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实习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Graduation Practice
课程编号:0101130 学分:6 学时:96(6周)
一、课程教学对象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全日制本科学生。
二、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性质:
毕业实习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中必修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实践教学活动,是每位学生毕业和获得学位必备的条件。
目的和任务:
毕业实习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是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了解和熟悉国际贸易的实践环节和业务,并能运用所学和所掌握的国际贸易理论和技能开展国际贸易业务,提高国际贸易实务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毕业实习的教学环节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培养学生敬业、创业和合作精神,同时也为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选择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对先修课的要求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规定的、除毕业设计((论文)和毕业实习之外的其它所有课程。
四、课程的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建议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实习安排在第8学期进行,共6周时间。学时分配如下:


"c":"基本要求:
1、严格按照实习规定时间进行实习,不得提前结束实习,也不得未经批准随意延长实习时间。要遵守实习单位的劳动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组织纪律观念。
2、对在实习中悉知的商业秘密保密,借阅实习单位提供的各类文件、数据等资料,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妥善保管,用毕完整归还。
3、虚心学习,勤奋探索,认真求教;善于总结并尊重实践工作经验,尊重实习单位员工。认真做好实习笔记,撰写实习报告。
4、实习过程中,注意应经常与学校指导老师保持联系,及时汇报实习情况,听取老师对实习过程的指导与建议。
五、实习地点
"c":"外资企业、外贸公司等单位。
六、实习组织方式的要求
可以采用集中实习方法,也可以视情况采取分组实施或分散实施等方式进行。
七、考核方式
毕业实习成绩的评定应根据学生提交的实习报告的质量以及学生在实习中的实际表现、实习态度、实习出勤率、实习单位的评价鉴定意见,按5级评分标准(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