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四川省乐山四校20212021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中(半期)考试试题

四川省乐山四校20212021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中(半期)考试试题

来源:九壹网
四川省乐山四校2021-2021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中(半期)考试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9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10-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数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做直线运动,所受的合力必然为零 B. 物体做曲线运动,所受的合力必然转变

C. 物体做平抛运动,物体速度的转变与所历时间的比值恒定 D. 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的速度不转变

2. 37.如图所示.小物块A与圆盘维持相对静止,随着圆盘一路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关于A的受力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A. 受重力、支持力

B. 受重力、支持力和指向圆心的摩擦力

C. 受重力、支持力、与运动方向的摩擦力和向心力 D. 受重力、支持力和与运动方向相反的摩擦力

3.一小球从某高处以初速度0被水平抛出,落地时与水平地面夹角为60,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为( )

3v022v023v02A. B. C. D. 条件不足无法肯定

2ggg4. 已知万有引力常量是G,在下列各组物理数据中,能够估算月球质量的是

A. 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及月、地中心距离 B. 绕月球表面运行的飞船的周期及月、地中心距离

C. 绕月球表面运行的飞船的周期及线速度... D. 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5. 质量为m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的圆管轨道内运动,小球的直径略小于圆管的直径,如图所

示.已知小球以速度v通过最高点时对圆管的外壁的压力恰好为mg,则小球以速度管的最高点时( ).

A.小球对圆管的内、外壁均无压力

通过圆

B.小球对圆管的内壁压力等于

C.小球对圆管的外壁压力等于D.小球对圆管的内壁压力等于mg

6.如图所示,重物M沿竖直杆下滑,并通过绳索带动小车m沿斜面升高.则当滑轮右边的绳索与竖直方向成θ角且重物下滑的速度为v时,小车的速度为( )

A.vcosθ B.vsinθ C.

D.vtanθ

7.“嫦娥”三号探测器经轨道I抵达P点后通过调整速度进入圆轨道II,通过变轨进入椭圆轨道Ⅲ,最后通过动力下降降落到月球表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嫦娥”三号在地球上的发射速度大于11.2km/s B. “嫦娥”三号”由轨道I通过P点进入轨道Ⅱ时要加速 C. “嫦娥”三号”在月球表面通过动力下降时处于失重

状态

D.“嫦娥”三号”别离通过轨道Ⅱ、Ⅲ的P点时,加速度相等

8. 如图所示,固定的锥形漏斗内壁是滑腻的,内壁上有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A和B,在各自不同的水平面做匀速圆周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vA>vB B.ωA>ωB C.aA>aB D.压力FNA>FNB

9.咱们的银河系的恒星中大约四分之一是双星.某双星由质量不等的星体S1和S2组成,两星在彼此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二者连线上某必然点C做匀速圆周运动.由天文观察测得其运动周期为T,S1到C点的距离为r1,S1和S2的距离为r,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因此可求出S2的质量为( ) A.

42r2rr1GT242r1342r2r142r12 B. C. D. 222GTGTGT10.某同窗以必然的初速度v0=10m/s竖直向上抛出质量为m=1kg的物体,物体上升到最高点后又返回抛出点。若运动中空气阻力的大小恒为f=2.5N,g取10m/s,则( ) A. 全程重力做的功为零 B. 全程物体克服空气阻力做的功为-20J C. 上升进程中物体重力势能增加了40J

D. 上升进程空气阻力的平均功率小于下降进程空气阻力的平均功率

2

11.某河流河水的流速与离河岸距离的转变关

系如图甲所示,船在静水中的航行速度大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河宽为300m,现让该船以最短时间开始渡河,则该船( )

A. 船渡河的最短时间是75s

B. 船在行驶进程中,船头始终与河岸垂直 C. 船在河水中航行的轨迹是一条直线 D. 船在河水中的最大速度是5m/s

12.假设一颗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半径增大到原来的2倍,仍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

A. 按照公式v=ωr可知,卫星运动的线速度将增大到原来的2倍

v21B. 按照公式F=m可知,卫星所需的向心力将减小到原来的

r2C. 按照公式F=G

mM1可知,地球提供的向心力将减小到原来的 r242 2D. 按照上述B项和C项给出的公式,可知卫星运动的线速度将减小到原来的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总15分,)

13. (6分)卡文迪许利用如图所示的扭称实验装置测量了引力常量:

(1)横梁一端固定有一质量为m半径为r的均匀铅球A,隔壁有一质量为m,半径为r的相同铅球B,A、B两球表面的最近距离L,已知引力常量为G,则A、B两球间的万有引力大小为F=_________.

(2)在下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中,与“卡文迪许扭秤实验”中测量微小量的思想方式最相近的是__________。(选填“甲”“乙”或“丙”)

(3)引力常量的得出具有重大意义,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说出一条即可) 14.(9分)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讨小球做圆周运动所需向心力的大小F与质量m、角速度ω和半径r之间的关系.两个变速轮塔通过皮带连接,转动手柄使长槽和短槽别离随变速轮塔匀速转动,槽内的钢球就做匀速圆周运动.横臂的挡板对钢球的压力提供向心力,钢球对挡板的反作使劲通过横臂的杠杆作用使弹簧测力筒下降,从而露出标尺,标尺上的红白相间的等分格显示出两个钢球所受向心力的比值.如图是探讨进程中某次实验时装置的状态.

(1)在研究向心力的大小F与质量m关系时,要维持_____相同.

A. m和r B.ω和m C. ω和r D.m和F (2)图中所示,两个钢球质量和转动半径相等,则是在研究向心力的大小F与______的关系. A.质量m B. 角速度ω C. 半径r

(3) 图中所示,两个钢球质量和转动半径相等,若图中标尺上红白相间的等分格显示出两个小球所受向心力的比值为1:9,与皮带连接的两个变速轮塔的半径之比为______. A.1:3 B. 9:1 C.1:9 D. 3:1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7分.解承诺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需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10分)宇航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飞船内进行了我国第一次太空讲课。若已知飞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求:

(1)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v; (2)飞船离地面的高度h.

16.(12分)如图所示,滑腻水平地面静止放着质量m10kg的木箱,与水平方向成60折恒力F作用于物体,恒力F2.0N,当木箱在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4.0s后,求: (1)4.0s末物体的速度大小. (2)4.0s内力F所做的功. (3)4.0s末力F的瞬时功率.

17.(15分)如图所示,摩托车做腾跃特技演出,沿曲面冲上高0.8m顶部水平高台,接着以v=3m/s水平速度离开平台,落至地面时,恰能无碰撞地沿圆弧切线从A点切入滑腻竖直圆弧轨道,并沿轨道下滑.A、B为圆弧两头点,其连线水平.已知圆弧半径为R=1.0m,人和车的总质量为180kg,特技演出的全进程中,阻力忽略不计.(计算中取g=10m/s,sin53°=0.8,cos53°=0.6).求:

2

(1)从平台飞出到A点,人和车运动的水平距离s. (2)从平台飞出抵达A点时速度大小及圆弧对应圆心角θ. (3)若已知人和车运动到圆弧轨道最低点O速度v´=

m/s,求此时人和车对轨道的压力

答案

1C 2B 3A 4C 5B 6A 7D 8A 9D 10AC 11BD 12CD 13 (1) Gm22rL2(2分) (2)乙 (2分) (3) 引力常量的普适性证明了万有引

力定律的正确性(或:引力常量的得出使得可以定量计算万有引力的大小;引力常量的得出使得人们可以方便地计算出地球的质量)(2分) 14 (1)C (3分) (2)B(3分) (3)D(3分) 15.解:(1)由按照万有引力定律得

GMmmg (2分) 2RGMmv2m (2分) 2RR联立解得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v(2)按照万有引力定律得:

gR (1分)

GMmmg (2分) R2GMmRh22mRh (2分)

T32解得hgR2T2R (1分) 4216(1)木箱受到重力、恒力F、水平面的支持力作用,设加速度大小为a,将拉力正交分解,按照牛顿第二定律得: Fcos60ma (2分) 代入计算得出a0.1m/s2, (1分) 所以4s末箱的速度为vat0.140.4m/s. (1分) (2)移动的距离是x121at0.1420.8m (1分) 22按照功的概念式WFlcos (2分)

得4.0s内力F所做的功WFlcos20.8cos600.8J (1分) (3)按照PFvcos (2分)

得: 4.0s末拉力F的瞬时功率PFvcos20.4cos600.4W.(2分)

17解:(1)车做的是平抛运动,很据平抛运动的规律可得

竖直方向上 H= (2分)

水平方向上 s=vt, (2分)

则s=. (1分)

(2)摩托车落至A点时,其竖直方向的分速度vy=gt=4m/s (1分) 抵达A点时速度

=5m/s 设摩托车落地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则

tanα= (2分)

即α=53°

所以θ=2α=106° (1分)

(3)在O点:N﹣mg=m(3分)

解得:N=7740N (1分)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人和车在最低点O时对轨道的压力为7740N.1分)1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