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变电站钢结构到货抽检标准(2018版)

变电站钢结构到货抽检标准(2018版)

来源:九壹网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变电站钢结构到货抽检标准(2018版)

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南方电网公司采购的交流变电站构支架钢结构的到货质量抽样检测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3 GB/T228.1-2010 GB/T229-2007 GB/T232-2010 GB/T699-2015 GB/T700-2006 GB/T706-2016 GB/T709-2006 GB/T1591-2008 GB/T2694-2010 GB/T2828.1-2012

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输电线路铁塔制造技术条件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1)检

GB2829-2002 GB/T2975-1998 GB/T3091-2015 GB/T3323-2005 GB/T4336-2016

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

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 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补充 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

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多元素含量的测定火花放电原子

GB/T4956-2003

发射光谱法(常规法)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金属材料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 金属弯曲试验方法 优质碳素结构钢补充 碳素结构钢 热轧型钢

GB∕T8162-2008 GB11344-2008 GB11345-2013 GB/T13793-2016 GB/T13912-2002

结构用无缝钢管

接触式超声波脉冲回波测厚方法

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检测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 直缝电焊钢管

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

GB50205-2001 D1/T6-2012 D1/T991-2006 JGJ81-2002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输变电钢管结构制造技术条件 电力设备金属光谱分析技术导则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

南方电网设备标准技术标书

3工作内容和方法 3.1抽检原则

(1)以同一个厂家、同一个合同、同一时期交货的产品为一个供货批,抽检批在供货批中随机选取。

(2)检验前,受检单位应提供齐全的设计、设计变更及材料代用说明等资料,并签字盖章,检验过程及检验后提供的资料,不予认可。

(3)供应商提供的抽检批中所有产品必须自检合格并具备被抽检的条件,检验方在抽检批中随机选取一幅构架(1根包括3根构架柱、2根构架梁即1轴)及部分支架(支架抽检数量见表1)作为抽检样品。

(4)钢结构的抽样及判定原则见表1。

3.2 抽样方式

公司品控技术中心编制到货抽检抽样单,由抽样人员在供应商或供电局仓库(以下简称“现场”)进行现场取样。

3.3 质量判别依据

设备材料的质量判断依据为被检产品的国家、行业、企业相关标准及公司招投标技术文件,当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与企业相关标准及公司招投标技术文件内容有差异时,应按最高标准的条款执行或投标技术文件条款执行。

3.4 判定原则

3.4.1 零部件判定原则

当受检零部件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该零部件判定为不合格: __一项次合格率低于规定值时(见表2); __一钢材质量不合格或与设计要求不符合时; - -一接头处孔向相反;50%及以上孔准距超标; - --过酸洗严重,接头孔被酸腐蚀超标; - -一加工工艺与标准或设计要求不符合; ___由于放样错误,造成零部件尺寸超标; - -控制尺寸与图纸不符所涉及的相关件。 3.4.2 抽检样品的判定原则

按GB/T6-2012《输变电钢管结构制造技术条件》中关于的检测项目分为A类项(关键项)和B类项(非关键项),为与本技术标准中检测项目的缺陷分类A、B、C区别,检测项目A类项(关键项)和B类项(非关键项)用A”和B”代替。A”类项有一项不合格,则产品判定为不合格;B\"类项有一项大于或等于不合格判定数(Re),则该样品判定为不合格。B”类项的不合格判定数(Re)见表U 3.4.3 批次判定原则

若抽检样品抽检合格,则判定该抽检批产品接收;若抽检样品不合格,则按照缺陷分类的对应的处理方式进行处理。 3.4.4 缺陷定级原则

A类缺陷:影响设备基本功能,危及人身安全或会引起严重后果的设备质量异常现象。根据公司缺陷处理管理规定,A类缺陷属于公司物资采购阶段重大缺陷。

B类缺陷:严重安全隐患或长期运行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设备质量异常现象。根据公司缺陷处理管理规定,B类缺陷属于公司物资采购阶段重大缺陷。

C类缺陷:外观或轻微故障且处理方法相对简单的设备质量异常现象。根据公司缺陷处理管理规定,C类缺陷属于公司物资采购阶段一般缺陷。

缺陷的定级见表3,检验不合格时检验报告中应按表3进行缺陷定级与统计。

表1钢结构的抽样及判定原则

序号 抽测项目 抽测内容 抽测方案 抽测方式 抽样数量 样本基数(件) (件) 91-150 钢材外形尺 151-280 寸(外观、 外形尺寸) 281-5∞ 50-12(X) 1201-3200 判定组数 Ac 0 0 0 Re 1 1 随机 1 2 20 32 50 80 125 2 1 原材料 批量范围 (福) 1-8 9-15 16-25 抽样数量 (件) 2 3 5 Ac 0 0 0 判定组数 Re 1 1 1 随机 钢材材质 (化学成 分、机械性 能) 抽样数量(件) 锌层外观质 量 样本基数 (N) ≤500 501-1200 锌层厚度 判定组数 δ>8 4 8 10 合计 Ac 20 32 40 1 2 3 Re 2 3 4 随机 δ<5 8 12 15 5≤δ<8 8 12 15 >1200 2 锌层质量 检测项目 锌层附着性 附着性 均匀性 抽样数量(件) 3 3 Ac 0 0 判定组数 Re 1 1 序号 抽测项目 抽测内容 抽测方案 抽测方式 抽样数量样本品种 样本基数(件) (件) 2-8 支架 判定组数 Ac O O 1 O 1 1 O O 1 2 3 5 7 O Re I 1 2 1 2 1 1 2 3 4 6 8 1 1 1 2 3 5 5 8 13 2 3 13 20 32 50 80 2 3 5 8 13 20 32 50 80 2 3 5 8 9-15 16-25 16-25 26-50 51-90 2-8 9-15 51-90 91-150 支架 零部件 3 加工精度 主材 连接件 腹材连接件 连板 腹材 随机 151-280 281-500 501-1200 2-8 9-15 16-25 26-50 O 1 1 2 3 5 7 O O O O 连板 51-90 91-150 151-20 281-500 501-12∞ 2-8 2 3 4 6 8 1 1 I 1 4 焊接质量 焊缝内、外部质量 焊缝质量 9-15 16-25 >26 随机 试组装(可选,每个厂5 家、每个框架至少一 次) 就位率 判定数组 检测项目 抽样数量(基) Ac Re 随机 1 O 1 部件就位率 同心孔通过率 主要控制尺寸 注:①原材料、锌层质量样本基数按一槁构架零部件数与抽取的支架零部件的总和。

②零部件加工精度抽样基数:支架为供货批中支架数量;主材、腹材、连接件、连板为选取的一机构架中的数量;焊接质量抽样基数包括选取的一槁构架和支架中的数量。

③仅对钢构架进行试组装。

表2检验项目及质量特性划分

分类 项目名称 A\"类 支架 主材 角钢 钢管结构(含横担) 角钢、连板 钢管结构 连板 腹材 钢材外观 钢材外形尺寸 钢材材质 焊缝外观’ 焊缝外形尺寸 焊缝内部质量 锌层外观 锌层厚度 锌层附着性 锌层均匀性(可选) 试装同心孔率 试装部件就位率 试组装(可选) 主要控制尺寸 其他组装项目’ 角钢 钢管结构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合] B\"类 √ 单项项次合格率 / / √ √ √ √ √ ≥90 / >90 / / >85 √ √ Z / / √ √ >90 >95 / √ √ 居标准(%) 项合格率 / / ≥90 / >90 / / ≥85 / / / IOO IOO / / / / / 项次合格率 ≥95 >95 / ≥95 / ≥90 ≥85 / / / / / / / 零部件尺寸 接头 √ √ ≥96 ≥99 / 允许两项不合格 备注:锌层均匀性、试组装为可选项目,必要时可对抽检样品增加可选项目的检测。 表3缺陷定级

序号 测试项目 钢材外观 钢管外形尺寸 钢板外形尺寸 1 原材料 角钢外形尺寸 钢材拉伸试验 钢材冷弯 钢材化学成分分析 表面质量 长度 宽度 切断 圆盘直径 钢板切割的端面倾斜 角钢端部垂直 标识 外观质量 工艺要求 孔径(镀锌件) 2 零部件尺寸 上下孔径差 圆度 孔垂直度 孔排间距离 制孔 角钢准距 同组内不相邻孔距 同组内相邻两孔距 相邻组两孔距 不相邻组两孔距 角钢接头处两面孔位移偏差 放样错误判废为B类,其余为C类 C类 放样错误判废为B类,其余为C类 缺陷定级 C类 正偏差为C类,负偏差为B类 正偏差为C类,负偏差为B类 正偏差为C类,负偏差为B类 B类 B类 B类

端距(边距) 序号 测试项目 外观质量 钢板制管直径 钢板制管圆度 棱边宽度 制管 多边形钢管制弯角度α 同一截面上的对边尺寸 直线度 局部凸起或凹陷 法兰厚度 法兰高度 法兰颈部厚度 对焊法兰焊端外径 带颈法兰 平焊法兰内径 法兰外径 螺栓孔中心圆直径 零部件尺 相邻两螺栓孔的间距 连接法兰孔间距离 连接法兰孔中心直径 地脚法兰孔间距离 平面法兰 地脚法兰孔中心直径 法兰外径 法兰内径 外观质量 非接头角钢 接头角钢 钢板 制弯 角钢、钢板曲点位移 钢管制弯角度 钢管制弯处圆度 钢管曲点位移 清根 缺陷定级 放样错误判废为B类,其余为C类 放样错误判废为B类,其余为C类 2 寸 放样错误判废为B类,其余为C类 放样错误判废为B类,其余为C类 C类 C类

铲背 序号 测试项目 对接焊缝余高 角焊缝焊脚尺寸hf 焊缝外形尺 角焊缝余高C 寸 焊缝边缘直线度 焊缝表面凸凹 未焊满 (指不足设计要求) 根部收缩 咬边 裂纹 弧坑裂纹 焊缝外观质 量 电弧擦伤 未焊透 未熔合 飞溅 缺陷定级 C类 C类 C类 C类 B类 TS、空:B类;其余:C类 F空:B类;其余:C类 B类 B类 C类 一级:B类:其余:C类 3 焊接 接头不良 焊瘤 表面夹渣 表面气孔 焊缝内部质量 构件长度 直线度 法兰面对轴线倾斜 连接板位移 连接板倾斜 焊接件装配质量 钢管纵焊缝纵向位移 “十”字对接板错边 相邻两组连接板间距 不相邻两组连接板间距 主管与支管之间角度 C类 级、二级:B类:其余:C类 /、二级:B类:其余:C类 B类 放样错误判废为B类,其余为C类

主管与支管法兰距离 序号 测试项目 主管纵中心线方向上支管法兰距离 变坡部位主管与支管法兰距离 主管左右两侧支管法兰距离 支管法兰偏移 支管长度 ,阳年/也*1:而I PF于女忏笠H1 质量 法兰盘旋转变位 插板孔中心与钢管中心线偏差 插板孔与钢管端距 钢管开槽宽度 各种开口中心线的偏移 各种开口长度偏差 U形板开口尺寸 U形板插板与管轴线偏角 锌层外观 缺陷定级 3 焊接 放样错误判废为B类,其余为C类 C类 B类 B类 B类 B类 B类 B类 B类 B类 B类 B类 B类 B类 B类 B类 B类 4 锌层质量 锌层厚度 锌层附着性 构件直线度 杆体总长度 根开尺寸 根开对角尺寸 结构平面扭曲 法兰连接接头部位局部间隙 试装控制尺寸 法兰连接对口错边 挂点与铁塔中心水平距离1 钢管塔挂线点之间垂直距离h 横担/地线支架预拱(卧式) 钢管塔垂直度偏差 塔身断面尺寸 组装间隙 部件就位率% 同心孔通过率% 5 试组装 C类 C类 4检验项目及检验方法 4.1原材料

项目类别 检测项目 A\"类B\"类 标准要求 (技术协议或厂家设计文件)/未标偏差单位为mm 检验器具 检验方法 材观钢外 B\"类 表面不应有裂缝、折再、结疤、夹杂和重皮:表面有锈蚀、麻点、划痕时,其深度不应大于该钢材厚度负允许偏差值的1/2,且累计误差应在负允许偏差范围内,型钢不应有大于5mm的毛刺。 数显游标卡尺 目测表面是否有裂纹、折叠、结疤、夹杂和重皮:表面有锈蚀、麻点和划痕时,用数显游标卡尺测量其深度。 直缝电焊钢管的外径在镀锌后的外径不允许负偏差,壁厚的允许偏差要求:壁厚4.5,壁厚允许偏差+10%t:壁厚>5.5,壁厚允许偏差+12.5%t D为钢管的外径 热轧钢管公称外径 ≤102 S/D — ≤0.05 热轧钢管壁厚允许偏差 +12.5%S或+0.40,取其中较大者 +15%S或+0.40,取其中较大者 +12.5%S或+0.40,取其中较大者 +12.5%S0 钢管外形尺寸 B”类 >102 >0.05-0.10 >0.10 壁厚应沿钢管纵向三等分取三个圆周面,每个圆周面90度测一点,应满足以下要求: 1)三个断面(共十二个点)平均壁厚不钢卷尺,超声波测厚允许负偏差; 2)每个圆周面(四个点)的平均允许偏仪 差值-5%; 3)每个圆周面的单点允许偏差值 ±12.5%, 用钢卷尺测外径,超声波测厚仪测壁厚 注1:D为钢管的外径:S为钢管的壁厚 注2:无缝钢管外径允许偏差±1%;三个断面平均壁厚不允许负偏差。 规格型号 边厚度(mm) 3.0 -5.0 +0.55 -0.275 >5.0 -8.0 +0.60 -030 >8.0 -15.0 +0.65 -0.325 >15.0 -25.0 +0.75 -0.375 >25.0 -40.0 +0.80 -0.40 >40.0 -60.0 +0.90 -0.45 钢板厚度测量三点,取其算术平均值。数显游标卡尺或超声测试时,测试点应均匀分布,离边缘距波测厚仪 离不小于IOmm0 钢板外形尺寸 B”类 注:钢板尺寸负偏差不大于国家标准规定的负偏差的0.5倍。允许正偏差取国家标准正偏差值。本表中给出公称宽度>1500~2500mm的要求,其他参考相关标准 规格型号 边宽度(mm) 角钢外形尺寸 B\"类 ≤56 +0.8 -0.4 +0.4 -0.2 >5690 +1.2 -0.6 +0.6 -0.3 >90-140 +1.8 -0.9 +0.7 -0.35 >140-200 +2.5 -1.25 +1.0 -0.5 >200 +3.5 -1.75 +1.4 -0.7 数显游标卡尺 角钢肢宽用游标卡尺在长度方向上每边各测量三点,分别取其算术平均值;角钢厚度用游标卡尺或超声波测厚仪在每边各测量三点,分别取其算术平均值;测试时,测试点应均匀分布,离边缘距离不小于IOmm0 边厚度(mm) 注:角钢、钢板尺寸、角钢截面、钢板厚度存在负偏差的抽检产品数量不超过所有抽检产品数量的50% 屈服强度(N/mm?)、不小于 牌号等级 厚度(或直径)/mm ≤16 Q235A、Q235B 235 345 420 460 >16-40 225 335 400 440 370-500 470-630 520-680 550-720 26 20 19 17 断后伸长率/%,抗拉强度(NZmnr) 不小于 钢材拉伸试验 A\"类 Q345A、Q345B Q420A、Q420B Q460C、Q460D 万能试验机 按力学试验的国家标准进行试验。 注:Q235A、Q235B屈服强度为上屈服强度,其余为下屈服强度 钢材冷弯 A\"类 不使用放大仪器观察,试样弯曲外表面无可见裂纹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不大于 牌号等级 C Q235A Q235B 0.22 0.20 0.20 0.20 0.20 0.20 0.20 0.20 Si 0.35 0.35 0.50 0.50 0.50 0.50 0.60 0.60 Mn 1.40 1.40 1.70 1.70 1.70 1.70 1.80 1.80 P 0.045 0.045 0.035 0.035 0.035 0.035 0.030 0.030 S 0.050 0.045 0.035 0.035 0.035 0.035 0.030 0.025 材料试验机 按力学试验的国家标准进行试验。 钢材化学成分分析 Q345A A\"类 Q345B Q420A Q420B Q460C Q460D 碳硫分析仪分光光度按化学分析的国家标准进行检验。 计光谱分析仪 4.2零部件尺寸

项目类别 测项目 A”类 B\"类 标准要求 (技术协议或厂家设计文件)/未标偏差单位为mm 检验器具 检验方法 表面质量 钢材切割面或剪切面应无裂纹、分层和大于1Omm的边缘缺棱,切割面平面度不大于0.05t(t为被切钢板厚度),且不大于2.0mm,割纹深度不大于0.3mm,局部缺口深度不大于1.0mm。 项目 与高颈法兰对接 1<8000 1>8000 允许偏差 ±1.5 ±2.0 ±2.0 ±3.0 钢管长度 其他 1<8000 1>8000 切断 钢板宽度/角钢长度 圆盘 B”类 ±2.0 钢卷尺角度尺直角尺用钢卷尺测量下料长度,用角度尺、数显卡尺 直角尺和数显卡尺测量垂直度。 ±D∕100且不大于±3.0 钢板切割的端面倾斜 钢板厚度 t≤20 36>t>20 t>36 允许偏差p 1.0 1.5 2.0 切断面垂直度 角钢端部垂直 ≤t∕8,且不大于3.0 0.03bK<3.0

标识 B\"类 按企业标识、工程代号(必要时)标识、塔型、零件号、材质代号以钢字模压印作标识。Q235钢材材质代号不作标识:Q345钢材材质代号采首先目测标识是否清晰,钢印表面有用“H”进行标识;Q420钢材材质代号采用冲”进行标识;Q460钢材材质代号采用叮”进行标识。标识的钢印应排列整齐,字形不应有缺陷,目测,数显卡尺 无凹凸现象,然后用数显卡尺测量钢印字体高度为8mm〜18mm。材料厚度≤8mm时、钢印深度为深度 0.3mm~0.6mm;材料厚度>8τnm时,钢印深度为0.5mm〜1Omm。钢印附近的钢材表面不应产生明显的凹凸面缺陷,边缘不得有裂纹或缺口。 外观质量 B\"类 制孔表面不得有明显的凹面缺陷,大于0.3mm的毛刺应清除,制孔后孔壁与零件表面的边界交接处,不应有大于0.5mm的缺棱或塌角 当钢材材质为Q235且厚度大于16mm、钢材材质为Q345且厚度大「14mm、钢材材质为Q420且厚度大于12mm、钢材材质为Q46()的所有厚度及挂线孔均应采用钻孔。 +0.5 -0.3 ≤0.12t ≤12 ≤0.03t且≤2.0 ±1.0 ±1.0 ±1.0 ±0.5 ±1.0 孔检具 冲孔孔径的测量位置应在其小径所在平面内进行。 工艺要求 B\"类 孔径(镀锌件) 上下孔径差 制孔 圆度 孔垂直度 孔排间距离 角钢准距 同组内不相兜在距 同组内相邻两田,距 相邻组两孔即 B\"类 B\"类 B\"类 B\"类 B\"类 B\"类 B\"类 B\"类 B\"类 制孔外观质量和工艺要求采用目测,用数显卡尺测量孔径、孔垂直度、准数显卡尺钢卷尺双向距、端边距及同组内孔距,用钢卷尺测量相邻及不相邻组孔距,用数显卡尺和双向孔检具测量双面双向孔偏差。冲制孔应从冲入11测量孔径。

不相邻组两孔距 角钢接头处两面孔位移偏差 B\"类 ±1.5 B\"类 1.0 端距(边距) B\"类 ±1.5 钢板制弯后管的内外表面应光滑,其边缘应圆滑过渡,表面不得有损伤、褶皱和凹面,划道、刮伤深度应小于壁厚允许负偏差1/2,且不大于0.5mm。引起应力集中的尖锐划伤应打磨平,表面修磨后的实际厚度应满足钢管厚度负偏差的要求。 项目 D<500 D>500 偏差 ±1.0 ±2.0 ±D∕100且不应大于±3.0 ±3.0 外观质量 B\"类类 对接接头、 带颈法兰连接 钢板制管直径 B\"类 插接接头 直线度用钢直尺和拉线测量:对边尺寸角度尺、拉线、 用钢卷尺测量;局部凸凹用游标卡尺测量。 游标卡尺、钢卷尺 量:制弯角度和扭转角度用角度尺测制管 平面法兰连接 项目 D≤500 D>500 偏差 1.0 2.0 D/100且不应大于5.0 3.0

对接接头、 带颈法兰连接 插接接头 平面法兰连接

钢板制管圆度 B”类

棱边宽度 多边形钢管制弯角度α B\"类 B\"类 项目 ±2.0 ±1° 偏差 D≤500 对接接头 ±1.0 ±2.0 士D∕100且不应大于±3.0 ±5.0 同一截面上的对边尺寸 B\"类 插接接头 其他处 D>500 直线度 局部凸起或凹陷 法兰厚度 法兰高度 法兰颈部厚度 带颈法兰 B\"类 B”类 B\"类 B\"类 B\"类 1/1500,且不应大于5.0 300长度内不大于3.0 +1.0 ±1.0 ±0.5 钢直尺、钢卷尺、游用钢直尺测量法兰孔间距离,钢卷尺测量孔中心直径及法兰内外径,用游标卡尺测量厚度。 对焊法兰焊端外径 T*法二内 径 法兰外径 B\"类 DN<150:±0.5:150≤DN<600:±1.0:DN≥600:±1.5 标卡尺 B\"类 B\"类 DN<125:0-0.5;DN≥125:0-1.0 ±1.0

螺栓孔中心圆直径 相邻两螺性孔的间距 连接法兰孔间距离 连接法兰孔中心直径 地脚法兰孔间平面法兰 距离 地脚法兰孔中心直径 法兰外径 B\"类 ±1.0 B\"类 ±0.5 B\"类 ±0.5 B\"类 D<1500:±1.0;D>1500:±1.5 B\"类 D<1500:±1.0;D>1500:±1.5 钢直尺、钢卷尺 用钢直尺测量法兰孔间距离,钢卷尺测量孔中心直径及法兰内外径。 B\"类 ±2.0 B\"类 ±2.0 法'小校 B”类 +1.00 外观质量 B”类 表面不应有裂纹和明显的折皱、凹面和损伤,划痕深度不应大于0.5mm角钢边厚度最薄处不应小于原厚度的70%,钢管最薄处不应小于原厚度的90%o 角度尺钢直尺 用角度尺测量角度偏差,并应垂直于弯曲线。 用钢直尺测量曲点(线)位移e 制弯 非接头角钢偏差 B”类 b≤50:71/1000;50100:31/1000 接头角钢偏差 B\"类 不论肢宽大小:1.51/1000

钢板 角钢、钢板曲点位移 钢管制弯角度 钢管制弯处圆度 钢管曲点位移 角钢顶端直角90° 钢板局部平面度 成品矫型钢及钢板平正 面内挠曲f 焊接构件接点间挠曲 焊件整个平面B\"类 B\"类 51/1000 2.0 B\"类 ±0.5° B\"类 2D/100,且不大于10 B”类 ±5.0 B\"类 四拼角钢:±351其它:土50' B\"类 t<14:1.5;014:1.0 在较平整的地面或托架上,用拉线沿角B”类 b≤80:1.31/1000;b>80:1/1000 拉线钢直尺角度尺 钢背在两端拉紧、钢直尺测量平面内挠曲;用角度尺测量角钢顶端直角。 B\"类 主材:1.31/1000:腹材:151/1000

挠曲f B\"类 1∕1∞0 项目类别 检测项目 A\"类B”类 标准要求 (技术协议或厂家设计文件)/未标偏差单位为mm 检验器具 检验方法 对接焊缝余高 对接焊缝错边 角焊缝焊脚尺寸hf 角焊缝余高C B\"类 B\"类 B\"类 B\"类 一、二级:B<20:0-3.0;B>20:0-4.0三级:B<20:0-4.0:B>20:0-5.0 δ≤0.15t,且≤2.0 hf⅛6;0-1.5;hf>6:0-3.0 hf⅛6:0-1.5;hf>6:0-3.0 I型坡口对接焊缝(包括I型带垫板对焊缝),其焊缝宽度B=b+2a°非I型坡口对接焊缝,其焊缝宽度B=g+2a。焊缝最大宽度和最小宽度的差值,在任意50mm焊缝长度范围内偏差值不大于0.4mm,整个焊缝长度范围内偏差值不大于5.0mm 在300mm连续长度内,埋弧焊≤3∙0;手工电孤焊及气体保护焊≤2.0 25mm范围内≤2.0 放大镜 钢直尺焊缝检验尺 现场用目测、放大镜、钢直尺和焊缝检验尺检验。 缝形寸焊外尺 焊缝宽度尺寸 B\"类 焊缝边缘直线度 焊缝表面凸凹 未焊满 B\"类 B\"类 一、二级A\"类、三一、二级:不允许;三级:≤0.2+0.02tH≤1.0;每100.0焊缝内缺陷总长小于或等级B\"类 于25.0 (指不足设计要求) 缝观量焊外质 根部收缩 咬边 裂纹 一级A\"类、其余B\"一级:不允许:二级:≤0.2+0.02t且≤10:三级:≤0.2+0.02t且≤2.0:二、三级长度类 不限 W1OO.0且焊缝两侧 一级A\"类、其余B\"一级:不允许;二级:≤0∙05t且≤0.5;连续长度 咬边总长$10%焊缝全长;三级:W0.11且≤1.0,长度不限; 类 A”类 放大镜 钢直尺焊缝检验尺 现场用目测、放大镜、钢直尺和焊缝检验尺检验。 不允许 弧坑裂纹 电弧擦伤 未焊透 未熔合 飞溅 接头不良 焊瘤 表面夹渣 表面气孔 一、二级A\"类、三一、二级:不允许;三级:允许存在个别≤5.0的弧坑裂纹 级B\"类 一、二级A\"类、三一、二级:不允许:三级:允许存在个别电弧擦伤 级B\"类 A”类 A”类 B\"类 一级A\"类、其余B\"类 A”类 不允许 不允许 清除干净 一级:不允许:二级:缺口深度≤O.O5t且≤0.5:三级:缺口深度≤0.1t且≤10;二、三级:每I(XX).0焊缝不得超过1处 不允许 一、二级A\"类三级一、二级:不允许;三级:深≤0.2t,长≤0.5t,且≤20.0° B\"类 一、二级A\"类三级一、二级:不允许:三级:每50。焊缝内允许有直径≤0∙4t,且≤3.0的气孔2B\"类 个,孔距次倍孔径。 焊缝质量等级 验收等级 超声波探伤 检验等级 探伤比例 评定等级 射线探伤 检验等级 探伤比例 一级 2 B级 100% 二级 3 B级 20% 焊缝内部质量 A”类 主要用超声波探伤仪检测,按GB/T11345一2013《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检测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或JG/T203《钢结构超声波探伤及质量分级法》检超声波探伤仪或X射线探伤 测。 II B级 100% I1I B” 20% 4.4 锌层质量

项目类别 检测项目 A\"类B\"类 标准要求 (技术协议或厂家设计文件)/未标偏差单位为mm 检验器具 检验方法 锌层外观 B\"类 热镀锌:镀锌层表面应连续、完整,并且具有实用性光滑,不得有过酸洗、漏镀、结瘤、积锌、毛刺等缺陷。镀锌颜色一般呈灰色或暗灰色。 热喷锌:涂层表面均匀,不允许起皮,鼓泡,大溶滴,裂纹,掉块及其它影响涂层使用的缺陷,接头处不允许有高出平面0.2mm的刺锌、滴痛、结块。 目测 工艺分类 镀件厚度 厚度最小值μm min t≥5 t<5 70 55 / / 最小平均值 附着量g/m2 610 460 / 厚度μm 86 65 100 磁性测厚仪 热镀锌工艺 锌层厚度 B\"类 热喷锌工艺 备注 注:在镀锌层的厚度大于规定值的条件下,被镀制件表面可存在发暗或浅灰色的色彩不均匀。 热镀锌层采用磁性测厚仪,测试时,测试点应均匀分布,离边缘距离不小于IOmm,测试点的数目按下列规定:角钢试样每面3处各1点,4面共12点。钢板试样每面6处各1点,2面共12点;热喷锌层则在涂层封闭处理前采用GB/T9793标准中规定的十点法测量喷锌厚度。 锌层均匀性(可选) A”类 镀锌层应均匀,做硫酸铜试验,耐浸蚀次数应不少于4次,且不露铁。 硫酸铜 采用硫酸铜试验测量均匀性。按GB/T6附录A执行。 锌层附着性 A”类 热镀锌:镀锌层应与金属基体结合牢固,应保证在无外力作用下没有剥落或起皮现象。经落锤试验,镀锌层不凸起、不剥离。 热喷锌:栅格试验后应无涂层从基体金属上剥离。个方形格子内,涂层的一部分仍然粘附在基体上,而其余部分粘在假如在每胶带上,损坏发生在涂层的层间而不是发生在涂层与基体界面处,则认为合格。 落锤 热镀锌层采用锤击试验法测量附着性,按GB“6附录B执行;热喷锌层则按GB/T9793标准中规定的栅格试验方法执行。

4.5 试组装(可选,每个厂家、每个框架至少一次)

项目类别 检测项目 A\"类 构件直线度 杆体总长度 钢管支架根开尺寸 根开对角尺寸 结构平面扭曲 法兰连接接头部位局部间隙 试装控制尺寸 法兰连接对口错边 横梁中心拱度f ≤24000 总长1 >24000 宽度b1、b2 断面高度h 挂点距离11 组装间隙 部件就位率% B类 B类 B类 B类 B类 B类 -10.0,+5.0 ±3.0 ±3.0 ±10.0 ≤2.0 ≥99% 目测 目测,检验部件有无装错、漏装和装不上等情况,有无边角相碰情况、观察搭接面的贴合情况。 用试装检验通规(镀锌件用比螺栓公称直径大0.3mm的通规)检查多层孔能否通过及检查已安装的螺栓是否紧敲入。 B”类 B类 B类 B类 B类 B类 B类 B类 B类 B类 标准要求 (技术协议或厂家设计文件)/未标偏差单位为mm 1/1000 +1∕I∞0,0 ±1∕2000 ±11/2000 <10.0 ≤2.0 ≤2.0 +1∕2000.0 -7.0,+3.0 钢卷尺水准仪经纬仪 一般为在平整地面或垫平的托架上进行的卧式整塔组装,首先作目视检查整体连接是否平直:垫点是否对称:对照图纸目视检查零部件安装位置、方向应与图一致,然后按图纸规定,用钢卷尺测量整塔的根开、挂点距离、呼称高等尺寸。 检验器具 检验方法 构架梁 同心孔通过率% B类 ≥96% 通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