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专项提升练习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
1. 古诗阅读。
材料一: 忆江南(其一)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材料二: 忆江南(其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
群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1]这两首词以一个“________“字为线索贯穿起来,形成了一个整体,真可谓是词短情长。第一首是总写对________的回忆;第二首则是对________的忆念、向往.都表达了作者________。
[2]材料二中,描写的是江南________季的美景,可以从“________”中看出。
[3]这两首词都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课内阅读。
清平乐·村居 [ 宋 ] 辛弃疾
茅檐低小,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补充诗句。
[2]“溪头卧剥莲蓬”中“卧”字可谓一字千金,说说其妙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怎样理解“最喜小儿无赖”一句中的“无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词人在词中勾勒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阅读繁星(一三一),回答问题。
大海啊!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 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1]这首诗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修辞手法。
1 / 7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_________的情感。 [3]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练习。
河流
[日]谷川俊太郎
①妈妈 河流为什么在笑 因为太阳在逗它呀!
②妈妈
河流为什么在歌唱 因为云雀夸赞着它的浪声
③妈妈 河水为什么冰凉
因为想起了曾被雪爱恋的日子
④妈妈 河流多少岁了 总是与年轻的春天同岁
⑤妈妈
河流为什么不歇息 那是因为大海母亲 等待着它的归程
[1]下面是《长江之歌》的部分歌词,请在括号里写出《河流》中与它的内容有联系的小节的序号。
(1)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______) (2)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______)
[2]从诗歌第①小节中的“笑”和第②小节中的“歌唱”,我们可以感受到小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这首诗歌,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在笑”是看到的,“在歌唱”是听到的,“冰凉”是触摸后感觉到的,“多少岁”是想到的。
B.诗以母子问答的活泼有趣的方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河流的特点。 C.整首诗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D.从诗歌中可以感受到孩子对母亲的依恋。
[4]照样子,在下面的横线上续写一小节诗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古诗文阅读。并完成练习。
夏日绝句 [宋]
生当作人杰,_______________。 至今思项羽,_______________。
[1]我会把古诗补充完整。
2 / 7
[2]这首诗借_____________的故事,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6. 阅读理解。
已是傍晚,荨麻上……
(俄)叶赛宁 已是傍晚,荨麻上 闪着( )的露珠。 我站在大道旁, 倚靠着一棵柳树。 ( )的月光 倾泻在我家房顶。 远处不知哪里, 传来夜莺的歌声。 既温暖又惬意, 仿佛围着冬天的火炉。 白桦亭亭玉立, 如一根根高大的蜡烛。 而在树林的尽头, 在远处的河对岸, 一个( )的更夫, 敲着( )的梆点。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写在横线上。 困倦 沉闷 皎洁 晶莹
[2]这首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有_____和_____。
[3]这首诗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在这幅画中,有____________等, 请给你脑海中的这幅图画起一个名字吧_____________。
[4]结尾处描写更夫敲着梆点, 更突出了乡村傍晚的____________。
[5]这首诗让我们感受到置身于乡村童话般的世界中,充满了诗人的挚爱,请从诗中选中你最喜欢的一句,进行展开补充至三四句话,意境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古诗阅读。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辛弃疾,字___________,号________,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我国________时期著名的爱国词人,他的许多词都抒发了他抗金、报国、收复中原的宏伟志愿,如《破陈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以下汉字读音错误的是( )
A.清平乐yuè B.翁媪 wēn C.锄豆chú D.莲蓬 lián
[3]“最喜小儿亡赖”,你从哪个词上可以看出这个“小儿”的顽皮?(______)
3 / 7
[4]“溪头卧剥莲蓬”中“卧”一向有一字千金之誉(一字用得恰到好处,给全句或全词增辉)。你同意此说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词的题目。
B.词的上片描写江南山村的景色,下片描写两代人的生活画面。
C.下阕四句,采用白描手法,直书其事,和盘托出三个儿子的不同形象。 D.全词表达了作者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之情。
8. 阅读诗歌,拓展知识。
云之歌(节选)
鲁藜 我是云 我轻轻地飘 我爱漫游 忽而东去 忽而西来 早晨
我披着玫瑰紫的围巾 飞向原野去迎接日出
黄昏
我穿着灿烂的金衣 伫立湖畔去欢送落日
(选自《新时期文学二十年精选诗歌卷》)
(1)写出下列字词的反义词。
来—— 西—— 落—— 迎接—— 灿烂—— 早晨—— (2)诗歌中的云都有什么颜色?
(3)“伫立”的意思是: 。用“伫立”一词造句: 。 (4)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写一写天上的白云像什么?
9. 读《繁星(七一)》,完成练习。
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 [1]“永不漫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2]“这些事”指__________________。 [3]月明时分又寄托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体会情感:母亲给予我们生命,养育我们长大,趴在母亲的膝上感受到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古诗品鉴。
雪梅
______________,骚人搁笔费评章。
4 / 7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1]补充诗句。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朝代)______。 [3]关于这首诗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本诗采用了比喻的手法写梅花与雪花相互竞争。
B. “评章”即评价。以为一挥而就,由于难于评判,只好停下笔来思索。 C. 此诗将梅与雪的不同特点用两句诗概括了出来,写得妙趣横生。 [4]有人说“梅雪争春未肯降”中“争”字用得很妙,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最后两句诗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6]我还能写出与梅花有关的其他诗句:________, ________。
11. 阅读片段,回答问题。
在朦胧的寂静中 玉立着这棵白桦, 在灿灿的金晖里 闪着晶亮的雪花。 白桦四周徜徉着 姗姗来迟的朝霞, 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 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
[1]这两节诗主要突出了什么?( ) A.白桦的外在形象。 B.白桦的内在气质。
[2]第二小节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用这种修辞手法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这个词语准确而细腻地描摹了朝霞生成的过程,“________”这个词语突出了朝霞的形态之美,更加衬托出了白桦的秀美。 [4]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前一小节写白桦静中有动的气质美。
B.后一小节把白桦置于朝霞的映照之下,衬托出白桦的秀美。 C.“寂静”用“朦胧”来修饰,写出白桦含蓄而高洁的精神。
D.“姗姗来迟”突出朝霞的形态之美,表现朝霞比白桦更美的特点。 [5]这两节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阅读理解。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①, 偷采白莲回。
不解②藏踪(zōng)迹(jì),
浮萍一道开。
注释:①艇:轻便的船。②解:懂得。 [1]给下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5 / 7
撑(zhǎng chēng) 艇(tǐng tìng) 采(chǎi cǎi) 藏(cáng zàng) [2]这首诗写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古诗描绘了孩子什么样的形象?( ) A. 胆大 B. 愚笨 C. 天真 D. 活泼
13. 阅读《繁星》(一五九),回答问题。
母亲呵!
天上的风雨来了,______________。 心中的风雨来了,______________。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第一个“风雨”指什么?第二个“心中的风雨”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诗中的“躲”字表达了诗人_________的情感。
[4]《短诗三首》作者是________,原名_______,福建长乐人。中国诗人,______(年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散文家,社会活动家。笔名冰心取自“__________”。
14. 延伸阅读。
过零丁洋①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②家落③四周星④。 山河破碎风飘絮⑤,身世浮沉雨打萍⑥。 惶恐滩⑦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⑧。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⑨照汗青。
(注释)①此诗是文天祥被元军俘虏的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所作。零丁洋:即“伶有洋”,现在广东省珠江口外。②干戈:两种兵器,这里代指战争。③寥落:稀少,指宋朝抗元战事逐渐消歇。④四周星:四年,文天祥从1275年起兵抗元到被俘,恰是四周年。⑤絮:柳絮。⑥萍:浮萍。⑦惶恐滩:在今江西万安赣江中,水流满急,极为险恶。1277年,文天祥被元军打败后,曾从惶恐滩一带撤退。⑧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⑨丹心:红心,比喻忠心。⑩汗青:这里特指史册。
[1]下列对前两句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人一开始回顾身世,意在暗示自己久经磨炼,无论什么艰难困苦都无所畏惧。
B.诗人由科举进入官场,后却抗元被俘,表现出了诗人愁怨、悔恨的心情。 C.写自己步入仕途和四年抗敌的经历,“辛苦”和“寥落”两个词道尽诗人坎坷的人生际遇,感情深沉,悲郁感人。
[2]画线的诗句主要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A.比喻 B.反问 C.拟人 D.设问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 7
[4]你想用哪些四字词语来形容诗人文天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