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拟声词的用法做状语定语

拟声词的用法做状语定语

来源:九壹网


拟声词的用法做状语定语

(一)什么是拟声词

人们对一些不表示具体意义,也不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的纯粹的声音加以摹拟,就称为拟声词或象声词。拟声词有:

单音节拟声词,如:哗、哇、咚、咣

双音节拟声词,如:哗啦、乌哇、咕咚、劈啪

重叠拟声词,双音重叠,如:呵呵、淙淙、汩汩

三音重叠,如:呼呼呼、吃吃吃、嘿嘿嘿、嘻嘻嘻

四音重叠,如:哗哗哗哗、嘟嘟嘟嘟、通通通通

(二)拟声词的功能

1、作状语(单音节拟声词必须带“的”)

(1)那钟当的响了一声。

(2)他当啷一声抽出宝剑。

(3)大雨哗哗地下着。

2、作定语(有一定条件)

(1)老远就听见哗啦哗啦的流水声。

(2)门外传来一阵通通通通的脚步声。

3、作谓语

(1)他吭哧半天,也没把话说明白。

(2)上了油以后,小车不再吱呀了。

(3)大家都不做声,就他一人在嘟嘟囔囔。

3、作补语

(1)他气得呼呼的。

(2)我的心跳得嘭嘭的。

(3)雨下得哗哗的。

(三)拟声词的运用

拟声词虽然比较简单,运用起来却也有值得注意的地方。首先,必须拟摹相似。既然是“拟声”,就应该“拟”得像。其次必须配合情景。某些声音的发出跟当时的“人情”、

“物景”有联系。要摹拟那种声音,就必须注意配合当时的情景,才能使“声”成为文章的有机部分,而产生传“声”达“情”的效果。

1、因人而异

拟声词的选用要充分体现人物的个性特征,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人往往采用不同的拟声词。

如:(1)电话里有几个孩子在哇啦哇啦。

(2)那几个女人还在叽叽喳喳地说着。

(3)老太太在一旁嘟嘟囔囔。

(4)鲁迅《社戏》写小旦“咿咿呀呀的唱”。

(5)赵树理《三里湾》写妇女“咭咭呱呱的聒噪”

2、因情而异

拟声词对人物感情的描绘有其独特作用,例如人们的笑声就可以分好多种,有微笑、欢笑、大笑、讥笑、讪笑、冷笑、苦笑等等;哭声也有好多种,有抽泣、大哭、哭嚎等。运用不同的拟声词便能准确地把这些带有不同感情的笑或哭等声音描绘出来。

如:(1)我俩眯眯笑起来——这是微微含笑。

(2)看着看着,她就嗤嗤笑起来——这是独自会心抿着嘴的笑。

(3)他停了一会儿,呵呵笑道——这是表示友谊真诚的笑。

(4)小女孩一看,立刻咯咯地笑了——这是发自内心欢快的笑。

此外还有“吃吃”——暗自得意而又勉强控制的笑;“哈哈”——痛快大笑;“嘻嘻”——嘲笑或讪笑;“嘿嘿”——冷笑等等。

——选用了这些具有强烈感情的拟声词,一般不需要对这些“笑”再加补充说明,人们通过这些拟声词便能体会出其中的“实意”,不仅使人如闻其声,而且能深感其情。

3、因境而异

客观环境(包括时、地)的不同或变化也是选用拟声词是要注意的因素,否则就不可能真实地描绘出独特的环境。

如:流水声在不同的条件下会有很大的差别:“潺潺”是平稳的细流;“荷荷”是细小的急流;“淙淙”是流水碰击卵石时的声音;“哗哗”是水流畅通无阻的声响;“汩汩”形容暗流,受阻滞重,声音沉闷;“哇哇”是急冲冲的大水在叫唤;“谑谑”是洪水在怒吼。

4、因物而异

不同的东西发出的声音也不相同。拖拉机的声音是“突突突突”的,独轮车是吱吱呀呀,猫叫声是“喵喵”的,狗叫声是“汪汪”的。

如:(1)纺车发出的是“嗡嗡、嘤嘤的声音”。(吴伯箫《记一辆纺车》)

(2)黄包车发出的是“叮当,叮当,叮当”的声音。(张天翼《华威先生》)

(3)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