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来源:九壹网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数字经济,从经济学的角度上讲,是人类通过大数据的识别、选择、过滤、存储、使用,引导和实现资源快速优化配置与再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形态。包括大数据、5G通信、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都是数字经济在技术层面的体现。

1、我国发展数字经济的必要性

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催生新产品、新业态、新产业,促进经济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实力的一大体现。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纷纷出台中长期数字化发展战略,力图依托各自信息、科技、制造等领域的优势,构建数字驱动的经济体系,打造竞争新优势。只有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才能抓住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机遇,提升国际竞争力。

发展数字经济,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牵引生产和服务体系智能化升级,促进产业链、价值链延伸拓展,带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还有利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增长,推动发展方式转变。

2、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现状

1994年,我国实现了与国际互联网的全功能连接,正式进入互联网时代。2000-2002年,我国同世界其他国家一样,经历了全球互联网泡沫破裂造成的行业低迷阶段。2003-2012年,我国互联网用户数量持续高速增长,数字经济迎来快速发展期,产生了多种新业态。2013年起,我国互联网进入移动端时代,数字经济发展迈入成熟期。

据《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显示,我国2020年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9.2万亿元,较上年增加3.3万亿元,占当年GDP比重的38.6%,占比同比提升2.4个百分点,较2002年提升了28.6个百分点。

截至2020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9.亿,互联网普及率高达70.4%,基础电信企业建成5G基站71.8万个,5G终端连接超2亿。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我国数据中心数量约7.4万个,占全球数据中心总量约23%。

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提升了吸纳就业能力,进一步防范结构失业风险。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测算,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领域就业岗位达1.91亿个,占全年就业总人数的24.6%。在三次产业方面,2018年第一产业数字化转型相关岗位约为1928万个,占第一产业就业总人数的9.6%;第二产业数字化转型岗位约为5221万个,占第二产业就业总人数的23.7%;第三产业数字化转型就业岗位约为13426万个,占第三产业就业总人数的37.2%。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呈现五大态势:数字产业化总体稳步增长,产业数字化加快增长,产业数字化转型由单点应用向连续协同演进,数字治理能力逐步提升,数据价值化的推进速度逐渐加快。

3、我国发展数字经济的优势

我国发展数字经济,主要有以下两点优势:

一是国家大力支持数字经济的发展,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总强调,数字经济是全球未来的发展方向,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这为我们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足以表明国家对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视。

二是我国数字经济和线上经济发展迅猛。2020年以来,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线下经济和其他社会活动遭受严重冲击。在疫情防控的过程中,数字经济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线上购物、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网络问诊等蓬勃发展;无接触配送、无人零售、直播电商等不断涌现;云旅游、云娱乐、网上博物馆等线上经济活动异军突起,并同线下经济深度融合。线上经济稳定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态势,极大地拓展和增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回旋空间和韧性。

4、我国发展数字经济存在的问题

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也存在着必须面对的问题。

首先,需要警惕数字经济可能带来新的分化加剧。目前我国地区经济发展虽总体保持平稳,但发展不平衡现象仍然存在。在当今数字经济的背景下,如果监管不到位,就容易出现差距进一步拉大以及“强者愈强”“赢者通吃”的数据垄断行为,进而带来巨头企业垄断挤占中小企业和个体户市场份额的不良现象,更进一步导致一些民生领域的问题出现,如失业人口增加、差距扩大等问题。我们在享受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的同时,也需要警惕“数字鸿沟”带来的风险,防止出现数据垄断局面,警惕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来的分化加剧。

其次,数字经济治理能力仍需进一步加强。近年来,我国在数字经济发展十分迅猛的同时,部分行业和领域的市场垄断、无序扩张、野蛮生长的问题已逐渐暴露。自去年以来,出台了大量与反垄断相关的法律法规。今年4月,阿里巴巴集团因“二选一”垄断行为被罚款182.28亿元,处罚金额超过其2020年四季度净利润的三分之一,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对企业开出的最大反垄断罚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预示着强化数字经济领域反垄断监管已是大势所趋,凭借垄断优势“赢者通吃”的局面会被打破,发展数字经济需要的公平公正竞争市场环境并非遥不可及。

5、总结

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我国信息化工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在促进我国实体经济增长的基础上,衍生出诸多以数字经济为主导的新兴产业,为促成我国经济转型、多元化经济发展路径做出了卓越贡献。同时,我们也需警惕数字经济发展可能带来的分化加剧和垄断等问

题,在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的同时尽可能降低这些问题出现的可能,才有利于我国经济水平高效发展、综合实力迅速提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