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乡下人家》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乡下人家》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乡下人家》教案1 学习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3.带着学生品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妙,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
教学方法:
采用“自读时想象画面,自悟时体会情味,交流时畅所欲言”的方式展开教学。
课前准备: 1.课件。
2.搜集有关农村生活的资料。 课时安排
第 1 页 共 22 页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我们在走入课文之前,请给着我一起欣赏几幅图画。〔课件〕
问: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可以谈谈我们身边的熟悉的乡村风景画面。 〔学生答复〕
引入:乡村自然清新的风光多么令人向往,我们的乡村有田园绿野、小桥流水;有炊烟袅袅、牧童短笛,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用他们的心和笔描写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那么,作家陈醉云笔下的乡村风景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1课《乡下人家》。
二、复习字词。
〔前面,你们的老师已经领着你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词语,朗读了课文,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今天我们就进展第二课时的学习〕。
1.复习词语。〔齐读〕
2.指导学生理解有不明白的词语。 3.指导学生书写难写的字:率
三、抓住最后一自然段,理解“独特”“迷人”的含义,统领全文的学习。
第 2 页 共 22 页
我们在读课文,乡下人家的一幅幅画面展如今我们眼前,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这个句子不仅写出了作者的感受,而且还是全文的总结,找出这个句子。
读句子,抓住【关键词】:^p 语〔板书:独特,迷人〕理解体会。
四、再读课文,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画面。
课文围绕乡下人家的独特与迷人描写了哪些乡村风景,哪些画面?
1.抽读第二自然段后半段,结合“云状图”里的话指导学生概括描写的场景: 雨后春笋 〔板书〕
〔强调学生记笔记〕
2.按照以上方法采用多种方式逐段读课文〔边读边想象乡下人家的优美情景〕,考虑:你看到什么画面,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内容,给画面取名。
指导读课文,概括。相机板书:瓜藤攀檐,鲜花轮绽 雨后春笋 鸡鸭觅食 院落晚餐 月夜睡梦
3.读小诗:把几幅画面描写的景物编成一首小诗〔课件〕,读小诗,想画面。
长藤绿叶瓜架, 春雨竹笋鲜花。 群鸡悠闲自在,
第 3 页 共 22 页
小桥流水戏鸭。 夕阳鸟儿如画, 秋虫伴人入眠, 最美乡下人家。 4.回忆六幅画面。 五、研读课文。
让我们再次走进这些画面,走进课文,从课文的语言文字中感受这份独特、迷人之美。
1.小组合作学习:
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最喜欢的一个画面,画出相关的句子,说一说:为什么喜欢这个画面?作者是怎么抓住特点,来把它写得详细生动的?这样写,我认为好在哪? (合作学习,互相启发)
2.全班交流:让学生尽情的交流 先让学生读句子。 再谈体会。 指导学生品读。 六、小结:
1.同学们,我们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感受到了:在乡下人家,不管房前屋后的瓜啊藤啊,还是花啊竹啊,都是一些很平常的东西,我们到了乡下人家随处都可以看到, 但是在作者
第 4 页 共 22 页
的笔下,有它的独特和迷人之处,所以作者会发出这样的赞叹:课件:“乡下人家,不管什么时候,不管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学生齐读〕
七、课外延伸:〔小练笔〕
你们想不想赞美赞美自己身边的乡下人家?我们学习作者的一些写法:比方详细描写的方法,抓住景物的特点进展描写,比照的方法,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等,来写一写我们身边的乡下人家的风景或者是你喜欢的一处景物。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写得很美,很有特色的。
【板书设计】 乡 下 人 家 独特 迷人
四年级语文下册《乡下人家》教案2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感受乡下人家自然、和谐、优美、宁静的田园风光美,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的热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难点】
1、感受乡下人家自然、和谐、优美、宁静的田园风光美,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的热爱之情。
2、背诵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第 5 页 共 22 页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程序】 一、复习导入
1、学生带感情读一自然段。 2、填空: 虽然( )但是( )
二、研读品味,感受乡下生活的美
1、作者笔下的乡村生活很美,读着读着,一幅幅生动亲切的画面就浮如今我们的脑海里,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感受美,品味美。
2、合作学习,感受美:
同学一起学习,细细品读课文:课文描写的哪一处,乡村风景最美?试着说说自己的理由,并找出相关的段落,美美的读一读。
3、全班交流,老师点拨:
抓住相关句段,引导学生感悟乡下人家富有情趣的生活环境和淳朴的生活,体会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同时体会作者拟人的写作手法,感受生动的语言美。
4、知道学生感情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课文内容和语言的美。
第 6 页 共 22 页
5、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明确课文主旨: ⑴ 齐读这一自然段。
⑵ 讨论探究:“独特”、“迷人”是什么意思?你怎样理解这句话?它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
三、读背说写,积累语言
1、这么生动的语言,这样优美的画卷,你能把课文连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吗?
2、把喜欢的句段多读几遍,熟读成诵,摘抄生动优美的语言。
四、板书设计 乡下人家
房前花屋后竹《春》
鸡————大踏步走自然和谐
别有幽默鸭————见人不惊奇趣迷人 吃晚饭————搬到门前(夏) 纺织娘————催人入梦(秋)
四年级语文下册《乡下人家》教案3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好词佳句。
2.想象画面,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妙,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地热爱之情。
第 7 页 共 22 页
3.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亲密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随着文章的表达在头脑中想象画面,从而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妙。
教学难点:
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中展现乡村生活的美;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搜集有关田园生活的图片、诗歌等资料。 课前活动:
资料展示、互相交流 教学过程:
一、回忆课文、明确主旨 1.谈话引入、畅谈感受。 2.回忆课文,交流场景。
〔屋前搭瓜架、门前种鲜花、屋后春笋冒、院中鸡觅食、河里鸭戏水、门前吃晚饭、月夜曲催眠〕
二、板书课题、明确目的 三、读中感悟、读中生情
〔一〕师生共同探究有效的学习方法 画面一屋前搭瓜架
第 8 页 共 22 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想象画面。 2.汇报画景
3.找出喜欢的词句,理解、感悟。〔体会乡下人家装饰的独特、得意〕
4.理解比照的修辞手法。 5.品读,体会乡下人家的得意。 6.总结学习方法。
〔先自读、想象画面----找一找、画一画、读一读喜欢的词句----理解修辞方法〕
〔二〕小组合作学习自己喜欢的画面 〔三〕全班交流小组学习成果 画面二
门前鲜花开 屋后春笋冒 1.小组汇报 朗读;想象画面
2.读感悟深的句子,理解品味。 理解“依着时令,顺序开放”、 “朴素中带着几分华美”。 3.感情朗读
4.运用方法,汇报交流
院中鸡觅食、河中鸭戏水、门前吃晚饭、月夜曲催眠
第 9 页 共 22 页
〔四〕悟情
四、配乐读文、积累语言 五、参照目的、自我评价 六、作业超市
1.想象一下,在冬天,乡下别的地方可能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写一写或画一画乡下人家的冬天。
2.抄一抄课文中写的形象、生动的词句,并把他们积累下来。
3.读一读“阅读链接”
《天晴了的时候》,划出作者描写的景物。 四年级语文下册《乡下人家》教案4 一、教学目的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棚架、幽默、装饰、顺序、照例、瞧见、率领、觅食、捣衣、向晚、归巢、和谐、辛苦、鸡冠花、大丽菊、催眠曲、房前屋后、天高地阔、月明人静”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妙,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地热爱之情。
4、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亲密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
第 10 页 共 22 页
二、教学重、难点:
本文教学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妙,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三、解决重难点的措施及方法:
通过让学生在情景中对课文的朗读,做到“自读时想象画面,自悟时体会情味,交流时畅所欲言’.
四、教学准备: 五、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 1.出示两组投影片:
第一组:林立的高楼、漂亮的汽车、热闹的广场 第二组:低矮的砖瓦房、小河里畅游的鸭鹅、穿着朴素的人们
〔也可以用书上的几幅插图代替〕 提问:看到这两组图片,你想到了什么?
2.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你所理解到的乡下生活是怎样的。
3.有一位叫做陈醉云的作家用非常细腻、优美的笔触为我们详细的描绘了乡下人家的生活,你们想去看看吗?今天就
第 11 页 共 22 页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1课,一起走进乡村生活,一起领略它那份独特的美。
二、自学生字、新词,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出示“自学指导”: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对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作上记号。
2.练习将课文读通顺。
3.默读课文,找找课文哪一小节概括了乡下人家的特点?用铅笔作上记号。
〔或者这样设计问题:“课文围绕这哪一小节展开描写?”〕
三、汇报交流,理解自学情况。
1.指明认读生字、生词。注意“饰”不要读成“shì”,“巢”不要读成“cáo”,冠字在本文的“鸡冠花”一词中读“guān”。
2.指名局部同学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尽量读通顺。
3.交流默读所得,找出全文的中心段落〔最后一节〕。 四、全班齐读最后一节,理解“独特”“迷人”的含义,进而理解整段话的含义。
第 12 页 共 22 页
学生讨论后师小结:“独特”是指“独有的,与众不同的”;“迷人”是说“吸引人”,这句话是说乡下人家,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季节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很吸引人的美。真是这样吗?同学们,我们赶快来读一读课文,从作者的语言描绘中去发现乡下人家“迷人”、“独特”的美吧。
五、自由读课文,找出你认为最能表达乡下人家迷人、独特之美的语句做上记号,在旁边可以写一写自己的感受,然后美美地读一读,在脑海中勾画那美丽的画面。
六、小组交流自学所得,为全班交流做好准备。 七、指导书写生字。
1.生齐读生字,说说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地方。 2.师重点范写“冠”“率”“搬”三个比拟难写的字。注意字的构造,摆放要匀称。
3.学生练写:抄写生字、生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 出示生词卡片,指名读。
二、自由读课文,想象文中描绘的画面,回忆上节课自读课文时获得的收获,为交流做准备。
第 13 页 共 22 页
三、全班交流:你从课文哪些语句体会到了乡下人家无论何时何地都散发着的独特、迷人的美?你能把你体会到的美用你的朗读表达出来吗?
〔生交流过程中,师适时点拨,提示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美,并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他学生通过“评读”的方式来参与学习。〕
以第一节内容为例: 可以抓住两个教学点: 1.“别有幽默的装饰-”
1〕理解“别有幽默”、“装饰”的含义〔、联络生活实际〕
2〕在这里“别有幽默的装饰”指的是什么呢? 〔请学生读一读相关描写〕
为什么说这些都是“别有幽默的装饰”呢?
〔再请学生读一读,其它学生评读:他读得怎么样?好在哪里?缺乏在哪里?你还能比他读得更好吗?〕
2.“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得意多了-”
1〕“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一般是什么地方能看到的?〔城市里〕
第 14 页 共 22 页
2〕闭上眼睛,听老师读一读课文中对乡下人家屋前风光的描写,想象画面,再想象一下“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的城市的景象,说说你的感觉。
3〕通过比拟,感受到乡下人家的淳朴、得意。 4〕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乡下人家的“得意”吗? 〔说明:以上教学环节的设计只是一个预设,实际教学中,应以学生的发言为主线,老师的点拨、指导适当地穿插其中,不可越俎代庖,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四、整体回忆,想象拓展。
1.刚刚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发现无论在屋前、院子里还是小河里,无论在春天,夏天还是秋天,乡下人家确实具有它独特、自然的美,如今我们再来齐读课文的最后一节,如今,
你一定会有更深化的感受。 2.师生齐读最后一节。
3.想象一下,在冬天,在乡下别的地方,可能是一幅怎样的图画呢?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吧,说给同座听一听。
4.全班交流。
五、激发兴趣,布置综合学习活动的任务。 1.读了这篇课文,你是否感觉到了农村生活的诗情画意?让我们开展一次“走进田园”的综合活动吧!
第 15 页 共 22 页
2.读一读书上的提示,然后分组商量一下自己的小组准备怎样开展这次活动〔如乡村图片展、搜集国内外农村生活资料、乡村诗歌朗读比赛等等〕
3.各组交流,汇报自己小组开展活动的方案。 4.老师统筹安排,确定活动日程。 六、课外作业 。
1.有感情地朗读课后的的小诗《在天晴了的时候》,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背诵下来。 〔可在课内简单介绍一下著名诗人戴望舒〕
2.抄写课文中优美的句子、段落。
3.小练笔:在冬天,在乡下别的地方,可能是一幅怎样的图画呢?快拿起笔写下来吧。
板书设计 : 21.乡下人家 独特、迷人的风景 无论何地无论何时
屋前:瓜、藤、叶〔别有幽默〕春天 院子里:花、竹、笋〔朴素中带着华美〕 四处:鸡〔悠闲自得〕 小河:鸭〔快乐游戏〕
门前:吃晚饭〔和谐自然〕夏天
第 16 页 共 22 页
瓜架上:纺织娘〔快乐歌唱〕秋天
四年级语文下册《乡下人家》教案5 教材简说: 《乡下人家》一课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黄昏夜间的时间顺序穿插描写,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擅长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生活的美妙品质。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体会乡村生活的自然亲切、优美恬静,感受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二是在阅读中体会作者擅长抓住乡村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场面,描写乡村生活的特点。
教学目的:
1、认识“檐”、“饰”等5个生字。会写
“棚”“饰”“冠” 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装饰”“和谐”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4、带着学生品味优美语言,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精彩句段。
5、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
第 17 页 共 22 页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能随文章的表达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妙。
难点: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画面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
教具准备:老师自制课件;师生共同有关农村生活的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板书预设: 21 乡下人家
瓜藤攀檐图、鲜花轮绽图、雨后春笋图、鸡鸭觅食图、院落晚餐图、月夜睡梦图
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第一课时 课时目的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初读课文,理解课文中所所描绘的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初步感知乡村生活的美妙。
教学过程:
一、比照说话,谈话导入
1、说说城市生活诸多缺乏。你们羡慕怎样的生活? 2、春游体验农家生活,你们快乐吗?
第 18 页 共 22 页
3、有一位叫做陈醉云的作家用非常细腻、优美的笔触为我们详细的描绘了乡下人家的生活,你们想去看看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1课《乡下人家》,一起走进乡村生活,一起领略它那份独特的美。
4、板书课题:21 乡下人家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乡下人家在示作者眼中是什么?出示:乡下人家是 。在乡下你可以看到什么风光请用横线划出来。自由读课文,
2.汇报交流,理解自学情况。交流考虑所得,找出全文的中心段落〔最后一节〕。
乡下人家是一道风景,一副田园风景画。 三、学习中心段落
1、全班齐读最后一节,理解“独特”“迷人”的含义,进而理解整段话的含义。
2、小结:“独特”是指“独有的,与众不同的”;“迷人”是说“吸引人”,这句话是说乡下人家,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季节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很吸引人的美。
文中都写了的什么时候的乡下?写了哪些季节的美景? 3、再读中心段。这段放在文章的最后,起到什么作用? 4.乡下人家在作家眼中仅仅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吗?引出田园风景画。
第 19 页 共 22 页
出示句子: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副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学习理解词语:和谐。
比照朗读这两个句子,发现了什么共同特点。但凡很美的事物,作家都会比作图画、风景。像这样的写法,你以前读到过么?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假如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做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5.你刚刚看到了什么独特迷人的风光? 你能照样子说说吗?小小的房屋 青、红的瓜。 打出词组:觅食的的鸡鸭 耸着尾巴的雄鸡 捣衣的妇女 归巢的鸟儿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月明人静的夜里
朗读词组,指名认读生字、生词。
生字延伸:注意“饰”不要读成“shì”,“巢”不要读成“cáo”,“冠”字在本文的“鸡冠花”一词中读“guān”。结出 场地扎到水下。
第 20 页 共 22 页
四、自读自悟,想象画面
1、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试着在头脑中浮现画面。每人选自己喜欢的一个场景读读,把这个画面读成一个小标题: 图,然后到小组里说说说,再把描写这一场景的局部融入自己的情感读给大家听听。
2、小组讨论交流
课文描写了乡下人家的哪些生活场景? 3、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每一个场景。
瓜藤攀檐图、鲜花轮绽图、雨后春笋图、鸡鸭觅食图、院落晚餐图、月夜睡梦图。
五、指导书写生字
1、生齐读生字,说说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地方。 2、师重点范写“冠”“率”“搬”三个比拟难写的字。注意字的构造,摆放要匀称。
3、学生练写:抄写生字新词。 4、作业本书写。 第二课时 课时目的
研读课文,深化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第 21 页 共 22 页
说说课文中所描绘的画面的标题。 二、研读品味,感受乡村生活的美
1、作者笔下的乡村生活很美,读着读着,一幅幅生动亲切的画面就浮如今我们的脑海,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感受美,品味美。
2、合作学习,感受美。
同桌一起细细品读课文:课文描写的哪一处乡村风景最美?试着说说自己的理由,并找出有关的段落美美地读一读。
3、全班交流,老师点拨。
抓住相关句段,引导学生感悟乡下人家富有情趣的生活环境和纯朴的生活,体会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同时体会作者拟人的写法,感受生动语言的美。
第 22 页 共 2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