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依托重点建设项目,加快福建省高等教育发展——基于对福建省8个重点建设高校的调研分析

依托重点建设项目,加快福建省高等教育发展——基于对福建省8个重点建设高校的调研分析

来源:九壹网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2【6):84—88 Journal of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msUy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依托重点建设项目,加快福建省高等教育发展 ——基于对福建省8个重点建设高校的调研分析 郑龙章 (福建农林大学研究生处,福建福州350002) 【摘要] 根据福建省8个重点建设高校的调研资料,总结2003—2007年福建省依托重点建设项目,加快高等教育改革与 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效、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福建省继续开展重点高校建设提出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高等教育;重点建设项目;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1-6922(2009)06-0084-05 Accelerating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key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Fujian——An investigation on the 8 key construc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Fujian ZHENG Long—zhang (Postgraduates Administration Sectoinl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 ̄y,Fuzhou,Fujian 350002,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invesitgation on the 8 key construction coHeges and univemities in Fujin Praovince,the major achieve— ments-Sucoessfu].experiences and existing problems in accelerating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nd devealopment based on the key con- struction projects in Fujin aduring between 2003 and 2007 are summarized.Accordingly the countermeasures to continue the key olc— 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nstruction{n future in the province are proposed. Key words:higher education;key construction project;disciplinary constuctrion 为了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加 (一)学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增加一批高水平 快高等教育改革和建设步伐,构建科教支持体系, 学科 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2003年福建省提出 经过重点建设,巩固一批优势学科,更新改造 高等教育走内涵发展的战略,决定2003—2007年, 部分传统学科,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学科和应用学 在正常安排的教育经费之外,省财政每年另行安排 科,学科整体水平有明显提高,部分学科已接近或 1.5亿元资金,重点支持厦门大学“985工程”、“211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是重点学科建设取得新突 工程”,福州大学“2ll工程”,福建师范大学,福建 破。2007年有5个一级学科和13个二级学科被评 农林大学,华侨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学 为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总数达 院,集美大学等8所重点高等学校的建设…。福建 到42个。同时,2个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培育) 省重点高校建设以学科建设为核心,以项目建设为 学科,154个学科被遴选为福建省重点学科。二是 载体,旨在全面提升福建省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 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取得新进展,新增l2个博士后 、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取得的主要 科研流动站。三是学位点建设取得新飞跃。第十 次学位点申报,新增l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87个博 士点;2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40个硕士点。学科 成效 厦门大学等8所高校,通过重点建设,办学水 建设成效明显(表1)。 平、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在人才培养、科 (二)学术队伍职称、学历结构更加优化。涌现 学研究、科技开发、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批教学名师 一5年来,重点建设高校培养、吸引和凝聚了一批 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提 高层次创新人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人数和具有 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知识贡献和技术保障。 高学历的教师人数都明显增加,教师队伍的职称结 构、学历结构和学缘结构进一步优化,为全面提升 [收稿日期】2009—09—04 [作者简介】郑龙章(1971一),男,副研究员,博士。研究 福建省高校的教学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打下了坚 方向:教育管理、农业经济管理。 实基础。截止2007年底,8所高校的师资队伍中具 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有474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 有效地带动福建省高等教育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 第6期 郑龙章:依托重点建设项目,加快福建省高等教育发展——基于对福建省8个重点建设高校的调研分析 ・85・ 师有2328人,较2003年有明显增加(表2)。 表1 重点建设以来8所高校学科建设进展情况 Table 1 Advances of disciplines construction at the 8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ince the beginning of key projects construction 资料来源:厦门大学等8个重点建设高校的学校网站和统计资料。 省84%。共获国家级、省部级各类科研成果奖754 表2重点建设以来8所高校师资队伍职称 学位变化情况 项,其中国家级二等奖以上6项,省部级二等奖以上 Table 2 The staf S titles and academic degrees at 296项。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万多篇(其 the 8 colleges and universitise sincethe beginning fo the key pmjeets construction 中,厦门大学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Sci— ence}发表论文3篇),被SCI、EI、ISTP、SSCI等收录 4828篇;出版专著2668部;获得发明专利授权的有 921项。 (五)对外交流与合作日趋活跃。对台交流独具 资料来源:厦门大学等8个重点建设高校的总结报告。 优势 (三)培养一大批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培养 8所重点建设高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 质量明显提高 与美、英、法、13、德、韩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 经过重点建设,8所重点建设高校人才培养的 多所大学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交流与合作十分活 “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得到协调发展,研究生培 跃,数量与层次不断提高。2003年以来,有100多 养规模明显扩大(表3)。研究生培养质量有较大提 个实验室或其他研究机构与国(境)外学术机构开 高,培养类型趋于多样化,学术型、应用型以及复合 型研究生均明显增多,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 展实质性的科研合作;先后举办300多次高水平的 大型国际学术会议和国内学术会议;每年选派1000 力有较大提升,已毕业的研究生多数在各自的岗位 多人次的教师赴国(境)外进行学术交流合作。在 上发挥重要作用,部分已成为学科带头人或中青年 骨干。如2005年,厦门大学化学博士后流动站培养 对台交流方面,8所高校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 的田中群教授当选为中科院院士。2005年、2007年 条件和难以替代的人文优势,已成为祖国近年 厦门大学有2篇论文人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来对台教育、科技、文化交流最活跃的主要高校,是 表3重点建设以来8所高校研究生培养规模发展情况 台商台胞参观访问最集中的高校,赴台交流学者人 Table 3 Graduates education development at the 8 colleges 数一直居祖国各省之首。 and universities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key (六)构建具备国内领先水平的公共服务体系 projeets construction 和创新平台 各重点建设高校充分应用重点建设资金,建设 了一批高水平实验室,2003—2007年新增3个国家 级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新增11个省部 共建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立项建设了3O个 贤料来源:厦门大学等8个重点建设高校的总结报告。 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和22个人文社科基地。如, (四)科学研究向高、深发展。取得一批高水平 厦门大学于2006年购置1.18亿美元的惠普Super— 科研成果 dome高性能大型主机系统,建成了高性能计算中 在省重点建设资金的支持下,基础研究、应用研 心。惠普Superdome高性能大型主机系统是目前国 究和高新技术研究得到进一步加强,科研能力和科 内高校最高性能的大型主机系统,也是目前国内用 研水平大幅度提高。2003—2007年,8所学校共承 于高性能科学计算方面仅次于中国气象局的大型主 担各类科研项目8841项,新增科研经费13.67亿 机系统。该系统的投人使用,为福建省用户共享国 元。其中承担“973”、“863”、国家科技攻关、国家 内、国际高性能计算(网格)资源创造了很好的 基金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646项,占全 条件。 -86・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l2卷 (七)科技成果转化和贡献度明显提高 多项科技成果与企业进行对接,实现项目对接631 重点建设高校坚持产学研结合,努力服务海西 项,获立项资助数158项。 经济建设,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 2003—2007年,重点建设高校取得一批高水平 出积极贡献。如福建农林大学以“中国・福建项目 的标志性成果。其中,获国家科技二等奖的6项,获 成果交易会”为平台,2003—2007年推选出1600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的l项(表4)。 表4 2003—2007年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取得的标志性成果 Table 4 Typical achievements of the key construc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Fujian from 2003 to 2007 资料来源:厦门大学等5个重点建设高校的总结报告。 二、项目建设的成功经验 制”,对项目实行目标管理。项目负责人根据建设 5年来,8所重点建设高校贯彻“集中力量,重 目标和任务指标开展工作,制定可行性研究报告和 点突破,带动整体”的建设思路,从国家“211工程”、 详细的项目建设计划,定期召集各方向带头人交流 “985工程”建设和省重点高校两个层面开展学校的 研究成果,研讨项目进展,商讨有关项目建设中存在 整体建设,以学科建设为核心,以队伍建设为根本, 的问题,监督各个项Et的具体实施,并对建设效果进 以项目建设为载体,突出管理与运行机制的改 行及时评估,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革创新。通过重点建设项目管理运行机制的建立和 (四)加强对项目的监督与定期检查 具体保障措施的落实,重点建设高校整体办学水平 为加强重点项目的监督管理,各重点建设高校 有明显提高,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制定内部管理监督制度,对于重大项目由集体讨论 (一)认识到位。目标明确。机构健全 决定。在贵重仪器购买和创新平台建设中,各重点 福建省从世界科技、经济发展潮流和我国 建设高校成立招投标领导小组,对拟购大型贵重仪 现代化建设战略高度,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建设海 器设备和平台建设大额资金投入,严格按照有关制 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保障,重点支持8所重点大学 度,加强对重大项目的论证管理和监督。对各个建 建设,成立省重点建设高校领导小组,并在省学位办 设项目实行立项论证,加强对各项目的定期检查、中 设立办公室。各重点建设高校都成立以校领导为组 期检查和终期验收,进行全程跟踪和定期考核,督促 长的重点高校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学 各项目的建设进度,确保项目建设的有序进行。 校教学、科研、人事、财务、研究生等主要职能部门, (五)建立项目档案管理制度 全面负责和领导学校的建设,对项目建设投资、建设 为保证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各重点建设高校按 工期和建设质量实行全过程管理,对有关建设重大 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规定和有关文件精 问题进行研究,作出决策。 神,根据学校对档案工作的有关要求,建立项目档案 (二)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规范管理 管理制度。根据业务规范,对项目档案工作实行分 各重点建设高校严格按照福建省教育厅、财政 类、统一管理,并认真做好文件材料和项目建设中有 厅相关文件,结合学校建设目标和具体任务,制定、 关情况的收集、整理、归档及档案移交等管理工作, 印发了本单位的“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办法”、“重点 加强对整个建设进程的跟踪管理。 建设资金财务管理办法”、“仪器设备购置与管理办 法”等,为省重点建设项目的规范管理和实施提供 三、项目建设存在的问题 制度保障,规范项目过程建设,规范资金的使用与管 在重点建设取得成绩同时,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理,确保资金的使用效益,较好地完成项目建设目标 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和建设任务。 (一)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较多,资金分散 (三)实行项目负责人责任制与目标管理 在福建省重点建设项目中,8个高校共建设了 各重点建设高校普遍实行“项目负责人责任 52个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部分学校又在学科建设 第6期 郑龙章:依托重点建设项目,加快福建省高等教育发展——基于对福建省8个重点建设高校的调研分析 ・87- 项目中设立了若干个子项目,学科建设项目(子项 重点建设经费投入依然不足。建设经费投融资机制 目)数量偏多,布局分散,建设目标不集中,分散了 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除国家、省、市定额投入外,重 建设资金,影响了学科投资的资源配置,无法满足体 点建设高校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的潜力尚有待于进 现我省特色优势的高水平学科建设资金需要,影响 步挖掘。另一方面,资金到位滞后。省重点建设 了学科的投资效益。 经费的到位时间比较迟,能够保证经费及时有效到 一(二)缺乏一流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引进力度 位的运作机制和管理模式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致 不够 使项目经费的投人与原计划规定的时间有一定的滞 重点建设以来,8所高校学科带头人的学历、职 后,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项目建设的正常进度,也影 称层次有较大提高,多数具有博士学位和正高级职 响了项目建设的效益和质量。 (七)重点建设管理与机制创新的力度 学术带头人、大师级人物偏少,吸引、汇集和孕育一 不够 称,但人才队伍中在国内外学术界有影响的高水平 流水平的开创型杰出学科带头人的条件不够完善, 主要表现在:项目建设的竞争与激励机制有待 吸收引进力度不够,这种现象势必影响重点学科建 加强,优者上、平者让的滚动式建设机制不够完备; 设的水平。此外,学术队伍中优秀的中青年骨干数 和投入向重点倾斜、向优势倾斜、向先进倾斜、 量不足也影响了整体学术水平。 向创新倾斜的力度不够;项目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 (三)学科间整合力度不度,核心竞争力提高 尚未真正形成;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宏观力度有 不够 限;各重点建设高校、不同学科之间的资源共享、合 表现在:一是高水平的强势学科少,学科核心竞 作交流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高校内部以竞争、流动 争力提高不大;二是学科间缺乏协调互动机制,融合 为核心的人事管理机制、人才评价机制和科学合理 交叉不够,学科间实质合作进展缓慢,学科的综合优 的分配激励机制尚不完善;重点建设项目负责人的 势尚未充分发挥;三是特色优势学科不多;四是学科 责权利三位一体及激励监督长效机制有待进一步 国际化程度不高,承担国际合作项目少,参与国际学 落实。 术交流的领域不宽、层次不高;五是重点学科发展不 四、继续开展重点高校建设的建议与 平衡,学位点分布不均衡。 对策 (四)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科技成果转化率 不高 (一J加大投入力度。继续推进重点高校建设 由于科技、科技投入等多种因素,产学研合 为进一步提升福建省高等教育水平,实现高等 作向纵深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依然存在,产学研结合 教育可持续发展,省宜继续重视高等教育在海 不够紧密,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不高,直接为国家和地 峡西岸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在现有的基础上,安 方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服务的力度不强。高校普遍 排专项资金,加大投入力度,用于新一轮重点高校建 重视实验室的创新成果,但对创新成果的推广和应 设。通过重点高校的建设,确保福建省高等教育水 用的重视不够。高新技术产业化程度不高,转化速 平得到持续提升,实现新的跨越,为海峡西岸经济区 度太慢,分散了科技资源,弱化了科技实力,没有实 建设提供更多有力的人才支持、知识贡献和技术 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保障。 (五)先进仪器设备不足,共享程度不高,资源 (二)创新项目管理机制,提高建设绩效与水平 利用率低 加强重点建设项目管理与运行机制的改革 方面,由于经费有限,除了少数高校外,多数 创新,实施以绩效为依据的资源配置模式。建立绩 高校普遍存在先进的大型仪器设备不足,影响重大 效评价指标体系,推行绩效预算,实施绩效管理,适 科研成果的产生。另一方面,现有的仪器、设备共享 时评估投入产出效益,以评估结果为主要依据优化 程度不高,资源利用率低。不同学科间、部门间的开 配置办学资源。通过创新管理运行机制,进一步加 放程度低,仪器设备没有得以充分的利用。特别是 强对各项目的领导、监督和检查,对项目的建设予以 部分贵重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一方面造成资金的 重点保护和扶持,确保项目的健康发展,保证建设质 紧张,另一方面利用率不高,个别由于管理不当而多 量和资金使用效益。 年闲置,资源浪费严重。 【三)明确定位。加大改革力度。增强服务海西 (六)总体建设投入不足,建设资金到位滞后 的能力 方面,相对于福建省经济发展水平,高等教育 服务社会是高等学校的三大职能之一。重点建 一一・88・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l2卷 设高校要围绕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目标,在建设 大批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或中青年学术骨干。 海西、发展海西、繁荣海西的实践中,主动融入、主动 (七)加强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呼应、主动对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把服务海西作 创造条件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建立健全科技 为始终坚持的办学理念和发展战略,努力走一条 转化的动力机制、收益分配机制、约束机制、激励机 “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路子,更新发展 制、机制,缩短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加快科技成 观念,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推进海西发展。 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重点高校要主动面向经济 (四)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提升高校办学整体 建设主战场,借助高校科技和人才力量,集约各类科 水平 技创新能力和资源,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开展 建设高水平学科仍是新一轮重点建设的主要任 科技攻关、企业新产品开发、软科学研究、技术咨询 务。要加大力度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保护和建设好 与服务、工程设计以及环境评估与治理和重大 一批为学科发展提供支撑的基础学科,集中力量建 决策咨询服务的研究工作,解决经济建设中亟待解 设好一批直接为海西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应用学 决的重大问题。 科,大力扶持发展一批具有较强知识与技术创新能 (八)加强资源共享。提高公共服务体系的效率 力的高新技术学科,争取有若干个代表学校办学水 加快建设高校公共资源与仪器设备共享系统, 平与特色的学科达到国际或国内同类学科的先进水 最大限度地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为实现 平。支持、鼓励校内、校际间联合立项、联合攻关,整 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建议启动实施“大型仪器 合多方优质资源,构建跨学科的研究平台和创新基 设备共享系统”,并开展实质性工作。同时,引导各 地,促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 高校科学规划和适度调整实验室建制,逐步实现按 (五)实行项目倾斜。优先支持重点项目 大学科群设置实验室,变“小实验室”为“大中心”, 建设 构建与高水平大学相适应、资源共享、全方位开放的 以追求高水平的标志性成果和高效益为目标, 实验室建设格局。 在重点建设中实施项目倾斜,优先支持重点项 (九)完善保障措施,确保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 目建设,努力建设好一批“重中之重”项目。重点建 继续完善重点建设的组织保障、资金保障、制度 设一批对经济社会具有重大影响和带动作用的项 保障、机制保障,确保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1)严 目。瞄准国际、国内前沿领域,瞄准国家科技创新关 格项目的目标责任制管理。确保人员到位、责任到 键领域,瞄准福建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在电子信 位、工作到位。制定具体的项目推进措施,把目标任 息、装备制造、医药、生物、化学化工、现代农业、新材 务分解给每个项目负责人,层层落实。(2)加强建 料、新能源、海洋等领域,实施项目倾斜,优先支 设资金保障,切实加强资金运行监管。健全专项资 持,加快发展。 金账户,严格监管、科学安排,保证资金及时投入、安 (六)设立专项资金。加快高层次创造型人才培 全运行,发挥最大效益。(3)完善监督考核机制。 养和引进 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加强项目考核。充分发挥项目 在新一轮重点高校建设中,要创新组织模式,大 评估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将评估结果作为继续重点 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可设立人才建设专项资金, 建设的重要依据。 继续实施“闽江学者奖励计划”和“科技创新团队培 [参考文献] 育计划”,加快高层次创造型人才培养和引进。加 大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以竞争、流动为核心的人事管 [1]福建省.福建省转发 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重点建设高等学校若干意见的通 理机制、人才评价机制和科学合理的分配激励机制。 知[EB/OL].(2004—09—14)[2009一O4—08].ht- 以重点学科、科技创新平台为载体,以科技项目为核 tp://www.fsou.com/html/text/lar/168343/16834391.ht— 心,汇聚学科队伍。根据“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 rn1. 原则,采取“软引进”等多种灵活有效形式,引进一 (责任编辑:张云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