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工程施工日志编写要点
一、 施工日志的主要作用:
① 确保日后能够对工程进行有效的追溯;
② 为日后可能出现的的工程补救和加强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③ 为工程变更提供依据;
④ 为下道工序提供依据。
二、 施工日志需突出的内容:
① 施工中有关安全和质量的技术性问题;(包括设计技术参数及检测数据,检测数据必须与资料数据对应闭合)
② 环境状况和隐蔽工程施工数据;(隐蔽工程如:锚杆、钢拱架、仰拱、防水板等检测数据必须与资料数据对应)
③ 施工中所发生的与原设计不一致的工程量和工程措施;
④ 施工检测结论。
三、施工日志的编写格式:
1
1、 进度情况:记述当日工程地点、部位和范围,以便能够追溯出工程措施和材料使用的发生点.(要写清施工段落里程,施工段落里程必须与施工台账、施工资料对应,每段里程设计参数及实测数据,实测数据与资料必须对应,形成闭合)
2、 工程情况:记述事故处理、工程变更、重大技术方案及关键设备的使用等事件,记述上级领导、监理人员、设计人员的检查意见及提出的处理措施,描述工程环境,记述隐蔽工程处理措施。(特别注意便更时间及变更参会人员及变更情况的记录)
3、 用料情况:记述新进场主要材料的产地、规格和检验结论。
4、 检测情况:记述参与检测的人员、检验批编号、检测结论。(检测书籍必须与资料数据对应)
四、各类单项工程施工日志记述要点: (一)隧道工程
1、 进度情况:①当日掘进施工里程;②当日仰拱施工里程;③当日二衬施工里程。(所有里程数据必须与资料及施工台账对应)
2、 工程情况:
① 记录事故处理、工程方案变化、重大技术方案改变及关键设备的使用等事件.
② 记录上级领导、监理人员、设计人员的检查意见及提出的处理措施。
2
③ 围岩发生变化时,描述围岩类型、节理、裂隙状况;注明有水或无水;若有水,描述出水量、泉孔位置和大小。
④ 记录隐蔽工程数量:喷射混凝土厚度,锚杆、超前小导管长度,注浆量,锚杆、超前小导管环向间距和纵向间距,格栅拱架间距。与设计有出入时应特别注明。
3、 用料情况:
记录新进场的主要材料(如水泥、河砂、碎石、钢筋、锚杆等)的产地、产品序列号和实验室检验结论。
4、 检测情况:
①记录当日参与检测的人员名单、检验批编号和检测结论。
②记录围岩量测记录表编号,绘制围岩变形曲线图,对围岩变形进行分析预测。 如检测和围岩量测结果未能达到要求,记述整改处理措施。
(二)桥梁和涵洞工程
1、进度情况:记述当日施工部位。
2、工程情况:
(1)记录事故处理、工程方案变化、重大技术方案的改变及关键设备的使用等事件.
3
(2)记录上级领导、监理人员、设计人员的检查意见和提出的处理措施.
(3)记录施工中采用的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情况。
(4)其他个性问题:
①钻孔:使用钻机型号,施工进度,每日钻进进尺情况;钻进过程中地质变化情况是否与设计相符,泥浆指标情况;进岩的标高及嵌岩深度。
②墩台身:承台、墩身混凝土施工记录。
③涵洞:测量放样情况(中心里程、地面标高、涵洞底板设计标高、开挖深度、边坡大样、计算的土方数量、涵洞中线桩及线路中线桩的埋设及保护情况);基坑开挖方法;土层变化与设计图纸的比较,基底土层描述;地下水情况,汇水沟及汇水井情况及抽水情况。
3、用料情况:
记录新进场主要材料(如水泥、河砂、碎石、钢筋、锚杆等)的产地、产品序列号和实验室检验结论。
4、检测情况:
①钻孔:钻进至设计孔底标高后,设计及监理单位地质的确认检查记录;封孔前的检查情况(如:孔深、沉渣厚度等)及封孔记录。
②墩台身:承台基坑及桩位测量结果,桩基小应变检测结果,明挖基础基底地基承载力的检测结
4
果;承台、墩身钢筋模板检查情况;承台、墩身竣工测量检查情况。
③涵洞:做承载力检测,用平面图形示意触探击数,记录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记录基坑检测、基础验收和墙身验收数据,应和检验批及试验报告要对应统一.
(三)路基工程
1、进度情况:记述当日施工的里程和部位。
2、工程情况:
(1)记录事故处理、工程方案变化、重大技术方案的改变和关键设备的使用等事件。
(2)记录上级领导、监理人员、设计人员的检查意见及提出的处理措施.
(3)记录施工中采用的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情况。
(4)其他个性问题:
①路基填筑:
设计概况(路基设计高度,一般坡率、土方数量、调配方案、取土坑情况、防护工程情况。)
设备、人员进场情况,土样分类,记录试验主要数据。
测量放线,边沟开挖情况.
5
清表,是否有淤泥;如有软基处理,记录基底处理、检测情况,观测桩埋设情况;表面植草、树根情况;清表前后地面标高。
填土土源情况(从哪个地方运来、土的类别、含水量等情况),松铺厚度,当天填土数量、填土范围、机械、劳力的配置。
凉晒、推平、拱度、宽度加宽、平整度的记录。
碾压记录:压路机吨数、静压遍数、动压遍数。
安全、环保、水保的情况。
②地基处理
桩施工的基底地质描述,地表处理状况,桩位布置情况,投入机械及运转情况,每天的施工数量及质量控制方法。
基础换填的换填深度,清淤后的地质描述,换填材料的合格情况及换填处理的具体工艺及结果。
有土工格栅的须记下批次、合格证号、具体用量及铺设方法,特别填上格栅的具体搭接长度。
③挡土墙
记录每段挡土墙的设计情况(包括尺寸、混凝土标号,附上大样草图),开挖时候的地质情况,测量控制情况,开挖完成后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使用什么样的模板、模板的加固,混凝土的拌制、
6
运输、浇注方法。
④坡面防护
人字型骨架施工须记录:坡面情况,边坡平整度,实际边坡率,设计骨架的尺寸以及骨架的具体布置,浆砌方法,施工配合比,投入机具及运转状况;日完成工程量以及质量控制情况。
喷播和灌草施工须记录:坡面平整及密实情况,施工的具体操作流程,种植以后的养护状况,天气变化情况和植物的生长情况。
抗滑桩和框架梁须记录:放样和开挖过程,安全保证措施。
⑤混凝土施工:
须记录施工时的天气,混凝土拌和及运输方式,投入机具及运转情况,配合比,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办法。
3、用料情况:
记录新进场主要材料(如水泥、河砂、碎石、钢筋、锚杆等)的产地、产品序列号和实验室检验结论。
4、检测情况:
①路基填筑:记录每层填筑的现场检测情况(包括每层的宽度、厚度、密实度),录参加检测人员、检测方法、部位和数据,且要与检验批和试验报告相对应。
7
②地基处理:记录检测方法、检测具体位置以及检测的结果;基础换填承载力检测数据,换填材料的合格情况。
③挡土墙:拆模后混凝土表面状况及养护情况、28天后有混凝土强度数据。
④坡面防护:
人字型骨架:开挖后验槽检测数据,护脚墙基坑地质检测数据及检测方法.
喷播和灌草:挖方段必须检测坡面土是否适合植物生长以及处理方法。
抗滑桩和框架梁:记录开挖后的验孔(槽)的在场人员以及定性结论。
⑤混凝土施工:模板检测情况,监理定性是否同意混凝土施工,混凝土的养护过程中,模板拆除后的混凝土表观检测结果,混凝土最后的强度。
五、文整要求
工程日志是工程施工技术履历档案之一,按单位工程分别建立,由施工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按规定内容逐日全面详实地填写,字迹工整清晰,不得涂改,不得使用圆珠笔或铅笔书写,不得事后补填,不得使用电脑打印,必须妥善保管。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