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收获,不虚此行。
含鄱口
2009-05-05 08:08:46 作者:庐山风景区 来源: 浏览次数:901
黄龙潭前行四、五里,便可到庐山著名景点---含鄱口。含鄱口海拔1286米,含鄱岭和对面的汉阳峰之间形成一个巨大壑口,大有一口汲尽山麓的鄱阳湖水之势,故得名。
含鄱口西侧,为著名的冰川角锋“犁头尖”活象一块犀利的犁头,耕耘着茫茫云海。含鄱口对面为庐山最高峰“汉阳峰”,北面为庐山第二高峰“大月山”,南面为庐山第三高峰“五老峰”,山麓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湖光山色,相互比美。
含鄱岭上有一座雕梁画栋的方型楼台,这就是庐山观日出的胜地“望鄱亭”。游客踏着熹微的晨光登上望鄱亭,依栏远望着呈现鱼肚白的天际。不一会儿,一望无涯的鄱阳湖上,拉开了红色的天幕,天幕上金光万道,紫霞升腾。轻扬天际的密密云层,在霞光的印染下,如同一大片重重迭迭的金色金鳞。蓦地,一轮旭日从烟波浩渺的湖面喷薄而出,染红了蓝天、绿水、远山、近岭。
岭上为一座攒尘式双檐图亭叫含鄱亭,再后是一方形楼台,为望鄱亭,倚亭四望,浩浩荡荡,胸襟顿时为之开阔,这里是看鄱阳湖日出的绝妙佳境,每当晨光微曦,天水一色,一轮红日喷薄而出,金光万道,绚丽多彩,景色迷人。这里也是观看庐山云雾的佳地,旅客一饱眼福,定使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旅游小贴士:1、含鄱岭上雕梁画栋的楼台,是观看日出的绝佳地点,名为“望鄱亭”。
2、如果住在牯岭镇,想要赶到望鄱亭看日出,需要有早起的决心。
3、由黄龙潭前行4、5里可达。
仙人洞
2009-05-31 15:46:41 作者:庐山 来源: 浏览次数:773
仙人洞,位于庐山天池山西麓。是一个由砂崖构成的岩石洞。由于大自然的不断风化和山水长期冲刷,慢慢形成天然洞窟。因其形似佛手,故名佛手岩。这里的飞岩可栖身,清泉可以洗心,俯视山外,白云茫茫,江流苍苍,颇有远离尘世的感觉。这里不仅是历来最为游人所喜爱的胜景,而且是道教的福地洞天。 相传唐代名道吕洞宾曾在此洞中,直至成仙。后人为奉祠吕洞宾,将佛手岩更名为仙人洞。仙人洞进口处,为一圆形石门。门上方正中镌刻“仙人洞”三字。左右刻有对联:“仙踪渺黄鹤,人事忆白莲。”入圆门便见一大巨石横卧山中,宛若一只大蟾蜍伸腿欲跃,人称“蟾蜍石”。石上有一株苍松,名石松。石松凌空展开两条绿臂,作拥抱态。其枝枝叶叶,密密层层,蓊蓊郁郁,生机盎然:其根须裸露,却能迎风挺立, 千百年不倒,充分显示了庐山松特有的坚强不屈的性格,堪称庐山匡山一奇景。松下石面镌刻有“纵览云飞”四个大字,传为清末民初诗人陈三立所书。顺石径小道逶迤而下,苍翠崖壁间一岩洞豁然中开,洞高达7米,深逾14米。洞壁冰岩麻皱,横斜错落,清晰地记载着它那漫长的岁月,这就是仙人洞。洞内有一石制殿阁----纯阳殿。殿内立吕纯阳(洞宾)身背宝剑石的雕像。两旁有两副对联:“称师亦称祖,是道仍是儒”、“古洞千年灵异,岳阳三醉神仙”。洞穴最深处,有两道泉水沿石而降,滴入天然石窖中,叮咚有声,悦耳动听。这便是《后汉书》上记载的千年不竭的“一滴泉”。石窖外用石板石柱构成护栏。石柱上镌刻 “山高水滴千秋不断,石上清泉万古长流”的对联。泉水清澈晶莹,其味甘美。水中含有多种矿物质,比重大,凸出碗口不溢,镍币平置不沉。此处青峰与奇岩竞秀,碧泉与幽洞争妍。绕洞的云雾,时而浓如泼墨,时而淡似青烟,变幻多姿。洞旁苍色的山岩下,依山临
壑建有一栋斗拱彩绘、飞檐凌空的殿阁,名老君殿。殿为歇山式单层建筑,整个建筑显得庄重而又轻巧。内供太上老君臣李**骑牛雕像。 自从朱元璋建立大明政权以后,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说明自己是“天子”,有神助,编撰了很多这方面的神话,而这些神话大多与仙人洞有关。相传朱元璋称帝后,突患热病濒于死亡,宫内御医束手无策。忽报庐山仙人洞的赤脚僧持天眼尊者和周颠仙人赠送温良药至,朱元璋服后,立即病愈,太祖龙心大悦,让使者到庐山寻找仙人。当使者来到仙人洞小道上寻找时,不见寺庙,只见苍岩巨石上刻的“竹隐寺”三字。使者称奇,回京城复命。朱元璋便下旨在刻处旁建“访仙亭”。亭侧小道也因此称为“仙路”。 过“访仙亭”沿“仙路”前行,便到“新访仙亭”。据传时,在一个月明星朗、风微气清的夜晚,蒋介石、宋美龄、马歇尔曾到此亭赏月品茶,闲坐亭中看奇峰吞月,星斗闪烁,悠然自得,惬意非常。 洞周围的峭崖悬壁上,古刻峥嵘,有“云根”、“佛手岩”、“同舟共济”、“周道复兴”、“贤者乐此”、“仙源无二”、“总览群真”、“常乐我净”等十数通,琳琅满目,颇堪玩味。这些雄强俊快飘逸宏肆的摩岩石刻为青峰秀峦平增了几分妩媚和情意,并将后人的眼光引向历史的纵深。 立足仙人洞,从谷口向远方眺望,一派朴实无饰、恬静秀丽的大自然风光。林云程在《佛手岩分韵》诗中写道:“洞杳琼浆冷,秋深林叶纷。霜钟流夜壑,雨刹挂青云”,他诗中写的是草木摇落,白露为霜的深秋季节。在这种季节里置身仙人洞,更宜作飘飘欲仙的神仙梦。
锦绣谷
2009-05-26 16:09:46 作者:庐山 来源: 浏览次数:718
自天桥循左侧石级路前行至仙人洞,为一段长约1.5公里的秀丽山谷,这便是庐山1980年新辟的著名风景点──锦绣谷。相传为晋代东方名僧慧远采撷花卉、草药处。这儿四时花开,犹如锦绣,故名。北宋文学家王安石诗云:“还家一笑即芳晨,好与名山作主人。邂逅
五湖乘兴往,相邀锦绣谷中春。”据说是他游览即兴之作。
沿锦绣谷傍绝壁悬崖修筑的石级便道游览,可谓“路盘松顶上,穿云破雾出。天风拂衣襟,缥缈一身轻。”谷中千岩竞秀,万壑回萦;断崖天成,石林挺秀,峭壁峰壑如雄狮长啸,如猛虎跃涧,似捷猿攀登,似仙翁盘坐,栩栩如生。一路景色如锦绣画卷,令人陶醉。
旅游小贴士:1、观看锦绣谷的最佳位置在仙人洞。
2、如遇气温骤降,这里还是观庐山云雾最佳位置之一。
花 径
2009-05-05 08:07:07 作者:庐山风景区 来源: 浏览次数:208
花径距牯岭街2公里,一首诗造就了这个景点,唐元和十二年(即公元817年)春,一群文人雅士结伴登临庐山,游览大林寺,这里春光明媚,他们兴致勃勃地不如大林寺正殿,仔细查看殿堂上挂着的众多历代名人书画,距当时时间最短的就是20年前李渤等人游览时的题字署名,将近20年无名人来游。他们心中顿感不快,并对当时人们热衷于追逐名利,不爱山林的世风深表遗憾,游兴大减。于是纷纷画者忧郁和惆怅的心情走出寺来,沿着寺南的小道,向前面的小山岗走去。正值山下桃花都已凋谢之时,这里的数百株桃花却刚刚怒放,其中一人琅琅吟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此人就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这首清新诗句拨动着众人的心灵,久久地陶醉在这美妙的诗情意境中。众人提议勒石为记。白居易题写了“花径”二字,命人刻制。不料这题刻却在1100余年后的1930年被挖掘出来,泄其“天机”。这一发现引起了汉阳人李拙翁的注意,他立即募资,于第二年即1931年动工兴建了景白亭、花径亭和石碑坊,并以此命名,从此“花径”便成为庐山一个主要风景点,这大概是诗人开始所没有预料到的。
花径石碑坊,现在所站在的是花径大门,正中门额上刻着“花径”儿子,两侧有“花开山寺,咏留诗人”对联。原题刻的“景白亭”,亭后竖一《景白亭记》石碑,详细记述了建亭的经过。 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扩为花径公园,新辟花卉区、花展区、动物园、水上旅游区等4个游览点。在公园内有一如琴湖,建于1961年,面积11万平方米,蓄水量100万立方米,因湖旁原有“水声如琴”石刻,且湖面酷似一把小提琴而得名。湖傍花径故又称为花径湖。1987年,庐山管理局在花径亭的右下方新建了“白居易草堂”,建筑式样和风格均按白居易
唐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在香炉峰北建的“立架三间新草堂,石堦桂柱竹编墙”的格局兴建,木结构、草顶。
牯岭
2009-05-05 08:06:46 作者:庐山风景区 来源: 浏览次数:186
现在我们到了牯岭,牯岭位于庐山北岭,三面环山,一面临谷,海拔11米,方圆46.6平方公里,是一座云中山城。牯岭原名牯牛岭,因岭形如一头牯牛而得名。讲起庐山,就须讲到19世纪末,英国传教士李德立来到庐山,租借了牯牛岭的长冲,在这里兴建别墅,逐步开发,并按其气候清凉的特点,辟为避暑胜地,据英文Cooling的音译,把牯牛岭简称为牯岭。
山城最繁华的地方是我们现在所处的牯岭街,这条自东向西略成弧形的半面街道建造于牯牛岭西麓,绿荫中有商店、旅社、书店、车站、咖啡厅等服务设施,这里不仅是庐山政治、经济文化、旅游接待和疗、休养的服务中心,而且是通往各景点的交通枢纽。
来到了牯岭街中心的街心公园,它建于1954年,后于1987年重修,2000年又在旁边修了新公园。公园南背牯牛岭,北临剪刀峡,面积为7600平方米。在公园筑有一个半月形大花坛,坛上安放着一头卧即待起的石牛。石牛用数块巨石镶嵌而成,约高2米,长4米。造型生动具有抽象的神韵,使一头强劲有力的牯牛借石质而生,基座上镌有现代书法家启功题写的“牯岭”二字。站立园中向北远眺,天高云淡、山光水色兼具。夜幕降临,俯瞰九江城,点点星光在墨黑的天地间闪烁,仿佛神话中的情景。
牯牛岭背有一胜景--“月照松林”,在万松林间的一块巨石上,有冯祖树题刻的“月照松林”字样而得名,一天林间小路,有二三里距离,上下左右全是松树。林中松岗上述十块巨石夺空拔起,石壁上陈三立题刻的“虎守松门”,以及“松涛虎啸”等石刻,给这里平添了几分神秘色彩。当皓月当空,将清辉洒向林间时,给人几分朦胧的韵意,这里也是《庐山恋》电影中的一处拍摄地。
如今,盛夏时节,避暑消夏的游人云集这里—牯岭。
芦林湖
2009-05-05 08:30:26 作者:庐山风景区 来源: 浏览次数:176
地理位置
芦林湖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区海拔1040米的东谷芦林盆地,故又称东湖。
景点介绍
从黄龙寺沿石阶曲径上行约20分钟,便到芦林大桥。一路密林蔽日,树干高耸挺拔,夏日人行其间颇感凉爽。芦林大桥高30米,桥坝一体,拦水成湖,湖水如镜,似发光的碧玉镶嵌在林荫秀谷之中,在缥缈的云烟衬托下,犹如天上神湖。
在二三百万年前,庐山处于第四纪冰川期,当时这里是庐山最大的屯积冰雪的谷地。
1954年在二峰间筑坝蓄水,次年建成。大坝高32米,长120米,宽12米,全湖面积约9万平方米,蓄水120万立方米。湖水洁净清澈,碧清如镜,山色倒影,相映成
趣。湖心有两小亭,外观秀丽、精巧,为湖面增光添彩,内则分别用作汲水塔和溢洪道。
芦林湖四周群山环抱,苍松翠柏,景致优美。此处原是芦草丛生、野兽出没的芦林谷地,介于玉屏、星洲两峰之间。1954年在二峰间筑坝蓄水,次年建成。大坝高32米,长120米,宽12米,全湖面积约9万平方米,蓄水120万立方米。湖水洁净清澈,碧清如镜,山色倒影,相映成趣。湖心有两小亭,外观秀丽、精巧,为湖面增光添彩,内则分别用作汲水塔和溢洪道。芦林湖所蓄之水目前为庐山牯岭镇1.3万居民的主要水源。
生前曾多次于湖中击水畅游。1993年于桥头建“诗碑园”,以纪念其百年诞辰。碑上镌刻着手迹《登庐山》、《题仙人洞》和古诗多首。
芦林桥建于芦林湖大坝坝面。全桥体积达3万立方米,系用石块和水泥混交筑成,雄伟宽坦。大桥桥身上段有5个桥孔,溢洪时,五孔喷流,似五条龙飞吼而下,成为壮丽的人工瀑布。此景可立于“蛟芦桥”上观得。蛟芦桥在坝旁峪谷涧底,由桥南踏石阶而下百余级即可到达。
从黄龙寺沿石阶曲径上行约20分钟,便到芦林大桥。一路密林蔽日,树干高耸挺拔,夏日人行其间颇感凉爽身轻。芦林大桥高30米,桥坝一体,拦水成湖,湖水如镜,似发光的碧玉镶嵌在林荫秀谷之中,在缥缈的云烟衬托下,犹如天上神湖。二、三百万年前,庐山处于第四纪冰期,这里是一个典型的冰窖,是当年庐山最大的屯积冰雪的谷地。1954年在此筑坝蓄水,于是高峡出平湖,青山绿水,山色倒影,相映成趣。为庐山添一胜景。同志曾多 芦林湖是1955年建成的人工湖。水库堤上建有芦林桥,长120米,高32米,湖水面积200亩,两座彩色的湖心亭倒映湖中,湖上碧波映群峰,青山绿水,为庐山胜景添色不少。
从芦林大桥北行不远,就到庐山小盆地,这里有宫殿式建筑庐山博物馆,有设备现代化的庐山大厦以及人民剧场等。
龙首崖
2009-05-05 08:07:19 作者:庐山风景区 来源: 浏览次数:167
从天池前的石级下去,我们就来到了龙首崖,他又被称为舍身崖,据说很久以前,天池寺内有一名沙弥与一个山村姑娘情投意合,暗中结为百年之好,但小和尚苦于是佛门中人,不能相配。有一天,大雾茫茫,雾浪滚滚,这一对情人误以为圣佛驾祥云来渡他们前往极乐世界,便匆匆地赶到天池寺西南的凌空悬崖上,跳入云海之中,他们的诚意感动了黎山圣母,将他们救往仙境,共享天伦之乐,故称舍身崖。明江西布政史照磨刘世扬来此游览,见此崖酷似卧龙昂首,欲飞天外,更名龙首崖。苍崖缝中,一虬松倒倚悬崖间,如龙须,人称卧龙松。自古此崖奇险,无人敢攀,只有明代理学家王阳明“局身徐步,若龙蜿蜒,竦立崖前”,人称“有胆”。
龙首崖不但奇险,而且具有神境的意韵,当云絮缓缓流动向崖上漫过来时,峰峦渐渐隐入云中,此时的龙首崖宛如一条苍龙在云雾中翱翔浅游。这个经典也是游客必到的地方。 龙首崖之险,凌虚阁之云,文殊台之佛光,堪称大天池“三绝”。
三宝树
2009-05-05 08:07:30 作者:庐山风景区 来源: 浏览次数:1
三宝树距离牯岭街3.5公里,三株大树中,有两株柳松一棵银杏,相传这三棵树是晋僧昙诜自西域带回来,亲手种植在这里,至今1600余年,据考昙诜手植三宝树不在这里,而在大林寺。此树系明代僧人在建黄龙寺时栽的,迄今也有400余年,称得上是森林中的寿星和黄龙幽谷被开发的证人。
这里所建的黄龙寺,由明代僧人彻空修建,原寺系一座宫殿式建筑,寺内建有“昆庐阁”,阁中藏有许多珍贵文物。殿内地面有大石突起,扣之有声,和尚称之为“龙眼石”,现仅存偏殿一间,明万历年间,肃太后赐给该寺水墨罗汉13幅,唐代铜制佛头1只和明文以简画的《富春山图》2帧,黄龙寺因此名声大震,清康有为第三次上山时,为该寺题写了“黄龙寺”匾额,至今保存完好,寺后山顶上有一座方石亭名赐经亭,亦称黄龙御碑亭。
另外收费景点(建议在外面看一下就可以):
庐山会议会址
2009-05-05 08:08:26 作者:庐山风景区 来源: 浏览次数:515
庐山会议会址
位于牯岭东谷掷笔峰麓。松柏茂密,溪水潺潺,环境优美。原是蒋介石在庐山创办军官训练团的三大建筑之一,于1937年落成,名庐山大礼堂。后改名“人民剧院”,外表壮观,内饰华丽。1961年工作会议和1970年九届二中全会均在此召开。同志主持了这三次重要会议。现在,这里已辟为庐山会议纪念馆。里面保存着当年许多珍贵的实物、照片、材料和根据纪录片制作的录相片,供游人观看。 右侧不远处的“庐山大厦”为外观4层、内有6层的钢筋水泥建筑,原为军官训练团的中下级军官住所,正面额上原有蒋介石题写的“庐山传习学舍”四个大字。现已装修成标准客房的旅游宾馆。位于会址和大厦中间的一座宫殿式建筑即为1935年落成的庐山图书馆,现用作商场、餐厅。
美庐
2009-05-31 15:53:28 作者:庐山风景区 来源: 浏览次数:123
庐山牯岭东谷,有一条蜿蜒而来又蜿蜓而去的长冲河。在长冲河畔,有一座掩隐在一片绿荫深处的英国券廓式的别墅----“美庐”。它是庐山所特有的一处人文景观,它展示了风云变幻的中国现代史的一个侧面。
“美庐”,曾是一处“禁苑”,它日夜被包裹在漂浮的烟云中,令人神往,又令人困惑。
如今,“美庐”敞开它的真面目,以它独有的风姿和魅力,吸引着海内外的游人。
无数历史事件,无疑将这座小楼推上了显赫而又迷离的境界。
“美庐”,曾作为蒋介石的夏都官邸,“行辕”,曾是当年“第一夫人”生活的“美的房子”,演化出的历史轨迹,与世纪风云紧密联系。无数历史事件,无疑将这座小楼推
上了显赫而又迷离的境界。无疑予人视觉上心理上一种潜在的诱惑,无疑令人浮想翩跹。 绿荫笼罩下的“美庐”别墅,为石木结构,主楼为两层,附楼为一层,占地面积为455平方米,建筑面积为996平方米。而整个“美庐”庭园占地面积为4928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仅占其中不足10%,因而显得庭园特别敞净,而建筑主体却又显得适宜,既不感到笨拙,又不感到纤弱,产生出一种和谐美。
登十字型长石阶,步通透式凉台,进入室内是一装饰典雅、中西合璧的会客厅。猫眼绿的地毯,墨绿的沙发,墙壁上挂着宋美龄不同时期的半身照片,以及蒋介石夫妇在“美庐”生活的部分照片。紧邻是当年“第一夫人”的卧室,室内陈设基本保持原貌,居中有双人厅床,据说是用英国优质木料制作,床左侧放置一圆形雕花梳妆台,方柜上摆设着精致的象牙扇等物品。
二楼,是蒋介石的办公室、会客厅、卧室,卧室的配置和宋美龄卧室相仿,却多了一张躺式沙发。办公室的斜对面,是侍从室第二处主任、有“文胆”之称的陈布雷办公室兼卧室。办公室的左边,分别建有凉台和阳台,均为石柱、石栏,宽阔安适。
与主楼相连的是附房,此为1934年冬,按照主人的意图所增建的,采用封闭式内廓联为一体。从外面看为一排玻璃窗,而内部布局为一侧是通道,一边是各自的各功能用房:餐厅、琴房、侍卫室等。而今,此处被辟为展览厅。 ——展览厅所展示的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一为“美庐”留存物品;二是国民要员们在“夏都”政治活动的历史照片及历史物品;三是牯岭历史风貌及三十年代所拍摄的庐山名胜照片。 “美庐”留存物品主要有:
宋美龄弹奏过的德国制造的立式钢琴,宋美龄阅读收藏的精装英文书籍,宋美龄画的《庐山溪流》等三幅水彩画;蒋介石联烟时,由陈铭枢赠送的礼品----银质茶具;“美庐”宴请时用的餐具
蒋介石万花盘、碗;以燃烧煤油为动力制冷的菲赛尔冰箱,1.2米长的透雕象牙等。在展示厅中,展示的历史照片有:1934年9月,蒋介石参加庐山军官训练团毕业典礼;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与马歇尔在“美庐”凉台上会谈;1946年中秋节,蒋介台夫妇与驻华美军司令吉伦将军夫妇,在含鄱口野餐…… “美庐”,是纪录历史的真实载体。
旅游小贴士:1、由蒋介石命名为“美庐”,并亲笔题写而后命人刻于庭园中的卧石上。 2、可以拍照留念。
三叠泉(要到另外一个景区)
2009-05-08 17:26:06 作者:庐山风景区 来源: 浏览次数:268
位于九江市庐山东南九叠谷。经环庐山旅游公路可达。距九江市26公里。是集险峰怪石、飞瀑流泉为一体的山丘型旅游地。宋绍熙二年(1191)始被樵者发现,故有“一朝何事失扃钥,樵者得之人共传”的诗句。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进行旅游开发,2001年11月经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
三叠泉风景区总面积16.5平方公里,山峰高峻,峡谷幽深。在“燕山造山运动”和“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期间,由于地壳的多次沉降与抬升,形成了褶皱密布、断层纵横、岭谷相间的山体,又经过第四纪冰川的剧烈摩擦而形成“冰阶”崖面。森林覆盖率达.9%,有圆头柳杉、灯台树、杜种等2331种植物和动物200多种。
三叠泉瀑布汇集五老峰、大月山诸水,循着天工琢成的三级“冰阶”断崖折叠而下,故名,亦名三级泉、水帘泉。飞瀑流经的峭壁有三级,溪水分三叠泉飞泻而下,落差共155米,极为壮观,撼人魂魄。三叠泉每叠各具特色。一叠直垂,水从20多米的巅萁背上一倾而下;二叠弯曲,直入潭中。古人赞其:“上级如飘云拖练,中级如碎石摧冰,下级如玉龙走潭,散珠喷雪,真天下绝景。”站在第三叠抬头仰望,三叠泉抛珠溅玉,宛如白鹭千片,上下争飞;又如百副冰绡,抖腾长空,万斛明珠,九天飞洒。如果是暮春初夏多雨季节,飞瀑如发怒的玉龙,冲破青天,凌空飞下,雷声轰鸣,令人叹为观止。
三叠泉气势磅礴,无比壮丽,自古有“匡庐瀑布,首推三叠”,号称“庐山第一奇观”。景区内还有九叠屏、含珠石、鹰嘴峰、玉川门、铁壁精舍、天门潭、神龟朝圣(龙潭)等景点。有“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之说。九叠屏:呈西北至东南走向,长约700米,相对高差220米,是庐山最为陡峭高大的一个悬崖绝壁,其下曾是李白隐居“把跋”杀之地,留有“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的诗句。玉川门:位于九叠谷口,两崖峙立,垒石如门,其石色白如玉,涧溪激流飞奔,若百川夺门而出。北崖有明代刘世扬手书“玉川门”石刻。三叠泉是旅游、休闲、会议、度假之胜地! 位于江西省庐山东南九叠谷。经环庐山旅游公路可达。距九江市26公里。是集险峰怪石、飞瀑流泉为一体的山丘型旅游地。宋绍熙二年(1191)始被樵者发现,故有“一朝何事失扃钥,樵者得之人共传”的诗句。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进行旅游开发,2001年11月经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
三叠泉风景区总面积16.5平方公里,山峰高峻,峡谷幽深。在“燕山造山运动”和“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期间,由于地壳的多次沉降与抬升,形成了褶皱密布、断层纵横、岭谷相间的山体,又经过第四纪冰川的剧烈摩擦而形成“冰阶”崖面。森林覆盖率达.9%,有圆头柳杉、灯台树、杜种等2331种植物和动物200多种。
三叠泉瀑布汇集五老峰、大月山诸水,循着天工琢成的三级“冰阶”断崖折叠而下,故名,亦名三级泉、水帘泉。飞瀑流经的峭壁有三级,溪水分三叠泉飞泻而下,落差共155米,
极为壮观,撼人魂魄。三叠泉每叠各具特色。一叠直垂,水从20多米的巅萁背上一倾而下;二叠弯曲,直入潭中。古人赞其“上级如飘云拖练,中级如碎石摧冰,下级如玉龙走潭,散珠喷雪,真天下绝景。”站在第三叠抬头仰望,三叠泉抛珠溅玉,宛如白鹭千片,上下争飞;又如百副冰绡,抖腾长空,万斛明珠,九天飞洒。如果是暮春初夏多雨季节,飞瀑如发怒的玉龙,冲破青天,凌空飞下,雷声轰鸣,令人叹为观之。
三叠泉气势磅礴,无比壮丽,自古有“匡庐瀑布,首推三叠”,号称“庐山第一奇观”。景区内还有九叠屏、含珠石、鹰嘴峰、玉川门、铁壁精舍、天门潭、神龟朝圣(龙潭)等景点。有“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之说。九叠屏:呈西北至东南走向,长约700米,相对高差220米,是庐山最为陡峭高大的一个悬崖绝壁,其下曾是李白隐居“把跋”杀之地,留有“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的诗句。玉川门:位于九叠谷口,两崖峙立,垒石如门,其石色白如玉,涧溪激流飞奔,若百川夺门而出。北崖有明代刘世扬手书“玉川门”石刻。三叠泉是旅游、休闲、会议、度假之胜地。!
最完备的庐山攻略2009-04-28 09:46:47 作者:zoojoo 来源: 浏览次
数:0
人在江西,对庐山向往已久。但是在网上看到网友们对庐山的评价,又未免有些担心。名山大川的荣誉,还是让我动了心。忙里偷闲,约了两个朋友,研究了网上的旅游攻略,我们踏上了去庐山的列车。
前后共两天的时间,应该是比较紧迫的。一趟庐山之行后,我觉得应该把庐山的一路历程在这里记录下来,以对去庐山游玩的朋友有个好的指引。我们综合了所有的网上攻略,自己制定了旅游线路。笔者通过两天对庐山大部分景点的徒步游玩,觉得庐山的美应该分为三种风景:
一是“水景”:以三叠泉为代表的瀑布和以鄱阳湖为代表的湖景。 二是“山景”:以五老峰的各异和以锦绣谷的秀美为代表
三是“人文”:以别墅群为代表的西洋景,以庐山会议旧址为代表的政治文化和以《庐山恋》为代表的影视文化。
因喜欢自助式旅游,因此我们全程都是以爬山为主,辅以各景区间的交通换乘,并在游玩各风景点,并结合实际情况,整理推荐如下行程。
第一天行程(传统二线):
①②九江---(星子县)---海会镇---③三叠泉景区---④庐山景区---⑤五老峰---⑥牯岭镇---⑦晚餐---⑧庐山电影院(19:30)---⑨休息
注释如下:
①②:各地朋友可参考网上其他攻略,到达九江市星子县的海会镇。按照整天的行程安排,为保证较充裕的时间,最好在上午11点前到达海会。通过南昌的朋友可经南昌---星子—九江—海会。九江可经星子转车,也可打的(100左右)直接到海会。
③:三叠泉景区在海会镇旁边,问询即可。门票51元,进门后坐电瓶车(3元)上到山脚开始形成。本段完全靠步行,瀑布网上可坐轿,但很贵(200以上)。
④三叠泉与庐山景区相通。庐山门票淡季135,旺季180。但是本处可以经海会人带入庐山(这是我们为什么选择由此路进入的庐山的原因之一,原因之二是由此上庐山不再走回头路),门票钱可省一大半,用当地人的解释是:靠山吃山。领路人电话可加我QQ54857123咨询(请注明庐山游)。进入庐山不远处即有缆车(55单程),这也是难得一见的轨道式缆车。但我个人推荐不用乘缆车。该路段较为平坦,一路游人也少,风光不错,难得清静。
⑤缆车上站可乘车到五老峰山脚下(班车3元/人,打车20左右),也可由三叠泉景区上五老峰(我们没有注意山路,后来看图才知道),这样不用上山再下山。如果从山脚爬五老峰,建议爬到第四峰即可,因为五峰太远,还得原路返回。三叠泉方向的可由五四三二一倒序游览。
⑥五老峰下山后,坐班车(5元/人或打车20元左右)到景区商业中心牯岭镇,也是别墅,会址所在地。入住后,有时间可游览镇上的别墅,或提前去庐山会址,也可购物。购物建议是:庐山云雾茶还不错,但价格落差很大,懂茶的朋友可选购,不懂的需谨慎。其他特产各山地景区都有。
⑦牯岭镇有很多饭店,庐山特色是“三石”:石蛙,石耳,石鱼。个人建议是根据经济能力消费,石蛙即山中青蛙或牛蛙, 正宗与否,味道好坏均无法判断。景区内的特色价格都非常昂贵,量力而行。
⑧晚餐后,可在19:30分在庐山电影院观看79年拍摄,80年上映的爱情剧《庐山恋》。该剧拥有观众最多(166万),放映场次最多,拷贝最多等多项世界吉尼斯纪录。在电影中你还能看到很多已经看过或即将看到的优美的庐山风光。票价25元。
⑨电影散场后,可感受夜幕下的庐山。如觉得累,早回宾馆休息。
住:牯岭镇有各档次住宿,便宜点的是家庭旅馆,好点的是不带星的宾馆,贵的就比较多了。淡季一般不用太提前预订,旺季一定要早做打算。
第二天行程(传统一线):
①含鄱口---②植物园---③花径---④如琴湖---锦绣谷---仙人洞---⑤电站大坝---乌龙潭---黄龙潭---三宝树---⑥芦林湖---⑦庐山会议旧址---⑧牯岭镇---⑨九江
①天气晴好的话,可早期去含鄱口看日出,观鄱阳湖壮景。牯岭镇到含鄱口打车20元左右。天气不好的话就多睡会。
②植物园在含鄱口旁边,可由望鄱亭下山进入,但山脚无路牌,需问路。植物园特色不多,可快速浏览。
③植物园打车去花径大概25元。花径是白居易《大林寺桃花》的诞生地。 ④如琴湖在花径斜对面,是锦绣谷,仙人洞景区的起点。
⑤该段景区,如果时间紧或感觉累的朋友可不游玩,因为该段既无特别的风景,又是山路。时间多的话可选择游玩。仙人洞打车到电站需要20元。
⑥芦林湖是人工湖,也是当年领导人开会时的天然游泳池。回牯岭镇会经过该处,可游玩。
⑦庐山会议旧址名贯中外,对历史感兴趣的朋友可参观感受。门票20元。
⑧回到牯岭镇,时间充裕的可在街上多逗留,参观别墅群建筑,及蒋委员的美庐(需买票)。
⑨游玩结束后,在体育馆旁的隧道尽头,有回九江市区的全顺小客车,票价10元。 总的来说,第一天的行程多是爬山,且较陡峭,所以比较累。第二天的行程里,山势平缓,较为轻松。另和出租车司机聊天得知,从5月开始,庐山可能推行景区交通车,80元/人。对于2人以下,建议坐景交。3人以上,打车划算。我们三人的总费用控制在1000元内。
希望该文对大家有所帮助,祝你在庐山拥有快乐的旅途,也愿和更多的朋友一起感受壮美的大好河山。
景区推荐线路牯岭街-花径-如琴湖-仙人洞-乌龙潭-黄龙潭-三宝树-黄龙寺-回龙路-芦林湖-含鄱口-植物园-博物馆-会址-美庐-周恩来纪念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