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综合试题
2014.3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6页,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试卷和答题纸规定的地方。
第I卷(选择题 共l07分)
注意事项:山东中盟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于净以后,再涂写其他答案标号。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以下数据可供答题时参考: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l2 O:16 Na:23 C1:35.5 Fe:56
Cu: Zn:6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l3小题,每小题5分,共6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线粒体的细胞一定是真核细胞 B.高尔基体能合成和分泌多种消化酶 C.细胞内的酶都分布在生物膜上
D.细胞膜上的蛋白质都与物质运输有关 2.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检测酵母菌培养过程中是否产生CO2可判断其呼吸方式 B.用健那绿染液对解离后的细胞染色可观察其线粒体分布 C.滤纸条上色素带的宽窄可反映叶绿体中各色素含量的多少 D.以H2O2溶液作为底物可用于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3.下列叙述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的是 A.只有生殖隔离能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B.自然选择导致突变并对有利变异进行定向积累 C.人为因素和物种入侵不改变进化的速度和方向 D.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能反映生物进化的方向
4.下图为温特研究植物向光性的实验设计,①~⑥是在黑暗环境中对切去尖端的胚芽鞘进行的不同处理。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温特猜想尖端产生的化学物质可以扩散到琼脂块中 B.若在单侧光照下进行该实验,不能得到相同的实验结果 C.④和⑥结果表明胚芽鞘向光弯曲与尖端产生的物质有关 D.设置⑤和⑥组的目的是排除琼脂块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
5.研究发现,秀丽隐杆线虫有两种性别:性染色体组成为XX的是雌雄同体,XO(缺少Y染色体)为雄体;在发育过程中,一个受精卵形成l090个细胞,但成体只含有959个细胞。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雌雄同体与雄体交配产生的后代均为雌雄同体 B.雄体为该物种的单倍体,是染色体不正常分离的结果 C.XO个体只产生雄配子,且雄配子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D.发育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化、凋亡等生理过程
6.P53蛋白对细胞起监视作用。P53蛋白可判断DNA损伤的程度,如果损伤较小,该蛋白就促使细胞自我修复(过程如图所示);若DNA损伤较大,该蛋白则诱导细胞凋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P53蛋白可使DNA受损的细胞间期延长 B.P53蛋白可导致细胞内的基因选择性表达 C.抑制P53蛋白基因的表达,细胞将不能 D.若P53蛋白基因突变,则可能导致细胞癌变
7.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日常生活中人们大量使用铝制品,是因为常温下铝不能与氧气反应
B.神舟10号飞船所用太阳能电池板可将光能转换为电能,所用转换材料是单晶硅
C.棉、麻、合成纤维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
D.工业上获得大量的乙烯、丙烯、丁二烯的方法是石油裂化 8.萜品醇可作为消毒剂、抗氧化剂和溶剂。已知萜品醇的结构简式如下式,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mol该物质最多能和l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B.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为羟基和碳碳双键 C.该物质能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D.分子式为C9H18O
9.W、X、Y、Z是短周期元素,其部分性质如下表 W 单质是淡黄色固体 X 在地壳中的含量居第二位 Y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总数的2/3 Z 第三周期原子半径最小的金属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Z的氧化物属于碱性氧化物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X
C.离子半径:Z>W
D.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X>W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都是电解质
B.将NaOH溶液逐滴加入FeCl3溶液可制备Fe(OH)3胶体 C.电化学腐蚀是造成金属腐蚀的主要原因
D.离子键一定只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共价键一定只存在于共价化合物中 11.下列化学事实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A.Na2SO3溶液中:c(H+)+c(HSO3-)+2c(H2SO3)===c(OH-)
B.NH4HCO3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中:HCO3-+OH-==CO32-+H2O C.有些化学反应既属于复分解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铜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变化,说明铜在冷的浓硫酸中发生钝化 12.食品保鲜所用的“双吸剂”,是由还原铁粉、生石灰、氯化钠、炭粉等按一定比例组成的混合物,可吸收氧气和水。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双吸剂”中的生石灰有吸水作用 B.“双吸剂”吸收氧气时,发生了原电池反应 C.吸收氧气的过程中,铁作原电池的负极 D.炭粉上发生的反应为:O2+4e-+4H+==2H2O 13.已知难溶性物质K2SO4·MgSO4·2CaSO4在水中存在如下平衡: K2SO4·MgSO4·2CaSO4(s)===2Ca2++2K++Mg2++4SO42-,不同温度下,K+的浸出浓度与溶浸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向该体系中加入饱和NaOH溶液,溶解平衡向右移动 B.向该体系中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溶解平衡向右移动 C.该平衡的Ksp=c(Ca2+)·c(K+)·c(Mg2+)·c(SO42-)
D.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B.库仑通过扭秤实验确认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C.楞次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研究得出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方法一楞次定律 D.重心、合力和交变电流的有效值等概念的建立都体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
1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正方体和质量为M的正方体放在两竖直墙和水平面间,处于静止状态。m和M的接触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重力加速度为g。若不计
一切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平面对正方体M的弹力大小大于(M+m)g B.水平面对正方体M的弹力大小为(M+m)gcos
C.墙面对正方体m的弹力大小为mgtan D.墙面对正方体M的弹力大小为mgcota
16.有a、b、c、d四颗地球卫星,a还未发射,在地球赤道上随地球表面一起转动,b处于地面附近近地轨道上正常运行,c是地球同步卫星,d是高空探测卫星。各卫星排列位置如图所示,已知地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 A.a的向心加速度等于g
B.b在相同时间内转过的弧长最长
C.c在6h内转过的圆心角是
3 D.d的运动周期有可能是23h
17.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
匝数比为55:9,副线圈接有一灯泡L和一电阻箱R,原线圈所接电源电压按图乙所示规律变化,此时灯泡消耗的功率为40W,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副线圈两端输出电压为36V
2 B.原线圈中电流表示数为A
11 C.当电阻R增大时,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减小
D.原线圈两端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为u2202sin(100t)V
18.如图所示,分别在M、N两点固定放置两个点电荷+Q和-q(Q>q),以MN连线的中点O为圆心的圆周上有A、B、C、D四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电势低于B点电势 B.A点场强大于B点场强
C.将某正电荷从C点移到O点,电场力做负功 D.将某正电荷从O点移到D点,电势能增加
19.如图甲所示,轻质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上端放置一小物体(物体与弹簧不连接),初始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现用竖直向上的拉力F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开始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拉力F与物体位移x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10m/s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 B.物体的质量为5kg
C.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
D.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的过程中机械能的增加量等于F做的功 20.如图所示,一定滑轮上绕有轻质柔软细线,线的一端系一质量为3m的重物,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电阻为r的金属杆。在竖直平面内有间距为L的足够长的平行金属导轨PQ、EF,在QF之间连接有阻值为R的电阻,其余电阻不计,磁感应强度为B0的匀强磁场与导轨平面垂直。开始时金属杆置于导轨下端QF处,将重物由静止释放,当重物下降h时恰好达到稳定速度而匀速下降。运动过程中金属杆始终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忽略摩擦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
A.电阻R中的感应电流方向QF B.重物匀速下降的速度v3mg(Rr) 22B0LC.重物从释放到下降h的过程中,重物机械能的减少量大于回路中产生的焦耳热
D.若将重物下降h时的时刻记作t=0,速度记为v0,从此时刻起,
磁感应强度逐渐减小,使金属杆中恰好不再产生感应电流,则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
B0ht变化的关系式B
12hv0tgt4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l 93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18个题。其中21—30题为必做部分。31—38题为选做部分。考生必须从中选择1个物理、l个化学和l个生物题作答。不按规定选做者。阅卷时将根据所选科目题号的先后顺序只判前面的l个物理题、1个化学题和1个生物题。其他作答的题目答案无效.
2.第Ⅱ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纸上,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必做部分】
21.(18分)(1)(6分)某同学用如图甲的装置来研究牛顿第二定律。
①实验需用沙和沙桶的总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力,则除满足沙和沙桶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外,还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
②如图乙是某次实验打出的一条纸带,O为起点,A、B、C为三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之间有四个点没有标出,有关数据如图所示,电源频率为50Hz。则小车的加速度a= m/s2,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vB= m/s。(以上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2)(12分)某同学要测量一个由均匀新材料制成的圆柱体的电阻率P。步骤如下: ①游标卡尺测量其长度如图甲所示,可知其长度为 mm; ②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直径如图乙所示,可知其直径为 mm;
③选用多用电表的电阻“×1”挡,按正确的操作步骤测此圆柱体的电阻,表盘的示数如图所示,则该电阻的阻值约为 ;
④为更精确地测量其电阻,可供选择的器材如下: 电流表A1(量程300mA,内阻约为2); 电流表A2(量程l50mA,内阻约为10); 电压表V1(量程lV,内阻r=1000); 电压表V2(量程l5V,内阻约为3000); 定值电阻R0=1000;
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5); 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l000);
电源E(电动势约为4V,内阻r约为1); 开关,导线若干。
1为了使测量尽量准确,测量时电表读数不得小于其量程的,电压表应选 ,电
3流表应选 ,滑动变阻器应选 。(均填器材代号) 根据你选择的器材,请在线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
22.(18分)如图所示,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工件,由AB和BD两部分组成,其中AB部分为光滑的圆弧,AOB=37o,圆弧的半径R=0.5m;BD部分水平,长度为0.2m,C为BD的中点。现有一质量m=lkg,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从A端由静止释放,恰好能运动到D点。(g=10m/s2,sin37o=0.6,cos37o=0.8)求:
(1)物块运动到B点时,对工件的压力大小;
(2)为使物块恰好运动到C点静止,可以在物块运动到B点后,对它施加一竖直向下的恒力F,F应为多大?
(3)为使物块运动到C点时速度为零,也可先将BD部分以B为轴向上转动一锐角,应为多大?(假设物块经过B点时没有能量损失)
23.(20分)如图所示,直线MN上方存在着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粒子1以速度v1=v0从O点垂直射入磁场,其方向与MN的夹角=30o;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2以速度v23v0也从O点垂直射入磁场,其方向与MN的夹角=60o。已知粒子l、2同时到达磁场边界的A、B两点(图中未画出),不计粒子的重力及粒子间的相互作用。
(1)请画出粒子1和2在磁场中运动的轨迹;
(2)求两粒子在磁场边界上的穿出点A、B之间的距离d; (3)求两粒子进入磁场的时间间隔t;
(4)若MN下方有一匀强电场,使两粒子在电场中相遇,其中的粒子1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电场强度E的大小。
24.(10分)莲藕是一种常见的水生植物,其生长状态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藕断丝连”中的“丝”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构成纤维素的单体是 。藕极易褐变,这是由细胞内的多酚氧化酶催化相应反应所导致。将藕在开水中焯烫后可减轻褐变程度,原因是 。
(2)藕中气腔孔与叶柄中气腔孔相通,因此藕主要进行有氧呼吸,呼吸作用第二阶段的产物是 。在藕采收前数天,向藕田灌水并割去水上荷叶的叶柄,有利于 ,提高藕的品质。
(3)上午10点~11点,光照强度增大,叶绿体中ATP的生成量 ,产生的ATP可用于 。此时图中①处叶肉细胞产生的O2的去向是 。莲叶高 矮错落有致,有利于通过增加 来提高产量。
25.(10分)下图表示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机体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时,神经纤维上兴奋部位膜两侧电位表现为 ,这种电位变化主要是由于 造成的。
(2)突触主要存在于 (填序号)内,反射活动通过的突触数目越多,完成反射需要的时间 。
(3)炎热刺激时,皮肤内发生的效应过程是 。炎热时失水过多,引发机体主动饮水这一调节过程中,①表示 ,②表示 。
(4)神经递质是信息分子,有关神经末梢可释放递质作用于免疫细胞,以调节免疫功能,这表明免疫细胞的膜上有 。人体内的信息分子还有 (举一例)。 26.(12分)为改善生态环境,某地实施了草原恢复和建设项目,并研究了“不同放牧强度对植物现存生物量的影响”,结果如下表,单位是kg/hm2。
(1)人工播种牧草改变了草原群落的物种组成,使其营养结构趋向于 ,该过程被称为 演替。采用样方法调查物种丰富度时,为减小调查的误差,应做到 (回答一点即可)。
(2)白三叶和鸭茅的植株高度有明显差别,表明草原群落具有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放牧强度增大,对 的生长有利。
(3)在轻度放牧时,假设该草原植物固定的总生物量是l8 000 kg/hm2,自身呼吸消耗以及流人分解者的量是4800 kg/hm2,则能量在一、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大约是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某牧区规定放牧1只羊需28亩草原对应,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原因是 。不同草原类型适宜的放牧强度不同。右图表示某草原放牧强度对山羊个体增重以及单位面积内山羊群体增重的影响,则最佳放牧强度应控制在 (只羊/hm2)水平。 27.(16分)请回答下列与果蝇有关的问题: (1)在雄果蝇正常减数过程中,含有两条Y染色体的细胞叫做 细胞。
(2)有一个自然繁殖、表现型正常的果蝇种群,性别比例偏离较大。研究发现该种群的基因库中存在隐性致死突变基因a(胚胎致死)。从该种群中选取一对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1中有202个雌性个体和98个雄性个体。分析可知,F1中雄果蝇的基因型为 。若让F1中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2中雌雄比例是 。
(3)果蝇中决定毛翅的基因A对正常翅a为显性,另一对基因R、r本身不控制具体性状,但rr会抑制A基因的表达。利用两个正常翅的纯种品系(甲、乙)及纯种毛翅果蝇进行多次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一:纯种毛翅果蝇×品系甲F1全为毛翅F1自交F2中毛翅:正常翅=9:7
实验二:品系甲×品系乙F1全为正常翅F1自交F2全为正常翅
①根据实验 ,可判断与毛翅、正常翅有关的两对基因(A/a和R/r)位于 对同源染色体上。品系甲和品系乙两种果蝇的基因型分别是 、 。 ②实验一F2中正常翅果蝇的基因型有 种,这些果蝇中杂合个体的比例为 。 28.(18分)三种短周期元素X、Y、Z,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为16,X、Y、Z三种元素的常见单质在常温下都是无色气体。已知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X和Y的单质直接化合形成气体A,X和Z的单质直接化合形成液态化合物B,Y和Z的单质直接化合形成的化合物C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Y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2)C可在X的单质中燃烧得到Y的单质和化合物B,利用此反应可制成新型的化学电源(KOH溶液做电解质溶液),两个电极均由多孔碳制成,通人的气体由孔隙中逸
出,并在电极表面放电,则正极通入的物质是 (填物质名称);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3)C与X的单质反应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常温下,C的水溶液的pH=12,则该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OH-)= 。若向C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所得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相同条件下C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 (5)在2L密闭容器中放入1molC气体,在一定温度进行如下反应:
2C(g) Y2(g)+3Z2(g),反应时间(t)与容器内气体总压强(p)的数据见下表
时间t/min 总压强P l00 kPa 0 4 1 4.6 2 5.4 3 5.8 4 6 5 6
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 (用具体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平衡时C的转化率为 。
(6)已知:①Y2(g)+2X2(g)==2YX2(g) H=+67.7 kJ·mol-1。 ②Y2Z4(g)+X2(g)==Y2(g)+2Z2X(g) H=-534 kJ·mol-1。 则2Y2Z4(g)+2YX2(g)==3Y2(g)+4Z2X(g) H= kJ·mol-1
29.(19分)氯化铜、氯化亚铜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地用作有机合成催化剂。 I.实验室中以粗铜(含杂质Fe)为原料制备铜的氯化物。现用如图所示的实验仪器及药品来制备纯净、干燥的氯气并与粗铜反应(铁架台、铁夹、酒精灯已省略)。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接口顺序是:a 、 、 、
(2)写出加热时硬质试管中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是 。
(3)反应后,盛有NaOH溶液的广口瓶中溶液具有漂白、消毒作用,若用钢铁(含Fe、C)制品盛装该溶液会发生电化腐蚀,钢铁制品表面生成红褐色沉淀,溶液会失去漂白、杀菌消毒功效。该电化腐蚀过程中正极反应式是 . II.将上述实验制得的固体产物按如下流程操作,试回答下列问题:
(1)检验溶液2中是否含有杂质离子的试剂是 ; (2)某同学用实验制得的CuCl2·2H2O晶体配制0.1 mol·L-1的CuCl2溶液,在称量出CuCl2·2H2O晶体后,溶解该晶体的具体操作为
(3)溶液l可加试剂X用于调节pH以除去杂质,X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填序号) a.NaOH b.NH3·H2O C.CuO d.CuSO4 e.Cu2(OH)2CO3
(4)反应②是向溶液2中通入一定量的SO2,加热一段时间后生成CuCl白色沉淀。写出制备CuCl的离子方程式: . 30.(16分)在自来水消毒和工业上砂糖、油脂的漂白与杀菌过程中,亚氯酸钠(NaClO2)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图是生产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图:
已知:①NaClO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适当条件下可结晶析出NaClO2·3H2O; ②常温下,Ksp(FeS)=6.3×10-18;Ksp(CuS)=6.3×10-28;Ksp(PbS)=2.4 ×10-28 (1)反应I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从滤液中得到NaClO2·3H2O晶体的所需操作依次是 (填写序号)。 a.蒸馏 b.蒸发浓缩 c.过滤 d.冷却结晶 e.灼烧
(3)印染工业常用亚氯酸钠(NaClO2)漂白织物,漂白织物时真正起作用的是HClO2。下表是25℃时HClO2及几种常见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弱酸 Ka/mol·L -1HClO2 1×10 -2HF 6.3×10 -4H2CO3 K1=4.30×10-7 K2=5.60×10-11 H2S K1=9.1×10-8 K2=l.1×10-12
①常温下,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NaClO2、NaF、NaHCO3、Na2S四种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用化学式表示);体积相等,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F、NaClO2两溶液中所含阴阳离子总数的大小关系为: (填“前者大”“相等”或“后者大”)。
②Na2S是常用的沉淀剂。某工业污水中含有等浓度的Cu2+、Fe2+、Pb2+离子,滴加Na2S溶液后首先析出的沉淀是 ;常温下,当最后一种离子沉淀完全时(该离子浓度为10-5mol·L-1)此时体系中的S2-的浓度为 。 (4)Ⅲ装置中生成气体a的电极反应式 ,若生成气体a的体积为1.12L(标准状况),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
【选做部分】
31.(12分)【化学—化学与技术】 32.(12分)【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
钛和钛的合金已被广泛用于制造电讯器材、人造骨骼、化工设备、飞机等航天航空材料,被誉为“未来世界的金属”。试回答下列问题:
50(1)钛有4822Ti和22Ti两种原子,它们互称为 ,钛基态原子
的电子排布式为 ;
(2)偏钛酸钡在小型变压器、话筒和扩音器中都有应用。偏钛酸钡晶体中晶胞的结构如右图所示,它的化学式是 ;
(3)纳米TiO2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催化剂,纳米TiO2催化的一个实例如下:
化合物甲的分子中采取sp2杂化的碳原子个数为 ,化合物乙中采取sp3杂化的原子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4)现有含Ti3+的配合物,化学式为[TiCl(H2O)5]Cl2·H2O。配离子[TiCl(H2O)5] 2+ 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 ,该配合物的配体是 。
33.(12分)【化学—有机化学基础】合成口服抗菌药琥乙红霉素片的原料G、某种广泛应用于电子领域的高分子化合物I的合成路线如下:
Cl2已知:① R—CH2—CH=CH2R—CHCl—CH=CH2 高温一定条件R—CH2CH2CH2CHO ②R—CH2—CH=CH2CO、H2(1)C的结构简式是 ,E中的官能团的名称是 。
(2)写出AB的反应方程式 ,该反应类型是 。
(3)H的分子式为C8H6O4,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放出气体,其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试写出E+HI的反应方程式 。 (4)关于G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填序号)。 a.1 mol G最多可与2 mol NaHCO3反应 b.G可发生消去反应
c.1 mol G最多可与2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d.1 mol G在一定条件下可与2 mol乙醇发生取代反应 34.(12分)【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35.(12分)【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赖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之一,可促进人体发育、增强免疫力。乙图为赖氨酸转基因克隆牛的培育流程,其中字母表示相应的操作过程。请回答:
(1)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过程如甲图所示,其中Pst I、Sma I、EcoR I、Apa I为四种酶,该过程中所使用的酶是 和 ,除酶外,该过程还需要的工具酶有 。基因表达载体除图示结构外,还应含有 和 终止子等结构。 (2)为了获得较多的卵母细胞需要对供体注射 ,卵母细胞要培养至 时期,才具备受精能力。
(3)胚胎成纤维细胞在培养过程中会出现 和 现象,分瓶时需用 处理以得到细胞悬液,进而进行 培养使细胞增殖。 (4)图乙中a、b过程利用的主要生物技术有 和 。 36.(12分)【选修3—3】
(1)(6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M2.5(指空气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物)在空气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
B.分子间引力总是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减小 C.热量能够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但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D.水的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E.液晶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单晶体的光学各向同性的特点 (2)(6分)如图所示,导热良好的薄壁汽缸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用横截面积为S=1.0×10-2m2的光滑活塞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汽缸内,活塞杆的另一端固定在墙上。外界大气压强P0=1.0×l05Pa。当环境温度为27oC时,密闭气体的体积为2.0×10-3 m3。
①当环境温度缓慢升高到87℃时,汽缸移动的距离是多少?
②在上述过程中封闭气体 (填“吸热”或“放热”),传递的热量 (填“大 于”或“小于”)气体对外界所做的功。 37.(12分)【选修3—4】 (1)(6分)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波沿x'轴传播,实线为t=0时的波形图,此时P质点向y轴负方向运动,虚线为经过0.02s时第一次出现的波形图,则波沿x轴 (填“正”或“负”)方向传播,波速为 m/s。
(2)(6分)如图所示,为某种透明介质的截面图,△AO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C为半径R=12cm的四分之一圆弧,AB与水平屏幕MN垂直并接触于A点。一束红光射向圆心O,在AB分界面上的入射角i=45o,结果在水平屏幕MN上出现两个亮斑。已
知该介质对红光的折射率为n23,求两个亮斑与A点间的距离分别为多少。 338.(12分)【选修3—5】
(1)(6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汤姆孙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B.射线、射线、射线都是高速运动的带电粒子流 C.氢原子从激发态向基态跃迁只能辐射特定频率的光子
D.某放射性原子核经过2次衰变和一次衰变,核内质子数减少3个 E.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则半衰期减小
(2)(6分)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滑块A、C质量均为m=1kg,B质量为M=3kg。开始时A、B静止,现将C以初速度v0=2m/s的速度滑向A,与A碰后C的速度变为零,而后A向右运动与B发生碰撞并粘在一起。求: ①A与B碰撞后的共同速度大小;
②A与B碰撞过程中,A与B增加的内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