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评估及预防建议
姓名: 出生日期: 年 月 日 年龄: 性别: 科别: 床号: 住院号: ID号: 入院诊断:
VTE高危评分(基于Caprini模型 评分项目 评分 1 年龄41-60(岁) 1 肥胖(BMI≥25) 1 异常妊娠 1 妊娠期或产后(1月) 1 服避孕药或激素替代治疗 1 卧床的内科患者 1 炎症性肠病史 1 下肢水肿 1 静脉曲张 1 严重肺部疾病,含肺炎(1月内) 1 肺功能异常,COPD 1 急性心肌梗塞 1 充血性心力衰竭(1月内) 1 败血症(1月内) 1 大手术(1月内) 1 计划小手术 2 年龄61-74(岁) 2 石膏固定(1月内) 2 患者需要卧床大于72小时 2 恶性肿瘤(既往或现患) 2 中心静脉置管 2 大手术(>45分钟) 3 年龄≥75(岁) 3 深静脉血栓或肺栓塞历史 3 血栓家族史 3 肝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HIT 3 未列出的先天或后天血栓形成 3 抗心磷脂抗体阳性 3 凝血酶原20210A阳性 3 因子Vleiden阳性 3 狼疮抗凝物阳性 3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酶升高 5 脑卒中(1月内) 5 急性脊髓损伤(瘫痪)(1月内) 评估结果 序号 预防措施内容 ① 使用相应的警示标牌 ② 预防肺栓塞指导 ③ 按医嘱留家属陪护 ④ 告知有关注意事项 ⑤ 早期下床活动 ⑥ 早期功能锻炼 ⑦ 穿着棉度弹力袜 ⑧ 下肢抗血栓气压泵 ⑨ 抗凝药物(根据医嘱) 落实措施: 签名 时间 评估时间 总分 责任护士 护士长签名 病人/家属签名 评分结果: 0-2分:低危。尽早活动,宣传教育、物理预防;不悬挂警示标识。 3-4分:中危。通知医生,宣传教育、物理预防;悬挂黄色警示标识,报告护士长;必要时医生与家属沟通,实施药物干预预防措施等。 5-8分:高危。通知医生,宣传教育、物理预防;悬挂红色警示标识,报告护士长;主管医生评估出血风险后与家属沟通,实施药物干预预防措施等。 9分及以上:极高危。措施同上。 注意:病情变化(包括手术)时请及时重新评估VTE风险并更改预访措施。对有争议、疑难、特殊病例或未尽事宜请会诊。 特别说明: 根据国际国内文献,上述预防措施能有效降低静脉血栓风险,但不能完全避免静脉血栓的发生,特向病人及家属告知,病人及家属理解并已签名。
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