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的
为保证灌浆材料符合规范指标的检测作业操作过程的规范性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特制定本方法。 二.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灌浆材料符合规范指标的试验检测。 三.依据标准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JGJ 355-2015 《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JG/T 408-2013 《水泥基灌浆材料》 JC/T 986-2018
《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T 50448-2015 四.仪器设备及工具
手筛(4.75mm和20mm)、水泥搅拌机(JC/T 681)、截锥形圆模(GB/T 2419)、流动锥(1725mL±5mL)、钢底板(1500mm×1500mm)、坍落度仪(JG/T 248)、玻璃板(500mm×500mm),钢尺、卡尺、定时钟、计时表(0.1s)、量筒(10mL、50mL、100mL)、水泥抗压强度试模及抗压夹具(40mm×40mm)、天平、钢制支架、万能压力试验机、电子天平(0.0001g)、电子百分表(10mm,0.001)、玻璃板(140mm×80mm×5mm)、试模(100mm×100mm×100mm,拼接不漏水)、铲勺(宽60 mm ,长 160 mm)、钢垫板(250mm×250mm×15mm)、钢压板(直径70mm,厚度5mm,质量150g)捣板(锯条)、恒电位仪、电线、绝缘涂料(石蜡:松香=9:1)、不锈钢片电极、试模(塑料有底活动模40mm×100mm×150mm)试模(90mm×30mm×30mm,两端中心带有固定钢筋的凹孔,直径7.5mm深2mm~3mm,半通孔。试模用8mm厚,硬聚乙烯塑料板制成)、百分表架(磁力架)、钢垫板(250mm×250mm×15mm)、电位滴定仪、氯电极、甘汞电极、电磁搅拌器、移液管(10mL)滴定管(25mL)、天平(0.0001g)、台秤(50Kg、5g)、垫块(35mm)、容量筒(5L)等。 五.环境条件
成型时试验室温度应为20℃±2℃,相对湿度应大于50%,养护室的温度20℃±1℃,相对湿度应大于90%,养护水温度20℃±1℃。成形时灌浆材料和拌和水的温度应与实验室的环境温度一致。 六.检测方法 1.试验方法选择
本中心根据委托要求对照JG/T 408-2013或JGJ 355-2015或JC/T 986或GB/T 50448-2015标准进行选择。 2.细度
本条款仅针对委托JC/T 986-2018标准使用。具体如下:
天津雍阳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作业文件 钢筋浆锚搭接连接接头用水泥基灌浆料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第 2 页 共 11 页 第版 第次修订 实施日期: 当委托Ⅰ类、Ⅱ类、Ⅲ类灌浆料时、称取试样500g水泥基灌浆材料,精确至1g,将试样倒入4.75mm筛中,采用手筛,筛至每分钟通过量小于试样重量的0.1%为止。Ⅳ类灌浆材料称取样品2000g,同时采用25mm筛和4.75mm筛进行试验。 水泥基灌浆材料试样筛余百分数按公式计算:
FR100% WF—水泥基灌浆材料试验筛余百分数,%;
R—水泥基灌浆材料试验筛余物质量,单位为克(g); W—水泥基灌将材料试样的重量,单位为克(g)。 3.流动度
3.1 本条款作业仅针对委托JC/T 986-2018或GB/T 50448-2015标准使用。具体如下:
3.1.1 截锥流动度适用于委托JC/T 986-2018和GB/T 50448-2015中Ⅱ、Ⅲ水泥基灌浆料。具体如下: 应预先润湿搅拌锅、搅拌叶、玻璃板、截锥圆模内壁,水泥基灌浆材料搅拌好后,倒入截锥圆模,浆体与截锥圆模上口齐平,徐徐提起截锥圆模,让浆体在无扰动作用下自由流动直至停止,测量浆体最大扩散直径及其垂直方向的直径,计算其平均值,搅拌和测量在6min内完成。初始流动度测量完毕后,迅速将板上的灌浆材料装入搅拌锅内,并用潮湿的布封盖搅拌锅口,防止水分蒸,30min后,重新进行搅拌240s,同理,测试流动度30min保留值。
3. 1.2 流锥流动度适用于委托JC/T 986-2018和GB/T 50448-2015中Ⅰ水泥基灌浆料。具体如下:
测定时,先将漏斗调整水平,封闭底口,将搅拌均匀的浆体均匀倾入漏斗内,直至表面触及点规下端。开启底口,使浆体自由流出,记录浆体全部流出时间(s)。初始流动度测量完毕后,迅速将板上的灌浆材料装入搅拌锅内,并用潮湿的布封盖搅拌锅口,防止水分蒸,30min后,重新进行搅拌240s,同理,测试流动度30min保留值。
3.1.3 坍落扩展度适用于委托JC/T 986-2018和GB/T 50448-2015中Ⅳ水泥基灌浆料。具体如下:
采用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搅拌,预先用水润湿不得有明水;将20kg水泥基灌浆料倒入搅拌机内,搅拌180s,将搅拌好的水泥基灌浆材料一次性装满坍落度筒,并用抹刀刮平。清除筒边底板上的灌浆材料,垂直平稳地提起坍落度筒,提离过程应在3 s~ 7s 内完成,从开始装料到提坍落度筒的整个过程应在 50s 内完成;应用钢尺测量灌浆料展开扩展面的最大直径以及与最大直径呈垂直方向上的直径。当两直径之差小于50mm时,应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扩展度试验结果;当两直径之差不小于50mm时,应重新取样另行测定。扩展度试验从开始装料
天津雍阳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作业文件 钢筋浆锚搭接连接接头用水泥基灌浆料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第 3 页 共 11 页 第版 第次修订 实施日期: 到测得扩展度值得整个过程应连续进行,并应在4min内完成。坍落扩展度初始值检验,从搅拌开始计时到测量结束,应在 5min 内完成。测量结果精确到 1 ㎜,取整后用mm记录。坍落扩展度初始值测量完毕后,迅速将底板上的灌浆材料装入搅拌机内,并用潮湿的布封盖搅拌机入料口,防止水分蒸,30min后,重新进行搅拌180s,同理,测试流动度30min保留值。
3.2 本条款作业仅针对委托JG/T 408-2013或JGJ 355-2015标准使用。具体如下:
3.2.1 称取1800g灌浆材料,精确至5g;按照产品设计(说明书)要求的用水量称量好拌合用水,精确至1g。
3.2.2 湿润搅拌锅和搅拌叶,但不得有明水,将灌浆材料倒入搅拌锅中,开启搅拌机,同时加入拌合水在10s内加完
3.2.3 按水泥胶砂搅拌机的设定程序搅拌240s。
3.2.4 湿润玻璃板和截锥圆模内壁,但不得有明水;将截锥圆模放置在玻璃板中间位置。
3.2.5将水泥基灌浆材料浆体倒入截锥圆模内,直至浆体与截锥圆模上口平,徐徐提起截锥圆模,让浆体在无扰动条件下自由流动直至停止。 3.2.6 测量浆体最大扩散直径及与其垂直方向的直径,计算平均值,精确到1mm,作为流动度初始值;应在6 min内完成上述搅拌和测量过程。
3.2.7 将玻璃板上的浆体装入搅拌锅内,并采取防止浆体水分蒸发的措施。自加水拌合起30min时,将搅拌锅内浆体按本款3.2.3~3.2.6步骤实验,测定结果作为流动度30min保留值。
3.2.8 结果计算:判断试验结果满足标准要求。 4.抗压强度实验
4.1本条款作业仅针对委托JC/T 986-2018或GB/T 50448-2015标准使用。具体如下:
4.1.1 本条款作业针对水泥基灌浆材料得最大骨料粒径不大于4.75mm,即委托JC/T 986-2018和GB/T 50448-2015中Ⅰ、Ⅱ、Ⅲ类水泥基光将材料。引用GB/T 17671中的有关规定,具体如下: 抗压强度标准试件应采取40mm×40mm×160mm的棱柱体,按照委托相关用水量等条件用GB/T 17671方法拌和水泥基灌浆材料,将拌合好的浆体直接灌入试模,浆体应与试模上边缘齐平,从搅拌开始计时到成型结束应采取非振动成型,应在6min内完成。抗压强度试验按GB/T 17671规定,检测1天、3天、28天抗压强度。
4.1.2 本条款作业针对水泥基灌浆材料得最大骨料粒径大于4.75mm且不大于25mm,即委托GB/T 50448-2015中Ⅳ类水泥基光将材料。引用GB/T 50081中的有关规定,具体如下:
天津雍阳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作业文件 钢筋浆锚搭接连接接头用水泥基灌浆料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第 4 页 共 11 页 第版 第次修订 实施日期: 抗压强度标准试件应采取100mm×100mm×100mm的立方体,按照委托相关用水量等条件采用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搅拌,预先用水润湿不得有明水,将拌合好的浆体直接灌入试模,适当手工振动,浆体应与试模上边缘齐平,抗压强度试验按GB/T 50081规定,检测1天、3天、28天抗压强度。
4.1.3 本条款作业针对水泥基灌浆材料得最大骨料粒径大于4.75mm且不大于25mm,即委托GB/T 50448-2015中Ⅳ类水泥基光将材料。引用JC/T 986中的有关规定,具体如下:
抗压强度标准试件应采取150mm×150mm×150mm的立方体,按照委托相关用水量等条件采用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搅拌,预先用水润湿不得有明水,将拌合好的浆体直接灌入试模,从搅拌开始计时到成型结束应采取非振动成型,浆体应与试模上边缘齐平,抗压强度试验按GB/T 50081规定,检测1天、3天、28天抗压强度。
4.2 本条款作业仅针对委托JG/T 408-2013或JGJ 355-2015标准使用。具体如下:
4.2.1 称取1800g水泥基灌浆材料,精确至5g;按照产品设计(说明书)要求的用水量称量好拌合用水,精确至1g。
4.2.2 按照附录A的有关规定拌合水泥基灌浆材料。 4.2.3 将浆体灌入试模,至浆体与试模的上边缘平齐,成型过程中不应振动试模,应在6 min内完成搅拌和成型过程。
4.2.4 将装有浆体的试模在成型室内静置2h后移入养护箱。
4.2.5 抗压强度的试验应按照GB/T 17671中的有关规定执行,检测1d、3d、28d抗压强度。
4.2.6 结果计算:判断试验结果满足标准要求。 5. 竖向膨胀率试验
5.1 本条款作业仅针对委托JC/T 986-2018或GB/T 50448-2015标准使用。具体如下:
5.1.1 灌浆料用水量按流动度为250±10mm的用水量; 5.1.2 灌浆料加水搅拌均匀后立即灌模。从玻璃板的一侧灌入。当灌到50mm左右高度时,用捣板在试模的每一侧插捣6次,中间部位也插捣6次。灌到90mm高度时,和前面相同再做插捣,尽量排出气体。最后一层灌浆料要一次灌至两侧流出灌浆料为止。要尽量减少灌浆料对玻璃板产生的向上冲浮作用;
5.1.3 玻璃板两侧灌浆料表面,用小刀轻轻抹成斜坡,斜坡的高边与玻璃相平。斜坡的低边与试模内侧顶面相平。抹斜坡的时间不应超过30s。之后30s内,用两层使面部覆盖在玻璃板两侧灌浆料表面;
5.1.4 做完斜坡,把百分表测量头垂放在玻璃板上,在30s内记录百分表读数入h0。为初始读数;
天津雍阳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作业文件 钢筋浆锚搭接连接接头用水泥基灌浆料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第 5 页 共 11 页 第版 第次修订 实施日期: 5.1.5 测定初始读数后30s内,玻璃板两侧灌浆料表面盖上二层湿棉布;
5.1.6 从测定初始读数起,每隔2h浇水1次。连续浇水4次。以后每隔4h浇水1次。保湿养护至要求龄期,测定3h、24h试件高度读数;
5.1.7 从测量初始读数开始,测量装置和试件应保持静止不动,并不受振动。 5.1.8 竖向膨胀率应按下式计算:
hth0式中 :
t100 t竖向膨胀率hht时间龄期为t时的高度度数,单位为毫米(mm) h试件基准高度,单位为(mm)h0试件高度的初始度数,单位为毫米(mm)
5.1.9 结果计算:应取一组三个试件的算术平均值,计算值应精确到0.001%,判断试验结果满足标准要求。
5.2 本条款作业仅针对委托JG/T 408-2013或JGJ 355-2015标准使用。具体如下:
5.2.1 按附录A的有关规定拌合水泥基灌浆材料.
5.2.2 将玻璃板平放在试模中间位置,并轻轻压住玻璃板。拌合料一次性从一侧倒满试模,至另一侧溢出并高于试模边缘约2 mm。 5.2.3 用湿棉丝覆盖玻璃板两侧的浆体。
5.2.4 把百分表测量头垂直放在玻璃板,并安装牢固。在 30s内读取百分表初始读数ho成型过程应在搅拌结束后 3 min内完成。
5.2.5 自加水拌合时起分别于3 h和24 h读取百分表的读数ht。 整个测量过程中应保持棉丝湿润,装置不得受震动. 成型养护温度均为20℃±2℃。 5.2.5竖向膨胀率应按下式计算:
hth0式中 :
t100 t竖向膨胀率hht时间龄期为t时的高度度数,单位为毫米(mm) h试件基准高度,单位为(mm)h0试件高度的初始度数,单位为毫米(mm)
5.2.6 结果计算:计算一组三个试件的平均值,精度精确10-2,判断试验结果满足标准要求。
6. 氯离子含量实验(电位滴定法) 氯离子含量
本条款作业仅针对委托JG/T 408-2013或GB/T 50448-2015标准使用。具体如下: 6.1 原理:用电位滴定法,以银电极或氯电极为指示电极,其电势随Ag+浓度而变化。以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用电位计或酸度计测定两电极在溶液中组成原电池的电势,银离子与氯离子反应生成溶解度很小的氯化银白色沉淀。在等当点前滴入银生成氯化银沉淀,两电极间电势变化缓慢,等当点时氯离子全
天津雍阳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作业文件 钢筋浆锚搭接连接接头用水泥基灌浆料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第 6 页 共 11 页 第版 第次修订 实施日期: 部生成氯化银沉淀,这时滴入少量银即引起电势急剧变化,指出滴定终点。 6. 2 试剂要求如下: 6.2.1 (1+1);
6.2.2 银溶液(17g/L): 准确称取约17g银(AgNO3),用水溶解,放入1L棕色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用0.1000mol/L氯化钠标准溶液对银溶液进行标定。
6.2.3 氯化钠标准溶液(0.1000mol/L): 称取约10g氯化钠(基准试剂),盛在称量瓶中,于130°C~150°C烘干2h,在干燥器内冷却后精确称取5.8443g,用水溶解并稀释至1L,摇匀。
6.3 标定银溶液(17g/L):
用移液管吸取10mL 0.1000mol/L的氯化钠标准溶液于烧杯中,加水稀释至200mL,加4mL(1+1),在电磁搅拌下,用银溶液以电位滴定法测定终点,过等当点后,在同一溶液中再加入0.1000mol/L氯化钠标准溶液10mL,继续用银溶液滴定至第二个终点,用二次微商法计算出硝 酸银溶被消耗的体积V01,V02 ,见附录A。 体积V0,按式(9)计算:
式中:
V0 --10mL 0.1000mol/L氯化钠标准溶液消耗银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01 --空白试验中200mL水,加4mL(1+1)加10mL 0.1000mol/L氯化钠标准溶液所消耗银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02 --空白试验中200mL水,加4mL(1+1)加20mL 0.1000mol/L氯化钠标准溶液所消耗银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银溶液的浓度c 按式(10)计算:
式中:
c --银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c' --氯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V' --氯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6.4 试验步骤
准确称取试样0.5000~5.0000g,放入烧杯中,加200mL水和4mL(1+1),使
天津雍阳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作业文件 钢筋浆锚搭接连接接头用水泥基灌浆料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第 7 页 共 11 页 第版 第次修订 实施日期: 溶液呈酸性,搅拌至完全溶解,如不能完全溶解,可用快速定性滤纸过滤,并用蒸馏水洗涤残渣至无氯离子为止。用移液管加入10mL 0.1000mol/L的氯化钠标准溶液,烧杯内加入电磁搅拌子,将烧杯放在电磁搅拌器上,开动搅拌器并插入银电极(或氯电极)及甘汞电极,两电极与电位计或酸度计相连接,用银溶液缓慢滴定,记录电势和对应的滴定管读数。由于接近等当点时,也势增加很快,此时要缓慢滴加银溶液,每次定量加入0.1 mL,当电势发生突变时,表示等当点已过,此时继续滴入银溶液,直至电势趋向变化平缓。得到第一个终点时银溶液消耗的体积V1。在同一溶液中,用移液管再加入10mL (0. 1000mol/L)氯化钠标准溶液(此时溶液电势降低),继续用银溶液滴定,直至第二个等当点出现,记录电势和对应的0.1mol/L银溶液消耗的体积V2。 空白试验 在干净的烧杯中加入200mL水和4mL(1+1)。用移液管加入10mL(0. 1000mol/L)氯化钠标准溶液,在不加入试样的情况下,在电磁搅拌下,缓慢滴加银溶液,记录电势和对应的滴定管读数,直至第一个终点出现。过等当点后,在同一溶液中,再用移液管加入0.1000mol/L氯化钠标准溶液10mL,继续用银溶液滴定至第二个终点,用二次微商法计算出银溶液消耗的体积V01及V02。
6.5 结果表示:用二次微商法计算结果。通过电压对体积二次导数(即Δ2E/Δ2V)变成零的办法来求出滴定终点。假如在邻近等当点时,每次加入的银溶液是相等的,此函数(Δ2E/Δ2V)必定会在正负两个符号发生变化的体积之间的某一点变成零,对应这一点的体积即为终点体积,可用内插法求得。外加剂中氯离子所消耗的银体积V 按式(11)计算:
式中:
V1--试样溶液加10mL 0.1000mol/L氯化钠标准溶液所消耗的银溶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2--试样溶液加20mL 0.1000mol/L氯化钠标准溶液所消耗的银溶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
外加剂中氯离子含量XCl-按式(12)计算:
式中:
XCl---外加剂中氯离子含量,%;
天津雍阳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作业文件 钢筋浆锚搭接连接接头用水泥基灌浆料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第 8 页 共 11 页 第版 第次修订 实施日期: V --外加剂中氯离子所消耗银溶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 m--样品质量,单位为克(g)。
6.6 结果计算:判断试验结果满足标准要求。 7.泌水率
本条款作业仅针对委托JG/T 408-2013或JGJ 355-2015或JC/T 986-2018 或GB/T 50448-2015标准使用。具体如下:
7.1 用湿布润湿容量筒内壁后应立即称量,并记录容量桶的质量。
7.2 混凝土拌合物试验应按下列要求装入容量筒,且不应进行振动和插捣,混凝土拌合物表面应低于容量筒筒口30 mm±3mm,并用抹刀抹平。
7.3 应将筒口及外表面擦净,称量并记录容量筒与试样的总质量,盖好筒盖并开始计时。
7.4 在吸取混凝土拌合物表面泌水的整个过程中,应使容量筒保持水平、不受振动;除了吸水操作外,应始终盖好盖子;室温应保持在20℃±2℃。
7.5 计时开始后60min内,应每隔10min吸取1次试样表面泌水;60min后,每隔30min吸取1次试样表面泌水,直至不再泌水为止。每次吸水前2min,应将一片35mm±5mm厚的垫块垫入筒底一侧使其倾斜,吸水后应平稳地复原盖好。吸出的水应盛放于量筒中,并盖好塞子;记录每次的吸水量,并应计算累计吸水量,精确至lmL。
7.6 混凝土拌合物的泌水率应按下列公式计算。泌水率应取三个试样测值的平均值。三个测值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有一个与中间值之差超过中间值的15%时,应以中间值为试验结果;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均超过中间值的15%时,应重新试验。
B=
Vw100
(W/mT)mm=m2-m1
式中:B—泌水率(%),精确至1%;
Vw—泌水总量(mL);
m—混凝土拌合物试样质量(g);
mT—试验拌制混凝土拌合物的总质量(g); W—试验拌制混凝土拌合物拌合用水量(mL); m2—容量筒及试样总质量(g); m1—容量筒质量(g)。
7.7 结果计算:判断试验结果满足标准要求。 8.对钢筋锈蚀作用
本条款作业仅针对委托JC/T 986-2018标准使用。具体如下: 8.1钢筋锈蚀快速试验方法(新拌砂浆法)。
8.1.1 制作电极,将Ⅰ级建筑筋加工制成7mm,长为100mm,表面粗糙度Ra的
天津雍阳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作业文件 钢筋浆锚搭接连接接头用水泥基灌浆料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第 9 页 共 11 页 第版 第次修订 实施日期: 最大允许值为1.6μm的试件,用汽油、乙醇、丙酮依次浸擦除去油脂,并在一端焊上去130mm~150mm导线,再用乙醇擦去焊油,钢筋两端封绝缘材料,使暴露长度为80mm,计算表面积,经过处理的电极放入干燥器中备用。 8.1.2 按照标准要求拌和水泥基灌将材料。
8.1.3 砂浆及电极入模,把拌制好的材料在试模中先浇20mm左右,将处理好的两个电极放在表面,间距40mm,拉出导线,继续灌满浆料。 8.1.4 按恒电位仪说明书接电(如图1),测试。
8.1.4.1 未通外加电流前,先读出阳极钢筋的自然电位V; 8.1.4.2 接通外加电流,按电流密度50×10-2A/m2(即50μA/cm2)调整至需要值,同时开始计算时间,依次记录2min、4min、6min、8min、10min、15min、20min、25min、30min、60min,分别记录阳极极化电位值。
图1 图2
8.1.5 结果处理:以三个试验电极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作为钢筋阳极极化电位的测定值,以时间为横坐标,阳极极化电位为纵坐标,绘制图(如图2)。判断属于①、②、③,根据标准JC/T 986-2018要求,①属于钝化曲线,表示灌浆料对钢筋无害;②属于钝化膜已部分受损、③属于活化曲线,表示钝化膜破坏严重严重,出现②、③情况时无法判定,需要进行硬化砂浆法判定。当电位-时间曲线处于①、②中间态时,需要增加35min、40min、45 min、50 min、55 min、60 min时间段阳极极化电位记录,如果电位曲线保持稳定不再下降,则可认为钢筋表面尚能保持完好钝化膜,所测水泥基灌浆材料对钢筋无锈蚀危害。如电位曲线持续下降,则认为钢筋钝化膜已破损而转为活化状态,需进行硬化砂浆法判断。
天津雍阳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作业文件 钢筋浆锚搭接连接接头用水泥基灌浆料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第 10 页 共 11 页 第版 第次修订 实施日期: 8.2钢筋锈蚀快速试验方法(硬化砂浆法)。
8.2.1 采用Ⅰ级建筑筋加工制成7mm,长为100mm,表面粗糙度Ra的最大允许值为1.6μm的试件,用汽油、乙醇、丙酮依次浸擦除去油脂,经检查无锈痕放入干燥器中备用,每组三根。
8.2.2 将钢筋预先插入试模两端的预留凹孔中,位于正中,按规定要求拌制的水泥基灌浆材料倒入试模内。作为成型的砂浆电极。试件成型后盖上玻璃板,移入标养室养护,24h后脱模,用水泥净浆将外露的钢筋两头覆盖,将继续标准养护2d,取出试件,除去端部的封闭净浆,仔细擦净外露钢筋头的锈斑,在钢筋的一段焊上长130mm~150mm的导线,用乙醇擦去焊油,并在试件两端浸涂热石蜡松香绝缘,使试件中间暴露长度为80mm(如图3)。 8.2.3 测试
8.2.3.1 将处理好的硬化砂浆电极置于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浸泡72h时。试验应注意不同试样不得放置在统一容器内浸泡,以防互相干扰。
8.2.3.2 把一个浸泡后的砂浆电极移入盛有饱和氢氧化钙溶液的玻璃缸内,使电极浸入深度为8cm,以它作为阳极,不锈钢片作为阴极(即辅助电极),以甘汞电极作参比,按图示(如图4)接好试验线路。
图3 图4
8.2.3.3 未通外加电流前,先读出阳极(埋有钢筋的砂浆电极)的自然电位V; 8.2.3.4 接通外加电流,按电流密度50×10-2A/m2(即50μA/cm2)调整至需要值,同时开始计算时间,依次记录2min、4min、6min、8min、10min、15min、20min、25min、30min、60min,分别记录阳极极化电位值。
8.2.4 结果处理:取一组三个埋有钢筋的硬化砂浆电极极化电位的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测定值,以阳极极化电位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绘制阳极极化电位-时间图(如图2)。根据电位-时间曲线判断水泥基灌浆材料对钢筋锈蚀的影响, 1、电极通电后,阳极钢筋电位迅速向正向上升,并在1min~5min内达到析氧电位值,经30min测试,电位无明显降低,如图2中曲线①,则属于钝化曲线。表明阳极钢筋表面钝化膜完好无损,所测水泥基灌浆材料对钢筋是无害的;2、
天津雍阳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作业文件 钢筋浆锚搭接连接接头用水泥基灌浆料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第 11 页 共 11 页 第版 第次修订 实施日期: 通电后,阳极钢筋电位先向正向上升,随着又逐渐下降,如图2中的曲线②,说明钢筋表面钝化膜已部分受损。而图2中的曲线③活化曲线,说明钢筋表面钝化膜破坏严重。这两种情况均表明钢筋钝化膜已遭破坏,所测水泥基灌浆材料对钢筋是有锈蚀危害的。
编制: 审核: 批准:
年 月 年 月 年 月 日
日
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