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道路桥梁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道路桥梁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来源:九壹网
浅析道路桥梁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摘 要:本文简要叙述了道路桥梁在施工方面的主要特征,并详细分析了现阶段道路桥梁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有效的应对措施,以期为道路桥梁的建设提供合理、科学、可靠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道路桥梁;施工;问题;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u448.1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道路桥梁施工的主要特征 1、外观结构的多样性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道路桥梁的外观结构与一般道路工程相比,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由于道路桥梁建设区域、地形地貌和气候环境的不同,所以其结构设计与外观设计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例如河流跨度各不相同等。施工时为了满足道路桥梁对稳固性的要求,其结构也会有所不同。 2、道路桥梁的安全性

道路桥梁是施工单位的最终产品,其规格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和不可移动性。道路桥梁工程与一般道路工程相比,道路桥梁所发挥的效能显得更为重要。若在设计与施工上存在着不合理性,那么就会形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严重时甚至会危害到人员的生命安全,所以必须要确保道路桥梁的安全性。 3、生产周期长

生产周期长和施工跨度大是道路桥梁施工的最主要特征,同时也

是施工过程中最难解决的问题。道路桥梁的施工周期,最短为1年,最长为几年,若施工周期过长,在一定程度上就会给实际施工带来越来越多的风险,加上施工跨度大,所以进一步提升了施工的难度。 二、道路桥梁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桩基施工

桩基做混凝土灌注时,由于没有测定好其表面的实际标高,使得导管无法实行深入预埋,导致拔脱提漏情况的产生,然后通过不断发展变化形成夹层断柱。特别是在施工最后阶段对钻孔灌注桩进行灌注时,若缺乏足够的超压力或是不具备精准的探测仪器,就极易把泥浆中掺杂在一起的坍土层误认为混凝土表面[1]。在实际灌注过程中,若导管埋设深度远远超出原设计预埋深度,并且已具备较长的灌注时间,那么导管内混凝土与导管外混凝土所固有的流动性就会大大减少,导致混凝土和导管壁之间存在的摩擦力不断增大,待导管拔除后就会出现破裂情况,最终形成断桩。而卡管是引发断桩的关键性因素,卡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配料人员在配料过程中缺乏一定的严谨性,不仅对自身工作没有强烈的责任心,也没有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对混凝土进行调配,使得配合比出现较大的偏差,对坍落度造成严重的影响,导致混凝料无法搅拌均匀,产生时干时稀的现象。若坍落度太大,就会发生离析情况,而处于混凝料内的相应粗骨料也就随之出现相互挤压现象,致使导管完全堵塞;若坍落度太小,那么混凝土的下落阻力就会不断增大,直至完全堵塞导管,最终形成断桩。

2、水泥石粉渣稳定层施工

水泥与石粉渣的拌合、摊铺无法分布平均,主要是因为石粉渣稳定层属于中间层,大多数施工人员不会注意到这个中间层的实际施工质量,而且施工时也没有严格按照要求对各项施工环节进行有效控制,特别是不注重水泥拌合工艺和石粉渣摊铺工艺,该情况主要体现在没有充分了解和掌握好摊铺工艺的实际标高,忽略了层次摊铺的重要性,导致摊铺工艺既不平整也不均匀[2]。对水泥石粉渣稳定层的具体含水量没有进行良好控制,实际施工时所运用的材料也没有做必要的试验配合比工作,且洒水不均匀,导致存水情况的发生,不仅影响了摊铺的统一性,还加大了碾压工艺的施工难度。碾压属于极为重要的一道施工工序,若碾压缺乏均匀度或是不符合规定要求,就会直接影响到稳定层的实际承重能力与强度。大多数施工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忽略水泥石粉渣稳定层的碾压工序,导致稳定层平整度不足。 3、预制箱梁施工

对预制箱梁进行施工时,通气孔、防撞墙、泄水孔、伸缩缝预埋筋和通讯管道托架预埋钢板等诸多环节的设置均与有关规定的标准不符,而且也没有配置专业人员来详细检查整个混凝土的浇筑过程,导致顶杠与对抗拉螺栓极易发生内膜上浮、松动和泡沫漏浆情况。预制箱梁的施工没有依据有关规定的设计标准对预拱度进行合理设置,且未严格检查其外形尺寸与底座强度。没有安排专业人员负责洒水养护工作,也没有配备必要的养护设施。

三、道路桥梁施工存在问题的应对措施 1、桩基施工的应对措施

按照有关规定的标准对钻孔平台的实际平整度进行严格控制,确保钻孔平台始终维持在水平状态,以便钻孔垂直施工。同时控制好钢筋笼顶面的实际标高,并以受力状况为重要依据,对钢筋笼的具体长度进行有效设计,注意不可在桩基下端安设钢筋笼。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现场监理一定要仔细核查钢筋笼顶面的实际标高,不能只凭借数据和有效性措施。桩基施工的应对措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混凝土初次灌注数量必须要符合导管底部的填充要求以及导管初次埋设深度;②混凝土拌合物输送至施工现场时,一定要认真检查其坍落度与均匀度是否符合有关标规定的标准,若不达标可做再次拌合,若再次拌合仍不符合标准,那么就要禁止使用;③在实施水下灌注混凝土过程中,一定要保证连续性,整个施工过程不得出现间断情况,而导管埋设进混凝土时,其实际深度应合理控制在200cm~600cm;④经混凝土灌注形成的桩顶标高不得低于设计桩顶高,一般控制在200cm~600cm。 2、水泥石粉渣稳定层的应对措施

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条件,尽可能做大面积的摊铺,禁止同时进行摊铺作业和挖土作业,并根据设计厚度实施分层摊铺,一定要高度重视摊铺厚度,准确计算出虚铺系数,水泥充分拌合均匀,以防止产生花面与夹层现象。同时要安排专业人员负责洒水工作,洒水要做到平均分布,两侧湿度与中间湿度要保持一致。对稳定层进行

碾压前,必须仔细检查稳定层的实际厚度与平整度,查看拌合是否均匀,待稳定层实际含水量符合有关规定的标准后方可实施碾压。采用压路机做碾压工作时,其主要轨迹要按照次序碾压33%轨迹,整个工序结束后,其表面平整度一定要符合规定要求,而且不得存在清楚的碾压轨迹,水泥石粉渣稳定层经碾压好后的压实度应在98%以上。

3、预制箱梁的应对措施

对侧模与端模的试验拼装进行详细检查,认真观察其接缝是否紧密,有无存在错台现象,注意端模角度要与原设计锚垫板的实际角度相符,而且每个星期要按时做一次校核与检查,确保模板位置与对拉螺栓预留孔相同。预制箱梁的底板要完全清洗干净,接着使用腻子打平各个接缝,同时在伸缩缝的梁端做楔形块的合理设置,并预先埋设好支座钢板。而底板钢筋和腹板钢筋则要严密检查波纹管的实际定位,实施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确保其无法移动,并预先编束好钢绞线,然后把已编束完成的钢绞线贯穿渡纹管,贯穿时要认真观察钢绞线在渡纹管内的情况,以避免发生缠绕情况,注意每根钢绞线都要做好相应编号。 四、结语

目前我国道路桥梁工程正处于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时期,除了要强化道路桥梁工程的质量管理能力,保证整个工程的实际质量之外,还要不断提高基础施工水平、施工质量控制水平以及质量检验水平。道路桥梁工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的

设计标准和施工要求,并针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各个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整个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最终达到延长道路桥梁使用周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徐勤刚,史安宁.浅析市政桥梁施工质量问题与预防措施[j].科技致富向导,2011,(27):340.

[2]翟永强.浅谈桥梁预制空心板施工中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02):67-6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