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模拟题(三)
一、积累和运用(16分) 1.根据拼音,写同音字。(6分)
yì              xiè             yù               shì 商(    )         纸(    )        (    )发          发(    ) 压(    )         酬(    )        抵(    )          (    )强凌弱 闲(    )         倾(    )        监(    )          姓(    )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挨近(āi)     间隔(jiàn)     便利(biàn)    万卷书(juàn) ....B.美差(chāi)   强迫(qiánɡ)    积累(lěi)     水浒传( zhuàn) ....C.锥子(tuī)    煞白(shà)      缝隙(fènɡ)    将相和(jiànɡ) ....D.中间(jiān)   三更(ɡēnɡ)     皇冠(ɡuàn)    挣钱( zhènɡ) ....3.给加点字选择正解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4分)
(1)举:A.往上托,往上伸;  B举动;  C.兴起,起;  D.全;  E.提出。 举世闻名(    )   一举一动(    )  举一反三(    )    举手之劳(    ) ....(2)典:A.标准,法则; B.典范性书籍; C.典故; D.典礼; E.一方把土地、房屋等押给另一方使用,换取一笔钱,不付利息,议定期限,到期还款,收回原物。
引经据典(   )   毕业典礼(    )    学习典范(   )    典当财物(   ) ....4.根据语境,填在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1)他们仗着人多势众,_____________,以势压人。 (2)只有大公无私,说话做事才能_____________。
(3)面对强大的秦王,蔺相如毫不畏惧,_____________,让人折服。 (4)我是炎黄子孙,_____________地要把学到的知识全部奉献给我亲爱的祖国。
A.理所当然   理直气壮   强词夺理   据理力争 B.理直气壮   强词夺理   理所当然   据理力争 C.强词夺理   理直气壮   据理力争   理所当然 D.强词夺理   理所当然   理直气壮   据理力争 5.下列句子中的标点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
B.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C.满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亮的。
D.哥哥的朋友们送了我几册小书《刘胡兰小传》、《卓姬和舒拉的故事》、《古丽雅的道路》…… 二、课文积累(18分)
1.补全古诗文,并完成练习,(8分)
①山外青山楼外楼,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临安邸》) ②我劝天公重抖擞, _____________________ 。(《己亥杂诗》) ③明月松间照,_____________________。(《山居秋暝》) ④姑苏城外寒山寺,_____________________。(《枫桥夜泊》)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知也。
(1)第_______句诗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2)第⑤句告诉我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田的大小好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____________________。少年智则国智,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少年自由则国自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夕阳斜照西山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是叫人感动。 三、句式训练。(4分)
1. 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圆。(改为比喻句)(2分)
                                       2.蔺相如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改为转述句) (2分)                                                                    四、口语交际。(2分)
天气越来越冷了,文文总是赖床导致上学迟到。如果你是他的同桌,你会对
他说些什么?
                                                                                                                       五、阅读驿站。(30 分) (一) 课内阅读。( 13 分)
圆明园的毁灭(节选)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圆明园中的建筑可分为          和          。前者有的仿照                                          建造,有的根据                            建造。( 4分) 2.用“     ”画出文中的过渡句,它的作用是          。( 2分) 3.删去画“    ”句子中的“上自”“下至”好不好?为什么?  ( 2分)                                                                        4.下列对圆明园的评价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是一座将古今、南北、中西建筑之美集于一身的皇家园林。
B.这是一座收藏着无数奇珍异宝的,堪称当时世界之最的博物馆、艺术馆。 C.这是一座具备各种建筑风格、景观精美迷人的民族建筑。
5.这篇选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还要写这两段?  (3分)                                                                        (二)课外阅读 (17 分)
师恩永远
①去年冬天,在纷纷扬扬的大雪中,我回到了阔别15年的母校——白蜡村
小学。大雪中的学校犹如一朵雪白的蘑菇。当年教我们的王老师正在上课,我便静静地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聆听老师上课,犹如回味一首悠远的歌曲。
②老师老了,头发花白,脸上添上了皱纹,背有些驼,但依然那么和蔼、亲切。老师原本是可以走出乡村,去过富足的生活的,可她丢不开她的学生。
③老师很热情,但有些惶恐和拘束。我俩坐在竹片隔出的办公室中,她说:“文老师,几十年了,我还是个民办教师,可你已经成了有名的中学老师,据说还经常发表文章,快要成为教师作家啦!”这下我才明白老师惶恐和拘束的缘由。平时习惯别人叫我文老师,现在从我的老师嘴里喊出来,是多么的刺耳!他为什么不喊我“猛子”,像15年前一样?
④15年前,我在这里读小学。那时,我是有名的调皮学生,小小校园中任何一处恶作剧都少不了我,诸如捉蛇扔进女厕所、大路上挖陷坑、砍课桌凳烤火等。王老师没有放弃我,苦口婆心地教育我,甚至选我当班长、中队长等等办法来鞭策我,可我总是维持不了几天“优秀”,便又“旧病复发”。班上同学恨我,都不给我带饭来,老师就把自家带来的饭给我吃。后来有一次我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将被学校开除,是王老师为我在校长面前多次求情,保住了我。这件事终于感动了我这匹“野马”。从此,我从自认为“辉煌”的泥潭中跳了出来,居然考上了初中,想起这些,我内心十分不安。世人无不称赞钢的坚硬,然而要知道是谁把钢从粗野的矿石中冶炼出来的呢?
⑤老师又去上课了。看着树上挂着的打钟的破犁,听着隔壁王老师生动的讲课,我说不出心里的感觉,我不想去讨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哲理,只知道没有蓝便无法提炼青,只知道师恩永远!
⑥洒向大地的雪,天气暖和的时候,他们的身影便无影无踪,失去一切诗情画意,可是青青的麦田记着,鲜活的小溪记着,飞转于蓝蓝天空中的小鸟记着......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2分)
阔别:                                                           聆听:                                                           2.第④段中的“旧病复发”在文中具体指什么内容?在文中用“      ”画出。(2分)
3.“从此,我自认为从‘辉煌’的泥潭中跳了出来,不料,后来居然考上了重点初中。”
①句中的引号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②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3分)
                                       4.“世人无不称赞钢的坚硬,然而要知道是谁把钢从粗野的矿石中冶炼出来的呢?”联系短文,这句话所要表达的意思和情感。(3分)
                                      5. 这篇文章的主角是王老师,可是结尾却写了景物,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3分)
                                     6. 联系全文,想想王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请用一句话概括出来。(至少写两个方面)(2分)
                                     六、习作天地( 30 分)
提示:温暖的脸、严肃的脸、自傲的脸、慈祥的脸……一张张熟悉的脸令我们难以忘怀。请你以《难忘那张________的脸》为题,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紧扣题目中的关键词,通过一件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 要求: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字数不少于400字。
参:
一、1.议 抑  逸  屑  谢  泻  愈  御  狱  誓  恃  氏 2.A
3.(1) D  B  E  A  (2)B  D  A  E 4.C   5.B
二.1.①西湖歌舞几时休   ②不拘一格降人才   ③清泉石上流 ④夜半钟声到客船    ⑤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1)③  (2)对待学习要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 2. 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    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3.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则国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4.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成群结队的大雁    在高空中比翼连飞。
三、1.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圆,像一只晶莹剔透的大玉盘,悬挂在夜空中。 2.蔺相如说他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 四、意思对即可
五(一)1.民族建筑   西洋景观   各地名胜    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 2.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承上启下 3.不好。保留“上至”“下至”更能突出圆明园内文物之多及年代悠久。 4.C
5.这两段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更能突出侵略者的强盗行径,更能激起我们对侵略者的痛恨。 (二)
1.指“我”和母校长时间分别,指“我”很长时间没回母校  集中精力、认真的听,带有尊敬的意味。
2.小小校园中,任何一出恶作剧都少不了我,诸如捉蛇扔进女厕所,大路上挖陷坑,砍课桌凳烤火等。
1号不能去掉。加上引号,表示反语,是对自我的一种嘲讽。如果去掉以后,3.○
2“我”非常调皮,常搞恶作剧,常惹事,是个“坏学意思与情感则完全改变。○
生”,最后能考上初中,太不可思议,也太让自己感到惊喜了;也表达了对王老师的感激之情。
4.人们总是喜欢称赞成功的人,可更应该赞扬的是培育人才、默默奉献的老师,这句话表达了对老师的感激与赞美之情。
5.这样的结尾很巧妙。借助这些景物来抒发情感,表达对老师培育之恩的感激之情;巧妙地点明中心。
6.示例:王老师是一位热爱热爱教育、关爱学生的老师。 四、习作(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