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 简析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策略
许 仨 贵州商学院
【摘 要】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企业应当紧抓企业信息化管理,联系内部生产,销售,库存,采购等管理渠道,升级企业管理,为企业打好信息化战役奠定基础。本文针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面临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优化企业信息化管理建设的措施建议,希望能够为企业提供参考借鉴。【关键词】信息化建设;企业;管理策略
随着现代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剧,外资企业的新型产品和多元服务也不断涌入我国市场,为我国企业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面对着该发展局面,企业应当转变企业经营观念,紧抓产品质量管理,优化产业服务,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奠定基础。
在短短的十年内,信息化建设改变了我国企业的发展进程。对比国内外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以及企业发展轨迹。企业信息化建设也成为了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创新研究我国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信息化和企业发展的关联性,有助于对应单位开展可行的战略,实现科学化发展。
一、企业信息化的定义
企业信息化指的是企业业务管理流程,借助“大数据”、“信息管理库”的特点,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以及数据库数据处理技术,严格控制和集成化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数据,对外实现信息化管理经营,对内实现信息共享和监督管理方式,其能够为企业内部管理人员提供针对性的决策,也是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工具。
我国的企业在目前的形式下还无法满足发展的要求,大多数企业还采取传统的管理手段并以传统的管理思想作为意识导向,相对落后,想要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快速发展在世界经济之林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加强企业的信息化变革,通过信息化系统将企业管理同国际迅速结合,以满足中国广大企业的需要。
二、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面临的瓶颈
1.硬件设施供应不足。迫于经济成本,部分企业没有将信息化建设和企业的生命线连接起来。这些企业的信息化装备落后,计算机系统漏洞多,缺乏安全监督体系。且计算机集中部门多在技术中心、信息中心,没有为基层员工配备电脑设备,更没有构建员工工作平台,可见,企业信息化建设改革应当从硬件设备抓起。
2.信息化集成系统落后。近年来,CAD、DCS、DIMMS等技术的发展,实现了设计、制造生产自动化,全面的辅助了自动化生产管理。与此同时,企业内部的应用集成系统建设发展迟缓,虽然大多数企业都启用了网络化办公以及企业数据化管理的措施。但是企业的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和销售管理等基础系
116
统建设更新慢,没有建立信息化共享平台,且每个部门的信息都较为,信息交叉少,导致后期的引用数据综合分析难度大。虽然单向系统管理已经在企业内部“发芽生根”,但不适合企业的长远化发展,为了保证企业的综合管理建设,需要对应的企业加强数据的交叉管理,实现供应链、客户关系、销售生产等数据的集中管理。
3.企业信息化安全系统建设存在问题。企业的信息数据带有私密性,为了保证信息安全,大多数企业都建立网络安全管理措施。由于缺乏安全意识,员工操作能力弱,为了办公的便利,部分员工卸载了防病毒软件或者防火墙。尽管有部分企业采用了先进的入侵检测系统防止信息外泄,但是忽略了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网络警惕性,因此存在安全审计管理、网络自动恢复等问题。且信息化建设的周期短,企业依旧没有建立针对化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企业发展面临着严重的安全风险。
4.信息化建设的投入资金不足。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号角在国内企业吹响,信息化建设需要的投入资金也不断上涨,这加重了中小企业的经济负担,面对信息化建设的局面,不能投入足够的软件升级资金和基础设备,导致了企业的资金投入紧张,系统开发和应用存在严重问题。
三、优化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管理策略措施建议
1.做好企业发展规划。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为企业的内部管理流程以及业务重组带来了新的压力,信息化代替人工数据统计,信息化代替人员监督管理,不代表企业被信息化所覆盖。企业要抓住时机,改变以往的企业经营价值局限观念,创新业务价值流,以现代化数据创新的视角重组业务流程,提升企业的效益。对内,企业要紧抓业务监督管理,按照信息化建设的特点重组生产。采用生产服务监督、经营管理、业务服务满意等管理流程,仔细分析所有生产环节、后期销售、用户体验存在的问题,及时砍掉整个生产销售服务链中不合理、不必要的资金耗费链,改善不足的部分,以此来提升企业的综合生产质量。对外,要建立一个取悦顾客销售形象。企业要考虑长远化发展,不断吸纳新的客户价值链。对此,企业应当借助信息化方式,分析不同的价格成本对客户的满意率和后期销售量的影响。
此外,借助信息化数据,深度挖掘潜在客户,并为其提供更为人性化的价值服务,创收二次销售,也为顾客建立一个收益的双赢链。
2.做好项目成本分析。为了保证企业的综合化建设质量,应该加强内部项目的监督管理。企业在参与项目建设中,多是凭借以往的建设经验,行业的风险评估进行决策。借助信息化手段,能够缩短企业风险评估时间,更能够从行业的类似案例中为企业管理人员挖掘更多的信息,帮助其完成项目决策以及全过程跟踪。
3.提升业务操作能力。建议企业针对内部系统和网络部门管理,建立IT管理机构,重点培养专职的系统管理以及维护人员,并针对合作公司,内部管理制定信息化监督体系,有助于优化企业信息化管控力度。
4.建立信息管理制度。针对信息化数据管理特点,公司要建立一套符合企业发展的财务监督、业务管理信息化体系,有助于对内强化企业管理,对外优化销售合作,减少人力检查的漏洞,提升管理质量。
四、结语
在经济化建设发展背景下,企业应当紧抓信息化管理建设,借助自身的发展实力和技术特点,引入更多的关注度。为了保证企业在信息化战略中不断发展,创造成绩,企业也要进一步明白信息化发展的特点,紧抓生产改革,将信息化理念融入企业生产、经营销售全过程,以此来让企业站在新的高度创造业绩,为现代化经济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马忠福,张立新. 简析企业信息化管理发展策略[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2):259.
[2]赵晔. 简析企业的精细化财务管理措施[J]. 企业导报,2014(04):46-47.
[3]储轶钢. 通信咨询设计企业信息化业务流程再造浅析[J]. 中国新通信,2014,16(20):16-18.
[4]刘铁男. 基于供应链管理思想的企业物流模式创新分析[J]. 物流技术,2014,33(17):26-28.
[5]吴亚明. 简析国有企业运营管理流程及平台信息化建设[J]. 电脑迷,2018(08):129.
[6]陈娅如. 管理会计在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全国流通经济,2018(25):29-30.
[7]胡勇.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云计算的运用[J].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