注浆压力0.5~1Mpa;搭接长度不小于1.0m。 2、锚杆:140°范围中空注浆锚杆,锚垫板,角度; 3、钢筋网:搭接

4、钢拱架:保护层,拱脚悬空,锁脚锚管,垫块。 5、喷射砼:厚度,试件。

日常检查应控制隧道开挖、支护存在的问题:

1、(掌子面、Ⅲ级围岩)径向锚杆非径向施打,角度不正确且未设锚垫板。

锚杆钻孔应与围岩壁面或其所在部位岩层的主要结构面垂直。锚杆必须设置钢托(垫)板,垫板尺寸为150mm×150mm×6mm。

2、掌子面上台阶左侧拱架未施作锁脚锚杆,右侧锁脚锚杆施打未紧贴拱架,施作角度不正确。

锁脚锚管垂直围岩壁面,每榀钢拱架两侧设置,与钢拱架焊接。且必须对锁脚钢管进行注浆,确保钢架基础稳定。

3、掌子面右侧缩脚锚杆未及时施作。

掌子面开挖后,及时施作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架立钢架, 施作锁脚钢管。

4、两侧边坡过陡,局部塌方,是否及时支护。

加强边仰坡监测,及时施作边仰坡喷锚网支护,并做好截排水措施;边坡坡度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放坡分级开挖及时支护开挖。

5、掌子面初支钢架是否及时跟进施作,否则不符合铁建设【2010】120号文规定;

软弱围岩隧道Ⅴ级地段采用台阶法施工时,上台阶每循环开挖支护进尺不应大于1榀钢架间距。掌子面停止掘进、及时支护。

6、上、下开挖台阶交界处钢拱架背后严重空脱。

钢架在初喷4cm后架设;钢架与围岩间的间隙应用喷砼充填密实,先喷射钢架与围岩间的空隙,再喷射钢架与钢架间的砼,钢架与喷砼形成一体。

7、边墙与仰拱钢架连接缺连接钢板;

钢架由拱墙A、B、C单元及仰拱D、E单元组成。各单元由连接板焊接成型。

8、拱顶是否设置监控量测点;

监控拱顶下沉、掌握标准,净空收敛量测断面间距Ⅴ级围岩5m、Ⅳ级围岩10m、Ⅲ级围岩30m。

9、径向锚杆与钢拱架是否连接;

为增强钢架的整体稳定性,根据设计要求,将钢架与锚杆(定位锚杆)焊接在一起。

10、下台阶交界处连续4榀拱架脚底是否悬空。

边墙每循环开挖支护进尺不得大于2榀;下台阶开挖后,即初喷4cm砼,接长钢架,施作洞身结构的初期支护;钢架底脚严禁悬空或置于虚渣上。(下垫预制块或钢枕)

11、上中台阶交界处钢筋后背钢筋网片外露应满足长度要求。 钢筋网片外露长度(搭接长度)应为1~2网格,采用焊接。 12、围岩由Ⅴ级变为Ⅳ级时,初期支护未由Ⅴ级支护向Ⅳ级围岩段过渡。

按设计施工。

13、初期支护封闭成环位置距掌子面,应符合铁建设〔2010〕120号文“Ⅴ级围岩封闭位置距离掌子面不得大于35m”规定。开挖工法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否则立即责令临时停止掌子面开挖施工。

隧道开挖后初期支护应及时施作并封闭成环,Ⅳ、Ⅴ级围岩封闭位置距离掌子面不得大于35m;严格按设计工法施工。

14、钢拱架锁脚锚管施打方向和角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锁脚锚管垂直围岩壁面,每榀钢拱架两侧设置,与钢拱架焊接。且必须对锁脚钢管进行注浆,确保钢架基础稳定。

周边眼炮眼孔距按照批复的施组施钻,规范要求光面爆破周边眼间距软岩40~50cm、软质岩35~45c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