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第一章 工程概况 3 第二章 编制依据 3 第三章 编制目的 3 第四章 编制原则 3 第五章 自然条件 4 5.1地形、地貌 4 5。2气候、水文、地质条件 4 第六章 安全组织机构 5 第七章 安全检查制度 6 第八章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第九章 安全教育制度 7 第十章 施工准备 7 10.1安全用具准备 7 10.2施工现场的准备 8 10.3施工队伍及特殊工种配备 8 10。4施工前安全措施 8
6
10.4.1临时用电安全措施 8
10.4.2雨季施工的安全措施 10
10。4。3冬季施工的安全措施 11
10。4。4对既有铁路的安全防护措施 12
第十一章 施工总体部署 12
11。1指导思想 12
11。2主要施工措施 12
11.2.1施工组织计划向铁路主管部门申报 12
11。2。2建立规范的警戒制度 12
11.2。3架梁时机选择 13
11。3架桥机相关安全措施 13
11。3。1架桥机选择或设计主要技术性能参数不得低于下述参数表。 13
11。3。2架桥机纵向前移 14
11.3.3预制构件横移 14
11.3.4构件纵移运输 15
11。3.5构件吊装 15
第十二章 危险源控制清单 17
12.1危险源的识别方法 17
12。2危险源识别的分类 17
12.3危险源识别 17
12.4风险评估及评估方法 17
12。5风险等级 19
12。6确定重大危险源 19
12。7制定风险控制措施计划 20
第十三章 安全保证措施 22
第十四章 高空作业防护 26
第十五章 施工机械安全防护 27
15.1搅拌机安全防护 27
15。2电焊机安全防护 27
15.3吊装机械安全防护 27
第十六章 专项应急方案 28
16.1施工现场高空坠落应急方案 28
16.1.1目的 28
16.1.2范围 28
16。1.3应急救援小组责任和义务 28
16.1。4应急响应及处置措施 30
16。2施工现场触电事故应急方案 31 16。2.1目的 31 16。2.2适用范围 31 16.2.3事故特征 31 16.2。4应急救援小组组织与职责 16。2。5应急处置 33 16。3施工现场机械伤害应急方案 16.3。1目的 34 16。3.2范围 34 16.3.3应急救援小组责任和义务 16.3.4应急响应及处置措施 35 16。4施工现场防汛备汛应急方案 16.4.1目的 36 16.4。2适应范围 36 32 34 36
34
16.4.3应急指挥部领导组及其主要职责 37
16.4.4灾害预警及防治措施 37
16.4.5应急措施 38
16。4。6应急总结与奖惩 39
第一章 工程概况
第二章 编制依据
1、施工组织设计;
2、《中华人民共和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令第70号);
3、《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令第493号);
4、《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2009);
5、《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铁运〔2012〕280号);
6、《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7、《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JTG F90-2015);
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9、国家、行业相关设计、施工、试验规范与规程;
10、现场测量资料以及相关标准。
第三章 编制目的
跨铁路桥梁工程是桥梁施工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为加强工程质量,确保跨铁路桥梁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为了防止和减少现场施工安全生产事故,提出预防事故的思路和办法,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全员参与”的方针,特制定本方案。
第四章 编制原则
1、本着“精心组织、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科学安排、均衡施工、组织连续、确保工期、节约用地、合理投入、安全文明、注重环保水保、全面创优”的原则编制.
2、强化现场管理,控制工程成本;强化安全管理,杜绝伤亡事故。
3、坚持工程施工和铁路运营兼顾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少对铁路运营干扰的原则,并同时保证施工和行车安全。
4、当施工与铁路行车安全发生矛盾时,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服从铁路行车安全的需要。
5、执行“安全生产、持证上岗\"的原则,参建人员必须经安全教育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6、遵循设计和验标,正确组织施工,保证施工质量优良,建成福建省内的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典型示范高速公路\"。
第五章 自然条件
5.1地形、地貌
工程位于福建省南平市,境内地形地貌受构造运动的影响强烈、构造地貌特征相当明显,山脉多呈东北—-西南走向。低山丘陵分布广,河谷地形呈峡谷或“V”、“U”状镶嵌该市各地,山间盆谷地沿河交替分布,山地切割明显,高差悬殊,以断裂为主的断块山,山峰陡峭,断层崖、断裂谷等断层地貌分布广.
5.2气候、水文、地质条件
境内河流都是外流河,河水来源于降水,受地形、气候和植被的影响,具有源短流急、暴涨暴落、水量充足、季节性变化大、河道坡降陡、含沙量少,山绿水清等特点。全市多年平均径流深1040毫米,径流的分布一般随流域高度而增大。全市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为720毫米,水面蒸发量为1000毫米,蒸发的地理分布差异不大,大致与年降水、径流的趋势相反,即西北小、东南大。
第六章 安全组织机构
项目安全组织网络图
第七章 安全检查制度
1、采取月检查与不定期的巡回检查及专业性检查相结合的手段,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检查施工现场的违章现象和不安全因素,检查施工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施工方案及分项安全技术交底,各工种安全技术交底,班组班前安全技术交底和自查自纠,定期检查整改记录,施工人员安全教育活动记录等,促使安全检查管理形成一条龙的保证措施.
2、采取自检与巡回检查相结合的方法,除对定期与不定期安全检查下达的隐患整改通知单进行跟踪整改外,并重点抓施工队、班组安全管理、文明施工及安全生产。检查各项管理制度的执行落实情况,特别是抓好施工方案及安全措施是否全面、具体、有针对性,分部分项各工种安全措施交底是否具体得当。安全防护措施针对性要强,施工人员安全教育活动要认真坚持,不能流于形式,以达到教育施工员、提高自我防护意识的目的。在抓安全管理的同时,重点抓好班组安全技术交底、班中安全检查及整改,达到不安全不施工的目的。要做好各项安全防护措施的检查验收,确保合格后方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