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析基于校企融合的开放性实训基地的建设背景

浅析基于校企融合的开放性实训基地的建设背景

来源:九壹网
浅析基于校企融合的开放性实训基地的建设背景

摘要:

基于校企融合的开放性实训基地的建设都是当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逐步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地方区域经济平衡发展需求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正面产物。地方职教集团平台搭建后,基于职教集团平台依托职业院校开放性实训基地资源提升社会公共服务能力、降低行业企业技术创新成本的同时,职业院校通过合作项目提高资源利用率,引入市场先进技术及工艺,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使人才培养质量与时俱进,与市场需求对接。 关键字:校企融合 开放性实训基地 建设背景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对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政校企研合作新模式的探寻,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达成一致的必要工作,基于校企融合的开放性实训基地建设是职业教育与市场接轨的有效途径。实训基地建设是国家对高等职业院校发展重心的明示,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基于地方职业教育集团的平台,逐渐认知到政校企研多方合作者要实现区域内资源整合、共享、流通,技术支持与服务,高职院校的开放性实训基地的建设与运行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1.国家宏观导向的综合价值型产物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明确指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同时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要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厂校合作,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使其成为具有综合价值的运作基地。 2.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高等教育体系是区域经济发展主体人群新陈代谢的动力源,也是带动区域创新创业发展的项目孵化基地,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更是当前区域支柱型产业链正

常运转所必须的技能技术型人才主流源头。成功案例包括如美国的斯坦福科学工业园(硅谷)、波士顿工业园区、日本的筑波科学城、韩国的大德科学城等。 在力求校企深度融合的高职院校办学背景下,建设运行院校主导型开放性实训基地,将不同社会职能的、企业行业和高职院校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以资源共享、成本分摊、各取所需、合作共赢的项目形式,在行政领域、知识领域、制造领域的达成合力,从而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价值。 3.三螺旋理论的核心价值体现与实现途径

基于校企融合的开放性实训基地的运行是政、产、学三螺旋理论的核心价值的体现与实现途径。三螺旋理论于20世纪50年代初出现在生物学领域,使用三螺旋隐喻来模式化基因、组织和环境之间的关系。20世纪90年代中期,纽约州立大学的亨利·埃茨科威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政、产、学三螺旋理论,来分析在知识经济时代、产业和大学之间的新型互动关系。

实训基地以学院主导、支持下中高职衔接院校、区域性企业行业、社会多元化参与合作的方式实施项目,充分发挥区域性产业知识技能强化与技术创新作用.、行业产业和高职院校三方在运行过程享共赢,互相影响,实现螺旋上升效应。

4.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体现形式

高职院校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明确,促使院校在办学特色的形成过程中,务必要重视实践教学改革。在开放性实训基地合作项目运行中,通过区域性校企进一步融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资源利用率的提升,体现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在实践层面上有效运行模式,提高计划内实践教学质量的同时,满足学院学生、、企业、社会在技能拓展,中高职协调发展,生产科研,技术综合服务方面的合作要求,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度吻合。 综上所述,无论从国家导向层面,还是地方规划区域支柱型产业创新发展、职业教育体系规范构建层面,还是从院校自身教育教学改革可持续性发展层面,基于校企融合的开放性实训基地的建设都是当前多方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正面产物,随着逐步完成基地运行机制,细化深化合作过程,开放性基地的运行必将体现其价值。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2.区域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 罗秋明 《经济师》2003年第10期

3.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创业型大学管理模式创新 张秀萍 大学教育科学 2010年第123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