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集镇中心小学“一目三案”式集体备课材料纸
二 年级 语文 集体备课教案 (粗案)
课题 13.学棋 时间 备课人
(一)复习导入 1.复习词语 围棋 能手 另一个 天鹅 动作 远近闻名 专心致志 拉弓射箭
2.我们已经学过课文了,谁能说说课文讲了“ 跟 学棋的事”。 1.秋是怎样的人呢?(出示第一自然段) (2)交流。 “能手”:怎样的人才能称为“能手”?(下棋下得特别好的人。)除了下围棋的能手,你还知道有哪些能手?(评:有这么多能手呀,看来只要你用心,不管做什么都能成
为能手。)秋下棋的水平好到了什么程度?(远近闻名) “远近闻名”:远远近近的人都知道秋下棋下得好。(读词,评价。) (3)谁再来完整地介绍一下秋?(指名读第一小节)这样一个下棋高手,你佩不佩
服? 2.俗话说“明师出高徒”,秋下棋的本领这么高,他的学生一定也很棒。结果是不是这样,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读读,找找。 (1)生自由阅读。 (2)交流、出示: 出色的棋手:说明这个学生棋下得怎么样? 没有多大长进:“长进”是什么意思?这里说“另一个学生一直没有多大长进”,要是把“多大”去掉,改成“一直没有长进”,行吗? 奇怪呀,明明同一个老师教,一个学生成了出色的棋手,另一个学生棋艺一直没有多
3.学习第二自然段 (1)了解默读:以前我们读课文,都要求读出声音,今天我们换种读法,要求大家光用眼睛看,嘴里不能发出声音,不过嘴唇可以动,这样的读法叫做默读。明白了吗?下面就请同学们默读第二小节,用直线画出一个学生学习的句子,用曲线画出另一个学生学习的句子。好,开始。 (2)出示“一个学生„„还要问上几句。” 师:这里有三个动作非常关键,谁发现了? (听、看、问)
(二)教学课文
(1)指名读,其余同学边听边思考,你了解到秋是怎样的人?
大长进,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呀,一起读读课文,找找答案。
夏集镇中心小学“一目三案”式集体备课材料纸
他是先听后看,还是先看后听呢?(是同时的)哦,一边听一边看,是同时做的呀。这个学生在学棋过程中,用上了“耳朵”“眼睛” ,还有“嘴巴”,我们都知道,要学习的时候,能做到耳到、眼到、心到、口到,就可以用一个词来说——“专心致志”
谁能把他的认真读出来。(指名读句子)
那谁也能用“一边„„一边”说句话?
想提出问题,就得积极开动脑筋,用“心”思考才行。(板书:聪)
(指名读词)谁能说几个和它意思差不多的词。(送词:聚精会神、全神贯注)
说到这里,你们一定知道为什么这个学生能成为出色的棋手了? (3)另一个学生呢?他又是怎样学习的? (出示:另一个学生,„„动作。) “走了神儿”,用我们经常说的一个词,另一个同学听着听着就怎样了?(开小差。) 那他想到了什么? 这只天鹅的样子那么清晰、逼真,让他以为是真的天鹅来了。这时,他又想到了什么?(他想:要是用弓箭把它射下来该有多好哇!)指导朗读。 “想着想着,„„动作。”不由得:不由自主。拉弓射箭:(表演)这弓拉得可真有力,
可真满呀。谁来读读这话。 师:老师发现了,提醒他——„„又去想别的事了。 猜猜看,这个学生用会想些什么事呢?(自由回答。) 这个学生上课总不认真听讲,一会想这,一会想哪,用一个词来说——“走了神儿”
同学们,现在你知道另一个学生为什么棋艺一直没有多大长进了吧? 因为 ,所以他的棋艺一直没有多大长进。 4.演一演:同样的老师教,同样的环境学,一个学生专心致志,另一个学生走了神
儿,心不在焉。谁能来演一演呢。(准备围棋) 5.指名读课文。 就这样,后来,——(出示最后一段话。) 6.面对这样一个结果,另一个学生怎么也想不明白这是什么原因。哪个聪明的小朋
友愿意告诉他呢?那他该怎么做呢?
出示:因为 ,所以他成了出色的棋手。
(好象看到一只美丽的天鹅正从远处飞来。)指导朗读
“三心二意”“心不在焉”。
(三)教学生字
夏集镇中心小学“一目三案”式集体备课材料纸
二 年级 语文 集体备课教案 (粗案)
课题 13.学棋 时间 备课人
《学棋》描述了古时候两个学生向围棋能手秋学下棋,一个专心致志,一个心不在焉,所学结果截然不同的生动故事,启示人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的道理。我结合榆次区推行的三步导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由果找因、抓关键词的方法来教
学,清晰地展现了文章的主旨,让学生懂得学习要专心致志才能学有所成的道理。 1、利用文中插图导入新授内容。 根据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我充分利用好文中插图,先让学生给图中人物命名,然后问为什么他们要跟秋学棋,这样很自然的导入文中的第一段。在学习第一段时,我抓住了“远近闻名”和“能手”两个词让学生感受秋的棋艺高超,让学
生心生赞叹,有感情朗读,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由果找因。 学完第一段后,直接导出了第三段——两个学生的学棋结果。在理解了“出色”、“没有多大长进”后,问学生读到这儿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学生提问:“两个学生跟同一个老师学下棋,为什么学习的结果不一样?”这时我再让他们自己阅读第二自然段找原因。课文中的插图和第二自然段的内容相对应,形象地展示了两个学生学习时的不同表现,对比鲜明。所以教学时,我让学生认真观察图画,再读读课文,找找课文中哪些句子写了图画上的情景。按照学生的观察顺序分别出中的句子,再采用对比教学的方法,让学生自己看,自己读,自己去总结。简洁的叙述学生一读就懂,这时就让学生进行讨论,都是秋的学生,都是秋在教,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让学生
用上“因为„„所以„„”说一说,由此学生们自悟出了学习要专心致志才能学有所成的道理,我告诉学生这是一种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要从小培养,将
来受益无穷。 3、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理解融入到朗读中去。 例如:通过理解“能手”、“远近闻名”,然后提问“秋的棋艺这么高超,你能读出他的名气吗?”又如:理解“专心致志”一词时,没有单独解释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而是联系课文,让学生先通过朗读感悟,再从文中找出体现“专心致志”的三个动词 “听”、“看”、“问”,进而拓展“他上课还会做些什么呢?”学生由此想到了“记”、“练”、“说”、“想”这些词,最后点拨:像这样边学边想,全心全意做好一件事就叫专心致志。学生不仅掌握了“专心致志”的意思, 更了解了如何才能专心致志。这
样的朗读既有层次,又有坡度,学生很容易就把意思读出来 总而言之,语文课堂既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自己首先做回学生,做文章的第一读者,用心研读,吃透教材,与文本对话,体会作者的本意,然后细心地设想学生在各环节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而不是第一步就去翻阅教参、花心思设计缜密的教学过程、寻找丰富的教学手段。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语文课上出特色来,激发起孩子们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努力把每一篇课文都当做和学生平等对话的资源,培养他们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扎扎实实地训练他
们的语文基本功。
夏集镇中心小学“一目三案”式集体备课材料纸
二 年级 语文 集体备课教案 (通、个案)
主备人: 复备人: 课题 教学 目标 13.学棋 课时 2--2 授课时间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读书学习要专心致志。 教学 1、理解“能手、远近闻名、专心致志、走了神儿”等词语的意思。 重难点 2、通过朗读,对比两位学生学棋的不同表现,懂得读书学习要专心致志的道理。 教学 准备 预习 要求 课件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想想从两位学棋手身上,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内容、方式 一、复习导入,设疑激趣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3课——《学棋》。请小朋友仔细回忆一下,课文讲的是谁跟谁学下什么棋呀? 二、抓住重点,细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第一自然段。 2、秋是个怎样的人?谁来介绍一下秋? 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 (1)、“能手”是什么意思?你能不能联系这句句子来说一说? (2)、还有哪个词也能看出秋下围棋很厉害? 远近闻名:近处的远处的人都知道,指非常有名。 (3)、原来,秋是一个特别会下棋的人,是一位下棋能手,我们可以简称棋手。小朋友们想想看,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人在哪些方面本领特别大?我们可以称他们什么方面的能手呢? 3、指导朗读。 4、过渡:同学们,都说“名师出高徒”,后来秋的这两个学生是不是都成了出色的棋手呢?(不是)你从哪里知道的? 齐读课题 (两个学生跟秋学下围棋。) 秋是个棋艺高超的人 (这里的能手指人,指熟练掌握一种或几种本领的人,在这里指秋是一位特别会下棋,棋艺高超的人。) 唱歌唱得特别好叫歌唱能手,简称歌手;射击特别棒,法特别准的叫射击能手简称射手,或者神手;骑马骑得特别快、好的叫骑马能手,简称骑手; 个性修改 夏集镇中心小学“一目三案”式集体备课材料纸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二)、学习第3自然段 1、出示第3自然段。 2、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1)出色是什么意思?(特别好)能不能换个词?(优秀) (2)长进是什么意思?(进步)没有多大长进是什么意思?(没有大的进步。) 3、知道了这两个学生学棋的结果,你们有什么问题要提吗? 过渡:同学们真会动脑筋,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在课文的第二小节里,老师请一个同学来读,其他同学认真思考,相信你们一定会找到答案的。 (三)、学习第2自然段 2、找到答案了吗?谁来说说? 3、瞧,这就是两个学生上课的情景。哪一个是专心听讲的?(穿红颜色衣服的)哪一个不专心听讲?(穿蓝颜色衣服的) 出示图:现在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个穿红色衣服的学生,看看他是怎么样专心听讲的,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里是怎么写他专心听讲的呢?谁来读一读句子? (1)出示句子(这个句子里表现认真听讲的是哪个词语?) 板书:专心致志 (2)板书:听 看 问 (3)他在听什么?看什么?听和看这两个动作还用了个关联词语“一边„„一边„„”,是指这两个动作要同时进行,就像刚才同学们说得那样,这个学生在秋讲的时候不仅用耳朵认真听好,他的眼睛还紧紧盯着棋盘,这样就会听得明白,记得住。 多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呀!我们来夸夸他吧。 (4)指导朗读。 4、另一个学生是怎么学棋的呢?找找相关的句子,谁来读一读? 如果说前一个学生学棋的态度可以用“专心致志”来形容,那这个学生学棋的态度可以用哪个词语来形容呢? 板书:走了神儿 学生活动内容、方式 出色的棋手 没有多大长进 (同样是一个老师教,为什么一个成了出色的棋手,一个则没有多大长进?) 1、一位学生读第二自然段。 (因为一个学生上课时专心致志,另一个学生听着听着就走了神儿) (眼睛紧紧盯着棋盘,手托着下巴,正在思考) 齐读。 个性修改 夏集镇中心小学“一目三案”式集体备课材料纸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1)“神”在字典中有这样几中解释: (1、神仙 2、心思、注意力 3、神气 4机灵) 这里“神”是什么意思?“走了神儿”是什么意思? 板书:想别的事 (2)他的心思应该放在什么地方?现在他的心思到哪里去了?他想了什么事? (3)老师想请同学来演一演“走了神儿”的样子。老师要求同桌合作来完成。 师:这位同学,你在干什么呀?哪里有天鹅?上课时要注意听讲,不能想别的事情。 刚才你的双手不由得做出了拉弓射箭的动作,看来你已经完全忘记了自己在学棋,想去射天鹅了,是不是? 师:心思不在学棋上了,而是去想其他的事了,这就是走了神儿。 (5)不过平时上课可千万不能这样啊! 5、小结:正因为这两个学生有着不一样的学习态度,所以才会有不一样的学习结果。 三、总结全文 2、看看老师黑板上的板书,你能用“因为„„所以„„”把这句句子说完整吗? 3、你们看,几年后这两个学生出师了,这个棋艺没有多大长进的学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秋这时候会对他说些什么呢?听了老师的话,他又会怎么说呢? 你从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读书、学习要 ,不能 。 出示两类词语: 专心致志 全神贯注 聚精会神 心不在焉 三心二意 东张西望 4、不能光靠嘴上说,还要看行动,你打算怎样专心致志地学习呢? 四、指导写字 五、作业 教 后 记 学生活动内容、方式 (注意力不集中,想别的事了。) 注意读的同学要尽量读得好,演的同学注意表情,还可以做一些动作。 (4)同桌表演。 (或心不在焉、东张西望) (6)齐读这段话。 1、齐读最后一节。 学下棋时,一个学生因为 ,所以后来成了 ;而另一个学生,因为 ,所以棋艺 。 1我会读:课后把课文读给家长听;; 2我能找:找找我国当今有哪几位举世闻名的围棋能手,并收集他们的小故事。 个性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