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商贸工业 NO.18,2011 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 2011年第18期 市政道路养护中注 浆技术应用研究 王珊珊 (安徽省安庆市市政工程管理处,安徽安庆246000)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大发展,市政道路建设的标准也越来越高,路面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行车速度、安全、舒适和运 输成本。巩固和提高城市道路的工程质量及交通服务功效,确保道路路面的功能性,采用科学合理的路面养护技术和管理 措施,不仅能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同时又能减少养护的工作时间、节约养护成本。为有效降低和控制养护成本,提高养护 的质量和功效,结合工作经验,积极探索注浆技术在道路养护中的广泛应用。 关键词::市政道路;路面;预防性养护;压力注浆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1路面损坏原因分析 造成城市路面损坏的原因比较复杂,有其内在因素和 外界因素。内在因素是地下管线的回填不密实、地基的不 均匀沉降,地下水位的影响、施工的质量以及养护的不及时 造成;外界因素则是主要是汽车荷载的超载和环境气候的 变化,造成路基产生车撤、坑槽、唧泥和脱空等病害。若养 护不及时,雨水从破损处浸入基层,形成唧泥。将进一步加 剧板底的脱空。这样周而复始,恶性循环最终导致路面的 损坏。 2传统市政养护方法存在的弊端 传统的道路养护理念、方式与城市交通拥挤的现状不 相协调。城市道路交通的特点是车流量大,人均道路面积 小。等到路面破坏后才考虑维修,此时的道路由于已经发 生了结构性的损坏,需要对基层进行处理,维修时间长占用 道路造成交通拥堵。传统的“换板、开挖、地基处理”处治, 在拆除破碎时由于机械的震动传递影响,可能造成相临相 邻板块和地基不同程度的松动或破损,处治一处病害又出 现多处新的病害,且处理面积过小时,无法实现机械碾压, 达不到路基要求的压实度,会出现新的沉降和损害,正是所 谓的“治标不治本”,且处理费用较高。 3注浆技术的应用 灌浆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加固技术,可广泛地应用到 道路养护中各个方面,如处理桥头跳车、软土地基处理、混 凝土路面加固、沥清路面横向裂缝的处理以及排水管道漏 水造成的地基下沉等。而且由于其处治质量主要控制指标 ——弯沉与旧板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设计指标相吻合, 具有一定科学性,所以也适用于旧板加罩沥青面层的“白加 黑”工艺的地基加固处治。 3.1压力灌浆加固路基的机理 压力灌浆是通过钻孔,并利用注浆设备均匀的将浆液 注入路基土体中,以填充渗透和挤密的方式,排除颗粒间裂 缝中得水分和空气,并占据其空间,使路基土体孔隙比减 少,强度提高。经过一段时间后,浆液凝固,把原来路基松 散的土颗粒或裂隙结为一个整体,形成一种新的结构体,成 为防水防渗性高,土壤稳定性能好的一道屏障,从而达到加 固路基,填充空洞,治理病害的目的,浆液灌人量和扩散半 径受地层土质、渗透系数、地层不均匀性等因素影响。通过 注浆形成的水泥柱柱体也可做为半刚性基层的桩基础,有 效地支承路面结构层,起到双重作用。适当加大压力压密 注浆,将会使土路基上抬,使路面回升,可用于桥头搭板脱 空的处理。 3.2注浆材料的选择 注浆材料的选择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适应快速 修补的需要,应做到当天注浆当天就要开放交通,早期强度 文章编号:1672—3198(2011)18—0261—01 要来得快;二是要满足压力注浆设备的需要,操作简捷,有 较好的流动性;三是从经济指标分析,应具有可推广价值。 注浆材料常用的有水泥浆,水泥浆材料包括水泥、粉煤灰、 水、外加剂等。浆体应具有良好的可泵性、和易性、保水性, 浆体过稠不能均匀布满板底空隙,浆体过稀,干缩性大。在 施工中,笔者认为为防止浆体的干缩,浆液宜掺加一定量膨 胀剂。在地下水较丰富和下水管道影响较大的地段,添加 适当的水玻璃、注浆剂等的高水速凝材料,采用现场搅拌, 材料凝结时间可以,材料混合后,凝结时间可控制在1O 一6O分钟,早期强度高,2小时可达到1.5Mpa以上,混合料 也可以和周围土颗粒发生反应,形成强度,混合料凝固过程 及凝固以后不收缩。 3.3压力注浆的现场实施 (1)地基压力注浆的范围,可通过人工观测法、弯沉测 定法等方法来确定。人工观察法是通过肉眼观察接缝、裂 缝、唧泥以及地基不均匀沉降等情况初步判定其原因。混 凝土板块当重车行过,能感到砼板有竖直位移时,或下雨之 后,有明显唧泥现象的板块,认为是脱空。沥青混凝土路面 出现横向反射裂缝,同时出现车辙、坑槽及唧浆等病害,需 进行处理。弯沉测定法是测试混凝土板块和桥头搭板板角 弯沉,如果超过某一限值,即认为存在脱空。水泥混凝土面 板荷载最不利作用位置作为检测点,宜选取横缝及纵缝附 近的点。凡弯沉值超过0.2ram的,应确定为面板脱空。 (2)灌浆孔位布设应根据砼面板尺寸、裂缝状况以及灌 浆机械等确定,灌浆孔距一般为1—1.6m,灌浆孔深路基处 理为45—90cm,若系地下排水管道渗漏造成的地基下沉和 堵漏时,其深度必须超出管道的埋置深度。灌浆顺序从沉 。 降量大的地方开始,由远到近,由大到小。灌浆压力的控制 应视地基沉降的损坏及脱空情况具体确定。压力一般控制 在:沥青混凝土0.1MPa—O.5MPa,水泥混凝土路面以及灌 浆深度的超出2.0m时为1MPa一4MPa之间,当浆液从接 缝处或另一注浆孔冒出,就可认为完该孔注浆,即停止注 浆,并停3min一5rain,再移至另一注孔继续作业。 (3)施工工艺要求。 ①钻孔。在横缝中心处分别间隔160cm、130cm、100em等 距离布孔。采用干钻方式。钻孔深度为45em、60cm或90em% 灌浆孔大小应和灌注嘴大小一致,一般为5cm左右。为防止灌 浆过程中塌孔,用镀锌管制成导浆管,插入灌浆孔内 , ②灌浆。先从缝的两头开始,往中间灌注。当相邻或 裂缝中冒浆时停止灌注。灌注压力达到O。5MPa后停止 15min再灌注一次,第2次压力不高于第1次,每灌完一孔 先用木塞堵孔。 ③灌浆压力。控制灌浆压力,保证进浆充分及浆液扩 散半径。 、 一261— No.18,2Oll 现代商贸工业 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 2011年第l8期 施工企业风险管理探讨 曲 敏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40) 摘要:现代土木工程较以往的规模具有日益庞大、复杂的特点,施工项目不断朝机械化、科技化、信息化、智能化、综 合化和环保化等的现代化方向发展,施工企业从参加招投标与签约、施工准备、施工阶段,到竣工交付使用,都可能遭遇各 种类型的风险,如可预料的风险、性的风险和其他风险等。正确识别风险因素,加强对风险的预防和控制,减少和避免 风险损失,是现代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针对现代施工企业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对策。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风险管理;规避对策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18-0262-02 O 引言 由于建设项目具有工期长、投资大、参与主体多、组织 关系复杂、一次性等特点,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大量的不确 定因素。因而,建筑施工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中 自始至终处于多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中,并且面临 着错综复杂的矛盾,这将给工程施工目标(成本、质量和工 期)的实现带来困难,甚至造成重大的损失。 显然,通过恰当的分析和正确的预测来规避风险,从而 保证项目能按预期的目标实现,减少或避免损失的发生对 现代建筑施工企业有着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当前我国施工企业风险管理现状 我国的许多建筑施工企业对风险管理尚处于初步认识 和依靠经验积累阶段,方法上操作简单,缺少规范,有效的 科学管理程序,抵御风险能力弱。 (1)缺乏规范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绝大多数承包商未 能建立起全面、完善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对于投标项目投 标前的可行性分析不够,对潜在的投标对象估计不足,有项 目就去投标,中标率很低。对项目施工过程中不断发生的 各种变化估计不足,因而风险到来时不能及时做出有效的 反应并做出合理的调整。由于缺乏全面的,可靠的数据支 1 建筑施工企业风险概述 持,经常凭经验临时决策处理风险,管理成效低。 (2)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国内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 所谓风险管理,就是人们对潜在的行为损失进行辨识、 评估,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即在主观 对风险管理没有明确的定位,在企业和项目部的组织结构 上尽可能有备无患或在无法避免时亦能寻求切实可行的补 设置上未考虑风险管理部门和职能,缺乏专职部门和人员 救措施,从而减少损失或进而风险为我所用。 来履行风险管理职责。企业内部风险机制不健全,使得化 ④工后保压。灌浆结束后采取用木塞塞住灌浆孔、用 水泥粉堵住漏浆等措施保压并保证浆液饱满。 ⑤避免隆起。通过掌握灌浆压力、前场观察进浆和抬 动情况等技术措施避免灌浆时路面隆起造成新的病害。 ⑥减小漏浆。采用可灌性好的浓浆,控制进浆速度,在 施工中尽可能减小浆液溢漏 ⑦工后养生。灌浆后24h必须避免行车碾压。 ⑧对混凝土板缝和沥青混凝土的裂缝进行补缝处理。 ⑨对局部破损板块处理。 对于沥青路面,在局部沉陷崩边或裂缝很宽的情况下。 可采取补坑槽的方法进行处理。主要对病害严重横缝两侧 沥青路面进行上面层更换处理,处理范围根据沉陷崩边等 病害的现场情况对处理路段刨除。用4em改性沥青AK一 13A进行填补。对砼路面进行重新浇筑砼。 中,若采用开挖处理基础,路面占用时间较长,且路基处理 范围较小,无法机械压实,造成新的道路沉降,其基础处理 的费用较高,也难以达到基础处理的深度。经过方案比较, 灌浆处理的费用直接成本明显偏低,作为一种治理砼路面 病害、及时可行的科学养护技术,具有工序简单、施工快捷、 造价低、质量易于控制、对行车干扰小,受自然因素影响小 等优点,在道路施工和养护工程中,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和 社会效益。 6结语 综上所述,采用灌浆技术作为道路预防性养护处治道 路路基的特定病害,无疑是最佳的技术处治方案。体现了 养护工作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宗旨,无论是从节约 成本的角度,还是从施工方案的角度来看,它所体现出来的 优越性都是其它技术措施所无法比拟的。对延长道路的使 4灌浆的应用效果 用寿命,防止早中期破坏将有积极作用,随着其技术的不断 注浆后,应在7d龄期后,从抽芯和开挖情况看,浆液填 推广和应用效果的不断验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它将会成 充道路结构层与水稳层间的空隙、水稳层与级配碎石层间 为一项主要的路面处治技术。 的空隙、基层裂缝空隙。从弯沉检测看,注浆后实测弯沉值 参考文献 明显减小,且注浆后实测弯沉值与原完好路段实测弯沉值 相接近。这说明注浆可以起补强作用,并且基层顶面反应 [1]张世福.浅层灌装技术在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维修中的 应用[刀.公路,2004,49(11):141-144. 模量基本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5经济效益评价 [2]沈寿材.基于FWD的沥青路面横缝注装处理效果分析[J].阁西 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9(2):31—34. 在养护工程中,通过造价比较分析,处理每平方旧水泥 [3]袁堂涛,李辉.灌缝工艺在沥青路面养护中的应用口].筑路机械 砼路面与“换板”造价比较,基础灌浆处理的最大的优点就 与施工机械化,2007,(8):9-12. 是利用原路面板。其直接成本随脱空情况及处治目的不同 /-4]杜君泰.城市道路软基处理方法探索[刀.民营科技,2008・32(1).  而不同,灌浆处治一般介于1O一30元/m 左右。“换板”翻 Is]城市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36—2006).-2001). 修砼路面每m。成本一般需180--240元。在沥青局部处理 [6]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