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1全国II卷(甲卷)作文导写及范文3篇--2021年高考语文作文导写分析及范文汇展

2021全国II卷(甲卷)作文导写及范文3篇--2021年高考语文作文导写分析及范文汇展

来源:九壹网
2021全国II卷(甲卷)作文导写及范文汇展 适用地区:四川 云南 贵州 广西 【原题呈现】

22.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中国党走过百年历程。在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斗争中孕育的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血脉和灵魂。我们过的节日如“五四”“七一”“八一”“十一”,我们唱的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没有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读的作品如《为人民服务》《沁园春•雪》《荷花淀》《红岩》,我们景仰的烈士如李大钊、夏明翰、方志敏、杨靖宇,我们学习的榜样如雷锋、焦裕禄、钱学森、黄大年,等等,都给予我们精神的滋养和激励。我们心中有阳光,我们脚下有力量。我们的未来将融汇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我们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

请结合材料,以“可为与有为”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名师教你怎么写】

时代正“可为” 人生须“有为” ——2021年高考全国甲卷作文简要解析 翟晓周

【试题评析】

2021年高考全国甲卷作文题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说它情理之中,是作文命题应该引导考生提升思想觉悟,从而思考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说它在意料之外,是以“百年党史”材料命题,完完全全如同2017年全国卷三在恢复高考40年之际,高考作文题以“回复高考40年”为材料命题。

不过在笔者看来,这道题命制的很不错。 一、体现“立德树人”的育人功能 它与高考立德树人的要求高度契合。

这道作文题紧扣时代主题,引导考生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实现人生价值,续写新的时代篇章。坚持中国党的领导,在红色精神传承中砥

砺前行,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不断成长,是每个有志青年最应该的也是最正确的人生方向。

二、契合高考作文命题的发展方向 1、作文题有意识引导学生关注自身成长。

近年来,全国卷作文题有意识引导学生关注自身成长,关注新时代的青年在新时代发展和国家建设中构建自己的人生价值。

2017年全国卷三“我看高考/我的高考”直接指向个人成长,2018年“三句标语”引导考生关注时代,肩负起时代赋予给自己的历史使命,2019年的“高考前最后一课”,指向引导考生在不断的成长中要学会感恩,2020年的“画好自画像”指向构建更好的自己。2021年高考全国甲卷的作文题,依然是个方向。

2、作文题所用材料利于学生真写作。

作文题所用材料,如百年党史、红色节日、歌曲、先烈、文学作品等,都是高中毕业学生所熟悉的,都能激发出学生的清青春热血,在抗疫基本取得胜利的今天,在全国全面脱贫的今天,中国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一个接一个的伟大胜利,这些是每一个考生都能切身感受到,对此也都有话可说而且有很多能够真心话想说,再者,在这个背景之下,要求考生思考如何在这个大有可为的时代中让自己有所作为,又紧紧扣住考生自己的人生,这有利于学生真正感受,去思考,去表达“我”,说真话,抒真情,避免了假大空,能真正考查学生“德”“才”和写作水平。

【试题解析】 一、题型解析

作文题属于任务指令性作文,具体讲来就是:社会重大热点材料任务指令性作文。 (一)题目明确给出了任务指令:

1、材料给出了写作主题的任务指令——“以‘可为与有为’为主题”,考生必须围绕这个主题来作文。

2、题目给出了写作背景的任务指令——“请结合材料”,因此,写作不能离开材料给出的内容和含义信马由缰,而必须以材料内容为背景,最终落脚到材料的最后“我们的未来将融汇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我们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将自己放到这个大有可为的时代中去思考自己的人生价值和人生意义。

(二)交际意识

这道作文题最然不像前两年比较频繁的“书信”“演讲稿”“发言稿”之类有明确的交际任务指令,但交际意识依然很强。

1、交际身份:“我们”即将毕业的高中生——新时代的新青年。 2、交际对象:自己、同龄人。

3、交际内容:如何在新时代传承红色精神基因,认识时代给予给自己的使命,如何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4、交际情境:考生所处的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 二、作文解析

(一)解读材料,理解材料内涵。

材料是一段文字,开头由中国党百年历程引出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到了我们的灵魂和血脉,然后从节日、歌曲、文学和先烈等角度分别列举了耳熟能详的例子,最后指向在这个大有可为的新时代,我们每个人的个人的未来必将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简言之,就是要求考生能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精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确定立意,确定文章主题。

根据对材料内容和含义的理解,结合任务指令,确立文章的观点。从材料及要求来看,立意很明确:

时代大有可为,人生该当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该传承红色基因,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砥砺前行,不断提升人生境界,实现人生价值。

(三)作文的“三思”简析

1、思想的高度:基于作文是“情景交际下的‘表达我’”,这里应该指向这两个维度: (1)构建更好的自己——在大有可为的新时代,“我们”这一代青年要大有作为; (2)构建更好的“我与国家”的关系——将自己的人生价值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高度融合。

2、思考的深度:辨析关键概念并理清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

(1)什么叫“可为”——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什么叫“有为”——

“我们”自己的人生价值的实现。

(2)“可为”与“有为”之间的逻辑关系——只有将自己投身于大有可为的时代,融合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让自己的人生真正有为,而时代的可为必须由每一个华夏儿女的有为构成。

(3)中国党百年历程沉淀下来的红色基因(精神)同新时代的关系——红色基因(精神)的传承是新时代走好新征程的灵魂。

(4)红色基因(精神)同“我们”每个个人的关系——唯有将红色基因(精神)融入“我们”的血液和灵魂,“我们”每个人才能在新时代大有作为。

3、思维的慎度:

整篇作文,要有清晰的逻辑构架。即应该首先认识清楚新“可为”——对先烈而言,是机遇,更是危险,是奉献与牺牲;对新时代的“我们”而言,是机遇,更是挑战,是使命与当担。其次认识清楚“有为”——是实现人生价值,更是提升人生境界,是为国家、民族作出贡献。最后认识清楚“如何‘有为’”——传承红色基因,树立为国之志,肩负历史使命,当担时代重担,筑梦民族复兴。

就局部而言,要将落脚点放在“如何‘有为’”,要有建设意识,如何将个人人生价值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融合,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四)写作提示

这道作文题,在要求部分,删掉了以往的“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等具体形式指令,但这并非意味着这些要求不需要考虑,因为这是作文最基本的规范要求。

因此要牢记说真话抒真情,真诚地表达“我”的作文首要原则。当然在形式上十分开放,可以议论,可以叙述,可以叙述议论抒情相结合,换言之,可以写成议论文,可以写成普通的记叙文,也可以写成夹叙夹议的散文,还可以写成抒情性议论文……不过就这道作文题于考生而言,写成议论文会容易一些,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讲大道理,说空话,不能将情思具体化。

【示范作文】

01时代已大有可为,我们当有所作为

吴彬丽

时光流逝,浪潮翻滚,我们来到了一个令人欣喜的时代:政治昌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人民生活欣欣向荣。也正因为如此,我们也身处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繁荣昌盛是发展的土壤,而即使是挑战,背后也是机遇,就算是危机,当中也孕育着先机。此时此刻的我们,要立于时代潮流,必须有所作为。

回顾中国党走过百年历程,我们发现其中孕育的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已经成为了成长和发展的土壤:无论是“五四”、“七一”一类的节日还是红色歌曲,无论是经典作品还是景仰的烈士、学习的榜样,都给予我们精神的滋养和激励,这不仅是时代大有可为的生动表现,更是时代大有可为的根本。

正因为如此,身处这个大时代发展的我们,不能辜负这时代给予我们的成长和发展的机会,而更应该将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融汇在一起,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人。我们看到,非典肆虐时,钟南山让“重症患者都到我这里来”,而新冠未明时,这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又火速驰往武汉;我们也看到袁隆平怀揣着两个伟大的梦想,在水稻田里耕耘,不仅解决了中国的粮食问题,更是造福了全人类;我们还看到许许多多的青年人深入到扶贫攻坚一线,“以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我们更看到,每一个你我,都在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这些,都是身处可为的时代里的有所作为。

可为与有为,看似,实则两者关系密切,相辅相成:可为是有为的前提和条件,有为是可为的目的和根本。没有可为的条件,虽然可能也会有“乱世出英雄”的情况,但是对于普罗大众来说,生存已经是难事,又何来发展?然而,如果没有有所作为之心,那么可为的条件也是徒然。

也许,有人会说,即使这是繁荣的时代,也会有其困境,但是对于时代之难,有的人选择精益求精,打造核心竞争力,有的人选择另辟蹊径,突破内卷,但是也有的人选择了“躺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已经磨灭了上进之心,更是丢失了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所应承担的责任与担当啊!

所以,我们不仅要了解时代的潮流和趋势,紧跟脚步不被落下,我们更要深知时代的优势和不足,在享受红利的同时更要为时代发展助一份力:让未成年人得到更多的保护,让老人也能跟上信息时代的脚步,让教育资源更加公平······点点滴滴,举足轻重。

时代的钟声已经敲响,伟大复兴的使命已然在肩,大有可为的时代里,我们定当有作为!

02为的时代 做有为的青年

黎绪维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阔步复兴,扶摇踏上新征程,身处百年变局新时代,肩负中华民族新希望,青年人既要将目光投向经国复兴的伟业,也要躬身实践、知行合一,在可为的时代,做有为的青年!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忆往昔峥嵘岁月,百年史浸满多少屈辱的泪水,数十年的抗争流尽了多少华夏儿女热血满腔。100年前,一艘南湖红船从黎明中驶来,中国放射出第一缕绚丽的曙光。春色满园的华夏古国,从昨日迷茫中痛苦的寻找,到今天果断明智的选择。当鲜花代替了和平,当我们的天空不再有声回荡,当我们的家园不再经受炮火的洗礼!我们是否还能够想到那些把牢底坐穿的先驱者,那些戴着铁镣手铐蹒跚的者,那些倒在血泊中的党员,那些为着坚定的主义信念而牺牲的爱国志士!在这种精神面前,我们所感受到的不仅是对先辈的崇敬,对一段历史的缅怀,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神圣的使命!

百年征途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一百个风雨春秋,一百年的奋斗不息,中国历经沧桑。不管是雪山草地大渡河的霏霏雪雨,还是井冈山太行山的腥风血雨;不管是延安窑洞的斜风细雨,还是改革开放的惊风急雨。中国人民始终紧紧地团结在一起,与中国命运的脉搏一起跳动,从单薄走向厚实,从贫困走向富裕,从年轻走向成熟。中国人民在富有无限可能的白纸上,描绘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蓝图,我们也可以庄严的告诉世界:“谁说鸡毛不能飞上天”。

总强调:“中国党是世界上的政党。大就要有大的样子。”中国是负责任,有担当的实践者。中国将一如既往为世界和平安宁、共同发展而努力,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燃烧的激情,昭示着青春的年华;缤纷的季节,鼓舞着奋进的脚步。春华秋实,躬行实践,砥砺前行,闪耀的青春光芒,赤诚书写未来华丽的篇章。青春为使命燃

烧,热血为祖国而激荡。大漠风烟起,金戈铁马行,五星红旗下的我们,热血浇铸激情,蓝天下的青春,担起建设祖国的重任!为了实现我们光荣的使命,我们必须努力学习,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类的灿烂文化武装自己,学好建设祖国的本领,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历史责任,他们不折不挠担负起属于自己的历史使命,才成就了今天的中国。人生路很长,前进途中,有平川也有高山,有缓流也有险滩,有丽日也有风雨,有喜悦也有哀伤。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为了理想坚持不懈,砥砺前行,才能创造无愧时代的人生,在可为的时代,做有为的青年!

03 有为

作者:yuwen

当今社会竞争加剧,每人身上压力倍增,于是乎,“躺平”成了话语,“佛系”成了主义。仰望星空的眼神逐渐空洞,低头专注的仅仅是尺寸之间,这些“万事不可为”之信念确乎不该是我们青年一辈所应有所该有。请谨记,相信“可为”才能实现梦想,坚持“有为”才能书写华章。

诚然,有些时候,无为可能是为了避免“内卷”加剧,可能是调整人生的赛道,这些无为还有存在的理由。但是从更广的意义来说,不相信“可为”却是青年一代的砒霜,而非蜜糖。

领袖指出,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领袖此言高屋建瓴,引人深思不相信“可为”的后果。当下社会纷纷扰扰,前有“精致的利己主义”“享乐主义”蒙蔽了无数人的双眼,后有“佛系”“丧文化”“躺平族”让人消极颓废,这些都是不相信“可为”带来的自我麻痹。但是,假如青春没有高远的志向,青春的躯体和行尸走肉又有什么区别;假如青春没有向往的远方,青春的我们又怎能迈出铿锵有力的步伐?遥想当年,华北狼烟四起,青年梦想着读书;国力衰微之际,青年梦想着学艺;改革春潮涌动,青年梦想着创新。唯有抛弃心头的“无所作为”的执念。心中有梦想,肩头甘磨砺,人生才能紧随奋斗的脉动熠熠生辉。

坚持“有为”,方能实现梦想。奋斗不仅应在心头冉冉升起,更应在行动上落到实处。领袖指出,“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又提出“大道至简,实干为要”,诚哉斯言。在白衣执甲、风雨同舟的人海中,有那些有为的青年;在一方有难、全国支援的人潮中,有那些有为的青年;在凝心聚力、身心守望的身影里,有那些有为的青年,他们就是我们的楷模,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青年一代,要从我做起,自觉抛弃“不可为”的想法,自觉抵制“不作为”的做法,做时代的书写者,做红色江山的人,提升自身的政治站位,大有必要。君可知,仅靠夙兴夜叹不能“封狼居胥”,仅靠朝思暮想不能“王师北定”,难道不是吗?空谈之声即使再澎湃,也敌不过在荒漠风沙中,建设西北塞林坝的护林者手上的厚茧;空谈之声即使再激昂,也敌不过奋斗在科研一线的科学家们,那布满血丝的双眼中所透出来的对于报效祖国的赤诚。

“时代青年茂风华,传承精神谱新章”。就让我们从今日起,和笃信无所作为划清界限,做一位有为之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请相信,有为才有位!

03全国甲卷范文5篇汇总 (<点此阅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