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致敬教师:工作幸福从读书思考研究中来

致敬教师:工作幸福从读书思考研究中来

来源:九壹网
致敬教师:工作幸福从读书思考研究中来

苏霍姆林斯基书中提到了这样一个女教师,她连多工作一天都不愿意,恰好当她在学校工作满25年度那天离开工作。我想,教师如果热爱教育事业,在工作中找到了无穷的乐趣,并且发现了自己的价值,那么这种人生绝不会像那位女教师一样悲哀。如果没有对教育事业无限热爱而强迫自己去做这份工作,不仅教育不好孩子,还会给自己带来身心的损害;如果在教育工作中找不到半点的乐趣,那么这份工作简直就是一份煎熬,一份折磨。教师要能在日复一日平常平凡的工作中,不断能发现新奇新鲜新意的无限乐趣,看到自己的教育智慧在学生身上得以验证的满足感成就感。我们每天面对的是旧面孔,但每天都要有新鲜感;我们今天面对的还是昨天的那些学生,但今天却要从这些学生身上发现了不同于昨天的新东西。一旦一个老师到了仅仅是靠毅力工作而感觉不到教育工作乐趣的时候,那他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生涯也就结束了。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充满激情的,是享受着工作的乐趣和幸福感的。真正意义上的教师是有工作幸福感,也只有幸福的老师才能教育出幸福的学生。那么,教师如何找到工作乐趣进而幸福地工作着呢?

一、读书

一个人只要爱读书,多读书,就不会沉沦,一个民族更是这样。一个读书的人是充满希望的人,一个读书的民族是充满希望的民族。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爱读书、有着浓厚的书香传承的民族。然而,如今的国人却因网络的普及和信息来源渠道宽广及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日渐远离了书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图书生产国,却是人均读书最少的国家之一。

1

当今时代,新信息海量递增,新事物层出不穷,知识的保鲜期越来越短。如果没有一种强烈的本领恐慌,不重视读书,不善于读书,必将难以胜任工作需要,最终被时代所抛弃。现在有相当一部分老师懒得读书。闲暇时不是热衷于漫长的电视剧,就是无聊的游戏中。偶尔为之,可谓休闲。如若坚持,实则浪费生命。有一句广告语说得好,“生命,应当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教师最美好的事当属读书。

读书人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善恶之念,存乎一心,纵百转千回,万劫不复,犹怀瑾握瑜,抱残守缺,不越雷池一步,不坠青云之志。孟子曰:“吾善养浩然之气”,他把做人的原则阐述的更加登峰造极。所谓浩然之气,是一种正气,一种精神。此正气有四:“临渊不惊,临危不惧;宁死不屈,宁折不弯;可抛头颅,不失节操;国难当头能奋然而起,危机时刻敢舍身成仁。此为壮气。”“把酒临风,横槊赋诗;壮心不已,志在千里;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此乃豪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心不恋进退,思不虑得失,举杯邀月,游目聘怀;不求与日月相始终,只见今世之乐无穷。此乃逸气。”“与天地相应和,与自然相吐纳,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见花落水流,能知其旨趣;听禽鸣天籁,可悟其天真。此为清气。”此四气合在一起,就是做人最高境界的浩然正气,有此浩气,自可傲立于天地间,必然是“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大丈夫。如何能够达到这样一种境界,唯一途径就是读书。

一撇一捺写个人,一生一世学做人。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退隐山林,以著书立说自娱,以诗文辞赋娱人。李白仰天长啸“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惊世骇俗之语至今余音绕梁。这种潇洒无羁的换个活法,就是问心无愧,坦坦荡荡的做人。旷世文豪苏轼,一生不阿顺取容,不避罪谴,结果改革派不亲,保守派不爱,一肚子不合时

2

宜,然而读书有成,文名显扬天下。文天祥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用读书人的风骨和气节奏出了人生的最强音。为何越是这些身为大学问家的读书人,在做人方面越单纯率真、固执的近乎愚蠢?如果这些读书人对自己做人的原则稍加曲意迎奉,他们生存的会多么如鱼得水,左右逢源?可他们却钻不出这个牛角尖,眼睛里面揉不进一粒沙子。

二、思考

教师长年如一日地站在课堂上,以自己的不变应对外界信息的千变万化,如果他不去思考,那么就算他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拼命工作,其结果也只能是在教书匠的层面上做无谓的努力。思考是一种好习惯,它传承精华,弃除糟粕,善于思考必定受益无穷。只有掌握了思考这个有力的工具,在工作与实践中架一道亮丽的彩虹,方能兼顾理念的验证和扩充,使得实践经验增长。如果我们从开始教书那一天起就对一个个问题进行思考并找到解决的办法,又在实践中反复验证,不断总结与提升,那我们肯定能够做出成绩来。

名师之所以成为名师,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勇于思考,善于思考。他们思考自身的专业成长,思考学生的未来走向,引领学生做出正确的人生规划。作为教师,我们应当永远牢记:有了善于思考的教师,才能有善于思考的学生。反之,没有了善于思考的老师,也就不会有善于思考的学生。

先哲苏格拉底曾言:“生命如不诉诸批评的省察,这种生命是不值得活下去的。”教师要不断进行深刻的自我反思,要能自觉反省和客观评价自己的昨天,明确今天的现状和任务,科学地规划明天。反思的过程是发现的过程,也是研究过程、弥补过程、提升过

3

程。理论在反思中学习,品质在反思中提升,知识在反思中丰富,技能在反思中产生,不足在反思中补充,形象在反思中树立,地位在反思中奠定。

教师离开了教学反思必将一事无成。通过反思制定解决具体问题的策略和办法,在实践中增强自己的教育智慧,促使自己得到较快的成长和发展,这应该是一个教师的最大心愿。如果一个教师心中有规划,按计划坚持下去,天天反思,天天有收获,一定能提高自身素养。思则得,不思则不得。所以,教师应当经常反省自己,通过反省了解自己,确定自己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坚持不懈,才能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能,觉醒自己的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思维方式,改善教育行为方式,凝练教育教学艺术,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

三、研究

教育本身就是最具创造性的精神活动,教师要把自己当作研究对象,揣摩、琢磨、体验、品味着自己已经和教育水融的日常生活,关注、研究、咀嚼、审视别人的教育实践教育思想。研究自己就是要看清自己所处的环境,明白自己周身的事物,看到自己的优势,发现自己的不足,向最好处努力,向最坏处着想。研究自己,就是要从不足之处努力,就是要能够承受失败的打击,能够遭遇挫折的打击,在失败中不断总结教训,在失败中不断成长。

教师只有具备相应的科研能力,才能永久地保持对学问的兴趣,保持对教学的热情,克服对教学的倦怠感,并且通过科研不断提升自己的层次和水平。凡有建树的教师必定是一个善于研究的人,必定是一个具有自己独特教育教学风格和魅力的人,一个不搞教育科研的教师不可能赢得学生、家长、社会的认可,不可能真正地为社会服务,不可能成为名

4

师。

现代教学要求教师向专业化教师发展、向专家型教师奋进、向教育家型教师靠拢,这就要求教师进行大量研究,走“教学→研究→写作→教学”的道路,以研究带动写作、以写作带动研究,促进教育教学向纵深化发展。教师要学会表达自己,而写作则是一种表达自己的最佳方式。大凡写作,都是思考的过程,是思考过程与结果的文字再现。如果你对生活有所思、有所想,才会产生表达的欲望或冲动。只要做个有心人,抱着一个积极开放的心态,体悟教育生活,反思专业生活领域的问题,研究变革中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把握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趋势,就有东西可写。从根本上说,教师的写作就是教育生活体验的表达。写作不仅仅是为了表达过去的现有的想法、观念、行动和事件,而更是为了提高认识,重建观念,反思行为,改善实践,指向未来,实现创新。

我们教师要高效工作,好好干,还要干得好。更要进一步总结反思,写得好。我们要时刻对我们的教育深刻反省,寻找我们的遗憾,目的是让我们的学生远离遗憾。最终要交流提升,讲得好。只有讲才能促进想。光好好干不行,干好了才行。光干得好不行,还要写得好,讲得好。在讲写中反思,在讲写中总结,在讲写中提升。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