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No.2 20 1 3 论研究生学术文化建设的困境与路径 蔡晓良,李雪燕 摘要:建设研究生学术文化的针对性、可行性路径,主要是优化社会文化环境,营造高校学术氛围;改良学术制度文化, 提高研究生学术权力:发挥导师的学术示范和引导作用,培养研究生学术创新意识和自由个性;在学术文化活动中融入 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培育研究生的道德性学术能力。其中,道德性学术能力是研究生学术文化活动和思想道德教育有机 结合的关节点。 关键词:研究生;学术文化;文化建设;道德性学术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999(2013)02—0198—04 作者简介:蔡晓良(1969-),男,安徽安庆人,博士,福州大学(福建福州350000)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院长助理,硕 导,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李雪燕(1989一),女,福建宁德人,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收稿日期:2012—11-06 基金项目: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新形势下的网络文化管理机制研究——以福建省为例”(2012B224)。 美国加州大学比较教育学家伯顿・R・克拉克指 出.学术文化是指“能够维系人们从事高等教育事业 究生学术失范的行为主要表现有:侵占、抄袭、剽窃 他人的成果;伪造、篡改、拼凑实验数据;找他人代写 论文或自己充当“手”:一稿多投多发和署名时“搭 便车”或让别人搭便车等等。近几年.研究生学术失 范的行为发生频繁,曝光率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如: 某大学医学院发生的“贺海波论文事件”;某大学博 士因论文剽窃毕业2年后被撤销博士学位:某大学 硕士论文被撤销学位…… 的共同价值观、行为规范(科学规范)、利益和信念。” 即学术文化就是学术规范、学术思想、学术信念等, 分为学科文化、院校文化、专业文化和系统文化4种 类型…。研究生学术文化是指研究生在从事研究的活 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有的精神文化,即以研究生的 学术生活为基础,坚守学术价值和学术信念,遵守学 术规范与学术道德,创新学术思想与发展学术文明。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人数日益增多,研究 生已经成为高等院校学术研究当中的一个重要群 体。这些终将步入社会的高层次人才,具有突出的创 造性以及独特的个性,其学术文化建设直接影响着 各大高校的学术文化发展,也间接影响着国家文化 软实力增强、文化安全保障和文化强国愿景。因此, 加强研究生学术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 远的文化影响。 一2.研究生学术精神缺失。学术精神不但包括崇尚 学术、献身学术、追求原创、学术自由、经世致用等学 术理想、学术价值,而且包括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创 新意识、批判思维等个体德性,团结协作、公平竞争、 交流沟通、宽容共享等团队精神。在急功近利、心浮 气躁的社会风气的影响下,在学业、就业、经济、婚恋 等多重压力的综合作用下,一部分研究生对于学术 研究采取了应付的态度,缺乏求真务实、自由、 创新包容等学术精神,缺乏学术理想和价值追求,表 现出明显的功利性学术文化倾向。 3.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衰落。研究生创作的期刊 、研究生学术文化建设亟待突破的困境 及其必须消除的根源 (一)研究生学术文化建设面临四大困境亟待突破 论文、学位论文逐年递增,其学术质量、学术创新水 平相对而言却在逐年滑坡,超前的认识、创造性的提 法、鲜为人思的提问、独树一帜的论证等等变得越来 越稀罕。已故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晚年提出的“钱学森 之问”已经成为一个公共议题:“我们这么多年培养的 目前,我国研究生学术文化建设虽然取得巨大成 就,但是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不足之处。根据经验 观察、实证调查和文献分析的结果,我们把其中主要 不足之处概括为四大困境,即研究生学术行为失范、 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时期培养 的大师相比!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 才呢?”缺少相应的制度文化环境和学科文化氛围,是 造成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衰弱的主要客观因素。 学术精神缺失、学术创新能力衰落和学术权力缺位。 1.研究生学术行为失范。学术失范行为在我国高 校的学术界比较普遍,在研究生群体中尤为突出。研 一19&一 4.研究生学术权力缺位。我国高校的管理主要是 3.学术制度文化的不完善。在具体学术制度方 面,考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学术评价制度不合理。大 依靠行政权力,学术权力被放于次要地位。对于学术 权力的重视,倾向于大学的学术权力和大学教师的 学术权力,而研究生的学术权力处于被忽略的状态。 “研究生的学术权力是指在研究生的培养与学习过 多数高校硬性规定研究生毕业时.必须顺利完成学 位论文,在校期间还必须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论文 成了评价研究生学术水平的最重要标准.能够左右 研究生能否顺利获得学位证书、能否评优获奖、能否 获取好的职业前景。研究生在此压力下,片面追求论 文数量,忽视了论文的质量,更有甚者。发生了学术 失范的行为。此外,高校还缺乏对研究生学术行为有 效的监察制度以及惩罚制度。 4.学术文化活动与思想道德教育脱节的严重性。 近年来。各大高校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学术文化建 程中,针对培养计划与课程的选择与学习、课题研究 的选择与参与、学术研究成果的发表、学术交流与学 术评价等方面的权力。”E2]以行政权力主导的学术管 理必然难以满足研究生学术权力的诉求。主要表现 为研究生在学术活动中缺少了话语权、选择权、参与 权、评价权及交流权。 (二)导致研究生学术文化建设困境的四大诱因 必须消除 设,举办形式多样的学术文化活动,但是大部分学术 文化活动与思想道德教育严重脱节。研究生学术文 化活动主要是以学术课程、学术研究、学术会议等形 式出现的,主要内容偏向于专业性、学理性,忽视了 对症才能下药.研究生学术文化建设的归因分 析十分重要。在学术界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我们把主 要原因归结为四个方面.这就是社会文化环境的负 面影响、管理文化对学术文化的冲击、学术制度文化 不合理、学术文化活动与思想道德教育脱节。这四大 学术科研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同步提高,也忽视 了研究生学术道德培养、学术规范教育。这里的关键 问题在于研究生学术思想、学术精神与思想道德素 诱因既有外因,又有内因;既有近因,又有远因,表现 出一定的内在逻辑性。 质、学术道德修养“两张皮”、各顾各。只有在学术文 化活动中“培养研究生不畏艰难的科学作风、严谨求 实的优良学风、求新探异的创新意识、艰苦奋斗的创 业品格、合作沟通的团队精神”ESl,才能实现研究生学 术文化活动与学术规范意识、学术道德能力的有效 对接 1.社会文化环境的负面影响。学术研究是一项 十分艰巨的工作.要想发表具有重要价值的学术论 文绝非易事。这是需要Et积月累的知识沉淀、吃苦耐 劳的品质以及求真求实、创新探索的学术精神。市场 经济愈发展,社会环境的功利性愈强。社会环境的功 利性愈强,对高等教育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的影响愈 大。功利性的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导致了学术管理 二、有针对性地开拓创新研究生学术文化 建设的可行性路径 针对上述困境和原因,探讨研究生学术文化建 制度的功利性,而学术管理制度的功利性又迫使某 些研究生实施不良的学术行为。利益的驱动自然会 刺激一些研究生在学术殿堂中滋生出造假的学术行 设的可行性路径.主要涉及四个维度,即优化社会文 化环境.营造高校学术氛围:改良学术制度文化,提 高研究生学术权力:发挥导师的学术示范和引导作 用.培养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和自由个性;实现学术 文化活动与思想道德教育“无缝”对接,培育研究生 的道德性学术能力。 (一)优化社会文化环境,营造高校学术氛围 为,充当、寻找论文“手”,把学术精神抛之脑后_3]。 2.管理文化对学术文化的冲击。大学之中存在管 理文化与学术文化两种差异巨大的文化。“管理文化 的特点是注重效率”.“学术文化的特点是注重自由 和学术活动的实际效果”.二者一定程度的冲突显而 易见,不可避免。一方面,“大学管理文化倾向于建立 相对清晰和统一的组织目标。设置严格的等级.按照 有序的程序和有效的责任机制来管理学校,以简化 大学活动中的多样性、复杂性和模糊性。大学管理文 化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大学学术生产中的主 在社会文化环境层面,必须削弱功利主义思想 对学术研究的影响。一方面可以加强社会的引 导和监督。大众传媒文化、网络新文化应做好学术文 化建设的正面导向,适度曝光学术不端的事件,正面 观随意性.有利于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另一方面. 管理文化的“刻板和繁琐程序却可能妨碍大学学者 宣传学术发展进步成就,弘扬优良的学术精神。另一 方面需要健全法律法规.加大惩罚力度。在我国现有 的学术自由,降低大学学术的创造力”。[4 在我国,大 学的管理文化过强,学术文化发育不良,管理文化主 宰学术文化,势必影响研究生的学术生产力和学术 创新能量的发挥。 一的法律中,与学术研究有关的法律主要有《中华人民 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 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等,这些法律在对于学术不良行为方面并没有做出 19 一 具体的界定,这是需要完善和改进的。近年来,教育 部先后发布了《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究的表率和榜样.让研究生的学术精神在潜移默化 中得以确立和巩固。导师还需注意研究生的学术权 《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关 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等文件,但是 这些法规的执行力度有待加强。 高校应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活动,让研究生在 学术活动中感受学术氛围,培养学术精神和学术意 识。以福州大学为例,在论坛方面,福州大学针对研 力和学术自由,为研究生参与学术、评价学术、交流 学术提供更多的机会,引导研究生将学术研究和经 济社会发展需要有机结合起来,在参与重大科研课 题和重要学术会议中提升学术能力。 研究生培养质量与本科生培养质量在知识、能 力和价值上有所差异,研究生培养质量主要体现在 研究生的学术生产力上。培育研究生的学术生产力, 究生群体,专门举办“导师讲坛”、“”及“格 物讲坛”。此外还不定期地举办“‘阳春・金秋’人文论 关键是培育学术创新能力和自由个性。研究生的学 术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发现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 能力、提炼学术命题的能力、对学术前沿的敏感能 力、学术洞察能力、学术创作能力等等。研究生只有 坛”、“嘉锡讲坛”、“新知讲坛”、“心灵讲坛”。不定期 地邀请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来校演讲。在学术沙 龙方面,各个学院每学期都有举办学院内部的学术 沙龙。在读书会方面,大部分导师都会要求自己所指 导的研究生定期举办读书会,进行学术交流与探讨。 在自由个性发展的基础上培养科学精神、人文精神. 才能形成个人概念系统,提出新理念、新观点、新结 论、新方法。培育研究生的学术创新能力和学术个 性。需要研究生严谨地开展创新性学术活动,在学术 思想的碰撞与凝聚中使学术能力个性化,学术理念 (二)改良学术制度文化。提高研究生学术权力 与以行政权力主导的学术管理不同,以学 术权力为主导的学术管理“注重学术自由和学 术活动的实际效果”。对研究生学术管理不应当过 前沿化,学术创作创意常态化。开展创造性阅读以进 行知识积累,发挥学术交流的作用以激发知识原始 创新,培养研究生的理性批判思维能力以形成稳定 的学术思维特色,培育创造性实验能力或创造性写 作能力以构成独具个性的研究风格,是培养研究生 分追求秩序和效率.而应当尊重个性与差异.“崇尚 活动的自由、管理的松散,能够相对自主地确定学术 发展目标甚至安排个人生活”,以切实保障研究生的 学术权力_6_。而提高研究生的学术权力,既要“通过正 式组织确立学术组织的权力地位和树立其应有的权 威”,同时还要改善和提高非正式权力因素,即注意 提高研究生学术成果的含金量,提升研究生的学术 地位和影响力。倡导研究生“追求学术理想和弘扬学 术精神”l 7l。 学术创新能力和学术自由个性的有效路径。 (四)实现学术文化活动与思想道德教育“无缝” 对接。培育研究生的道德性学术能力 研究生学术能力是指研究生利用学术资源进行 学术生产、学术创作时所体现出来能力素质和个性 品质,是技术性学术能力和道德性学术能力的结合 体。范建刚指出,学术能力既包含了技术性学术能 力,也包含道德性学术能力,是二者的有机统一。技 术性学术能力包括问题提出能力、文献收集能力、概 念生成能力、研究设计能力等:道德性学术能力包括 自我管理能力、人际关系能力等 ]。而肖川教授则认 为,学术能力不仅包括思辨能力方面,而且包括实践 的、感性的敏感力方面.即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包括问 在改革研究生学术管理的同时,要建立研究 生学术行为的监察制度及惩罚制度,如加强网络技术 在研究生学术行为的监察中的运用,充分发挥“学术 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的作用就是这种制度设计的前沿 课题。而对于已然的学术不端行为则应加大处罚力 度,提高学术不端行为的成本,从而有效防范和遏制 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对于研究生的评价制 度,则可以进行更多的尝试,从理论素养、现实表现、 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等方面全方位、多途径评价研究 题的发现与提出的能力,文献的收集与整理的能力、 生,逐步摒弃以发表论文为中心的评价体系。 (三)发挥导师的学术示范和引导作用。培养研 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和自由个性 概念的生成与厘定的能力、做出学术命题的能力、设 计研究过程的能力、对学术前沿的敏感能力六个方 面 。在这里,肖川教授相对从狭义方面严谨地对学 导师是研究生在学习阶段最经常接触的人.是 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首要责任人.在研究生的学术研 究中起着示范和引导作用。这就要求导师在教育和 指导研究生时.切实从思想上引导研究生自觉遵守 术能力给予界定,主要着眼的是学术研究过程中所 应具备的能力。范建刚从广义上对学术能力加以界 定,强调学术能力不仅包括学术研究过程中实战的 硬实力如问题发现能力、设计研究能力等.还包括提 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从行动上杜绝研究生学术不 良行为,使自己正面的学术行为成为研究生学习研 一高学术生产力的软实力如学术献身精神、团队合作 精神等 20()_一 研究生学术文化活动和思想道德教育的结合点 在于道德性学术能力。研究生道德性学术能力包括 由低到高的两个层次,即掌握学术规范的道德能力、 德性学术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振玉.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系统——伯顿・克拉克的学 发挥学术潜能的学术精神。当前最为欠缺的是自觉 遵守学术规范的道德习惯.是研究生学术成长的底 术文化思想及其意义[J].外国教育研究,2003(12). [2]肖起清.研究生学术权力的保障[J].中国高教研究,2007(6). [3】陈淑妮,裴瑞芳,陈贵壹.研究生学术行为规范认知的实证 线伦理;作为精神动力、智慧激励、信仰支撑的学术 精神,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的学术境界和学术韵味.是 研究生学术成才的顶层伦理。没有底线学术伦理,遑 论顶层伦理设计;停留于而不上升到顶层学术追求, 研究生将来成为学术大师几无可能。发挥课程教学 的学术道德性介入功能,是培养研究生道德性学术 研究及其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 (7). [4][6]陈何芳.大学术文化与大学学术生产力[J].高等教育研究, 2005(12). [5】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 意见.教 ̄c[2010]11号. [7】卢晓中.高等教育的学术自由与学术自治——兼论中国高 等教育学术权力的提高【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2000(12). [8]范建刚.道德品格与学术能力的协同发展——关于改进研 究生德育的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12). 能力的关键性途径之一。笔者强烈建议在研究生思 想政治理论课程中融入相关的学术道德、学术规范 的教学内容,或者设置的专门的学术道德、学术 规范的教育课程.在解决研究生普遍感到困惑和迷 茫的学术道德实际问题中提高技术性学术能力和道 [9】肖川,胡乐乐.论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 育.2006(9). (上接第1 87页) 并对他们进行人文上的关怀——而这可能需要一定 的宗教意识。“这种观点也得到了实证研究的验证: 厉打击,对于明星作为普通人的隐私需要予以保护. 对于娱乐圈潜规则现象要进行坚决的曝光和打击。 参考文献: 【l】偶像【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5800.htm#,百度 百科. 随着宗教意识(religiosity)的增强,明星崇拜倾向降低 了……”。E41这需要社会,尤其是的积极参与。 第三,社会需要树立打造健康环境的意识。 “媒体在报道明星时应牢记社会责任,选好报道试 点.关注明星成功背后的故事:对明星有悖于法律、 道德的行为予以监督。使其成为有道德的人;少报道 一[2]李行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 社&语文出版社.2004:562 [3】蔡骐.大众传播中的明星崇拜和粉丝效应【J】.湖南师范大学 社会科学学报,2011(1). 些追星族的新闻,以免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特别 『4】何方平.“明星崇拜”的文化心理透视【J】.青少年研究,1993 (1). 是对于那些疯狂的、病态的追星族,媒体报道更应该 慎重考虑其社会后果。”l4 不过这需要整个社会有自 [5]南都娱乐周刊[J].广西桂林:漓江出版社,2009(1):129—130. [6]2005年5月28日电视台新闻频道《中国周刊》. [7]蒋宁平.根源、功能与动力——传播心理视角下的明星崇拜 现象[J].学术论坛,2009.(12). 由讨论的条件。只有经过充分讨论,真善美才能突显 出来.时下的社会风气才能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纠正。 只有社会风气健康了,歌星们才能意识到自身的社 会责任感.才可能洁身自好,抵制低俗。 第四。相关部门需要通过立法并严格执法来保 障娱乐界的正常秩序。比如对格调低俗的杂志要严 【8】王晓华.明星崇拜的文化根源[J】.中国青年研究,1995(3). [9]余开亮.从偶像崇拜透视青年文化消费[J].青年研究,2001 (11). —.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