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建筑工地疫情防控措施方案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措施方案

来源:九壹网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措施方案

方案是方案中内容最为复杂的一种。由于一些具有某种职能的具体工作比拟复杂,不作全面部署缺乏以说明问题,因而公文内容构成势必要繁琐一些,一般有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重点、实施步骤、措施、具体要求等工程。大家创业网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建筑工地疫情防控措施方案,供大家参考选择。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措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工地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 三、督查重点

1. 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 2. 人员到岗履职情况 3. 复工条件落实和保持情况 以上内容详见督查表

3.1.4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表现包括:

常见的可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通常会引起轻度或中度的上呼吸道疾病,如感冒。病症较轻,主要包括流鼻涕、头痛、咳嗽、咽喉痛、发热等。有时会引起下呼吸道疾病,例如肺炎或支气管炎,心肺疾病患者、免疫力低下人群、婴儿和老年人中较常见。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一般病症有: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局部患者起病病症轻微,甚至可无明显发热。严重病症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出凝血功能障碍。从目前收治的病例情况看,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除了以上发病病症,还有可能发病病症不典型,例如:

传播方式:口腔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发热的同时常伴有肌肉酸痛和全身乏力,不典型病例为低热或者发热不明显。

2)密切接触者是指与可疑感染者或确诊感染者有过如下接触情形之一:

1 / 5

3)与病例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

4)诊疗、护理、探视病例时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与病例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5)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陪护人员;

6)与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近距离接触人员; 7)现场调查人员调查后经评估认为符合条件的人员。

8)对于密切接触者,需要在家进行医学观察。不要上班不要随便外出,做好自我身体状况观察,定期接受社区医生随访。

6.1.2.2注意通过以下几项区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和普通疾病:

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发热、乏力、干咳等为主要表现,并会出现肺炎,但早期肺炎可能不发热,仅有畏寒和呼吸道感染病症,但CT会显示有肺炎现象。 2)流感以高热、咳嗽、咽痛及肌肉疼痛等为主要表现,有时也可引起肺炎,但不常见。

3)普通感冒以鼻塞、流鼻涕为主要表现,多数患者病症较轻,一般不引起肺炎病症。

6.1.2.3观察以下这些体征和病症: 1)发烧。每天两次测量的体温。 2)咳嗽。

3)呼吸短促或呼吸困难。

4)其他需要注意的早期病症,及时向部门、单位负责人报告,负责人报告应急办公室后,统一联系医生,到指定医疗部门进行排查、诊治。

℃,同时有以下三种情况之一,1)伴有呼吸困难、明显的胸闷气喘;2)接触过新型肺炎或可疑新型肺炎的病人;3)本身就有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脑肝肺肾等根底疾病的病人。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必要时在医院隔离处理。

应急办公室接到疑似病人的预警信息后,上报应急领导小组,应急领导小组结合医院诊断结果,研判可能造成的后果,综合判断情况的紧急程度,确定预警级别。由应急办公室采用电话、QQ平台、微信平台、whatAPP平台、短信等方式

2 / 5

发布预警信息,预警信息包括可能发生事件时间、地点、可能影响的范围以及应采取的措施等。

各应急救援工作组接到预警信息后进入待命状态,做好应急响应准备

应急办公室根据急性传染病事件和变化情况,报请应急领导小组批准后,发布调整或解除预警信息通知。 七、应急响应

7.1.1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后,事发单位负责人应立即向公司代表处应急办公室报告,并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 7.1.2当发生较大及以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时,应急办公室需按规定向公司总部应急办公室报告。各应急救援工作组在现场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按照分工,相互配合、密切协作,共同开展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由属地统一协调指挥的急性传染病突发事件,应遵其安排。

7.1.3报告内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名称、发生地点、发生时间、涉及人群或潜在的威胁和影响、报告单位、联系人及通讯方式。并尽可能提供以下信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性质、范围、严重程度、可能范围、已采取的措施,病例发生和死亡的分布及可能开展趋势。

7.2.1较大及以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应急处置措施主要包括: 发热的同时时常伴有肌肉酸痛和全身乏力,不典型病例为低热或者发热不明显。

(2)咳嗽、气短:是较常见的病症,咳嗽一般以干咳为主,并伴有气短和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严重者出现呼吸加速,气促,或明显的呼吸窘迫。 (3)其他伴随的少见病症:包括头痛、咯血、和腹泻。

传播途径:

3 / 5

(1)直接传播:病人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呼出气体近距离接触直接吸入,可以导致传染。

(2)气溶胶传播: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感染。 (3)接触传播:飞沫沉积在物体外表,接触污染手后,在接触口腔、眼睛等粘膜,导致感染。

(1)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工程经理为小组长。

(2)工人生活住宿的地方要开窗通风,防疫执行人:葛双领,负责监督执行。 (3)防疫物资发放,防疫执行人葛双领,相应物资采购由徐振伟负责,发放同一检测点体温监测仪不少于2个,所有人员口罩每天不少于1个,配备消毒水及酒精满足公共区域每天消毒3遍需求。

(4)所有施工人员进入施工场地配合总包单位对提问进行检测,出现高温及咳嗽者及时上报并制止该人员进入施工场地。

(5)所有人员登记在册,返场人员姓名、数量、行程等如实上报。 (6)正确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

(7)尽量少去人密集的地方,防止去通风差的地方。 (8)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9)防止近距离接触,交谈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

(10)对施工人员加强管理和监督,催促他们行动起来,搞好宿舍的卫生,做好空气畅通,购置必须的药品,做好消毒和个人的预防工作。

(11)在日常工作中,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按上级要求,实行日报制。

第六章、应急响应及处置 5.1、响应程序

(1)当确认事故即将或已经发生时,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应立即做出响应,上报疫情防空小组,按照统一指挥、全员参与的要求,确定联系人和通信方式,指挥协调危险源风险评估小组、现场医疗抢救小组、后勤保障小组等应急队伍先期开展救援活动。

4 / 5

(2)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应该维护好事发地点的治安秩序,做好人员疏散工作,发生死亡以上事故应当保护事故现场,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尽全力防止紧急事态的进一步扩大。

(3)及时掌握事件进展情况,随时向疫情防控小组报告,同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尽快研究确定现场应急紧急事件处理方案。

(4)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应随时跟踪事态的进展情况,一旦发现事态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有可能超出自身的控制能力,这时应立即向公司平安管理委员会发出请求并向相关主管部门汇报。

(5)疫情发生后,对现场进行清理消毒,现场清理必须有方案、有措施、有组织的进行,防止盲目进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人员染病,要保护好相关资料。消除影响,恢复生产秩序,进行善后处理,对防控过程和应急救援能力进行评估,对防控应急工作进行总结,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

5 /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