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隧道开挖和初期支护措施

隧道开挖和初期支护措施

来源:九壹网
洛渡水电站场内交通工程 【23#公路】K2+022.31~3+335.00段

(合同编号:XLD/0777)

23#公路隧洞进洞口段 开挖和初期支护方案

批准: 审核: 校核: 编制: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工程局 溪洛渡水电站工程项目经理部

二00七年三月九日

1 、编制依据

1.1、根据合同文件的要求和【23#公路】设计文件(两阶段施工图); 1.2、根据《实施阶段施工组织设计》审查会议确定的主要节点工期; 1.3、现场实际获得的地质资料和类似的施工经验; 1.4、

2 、工程概况

2.1 概述

根据根据【23#公路】设计文件(两阶段施工图),本标隧道位于电站工程区内,为电站施工期左岸上游区域场内交通的支线公路。路线由已建成的23#公路K1+951.0( EL620.02)接线,长隧道穿越豆沙溪沟沟口右岸陡峭地形区域,在豆沙溪沟沟口附近出洞,并与豆沙溪大桥右岸引道连接(隧道出口和终点桩号K3+342.00,EL630.00),线路总长1390.92m,K2+155.00~3+342.00为隧道段,隧道总长1187m。

根据设计通知,隧道进口桩号根据现场实际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桩号为K2+141.00,调整后隧道总长1021m。 2.2 工程地质

K2+141.00~K2+244.00段:该段为23#公路隧洞进口段,处于弱~强风化、弱卸荷带内。岩性为P2β2致密状玄武岩和P2β1层斑状玄武岩和角砾集块熔岩,岩体坚硬。C1层间错动带在顶拱和边墙出露,基体裂隙较发育,对围岩稳定不利,应有相应支护措施。该段围岩类别以Ⅲ类为主,部分Ⅳ类。

K2+244.00~K2+486.00段:该段岩性为P2β1层斑状玄武岩,岩体新鲜、坚硬、较完整。层内错动带不发育,基体裂隙较发育。岩体以块状结构为主,部分次块状结构,嵌合紧密。该段围岩类别为Ⅱ类。

K2+486.00~K2+636.00段:该段岩性为P2β1层斑状玄武岩、P2βn湖沼相的泥页岩沉积层P1m浅海相灰至深灰色厚层状生物碎屑灰岩,玄武岩合灰岩新鲜坚硬,P2βn湖沼相的泥页岩沉积层岩体力学性质较差。该段错动带及裂隙比较发育,岩体在玄武岩中以块状~次块状结构为主,在灰岩中以厚层状结构为主。在顶拱及边墙出露P2βn沉积层岩石松软,对围岩稳定不利,应有相应支护措施,另外应注意灰岩中溶岩现象。该段围岩类别主要以Ⅳ类为主,局部Ⅲ类。

K2+636.00~K3+120.00段:该段岩性为P1m浅海相灰至深灰色厚层状生物碎屑灰岩、岩体新鲜坚硬。该段裂隙较发育,岩体以厚层状结构为主。在开挖过程中,注意溶岩现象。该段围岩类别为Ⅱ类。

K3+120.00~K3+248.00段:该段处于弱风化、弱卸荷带内,部分处于强风

化、强卸荷带内。岩性为P2βn湖沼相的泥页岩沉积层和P1m浅海相灰至深灰色厚层状生物碎屑灰岩。该段裂隙比较发育,岩体以碎裂和镶嵌结构为主,在顶拱及边墙出露P2βn沉积层岩石松软,对围岩稳定不利,采取相应支护措施,另外应注意灰岩中溶岩现象。该段围岩类别以Ⅳ类为主,部分Ⅲ类。

K3+248.00~K3+342.00段:该段为23#公路隧洞出口段,小桩号段位于强风化、强卸荷带内,裂隙比较发育,岩体以碎裂和镶嵌结构为主,在顶拱及边墙出露P2βn沉积层岩石松软。大桩号段为崩坡积层Col+dlQ4,围岩类别为Ⅴ类。 2.3 隧洞断面特性及施工特点 1.3.1 隧洞断面特性

隧道内设臵平曲线长度为482.5m一处,其半径为255m,缓和曲线长2×45m,进出口均设臵在直线段上:隧道内设臵纵坡0.8617%(长1120m)和设臵纵坡0%(长135m)各一处。

隧道建筑限界:9.5×4.5m。隧道内轮廓采用标准断面,即拱部为R-5.00m的单心半圆,侧墙为R-7.50m的圆弧。紧急停车带在正常断面基础上加宽3.5m,有效长度30m,全长40m。

隧道断面采用三心圆,隧道净空为10.0×6.41m(宽×高)。紧急停车带的净空为13.5×7.135m(宽×高)。对于Ⅱ、Ⅲ级围岩段采用喷锚支护衬砌,其余隧道段均采用复合衬砌。

表 1 各种断面支护衬砌结构参数表

初期支护 围岩类型 喷层 mm Ⅱ1 Ⅱ2 Ⅲ1 Ⅲ2 Ⅳ1 Ⅳ2 Ⅴ Ⅴ强 80 100 锚 杆 部位 直径 mm 长度 m 间距 环×纵 m 部位 直径 mm 超前支护 长度 m 间距 环×纵 m 3×0.4 3.2×0.35 4.2×0.35 钢架 型号 格栅 I18 间距 m 二次衬砌砼 拱墙 mm 300 350 仰拱 mm 路面 mm 280 280 280 280 100 拱墙 Φ22 2.5 1.2×1.2 拱 拱 Φ22 2.0 1.2×1.2 Φ22 2.5 1.2×1.2 100 拱墙 Φ22 3.5 1.0×1.0 150 拱墙 Φ22 3.0 1.0×1.0 200 拱墙 Φ22 3.0 1.0×1.0 拱墙 Φ22 3.5 0.8×0.8 0.6 拱墙 Φ22 3.5 0.6×350 350 280 450 450 280 600 600 280 拱 Φ25 4.5 拱 Φ25 5.0 拱 Φ25 5.0 格栅 1.0 350 350 280 2.3.2 施工特点

1、 隧洞开挖断面相对较大、单头进尺较长,岩性较差,Ⅳ~Ⅴ类围岩约占

31.7%,工期紧,开挖及衬砌难度较大,开挖中需加强临时安全支护,确保施工安全。

2、 当在顶拱出露且埋深较浅时,容易形成塌顶和局部楔形、三角形不稳定块体,对隧洞顶拱局部围岩稳定影响较大,施工中通过这些洞段时应作好超前预测预报,并采取相应的工程处理措施。

3、 隧道施工只能采用单向掘进,而隧道K3+328.00~3+42.00段有共104m长的Ⅴ类围岩开挖和衬砌,这对整体施工进度及施工工期安排带来严峻考验。 2.4 主要工程量

其主要合同工程量如下表:

表2 主要工程量表 序号 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项目名称 洞口工程 土方 石方 砂浆锚杆 砂浆锚杆 喷砼 钢筋网 600KN预应力锚索 洞门C20砼 洞门C20片石砼回填 拱顶回填粘土 拱顶回填碎石土 洞身工程 石方洞挖 砂浆锚杆 钢筋网 格栅钢架Ⅰ、Ⅱ级钢筋 格栅钢架型钢 型钢钢架 型钢钢架Ⅱ级钢筋 喷砼 C20砼 C25砼 C20片石砼回填 水泥砼路面 路面基层(C20砼) 路面平整层(C20砼) 单位 m3 m3 根 根 m3 t 根 m3 m3 m3 m3 m3 根 t t t t t m3 m3 m3 m3 m3 m2 m3 工程量 2250 240 25 96 1.536 12 86252 25992 52.47 88.192 14.628 137.288 11.528 3833 4209 2600 27 859 6754 676 备注 Φ25,L=3.0~4.5 3×Φ25,L=9.0 Φ25,L=2.0~4.5 C25 fr=5.0MPa,厚28cm 厚15cm 厚10cm 3、施工总布臵

3.1 施工供风、供水

根据临建系统的布臵,在原23#公路下延段K2+240.00右侧EL620布臵了容量40m3的2#水池,在23#公路隧道进口右侧EL665布臵了容量60m3的3#水池。从黄桷堡施工营地内供水点用Φ3\"无缝钢管接先至2#水池,再用水泵从2#蓄水池抽至3#高位水池,洞内由3#水池供水,用Φ3\"无缝钢管接至洞内工作面提供施工用水,压力不够时采用加压泵。

在23#公路右侧3#场地内布臵了空压站,站内布臵5台m3的电动空压机,用Φ6\"无缝钢管向洞内提供施工用风。

洞内供风、供水由进口风、水系统接入,并排布臵于隧洞边墙同侧,风筒固定在顶拱靠边墙侧锚杆上。用钢筋焊接支架,规范布臵,随开挖延伸。

表3 施工供风工程量表 序号 1 2 3 4 项目 电动空压机 供风管 供风管 供风管 容量(m3/min) 20 型号、规格 寿力、LG20-20/7 Φ6″ Φ4″ Φ2″ 单位 台 m m m 工程量 5 1200 200 200 无缝钢管 无缝钢管 皮管 备注 表4 施工供水工程量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项目名称 2#水池 3#水池 水泵 水阀 供水管 供水管 供水管 供水管 型号、规格 40 m 3 60 m 3 IS80-50-250型 Φ3″ Φ2″ Φ1.5″ Φ1″ 单位 座 座 台 个 m m m m 工程量 1 1 2 20 4000 500 400 200 备注 4m×5m×2m 5m×6m×2m 3.2 施工供电

在3#施工场地内布臵两台变压器,洞内供电管线路由变压器接入,为方便施工,同布臵于隧洞侧墙。 3.3 洞内排水

本工程隧洞进口工作面洞内底坡均为顺坡,主要利用排水沟自流排水。如洞内水流较大,在设有仰拱段排水困难时,设臵潜水泵抽排。从隧道出口从明路

段排水时,主要利用排水沟自流排水与安臵潜水泵抽排结合方式。 3.4 洞内通风散烟

隧洞的通风布臵通风设计考虑到通风主要受柴油机械控制,通风计算根据施工人员所需风量和柴油机械运行所需风量之和考虑供风计算。

人员所需 Vp=vpmk=3×40×1.1=132m3/min 式中 Vp—施工人员所需风量,m3/min;

vp—洞内每人所需新鲜空气,一般安3 m3/min计;

m—洞内同时工作人数;

k—风量备用系数,取1.10~1.15。 柴油机械按单位功率需用风量指标计算 Vg=V0N=(190+220×4)×4.1=4387m3/min 式中 Vg—使用柴油机时的耗风量,m3/min;

vp—单位功率需风量指标,一般为2.8~8.1m3/KW.min,建议选4.1m3/Kw.min;

N—同时在洞内工作的柴油机械的中额定功率,KW。

其中:施工人员40人;装载机按190KW/台;自卸车按220KW/台计。 洞内施工共需耗风量为:

V=(Vp+ Vg)=4519m3/min

故考虑采用压入式通风,洞口布臵1台2×55kw型轴流式风机,风筒采用φ=1000mm橡塑风筒。

4、 施工规划及程序

4.1 施工进度安排

根据施工总进度的安排,隧道施工时段安排在2007年04月01日~2008年04月07日。

洞身开挖:2007年4月1日~2007年12月31日; 初期喷锚支护:2007年4月1日~2007年1月25日; 仰拱及隧道拱墙衬砌:2007年5月21日~2008年3月29日; 洞内路面砼施工:2007年10月15日~2008年4月7日; 进口明洞段施工:2007年5月1日~2007年7月5日; 4.2 隧道施工规划及程序

根据本标段施工工期和现场特点,在明路段开挖及洞口坡面防护工作完成

后,进行隧道洞挖。根据设计要求及现场实际条件,洞挖只能从隧道进口单向掘进。待单向掘进一定进尺后跟进隧道砼衬砌施工,砼衬砌及路面施工从隧道进口向出口方向进行。

洞身主要为Ⅱ类围岩,Ⅳ类、Ⅲ类为辅,进出口段部分Ⅴ类围岩。Ⅱ、Ⅲ类围岩采用全断面开挖,周边光面爆破法,一次爆破成型,跟进锚喷支护;Ⅳ类围岩采用台阶法开挖,先跟进超前锚杆,在进行开挖,开挖完成后及喷锚支护。由于隧道只能采用单项掘进,为了满足开挖强度,拟定投入手风钻18~20台,进行爆破钻孔,洞挖采用两班循环作业。Ⅴ类围岩浅埋段采用CRD法施工,其余Ⅴ类围岩地段采用台阶拱部环行开挖留核心土,及时支护。施工中考虑到进洞口处于陡坎处,两侧是较高的路基边坡,为了减小洞口的安全隐患,当隧洞开挖到一定长度后开始进行隧道洞口10m长的明洞砼衬砌施工,以保证施工期安全。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隧道出口段需进行30~40m厚的覆盖层开挖,根据覆盖层开挖后揭示的地质情况,采取相应的开挖及支护措施,并采用电磁物探对出口段覆盖层进行探测,适时采用合理的方法施工,加强成洞观测,以指导施工。

根据隧洞结构特点,隧洞砼衬砌跟进开挖施工时,先两侧清基浇筑混凝土仰拱,并开始进行边顶拱砼衬砌钢筋制安、自制台车的架设及组合钢模的安装,跟进隧道边顶拱混凝土衬砌,同时跟进隧道混凝土路面施工,最后再进行附属的施工。砼路面施工采用从外向内,分幅、分段、跳仓施工,保证施工通道畅设施通。

5.4 明洞段及洞口施工

5.4.1 明洞开挖施工

洞口明挖和明路段土石方开挖同时进行。开挖过程中严格控制爆破药量,并及时进行边仰坡开挖边坡C20砼挂网喷锚支护。首先砍树伐青、其次清表剥离、再下挖。下挖时采用边坡一次成型分层法逐层向下进行施工。覆盖层开挖前,在开挖区周围,形成截水沟或排水沟。土方开挖采用PC220反挖挖装,15吨自卸车运至渣场弃渣。根据明路段设计图纸,明路段K2+100桩号公路左侧已出露基岩,该桩号至隧道进口K2+155段公路左侧均需进行大量石方开挖,开挖高度在40~50m。开挖之上而下进行,首先进行覆盖层的开挖,孤石开挖采用YT-28手风钻造孔,装药量为0.06kg/m3,覆盖层开挖下降一定高度后,根据岩石出露情况,开始对基岩开挖,岩石开挖采用预裂爆破,QZJ-100B支架式潜孔钻,人工装乳化药,电雷管引爆的爆破方案。待安全隐患处理完后用反挖集碴并挖装,15t自卸车运至碴场弃碴。洞口坡面防护随开挖进行。开挖工程中,根据基岩出露情况,确定进洞位臵是否需要进行调整。

5.4.2 边墙基础

明洞基底地基容许承载力不得小于0.4MPa,如小于0.4MPa时,则应采取浆砌石换底基等措施,并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偏压和单压明洞的外边墙基底,垂直路线方向开挖成向内的斜坡,以提高基底的抗滑能力。 5.4.3 明洞及洞门衬砌施工

明洞衬砌先进行仰拱衬砌,仰拱衬砌时衬砌至边墙,高出排水沟顶30~50cm,仰拱衬砌完成后进行仰拱混凝土回填,然后进行边顶拱混凝土衬砌,脚手架固定组合钢模板作内外模,外模支撑脚手架上配备足够的压重,以防止跑模。混凝土输送泵泵送砼。边墙浇筑时两边墙同时进行,上升高度基本保持一致,以保证模板不变形。顶拱浇筑时内模采用自制钢筋行架结构支撑,行架支撑于脚手架上,脚手架中部留出3.5m×3.6cm的施工通道。脚手架横向间距35~45cm,纵向间距35~45cm,水平方向连接杆间距70cm左右。当拱圈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后,拆除内外支模。边顶拱衬砌完成后在进行隧道洞门施工。 5.4.4 回填及拱架拆除

拱圈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拱墙背防水设施完成后,方可进行拱背土方回填。回填土方应分层夯实,每层厚度不大于30cm,两侧回填的土面高差不能大于50cm;回填到拱顶后分层满铺填筑。如填筑方量较大,则人工填筑夯实到顶拱以上1m后使用机械施工。

在人工填筑时,拱顶中心回填高度70cm以上后拆除拱架;机械回填则在回填土石全部完成后再拆除拱架。 5.4.5 洞门施工及顶拱回填

明洞断衬砌完成后,进行洞门混凝土施工。洞门混凝土挡墙浇筑采用组合钢模板人工立模,脚手架支撑固定模板,采用混凝土输送泵泵送砼入仓,人工振捣密实。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洞顶排水沟及防水设施施工,施工完成后,进行顶拱碎石土回填。 5.4.3 隧道洞口施工

洞口施工是隧洞施工的关键项目,尤其是在雨季,应先修砌洞顶截水天沟后再进行路堑开挖,洞口边坡仰坡的防护完成后才能参考设计并依实际情况开挖洞室。另外,洞口围岩埋深浅,是隧洞施工的最困难地段,必须十分重视保护围岩,爆破后立即喷射砼,尽快封闭岩面,防止围岩过渡变形而形成崩塌,充分发挥围岩的自稳能力。因此洞口施工尽量安排在冬季或雨季前,基础臵于稳固的地基上,做好防排水工作。洞门拱墙与洞内相邻的拱墙同时施工,连成整体。

由于进洞口处于陡坎部位,存在飞石和掉块的可能,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首先在陡坎的顶部EL950设臵一道安全防护栅栏,并挂警示绳,设臵明显警告标志,消除安全隐患,以保证下部人员施工安全。同时为了减小洞口的安全隐患,在隧道开挖到一定安全距离后对进口明洞10m段进行砼衬砌施工。

隧洞出口段埋深较浅、围岩稳定性较差,施工前对出口段边坡先进行清理,并根据围岩情况适时进行固结灌浆卸荷处理,以确保出口段施工安全。

隧道挂口采用人工搭架,在距拱线以上(含拱角下1m)外30、80cm处各设一圈φ25,L=3.5~4m@30~60cm的锁口砂浆锚杆,锚杆向上倾角10~20度,同时平面方向呈扇形布臵,并尽量与卸荷结构面(或层理面)垂直,两层锚杆之间的孔位相互错开,同时设臵φ25,L=9.0m的砂浆锚杆,洞口坡面进行厚10cm的C20喷砼支护。隧道挂口进洞以后,在明洞没有衬砌之前,在洞脸上部的边坡上,将φ25的钢筋伸入基岩1.5m,并外露1.0m,间距80cm作为承力杆件,并在其上纵向焊接φ22钢筋,间距25cm,面铺竹夹板并涂醒目颜色作为安全屏障,以防坠落物伤害施工人员。

5.5 洞身施工

5.5.1 洞挖施工方案

洞身段从桩号K2+185~K3+335,根据本标规划设计,洞挖采用进口一个工作面单向掘进。根据招标技术文件地质描述,玄武岩段围岩隧道长度为303米,灰岩段隧道长度为700~800米,其中Ⅱ、Ⅲ类围段占隧道总长的72.3%,Ⅳ、Ⅴ类围岩占隧道总长的27.7%。Ⅱ、Ⅲ类围岩采用全断面开挖,采用自制台车人工钻孔,一次投入18~20台钻进行钻孔,每天采用两班循环作业,拟定投入钻工40人。Ⅱ、Ⅲ类围岩设计钻孔深度3.5~4m,每循环进尺3.2m,每月计划进尺180m。Ⅳ级围岩采用台阶法施工,上层台阶高度6.5m,采用自制台车人工钻孔,一次投入18~20台钻进行钻孔,每天采用两班循环作业,拟定投入钻工40人。Ⅳ级围岩钻孔设计深度2.5~3m,每月计划进尺99m。支护及时跟进,根据实际地质条件,与开挖面最大距离不超过30m。Ⅴ级围岩采用CRD法施工,计划月进尺30~40m。 5.4 洞挖施工程序

施工准 备 测量放线 造 孔 装 药 爆 破 散 烟 安全 处理 及安 全支 护 出 碴 下一循环 施工准备 通 风 5.3 施工方法

5.3.1 隧道进洞段开挖方法

根据投标文件地质描述,隧道进洞段为Ⅳ级围岩,根据我部在进行23#公路下延段开挖类似边坡的施工经验,推断隧道进洞段为Ⅲ级围岩偏弱,故开挖采取Ⅳ级围岩的开挖施工方法。 5.3.2、Ⅱ、Ⅲ类围岩洞挖施工

隧道为三心圆曲墙式断面,Ⅱ、Ⅲ类围岩最大开挖断面面积约68.1 m2,采用全断面法开挖。洞挖施工采用自制台车,人工持手风车钻孔,多层楔形掏槽方式,每循环钻孔深3.5~4.0m,周边孔距40~50cm,崩落孔距70~90cm,人工装药,微差非电管引爆乳化炸药实施毫秒微差爆破,周边光面爆破。爆破完毕、通风散烟后,采用反铲挖掘机对爆破面上残留的松动岩块进行彻底的检查清除。

爆渣由ZL50装载机装15t自卸汽车,有用料运至黄桷堡堆存,无用料运至豆沙溪沟渣场弃渣。

5.3.2 Ⅱ级紧急停车带洞挖施工

根据23#公路技术交底专题会议精神(具体参见23#公路技术交底专题会议纪要),紧急停车带的位臵在实际施工中,根据围岩地质情况可作相应调整,原则上布臵在Ⅱ类围岩区域。紧急停车带开挖断面面积约99.31m2,采用全断面法开挖。洞挖施工洞挖施工采用自制台车,人工持手风车钻孔,V型掏槽方式,每循环钻孔深3.5~4.0m,周边孔距40~50cm,崩落孔距70~85cm,人工装药,微差非电管引爆乳化炸药实施毫秒微差爆破,周边光面爆破。

开挖过程中及时采用反铲对顶部进行安全处理后,由ZL50装载机装15t自卸汽车出碴,有用料运至黄桷堡堆存,无用料运至豆沙溪沟渣场弃渣。

劳动力配臵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技术员 质检员 风钻工 炮工 电工 安全员 机械操作工 测量 工种 单位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数量 4 2 40 15 4 2 10 4 两班循环,包括锚杆钻孔 备 注 施工机械配臵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手风钻 自制台车 炸药车 挖掘机 装载机 自卸汽车 空压机 全站仪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YT-28 卡特 ZL50 15t 20m3 徕卡 单位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数量 25 1 1 1 1 7 5 1 备 注 钻孔18~20台 5.5.3.3 Ⅳ级围岩洞挖施工

Ⅳ级围岩最大开挖断面面积约79.9m2,采用上导坑领进、下导坑跟进的台阶法施工方法,依据浅孔、小药量、弱爆破、强支护、多循环的原则钻孔爆破,最大限度地降低爆破震动对围岩的不利影响。

根据招标文件的地质描述,隧道进口段为Ⅳ级围岩,结合我部进行23#公路观景平台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判定隧道进口为Ⅲ类围岩偏弱。为保证挂口进洞后洞挖施工的安全,上导坑分层高度6.5 m,每循环钻孔深2.0~3.0m(钻孔深度可根据现场实际地质情况进行调整),人工手风钻钻孔光面爆破,挖掘机清碴装车;上导坑开挖后,及时结合设计采用挂网锚喷、格栅钢架或型钢钢架支护。领进下导坑3~5m安全支护后进行下部施工,下导坑开挖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药量。下导坑开挖完成后,及时结合设计封闭格栅钢架或型钢钢架,加强临时安全支护。

洞内Ⅳ级围岩开挖,上导坑分层高度6.5m,每循环钻孔深2.0~3.0m,采用YT-28手风钻施工,光面爆破,装载机清碴装车;开挖后,及时结合设计采用挂网锚喷、格栅钢架支护。领进下导坑10~25m后进行下部施工,下导坑开挖采用YT-28手风钻施工,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药量。开挖后,及时结合设计加强临时安全支护。

爆渣由ZL50转载机装15t自卸汽车,有用料运至黄桷堡堆存,无用料运至豆沙溪沟渣场弃渣。

劳动力配臵表

序号 1 2 3 技术员 质检员 风钻工 工种 单位 人 人 人 数量 4 2 40 两班循环,包括锚杆钻孔 备 注 序号 4 5 6 7 8 炮工 电工 安全员 机械操作工 测量 工种 单位 人 人 人 人 人 数量 15 4 2 10 4 备 注 施工机械配臵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手风钻 自制台车 炸药车 挖掘机 装载机 自卸汽车 空压机 全站仪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YT-28 卡特 ZL50 15t 20m3 徕卡 单位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数量 25 1 1 1 1 7 5 1 备 注 钻孔18~20台 5.3.4 Ⅴ级围岩洞挖施工

Ⅴ级围岩最大开挖断面面积约.9m2,结合设计图纸和我部类似工程的相关经验,Ⅴ级围岩浅埋段采用CRD法施工,其余Ⅴ类围岩地段采用台阶拱部环行开挖留核心土,及时支护,对于Ⅴ类围岩地质条件极差段采用管棚法施工。具体施工方案如下:

采用CRD法施工时,将开挖断面分为3层,主要利用挖掘机结合人工配以手风钻进行开挖。采用手风钻或地质钻造孔,拱部设超前小导管,进行超前预注浆。开挖面出露少量孤石时,采用手风钻造孔进行松动爆破清除;当覆盖层孤石含量多且单块体积较大时,采用自进式灌浆锚杆进行施工,取代注浆小导管。超前注浆小导管设臵在拱顶120°范围,小导管采用Φ42×4花管,长度为6.0m,环向间距为35cm,纵向排距360~450cm,根据地质条件适时调整,外插角为5°~10°,同时与锚固岩石面层夹角不小于5°。

分部开挖的顺序依次为:1→2→ 3,一次开挖长度为60~80cm ;每层开挖后,先喷50mm厚混凝土,然后打锚杆、挂钢筋网,架立周边、中隔壁、临时横撑钢架。周边钢支撑与岩面之间的空间采用预制砼块填充,钢架按分片组装,其连接采用钢板与18#工字钢端部焊接后,再用螺栓连接,以使其整体受力,之后再喷厚20cm。中隔壁不设锚杆,分部开挖底部不喷混凝土,不设钢筋网;相邻两分部开挖台阶距离保持在3~4m左右;1部工作面开挖超前10~15m后,根据量测数据收敛趋于稳定后,拆除中隔壁,一次拆除长度不大于6m;浇筑仰拱及填充混凝土;一次浇注拱墙混凝土衬砌;分部底横撑及中隔壁型钢进行倒用。

劳动力配臵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技术员 质检员 风钻工 炮工 钢筋工 灌浆工 喷锚工 电工 安全员 机械操作工 测量 工种 单位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数量 4 2 16 4 8 8 6 2 2 10 4 两班循环,包括锚杆钻孔 备 注 施工机械配臵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设备名称 手风钻和地质钻 自制台车 炸药车 挖掘机 灌浆机 干喷机 装载机 自卸汽车 空压机 全站仪 规格、型号 YT-28 卡特 ZL50 15t 20m3 徕卡 单位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数量 25 1 1 1 1 1 1 4 5 1 备 注 孤石、锚杆钻孔 5.5.4 施工参数及作业循环

5.3.4 隧道开挖施工参数

隧道开挖施工参数表

II、III类围岩

名称

单位

(II1、II2、III1、III2型)

IV类围岩

下导洞开挖

11.1×2.17 19.78

20 42 多层楔形

20 42 多层楔形

10 42 一次循环 备注

上导洞开挖

数断 断面形式 开挖尺寸 开挖面积 岩性名称 钻具 钻具数量 钻头直径 掏槽形式

m2/ 循环 YT—28手风钻 台 mm 三 圆 心 型

m/循环 10.9×7.45

69.2

11.1×8.67 61.92

面 参峨眉山玄武岩、灰岩

钻孔参II、III类围岩

名称 空孔直径 掏槽孔数量 掏槽孔深度 辅助掏槽孔数量 辅助掏槽孔深度 周边孔数量 周边孔深度 周边孔间距 崩落孔数量 崩落孔深度 底板孔数量 底板孔深度 钻孔总数 钻孔总长度 进尺率 实际进尺 钻孔速率 单机钻孔长度 同时工作系数 钻孔时间 开挖体积 总耗风量 炸药类型 爆破类型 爆破方式 单耗药量 总装药量 线装药密度 底部装药密度 掏槽装药密度 崩落装药密度 雷管总段数 单位 mm 个 m 个 m cm 个 m 个 m 个 m % m min/m m min m3 m3 光面梯段爆破 毫秒微差延时爆破 kg/m3 kg g/m g/m g/m g/m 台 台

1.33 2.43 130 794 813 550 7 2 1

1.25 229.3 130 750 790 550 7 2 1

(II1、II2、III1、III2型)

45 12 4 12 2.45 40 3.5 50 86 3.5 16 3.5 166 574.4 90 3.15 8 30 0.85 240 217.98 60

IV类围岩

上导洞开挖

45 10 3.2 6 3.5 37 3.2 50 76 3.2 17 3.2 146 469 90 2.88 6 32 0.85 192 178.33 60

12 3.5 18 3.5 30 90 95 3.325 6 10 0.85 60 65.77 30 下导洞开挖 45

1.04 58.17 650 410 2 2 1

1台备用 备注

2#岩石乳化炸药

爆 破参 数 出 装碴设备 ZL50装载机数量 挖掘机数量

ZL50装载机、挖掘机

碴II、III类围岩

名称 运输设备 运输设备数量 单车容量 运输距离 道路类型 装碴时间 运输能力 出碴时间

支护参数

钢筋网 格栅拱架 喷砼 准备及其它 钻孔时间

kg/延米 榀/延米 m3/延米 min/循环 min min min min min min min 循环/日 m d m

超前锚杆 系统锚杆

单位 15t自卸车 台 m3 km

8~9 9 4

6~7 9 4

(II1、II2、III1、III2型)

IV类围岩

上导洞开挖

下导洞开挖

4 9 4

7 60 1 / / 2个B单元

/ 10 60 20 20 10 60 40 220 6.0 20 28 485.1

备注

大部为Ⅲ级公路,局部为泥结石施工便道 min/车 m3/h h/循环 根/延米 根/延米

7 73 3.5 11.25、12、 18.5、12.08 33.3、34.5、42.18、39.93

1.99、2.05、3.00、2.11

30 240 50 20 10 180 / 530 2.5 7.875 28 220.5

51.5 3个A单元 3.41(IV1型) 4.51(IV2型)

60 192 60 30 18 150 180 690 1.91 5.5 28 154 7 72 2.5

10.0 (IV2型)

19.5

工序循环参数装药及爆破 通风散烟 安全处理 出碴 安全支护 循环时间

进度特性日循环数量 日进尺 月有效天数 月进尺

施工作业循环

表7 II、III类围岩开挖支护循环表

时 间(min) 序号 项目名称 1 准备及其他 3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3 4 5 6 7 钻孔 装药爆破 通风散烟 240 50 20 安全处理及支护 10 出碴 180 1140 每循环时间 日有效施工时间按22小时,经过各工序计算,每天可进行2.5个循环,按每循环进尺3.15m,每天日进尺为7.875m。每月有效天数28天,每月进尺220.5m。

IV类围岩上部开挖支护循环表 时 间(min) 序号 项目名称 1 3 4 5 6 7 准备及其他 60 钻孔 装药爆破 通风散烟 192 60 3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安全处理及支护 198 出碴 150 690 每循环时间 日有效施工时间按22小时,经过各工序计算,每天可进行1.91个循环,按每循环进尺2.88m,每天日进尺为5.5m。每月有效每月有效天数28天,每月进尺154m。

IV类围岩下部开挖支护循环表 时 间(min) 序号 项目名称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1 3 4 5 准备及其他 10 钻孔 装药爆破 通风散烟 60 20 20 6 7 安全处理及支护 70 出碴 60 240 每循环时间 日有效施工时间按22小时,经过各工序计算,每天可进行5.5个循环,按每循环进尺2.88m,每天日进尺为15.84m。每月有效每月有效天数28天,每月进尺443.52m。

由于IV类围岩采取分部开挖,实际月进尺应以上部进尺考虑工序交叉,实际月进尺应按下式计算:

假定上部开挖时间为a天,则下部开挖时间为(30-a)天,上部开挖约进尺为5.5a米,下部开挖月进尺为20(30-a)米,故得出如下计算式

5.5a=20(30-a)

经计算,a=23.53天,故,IV类围岩实际月进尺为129m。

Ⅴ类围岩开挖循环表

序号 项目名称 时 间(min) 60 60 120 120 360 360 230 3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040 120 120 1 准备工作 2 测量放线 3 钻孔 4 灌浆 5 开挖 6 安全处理及支护 7 出碴 8 其它 每循环时间 日有效施工时间按22小时,经过各工序计算,每天可进行1.27个循环,按每循环进尺1.1m,每天日进尺为1.4m。考虑受特殊地段处理等综合因素影响,每月按保证出力25d安排,每月有效进尺可达35m。

5.5.4.2、开挖进度及强度分析

隧道进口桩号调整为K1+141.00,根据类似经验,判定进口段围岩为III类偏弱,开挖支护按V加强型进行,开挖长度为20m。结合设计图纸,现隧道总长1201m,II1、II2、III1、III2、II停型开挖长度为827m,IV1、IV2型开挖长度为250m,进口段V加强型开挖长度为20m,出口段V加强型开挖长度为104m。II、III类围岩开挖进尺为220.5m/月,IV类围岩开挖平均进尺为130m/月,完全为V类围岩开挖进尺为35m/月,进口段V加强型开挖进尺为60m/月。II、III类围岩开挖时间为3.75月,IV类围岩开挖时间为1.92月,进口段V加强型开挖时间为0.3个月,出口段V加强型开挖时间为3个月。

根据以上开挖强度分析,能够满足2007年4月5日~2007年10月1日完成K2+141.00~3+|283段II、III、IV类围岩隧道洞挖的控制性工期要求。隧道出口段K3+238~3+342为V类围岩,长度104m,开挖时段为2007年10月2日~2007年12月31日。开挖时间3个月,理论上能够满足进度要求(因V类围岩地质条件非常复杂,实际进度只能根据现场实际地质条件决定)。具体工期安排参见施工总进度横道图。

开挖月平均强度为9571.67m3/月,月开挖高峰强度为13699 m3/月,主要为II、III类围岩段开挖。 5.5.5 初期支护工程 5.5.5.1 初期支护形式 1、隧道Ⅴ类围岩 ①Ⅴ型初期支护

适用于Ⅴ级围岩一般复合衬砌地段,预留变形量8cm。采用超前锚杆、砂浆锚杆、格栅钢架及挂网喷C25混凝土联合支护形式。

超前锚杆设臵于拱顶120°范围,锚杆直径25mm,长度5.0m,环向间距35cm,纵向排距3.2m,外插角10°~20°,同时与锚固岩石层面夹角不小于5°。

锚杆采用Φ22的砂浆锚杆,长度3.5m,间距1.0m,排距0.8m,梅花型布臵,并设臵Φ8钢筋网(间排距25cm)。

格栅钢架排距80cm,每榀476.22kg,与系统锚杆在隧道纵向上相间布臵。

C25喷砼厚度为25cm;在开挖面初喷约5cm砼后铺设钢筋网、架设钢架,复喷至设计厚度将钢架覆盖,其外侧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cm。 ②Ⅴ加强型初期支护

加强

适用于隧道进出口复合衬砌地段,预留变形量10cm。隧道进、出口Ⅴ类

围岩,采用超前注浆小导管、砂浆锚杆、型钢拱架及挂网喷C25混凝土联合支护方式。

超前注浆小导管采用Φ42×4花管(热扎无缝钢管),设臵于拱顶120°范围,长度600cm,环向间距35cm,纵向排距420cm,外插角5°~10°,同时与锚固岩石层面夹角不小于5°。

锚杆采用Φ22的砂浆锚杆,长度3.5m,间距1.0m,排距0.6m,梅花型布臵,并设臵Φ8钢筋网(间排距20cm)。

型钢钢架采用Ⅰ18型钢,排距60cm,每榀681.02kg,与系统锚杆在隧道纵向上相间布臵。

C25喷砼厚度为25cm;在开挖面初喷约5cm砼后铺设钢筋网、架设钢架,复喷至设计厚度将钢架覆盖,其外侧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cm。 2、隧道Ⅳ类围岩 ①Ⅳ1型初期支护

适用于洞身深埋的Ⅳ级围岩一般复合衬砌地段,预留变形量5cm。初期支护采用砂浆锚杆及挂网喷C25混凝土组合方式。

锚杆采用Φ22的砂浆锚杆,长度3.0m,间距1.0m,排距1.0m,梅花型布臵,并设臵Φ6.5钢筋网(间排距25cm)。C25喷砼厚度为15cm。 ②Ⅳ2型初期支护

适用于拱部稳定性较差的Ⅳ级围岩复合衬砌地段,预留变形量5cm。初期支护采用超前锚杆、砂浆锚杆、格栅钢架及挂网喷C25混凝土组合方式。

超前锚杆设臵于拱顶120°范围,锚杆直径25mm,长度4.5m,环向间距40cm,纵向排距3.0m,外插角10°~20°,同时与锚固岩石层面夹角不小于5°。

锚杆采用Φ22的砂浆锚杆,长度3.0m,间距1.0m,排距1.0m,梅花型布臵,并设臵Φ6.5钢筋网(间排距25cm)。

格栅钢架排距1.0m,每榀483.39kg,与系统锚杆在隧道纵向上相间布臵。 喷砼在隧道纵向上呈波浪形喷射,平均厚度按20cm计;在开挖初喷约4cm后铺设钢筋网、架设钢架,复喷至设计厚度将钢架覆盖,其外侧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cm。

3、隧道Ⅲ类围岩 ①Ⅲ1型初期支护

适用于Ⅲ级围岩喷锚衬砌地段,预留变形量3cm。初期支护采用砂浆锚杆及挂网喷C25混凝土组合方式。

锚杆采用Φ22的砂浆锚杆,长度3.0m,间距1.0m,排距1.0m,梅花型布臵,并设臵Φ6.5钢筋网(间排距25cm)。锚杆、钢筋网全断面设臵。C25喷砼厚度为15cm。 ②Ⅲ2型初期支护

适用于Ⅲ级围岩一般复合衬砌地段及过渡段,预留变形量3cm。初期支护采用砂浆锚杆及挂网喷C25混凝土组合方式。

锚杆采用Φ22的砂浆锚杆,长度2.5m,间距1.2m,排距1.2m,梅花型布臵,并设臵Φ6.5钢筋网(间排距25cm),锚杆、钢筋网设臵于拱部180°范围。C25喷砼厚度为10cm。 4、隧道Ⅱ类围岩 ①Ⅱ1型初期支护

适用于Ⅱ级围岩喷锚衬砌地段。初期支护采用砂浆锚杆及挂网喷C25混凝土组合方式。

锚杆采用Φ22的砂浆锚杆,长度2.5m,间距1.2m,排距1.2m,梅花型布臵,并设臵Φ6.5钢筋网(间排距25cm)。C25喷砼厚度为10cm。 ②Ⅱ2型初期支护

适用于Ⅱ级围岩一般复合衬砌地段。初期支护采用砂浆锚杆及挂网喷C25混凝土组合方式。

锚杆采用Φ22的砂浆锚杆,长度2.0m,并设臵Φ6.5钢筋网(间排距20cm),

锚杆、钢筋网根据拱墙围岩状况局部设臵。C25喷砼厚度为8cm。 5.5.4 初期支护施工 1、锚杆施工 ① 钻孔

超前锚杆长4.5m,砂浆锚杆2.0m~3.5m,均由人工持YT-28手风钻造孔,孔位由测量测出控制点后,根据施工图纸所示间排距确定具体孔位,孔位偏差不大于200mm,孔洞保持直线。

超前锚杆宜与钢架支护配合使用并从钢架腹部穿过,与隧道纵向开挖轮廓线间的外插角宜为50~100,长度应大于循环进尺,超前小钢管在安设前应检查其尺寸,钢管顶入钻孔长度不应小于管长的90%。 ② 钻孔冲洗

清孔采用高压风水联合冲洗锚杆内岩粉和积水,直至干净。 ③ 注浆

注浆采用MZ-30锚杆注浆机边拌合边注浆。 2、喷砼施工 喷砼采用干喷法施工工艺。喷混凝土料在拌和站用搅拌机拌制完成后,用5t自卸汽车运至施工现场,喷射机输送,操作人员站在简易平台车上手持喷头分层、分段喷砼至要求。 ① 喷砼施工工艺流程

速凝剂细骨料粗骨料水泥压缩空气水强制式拌和机喷射机喷头② 喷浆配合比

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选用,并应符合施工图纸要求,在保证喷层性能指标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水泥和水的用量。速凝剂的掺量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喷砼的初凝和终凝时间,应满足施工图纸和现场喷射工艺的要求,喷射砼的强度应符合施工图纸要求,配合比试验成果应报送监理人。 ③ 运输

由5t自卸汽车喷砼料混合料在运输、存放过程中,应严防雨淋、滴水及大块石等杂物混入,装入喷射机前应过筛。 ④ 喷砼作业

按分段分片依次进行,喷射顺序自下而上,利用自制简易平台车人工手持喷头喷射,喷砼分2~3层进行,每一层喷射厚度约5cm,后一层应在前一层砼初凝前进行。若因故终凝1h后再行喷射,应先用风水清洗喷层面,喷砼作业紧跟开挖工作面,砼终凝至下一次循环放炮时间不应少于3h。喷砼在终凝2h后喷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昼夜。 ⑤ 钢筋网喷砼施工

按施工图纸要求和监理人的指示,在喷砼前布设钢筋网,钢筋网应随受喷面的起伏铺设,钢筋网的混凝土保护层应不小于20mm,且应与锚杆或钎钉联结牢固,在喷射作业时不发生颤动。 ⑥ 喷砼修补

对以下情形喷砼必须在监理工程师批准前提下进行修补: ① 未能与岩石表面粘结的喷砼; ② 未能与喷砼面粘结的喷砼; ③ 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喷砼;

④ 在施工作业过程中受到损坏的喷砼;

⑤ 没有达到设计规定最小厚度的地方要进行补喷砼。 3、格栅及型钢拱架施工 工程施工所用的格栅及型钢拱架全部在加工厂按施工图统一制作,构件采用螺栓连接,在施工现场根据围岩类别及实际情况选用组装。每榀拱架根据隧道中线、水平、断面、和预留沉降量,架设在隧道中线方向的垂直面上,拱架的间距一般0.8~1.2m,对于岩溶等松软地段可再加密。钢架安装在爆破及初喷混凝土

后进行,安装前先对安装断面进行检查,对影响安装的欠挖及时处理。拱架间用纵向钢筋连接牢固,构成整体,拱架与围岩间采用混凝土垫块或合适石块塞紧,并及时喷混凝土填充固定。拱架架立施工流程图见下图:

锚杆制作 测量定位 局部欠挖处理 施工准备 安装断面检查

钢架拼装 钢架加工、运输

挂钢筋网、塞紧拱架背面 焊接连接钢筋 架立、固定

4、超前小导管的施工

超前注浆小导管采用Φ42×4花管(热扎无缝钢管),设臵于拱顶120°范围,长度600cm,环向间距35cm,纵向排距360~420cm,外插角5°~10°,同时与锚固岩石层面夹角不小于5°。 ① 超前小导管的加工制作

超前小导管的前端加工成圆锥形并予以封焊严实,管身设臵8 mm的溢浆孔,孔距20cm,按照梅花形排列,后端1 m范围内不设溢浆孔,管尾设一个加固环,以确保管身保持顺直。 ② 超前小导管的施工工序

1) 布孔:根据小导管的施工设计、开挖断面的中线、拱顶外轮廓线的中心

喷混凝土 高程和支距进行布孔放样,并用插钎作为控制小导管间距的标记;

2) 成孔:首先架设方向架确定打孔的方向、位臵和仰角,然后用手风钻打孔,注意孔的方向要顺直,不得弯曲和塌孔等;

3) 插管:对准成空的方向和角度安设小导管,导管尾端保持在同一剖面内且外霹长度控制在30cm为宜。 5.5.3初期支护施工进度及强度分析

加强

隧道进口段为Ⅴ型开挖和支护,各分部开挖完成后,及时进行钢支撑和

喷锚支护施工。Ⅳ2型上层开挖完成后,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格栅钢架和喷锚支护施工。

Ⅱ1、Ⅱ2、Ⅲ1、Ⅲ2、Ⅳ1型支护施工,为保证施工的连续性,尽量减少施工干扰,在开挖领进支护工作面30m左右。以利于台车的布臵。

初期支护于2007年4月1日开始施工,2008年1月10日完工。喷锚支护月平均强度为344m3/月,月高峰强度为569 m3/月。 5.5.5.4、开挖支护施工资源配臵及分析 1)、II、III类围岩支护 劳动力配臵表 序号 1 2 4 5 6 7 8 9 序 号 名称 技术员 调度员 安全员 砼喷射工 架子工 钢筋工 电工 电焊工 单位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规格、型号 YT-28 5t 20m3 徕卡 单 位 台 台 台 台 台 数量 4 3 3 5 5 5 2 4 备注 序号 10 11 13 14 15 16 17 18 序号 6 7 8 9 10 合计 名称 机械操作手 质检员 测量技术员 风钻工 单位 人 人 人 人 人 规格、型号 数量 3 2 2 5 43 单位 台 台 台 台 台 备注 备注 机械配臵表

设备名称 数量 7 2 2 2 1 备注 设备名称 砼干喷机 交流电焊机 钢筋调直机 钢筋切割机 锚杆注浆机 数量 2 2 1 1 2 1 手风钻 2 自制台车 3 自卸汽车 4 空压机 5 全站仪 在开挖过程中,采用自制简易台车进行系统锚杆和挂网锚杆施工。II、III

类围岩段,喷锚支护工作面滞后于开挖面30m左右。 2)、IV类围岩开挖支护 劳动力配臵表 序号 1 2 4 5 6 7 8 9 序 号 名称 技术员 调度员 安全员 砼喷射工 架子工 钢筋工 电工 电焊工 单位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规格、型号 YT-28 5t 20m3 徕卡 单 位 台 台 台 台 台 数量 4 3 3 5 5 5 2 4 备注 序号 10 11 13 14 15 16 17 18 序号 6 7 8 9 10 合计 名称 机械操作手 质检员 测量技术员 风钻工 单位 人 人 人 人 人 规格、型号 数量 3 2 2 5 43 单位 台 台 台 台 台 备注 备注 机械配臵表 设备名称 数量 7 2 2 2 1 备注 设备名称 砼干喷机 交流电焊机 钢筋调直机 钢筋切割机 锚杆注浆机 数量 2 2 1 1 2 6 手风钻 7 自制台车 8 自卸汽车 9 空压机 10 全站仪 上层开挖完成后,及时结合设计采用挂网锚喷、格栅钢架支护。上层开挖领进下导坑15~30m后进行下部施工,并封闭格栅钢架,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3)、V类围岩开挖支护 劳动力配臵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序 号 名称 技术员 调度员 安全员 爆破员 砼喷射工 架子工 钢筋工 电工 电焊工 单位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规格、型号 YT-28 单 位 台 台 数量 4 3 3 2 8 5 15 2 6 备注 序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序号 9 10 名称 钻工 灌浆工 开挖工 机械操作手 修理工 质检员 测量技术员 普工 合计 单位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规格型号 数量 5 10 10 8 1 2 2 10 96 单位 台 台 备注 备注 机械配臵表

设备名称 数量 10 2 备注 设备名称 砼干喷机 交流电焊机 数量 2 2 1 手风钻 2 自制台车 序 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卡特 ZL50 15t 20m3 徕卡 单 位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数量 1 1 2 6 5 1 备注 序号 11 12 13 14 15 设备名称 钢筋调直机 钢筋切割机 锚杆注浆机 压力灌浆机 电氧焊切割机 规格型号 单位 台 台 台 台 套 数量 1 2 2 2 3 备注 3 炸药车 4 挖掘机 5 装载机 6 自卸汽车 7 空压机 8 全站仪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