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 口董跃 北京市2004年颁布了《混凝土结构工 2008)。众多标准的颁布实施使得钢筋混凝 程施丁质量验收规程》(DIJ 01—82~ 土保护层厚度检测更加严格规范。 2004),2006年颁布了《电磁感应法检测钢筋 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即通过选 对其从 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直径技术规程》(DB 1 1/ 取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项目;T365--2006);住建部于2008年颁布了《混 现行标准、取洋方法、检测流程、易出现的质 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CJ/r l52~ 量问题及应采取的质量预控措施等方而展 四、梁与板交接处构造 在进行底板梁板钢筋绑扎时,次梁上部 钢筋从主梁上层钢筋下方穿过,板面筋从梁 上层筋下方穿过;顶板下层筋必须从顶板反 梁下层主筋上方穿过。 五、人防门洞四角设置加强筋 人防1']洞口四角必须设置加强筋:长度 八、其他 (1)人防外墙、门框墙、临空墙、密闭墙 和防护单元隔墙等不得随意开洞,支模时不 得采用铁丝拉结,不得采用塑料套管式穿墙 螺杆.应使用中间设止水片的穿墙螺杆,两 端用限位片固定。 (2)被穿墙管割断的墙筋应点焊在穿 1 000mm.斜45。绑扎.当墙厚不大于400 墙管上。mm,每角加强筋为2 16;当墙厚大于400 (3)被止水钢板割断的附墙柱箍筋直L 形搭接焊在止水钢板上。 mm.每角加强筋为3 16钢筋。 (4)人防门的门岛钩应钩住顶板上层 六、人防区墙体与顶、底板设拉结筋 人防区钢筋混凝土底板、顶板、墙板设 钢筋.钩位置放置在门扇宽度的中心以门轴 置梅花形排列的拉结钢筋,形式S形,不小 为圆心转过45。。 于 6,间距不大于500mm,梅花形布置与 (5)人防部位的底板、顶板、墙板钢筋 最外层受力钢筋拉结。 网绑扎时,钢筋相交点全部扎牢,相邻绑扎 七、锚固长度 点的铁丝扣成八字形。 (葛明华:南通四建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人防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构件纵向 受力钢筋的锚固长度z =1.05/ 。 开,从施工方的角度论述如何对钢筋混凝土 保护层厚度进仃有效的质量预控,从而确保 工程的实体质量 :。 近年来,拎测试验工作中发现个别施工 单位对结构实似的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控 制不严:常导致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超过 或低于标准规 的合格要求。从而给工程的 实体质量留下隐患。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的主要作用有 个:一是保护钢筋不被锈蚀, 保证结构的耐久性;二是保证钢筋与混凝土 问的粘结。 钢筋混凝= 保护层过厚将导致构件承载 能力减小。钢筋混凝土保护层过薄会使空气 中的水分和二氯化碳极易侵人混凝土保护 层,导致钢筋锈蚀,钢筋锈蚀后有效直径减 少,直接危及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同时,钢 筋锈蚀后,锈蚀生成物的体积膨胀,致使混凝 土保护层顺筋开裂,混凝土自身免疫性能大 幅降低,品质迅速劣化。 下面就从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与 质量预控两方面总结应注意的问题。 盘 垦塑± 星厘廑检测 一、现行标准 北京地区从2002年开始进行钢筋混凝 土保护层厚度检测,已经历了两次标准更替。 现仍在使用的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 验收规范》(GB 50204--2002,2010版)、《混 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DBJ 01— 82—2004)、《电磁感应法检测钢筋保护层厚 度和钢筋直 技术规程》(DB 11/T 365— 2006)、《混凝 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 152—2O08)。 二、检测方法 在验收标准中,国标与地标最大的不同 是梁类、板类卡勾件检测所抽取的数量;《混凝 土结构工程施[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2002,2010版)对构件的抽取数量要求为:对 粱类、板类构什,应各抽取构件数量的2%且 不少于5个构件进行检验;当有悬挑构件时, 抽取的构件中悬挑梁类、板类构件所占比例 均不宜小于5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 量验收规程》(DBJ 01—82—2004)对构件的 抽取数量要求为:对非悬挑梁类、板类构件, 应各抽取构件数量的2%且不少于5个构件 进行检验;对于悬挑梁类、板类构件应各抽取 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l0个构件进行检 验。工程实际构件数量未达到标准要求构件 数量的,按实际构件数量进行检测。 可以看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 收规程)(DBJ O1—82—20O4)加大了关于悬 挑类构件的取样数量,也可以说悬挑类构件 在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中占重要地 位,应把悬挑类构件作为结构工程的关键部 位进行控制。 三、检测过程 1.检测前的准备工作 检测前的准备工作包括两个方面。 (1)委托方的准备工作包括准备好人字 梯,保证检测人员站在人字梯上能够接触到 梁、板底面:梁、板混凝土结构模板拆除完毕 且应清理干净,悬挑构件上表面清理干净:准 备好梁、板结构图;准备好建筑物平面图用于 标注检测位置;计算待检工程的梁板总数。 (2)检测方的准备工作包括确定待检工 程的梁板抽取数量:检查检测设备是否经过 计量机构检定合格;检测前采用校准试件对 检测设备进行校准。 2.检测位置的选定 由监理(建设)、施工等各方根据构件的 重要『生共同确定具体检测位置。 3.检测应注意的问题 (1)对选定的梁类构件,应对全部纵向 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进行检测; 检测时先定位相邻两根梁箍筋位置,在箍 筋之间测量主筋。对于梁类构件检测应避 开箍筋加密区,否则会对检测结果的正确 性产生影响。 (2)对选定的的板类构件,抽取不少于 6根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进行 检验。一般应先定位上层钢筋。然后在两根 相邻上层钢筋中间测量,从而定位下层钢 筋。检测时扫描方向应垂直于钢筋走向(图 1),否则可能会造成误判(图2)。 下筋 上筋 图1扫描方向垂直 图2可能误判情况 钢筋走向 (3)当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10—50 mm 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的允许误差为±1 mm。这种做法主要是检验检测设备校准时的 准确陛是否满足要求。 (4)当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在60 mm 16 以内时,同一位置3次测量值的最大值与最 小值的偏差应不大于2 mIYl。每个测点应重复 测量3次,取最小值为该测点的钢筋混凝土 保护层厚度。 (5)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检验,可 采用非破损或局部破损的方法,也可采用非 破损并用局部破损方法进行校准。这种做法 主要检验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值与 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实际值的偏差,从而 判定检测结果是否反映钢筋混凝土保护层 厚度真实情况。 (6)在垂直于被测钢筋的混凝土表面采 用钻孔、剔凿方法进行局部破损,钻孔、剔凿 时注意不得损坏被测钢筋。钻孔完毕后清除 孔内杂物.用钢直尺紧贴孔洞混凝土表 面,用量测精度为0.1mm的游标卡尺测量钢 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钢直尺内表面)的 垂直距离.即为钢筋实际的混凝土保护层厚 度。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值与实际混 凝土保护层厚度值误差不应大于lmm。 (7)根据以往的检测经验,为节省时 间、提高检测效率,可要求委托方在选定的 待测构件附近粘贴待测构件的详细资料,便 于检测人员查阅。待测构件详细资料如下: 轴线、尺寸(板类为长×宽;梁类为长X宽× 高)、受力钢筋根数、直径(梁类、板类受力筋 一艘为下筋;悬挑板、悬挑梁受力筋为上 筋)。 (8)在检测前,要详细查看图纸结构说 明。依据设计给定的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设计值 作为检测及结果评定的依据。图纸 未给出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设计值时,由 委托方向设计方询问或依据《混凝土结构设 计规范》(GB 50010--2010)所规定的钢筋混 凝土保护层厚度设计值进行检测。 4.允许偏差及评定 (1)结构实体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检验允许偏差。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验 时,纵向受力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允许 偏差梁类构件为+10 mm,一7 ITlm;板类构件 为+8111'11'1。一5mill。 (2)结构-3 体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当全部钢筋混凝 土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率为90%及以上 时,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检验结果应判 为合格。 当全部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验的 合格率小于90%但不小于80%时,可再抽取 相同数量的构件进行检验:当按两次抽样总 和计算的合格率为90%及以上时,钢筋混凝 二、质量预控方法 (1)依据设计图纸结构说明中规定的 保护层厚度设计值进行制作或购买垫块:如 果自制水泥砂浆垫块,其龄期要满足要求, 强度要有保证。 (2)要保证模板表面平整,有足够的刚 度,模板的支撑系统要牢靠;支撑在土壤中 的立杆下要垫通长的脚手板,增大其支撑面 积,保证模板体系的稳定『生。 土保护层厚度的检验结果仍判为合格。 窒渥 ±堡 屋厘廑 亟量 控 一、易出现的质量问题 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过薄或过厚是 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检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以梁的保护层设计值25 mm为例,保护层厚 度的合格范围为18—35 mm,在这个区间之外 的数值都是不合格。检测中之所以出现不合 格,主要因为施【人员质量意识不强,施工 前技术交底不够详细,监督检查不到位。 导致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过薄的原 因有以下几点: (1)垫块尺寸过小导致混凝土保护层 厚度过薄: (2)垫块数量少,且分布不均匀; (3)垫块强度值偏低,绑上钢筋后,上 人施工导致垫块破碎; (4)没有垫块; (5)用错垫块,把板垫块当作梁垫块使 用。 导致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过厚的原 因有以下几点: (1)垫块尺寸过大导致保护层厚度过 厚: (2)节点处钢筋被架起,导致保护层厚 度过大; (3)用错垫块,把梁垫块当作板垫块使 用: (4)悬挑构件上面混凝土层超厚; (5)混凝土过振,导致模板跑模。 (3)浇筑混凝土时严禁过振、漏振,过 振使构件截面增大,有可能导致混凝土保护 层增大;漏振会使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麻 面,极易导致钢筋锈蚀,危害结构的安全。 (4)悬挑结构上表面四周做混凝土保 护层厚度控制线;并在悬挑板扣铁上绑扎混 凝土保护层垫块,浇筑混凝土时不能超过垫 块高度。 (5)悬挑板主受力筋下均匀分布马凳, 浇筑混凝土时,均匀浇筑不得集中堆放,以 免钢筋受压变形;混凝土浇筑人员不得踩踏 钢筋,以免影响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体会 综上所述,按照正确、合理的检测方法 进行检测,对于确保检测的准确性非常重 要。施工单位应根据检测结果,发现、解决施 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隐患,确保工程质量符 合规范、标准要求。 不管检测单位还是施工单位,最终的目 的只有一个,即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想 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按照规范施工,必 须依据标准进行检测。作为检测人员要有公 平、公正的检测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精 益求精的检测技术,确保检测结果公正、准 确、客观。施工人员也应具有科学严谨的工 作态度,从小处人手、不放过细节,确保工程 质量符合要求。 总之。加强工程质量预控是完成合格工 程的质量保证。 (董跃:北京众鑫云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