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卷第34期 .166. 2 0 1 1年1 2月 山 西 建 筑 SHANXI ARCHITECTURE VoI.37 No.34 Dee. 20l1 文章编号:1009—6825(201 1)34—0166—02 议移动模架现浇箱梁施工技术 苏晓莺 摘要: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对移动模架的施工特点、设备结构及作业流程进行了介绍,并阐述了移动模架现浇箱梁的施 工工艺及工序操作,总结了移动模架施工经验,对同类工程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移动模架,现浇箱梁,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55.2 文献标识码:A 1 工程概述 河南省新乡块村营至营盘(省界)段高速公路土建工程施工 KYTJ 9合同段地形较为复杂,中湖大桥桥址沿线地形陡峻,沟壑 2)液压系统:负责移动模架的行走、支撑的传动装置。液压 系统采用分散布置,主要分布于各支腿处。由液压泵站、垂直支 承油缸、横移水平油缸、控制元件及管路组成。 3)电气系统:主要负责移动模架的照明、液压泵站的电力供 给等。 纵横,墩柱较高(最高墩达到了50 m),桥梁结构形式为l0—40 In 预应力}昆凝土连续箱梁。 为确保施工任务的完成,在综合对比满堂支架、钢管支 墩贝雷梁支架体系及移动模架的基础上,最终选择采用移动模架 作为箱梁现浇施工方案。该方法的使用,使本项目取得了良好的 社会、经济效益。 2.3移动模架作业流程 1)移动模架拼装就位。在起始桥墩跨内,清理安装现场,并 对各个构件进行清点。拼装场地要求场地内应无杂物只_宽阔,并 在跨内搭设必要的临时支墩。模架拼装顺序:场地平整一托架牛 腿安装一主梁吊装就位一横梁安装一铺设底板、安装模板支架一 2移动模架综述 2.1 施工特点 与传统的满堂支架相比,移动模架具有以下特点: 安装底、腹板及翼板模板一内模安装一预压。 2)移动模架拼装完成后主框架及模板系统支承在前、后主支 腿上。绑扎箱梁底、腹板钢筋,立内模、绑扎箱梁顶板钢筋、浇筑混 工期快、材料用量少、周转次数多、损耗小、劳动力需求少;无 凝土,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解除内模撑杆,进行预应力张拉。 需进行支架搭设、逐跨预压和支架地基处理,节约成本;标准化施 3)脱模。桥面铺设后辅助支腿的走行钢轨;前、中辅助支腿 工,施工质量提高;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不受墩高、场地、水文、地 和后辅助支腿在墩顶和桥面支撑,点动前主支腿、后主支腿的承 质等条件的;对桥下交通无干扰,社会效益显著;结构安全性 重油缸,解除机械锁紧螺丝,前主支腿、后主支腿的承蘑油缸少量 高,减少了安全事故发牛儿率。 回收,依靠设备自重脱模。 4)倒腿。拆除主支腿对拉钢筋主支腿主千斤顶回缩,主支腿 2.2设备结构 移动模架系统构造大致由钢结构系统、液压系统、电气系统 吊挂在走道上。利用纵移油缸顶推前主支腿、后主支腿前进至下 三部分构成。 桥墩就位;安装吊挂油缸,吊挂油缸回收,吊挂机构平移开;吊 一1)钢结构系统:主要负责传递梁体压力及荷载。包括主梁、 挂油缸伸出,主支腿支撑在承台上,张拉主支腿的对拉高强精轧 鼻梁、横梁、牛腿、推车、墩旁托架、前支撑、中吊架、后吊架及 螺纹钢筋。 悬挂装置、模板(含内外模)等部分。 现此种情况,应立即停止注浆,重做封闭工作。 5)滑道准备。解除中辅助支腿、前辅助支腿支撑;后辅助支腿; 水能力,在不破坏原结构层前提下提高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7结语 JTG D70-2004,公路隧道设计规范[S]. 通过兰海高速(崇遵段)公路龙景隧道的施工实践表明,隧道 [1][2]JTG H12-2003,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s]。 的防排水应视当地水文地质条件因地制宜地采取“以排为主,防、 TG H20—2007,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s]. 排、堵、截相结合,因地制宜,经济合理”的原则进行综合治理。利 [3]J4] JTJ 073—200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s]. 用多向疏导排放系统,首先将大部裂隙水导出,再利用整体防水 [ 曹树良,方恩权.某富水区段矿山法隧道渗漏治理技术[J] 系统,阻止渗漏。其次将沉积在防水系统之外的尽快导引出去。 [5]另外隧道整体防水系统关键应该充分利用衬砌混凝土自身的防 山西建筑,2011,37(5):158—159, Inquiry on highway tunnel leakage processing technology LIU Nian ZENG Ling-yi Abstract:Combining with leakage processing case of Longjing tunnel on Lan—Hal highway(Chongzun seciton),it introduces the waterproof pro— cessing technology in highway tunnel,and mainly inquires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quality contol,wirth a view to accumulate experience for simi— lar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Key words:highway,tunnel,leakage,construction technology 收稿日期:2011—08-23 作者简介:苏晓莺(1976一),女,工程师,山西省晋中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西晋中030600 第37卷第34期 2 0 1 1年1 2月 苏晓莺:议移动模架现浇箱梁施工技术 ・167・ 后主支腿;前主支腿的油缸回收使移动模架主梁底部的轨道落放 移动模架预拱度的设置,以保证线路在运营状态下的平顺 在支撑滑道上。 性,即箱梁上下坡度与设计坡度一致为前提,并保证在铺设轨道 6)开模。解除底模桁架、底模、前辅助支腿中部的连接螺栓; 后对混凝土的徐变上拱小于规范要求。第一次模架预拱度调整 模板向两侧横向打开。 数值,是实测模板在模拟混凝土状态下模板净挠度的基础上,叠 7)纵移过孔。同时启动后主支腿上的纵移油缸,循环伸缩使 加张拉及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的上拱值、预应力施加60 d后的残 模架前移一跨。 余徐变拱度值得出。施工中应对预拱度的变化进行观察,根据实 8)合模。模架横移合龙就位,底模桁架、底模、前辅助支腿连 际变形情况及时进行调整。 接;主支腿承重油缸顶升就位并机械锁定;进行下一孔箱梁的模 4.2箱梁施工主要程序控制 板调整、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工序。 1)结构钢筋绑扎与预应力孔道布置。结构钢筋绑扎与预应 3移动模架施工工艺 力孔道布置是预应力箱梁结构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 移动模架的施工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箱梁结构的质量。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结构中,一霉一喜 结构钢筋必须保 证梁体能够承受预应力施加时所产生的荷载及预应力孔道,锚板 的架立功能,而预应力孔道的成型质量则是能否按照设计施加预 移动模架过孔合龙 应力的基本保证,必须加以严格控制。结构钢筋绑扎稳定,预应 模板调整、预拱度设置、施工放样 力孔道位置准确、线型圆顺、密闭性能好。 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充分考虑 混凝土的耐久性能,且保证结构的强度、弹性模量,估计混凝土运 输,泵送时的坍落度损失等施工工艺的影响。 3)浇筑混凝土施工。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结构浇筑是项目环 节多、最不易控制的一道工序。在施工中必须解决好施工组织、 浇筑顺序、强度、坍落度控制、振捣及孔道保护等一系列问题,保 证箱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4)预应力筋张拉。预应力施加是预应力箱梁结构质量的最 终体现。预应力的施加效果是由孔道线型、预应力筋的力学性 能、张拉控制程序、锚具质量精度等多方面因素构成.施工中应控 制好断丝、滑丝、预应力损失等,以保证梁体预应力的施加效果。 5)梁体养护。箱梁桥面板与底板采用自然养护,其他部位采 压浆、封锚、封端 用养护液养护。施工中严格控制,使自然养护用水温度与}昆凝土 图1移动模架施工工艺流程图 表面温度之差不大于15℃。 4施工控制要点 4.3模架过孔 待箱梁进行预应力筋初张拉完成后,即可进行模架过孔作 4.1 堆载预压及预拱度调整 业,过孔过程中应设置专人对全过程进行监控,确保过孔质量及 移动支撑系统堆载预压及预拱度的调整是施工中的重点,移 安全。模架过孔完成后,在底模安装内模走形轨道采用卷扬机将 动支撑系统挠度值要考虑充分,以确保箱梁线性控制符合设计要求。 内模拖移至下一施工作业面。 在全面检查移动模架各部位安装及连接安全后,按照梁体重 量103%的预压荷载逐级加载,每道横梁处均布设一排沉降观测 5结语 点,分别布设于横梁跨中连接处1点及与主梁连接处左右各1 目前,我们已成功进行了中湖大桥lO一40 m简支箱梁移动模 点,主梁中心处左右各1点,每排共布设5个点,并逐个进行编号, 架施工,其外形尺寸、外观质量及线形控制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每个牛腿支腿处布设2个观测点。为避免装卸载施工干扰,沉降 从移动模架在本项目的使用来看,无论从工艺、质量、进度和经济 观测点布置在主梁及横梁下部,采用水准仪倒读塔尺的方法进行 效益上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值得大力推广。 观测。 参考文献: 移动模架挠度值主要组成:1)移动模架系统接触缝隙压缩、 [1] 交通部第一公路工程总公司.公路施工手册:桥涵(下册) 螺栓节点变位等非弹性变形值(尤其首孔);2)混凝土及移动模架 [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自重产生的弹性变形;3)预应力钢束张拉产生的反拱值,混凝土 [2] 谌萌兵.客专移动模架预压施工[J].山西建筑,2010,36 收缩徐变产生的挠度。 (24):321-322.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movable formwork cast—in—situ box girder SU Xiao-ying Abstract:Integrating with specific engineering case,it introduces the movable formwork construction features,facility structure and working procedure,describes the consturction technology and process operation of movable formwork cast—in—situ box girder,and summarizes movable formwork construction experience,which has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similar engineering. Key words:movable formwork,cast—in-situ box girder,construction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