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应用
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建设SWOT分析
田光林 张艳花
青岛大学图书馆,山东 青岛 266071
摘要:图书馆服务也从PC机走向智能手机终端,图书馆的移动服务从利用各种搜索引擎实现,发展到微博等,再到现在的微信图书馆、图书馆APP等方式,随时随地地享用图书馆服务已经成为读者的一种生活状态,利用这些方式进行图书馆服务已经成为图书馆员的一种工作状态,而且使用手机进行阅读也是读者的一种日常需求,所以将服务送到读者身边,是图书馆服务在发展中的一种必然趋势。本文用SWOT方法对高校图书馆使用微信公众平台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从中找出不足,提出对策,希望为图书馆读者服务做一补充,对进一步改进读者服务方式,拓宽服务内容提供有力帮助。 关键词:图书馆;微信;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G258.6;G250.7
告、信息推送等。在实践操作中,利用服务号发布特定,可以将馆内的讲座、民主生活会议、馆内活动、参加的校内活动实现;服务号也可以与读者互动,所有人员都可以留言,管理者可以设为精选所有关注者都能看到,还可以单独与读者进行交流回答;管理者还可以根据读者留言中提出的问题,完善公众平台的服务项目。服务号还有投票功能,还可以做美文或者摄影作品的评选。
订阅号:是为媒体和个人提供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方式,构建与读者之间更好的沟通与管理模式,它的群发是可以每天一次,一次最多可以达到发送信息,也可以随时发送。可以进行留言,可以互动,具有原创性,这些功能同服务号。到目前为止,青岛大学校内订阅号已有56家。
企业号:是为企业或组织提供移动应用入口,帮助企业建立与员工、上下游供应链及企业应用间的连接,从而快速、低成本实现高质量的移动轻应用,实现生产、管理、协作、运营的移动化。在今年的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中,青岛科技大学于2017年1月7日发布企业号,通过统一工作入口,将学校需要的各种移动办公应用整合在一起,从而实现上下级各级部门、学校员工内部的协作,重构移动管理平台。 2.1.3微信公众号的其他功能优势
微信企业号还解决了移动终端兼容性的问题,企业可将现有IT系统接入微信企业号,便捷配置应用,快速实现企业移动信息化。
2.1.4 公众平台可以有自己的二维码Logo
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二维码,在新生开学之时进行打印、张贴、发放,便于宣传。平台内的素材管理中心可以制作图文消息、上传图片、录制语音、上传视频。可以在右上方的“+”内重新编辑,也可以在编辑过的素材那里点击对应图标继续编辑。微信公众平
[3]
[2]
1 高校图书馆应用微信公众平台的现状
(1)微信的人群使用率调查:100%的高校大学生在使用;老年人也有20-30%等等。
(2)微信公众平台适用于各种移动终端:微信已经实现了主流手机、平板操作系统以及PC、iMAC端的全平台覆盖,能够在2G、3G、4G、WiFi等移动网络环境下流畅使用。
(3)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使用情况:2014年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调查:2014年1月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3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81.1%,调查显示84.7%的大学生正在使用微信。2016年的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调查:2016年11月份,本文作者通过全国大学库,对中国48家985高校图书馆、128个211高校图书馆(含48个985高校图书馆)的微信图书馆公众账号进行了调查,这些高校图书馆均已经申请公众账号。
[1]
2 微信公众平台的SWOT分析:
2.1 优势(Strengths)
2.1.1微信本身的优势
微信具有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通过网络快速发送免费(需消耗少量网络流量)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的功能优势,也可以使用服务插件进行组织、交流、宣传等。 2.1.2微信自身功能优势的划分
服务号:主要是针对企业和组织,给他们提供更强大的业务服务与用户管理能力的平台。目前,在高校图书馆中,笔者认为服务号更适合于高校图书馆使用。根据读者需求,服务号基本可以满足在校读者日常所需,根据调查,读者日常需要的服务内容基本上是馆藏资源查询、新书推荐、读者证件绑定、学术通
82图书情报\2018年第8期
台制作的完美可以借助许多第三方平台帮助,展现不同单位的服务个性。
2.1.5微信公众号在管理上的优势
为保障用户体验,微信公众平台严禁恶意营销以及诱导分享朋友圈,严禁发布色情低俗、暴力血腥、政治谣言等各类违反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的信息。一旦发现,我们将严厉打击和处理。[2]
2.2 劣势(Weakness)
(1)每次发布过的内容不可以进行修改;(2)使用编辑器过程中会经常出现bug。例如,在素材库中已经编辑过的文件,再次修改时,不能够修改为原来的样子,要经过多次反复预览制作才能消除bug。(3)受众关注度不高。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关注度远远低于其他一些媒体、商家平台。其原因分析与个人需求又跟大关系。一个人的日常需求会远远大于读者需求。
2.3 机遇(Opportunities)
201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馆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三届四次会议指出“图书馆应积极采取各种应对之道,调整组织结构,加强图书馆的核心能力建设,大力开发智能移动终端应用”。中国图书馆学会高等学校图书馆分会积极搭建图书馆与信息技术公司之间沟通的桥梁,推广新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不管是在学术研究领域还是实践建设领域,移动图书馆都得到了普遍的关注和重视。[3]
从技术方面讲,针对接入的第三方平台,未来可以加入更多软件,因此也就需要有代码技术人员,及好的运营人员。
针对微信平台内容这一点,运营者就可以往客户需求方面去研究,贴近他们的需要,为平台打造出适合用户需求的个性化平台。针对微信平台的摇一摇、QQ等功能,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研究,开发出适合用户体验的微信平台。第三方平台的接入,给未来更多软件的接入留下空间。
2.4 挑战(未来展望)(Threats)分析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升级,各种软件终端花样的出现,不断吸引着读者的眼球。对于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关注就会造成不可避免的忽视。高校图书馆服务依赖于移动终端设备,对读者的使用基本属于免费。因为免费,无利可图,对于软件开发公司而言,缺乏开发的动力。
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服务的运行属于初级阶段,其内容、团队等都需要进行更深层次的组织、重组优化。在微信公众平台内容的编辑中,对各种编辑器的熟悉,对于复制中出现的bug处理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数字化应用
3 对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使用的分析
通过对全国48家985高校及144家211高校(含985高校)的调查,在本馆微信公众平台开通整三年的时间,已经有多家高校图书馆开通使用。就目前高校图书馆应用微信公众平台的SWOT分析,基于其优势和劣势,弱势和机遇的对比,寻找出有待解决的问题,为公众平台的发展提供有利帮助。
(1)高校图书馆应该重视平台的发展,定专人单项管理,开展微信公众平台的课程培训,招募团队,划分功能详细的分工,例如,IT团队等。加强高校内的各部门的合作联盟,例如图书馆与教务部门、学生事务部门、社团管理部门、后勤部门等,形成以图书馆为核心的校园生活一站式文化服务联盟。(2)加强馆内平台制作人员的培训,首选是对此有兴趣的人,以及有相关专业知识的有志之士。技术方面可以招收擅长IT专业的,书评方面擅长的人员也可以招收,美术方面擅长的人员也可以招收。这些人员的纳入可以加强微信平台接口的研究,可以增强文章内容原创性,可以对于排版的设计趋向于更加艺术化构思。
3.3 微信公众平台的发展应该以传统服务为基础
在加强图书馆人员各方面业务培训的基础上,应该加强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管理者的专业知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让管理者了解甚至专门学习一下各部门的知识,将平台内容做的更专业更系统化,为高校师生做更全面化的图书馆微信服务平台。
4 结语
微信公众平台的出现是高科技的产物,互联网所面临的危机和劣势,微信公众平台同样也会面临,所以高校图书馆微信平台要发展,应寻求克服危机和劣势的方法,才能向着更高更远的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恪.高校图书馆应用微信平台的SWOT分析[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35(4):54-56. [2]微信公众平台内的信息发布要求https://mp.weixin.qq.com/cgi-bin/masssendpage?t=mass/send&token=1205816546&lang=zh_CN.
[3]王格.高校图书馆应用微信平台的SWOT分析[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11).
作者简介:田光林(1974—),女,山东青岛市人,青岛大学图书馆馆员。张艳花(19—),女,山东莱西市人,青岛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研究馆员。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青岛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移动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项目编号:QDSKL1401034。
图书情报\2018年第8期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