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Journa1 of Mathematica1 Medicine VoL 2O NO.5 2007 文章编号:1004-4337(2007)05-0620-02 中图分类号:R31 1 文献标识码:A ・方法评介・ 定量实验中样本含量的设计与数据处理 李乐霞 李自强 张鹏 (宁夏医学院数理教研室银川750004) 摘要:直接测量量的样本含量的设计是定量性实验设计的重要环节,在给定间接测量量的误差限要求以后,通过对直接测量 量的初测、误差性质的判断、偶然误差限的计算,即可得出样本含量的大小,再据此对直接测量量进行实际的测量、计算处理和误差分 析,最终得出实验结论。 关键词:定量实验;样本含量;设计;数据处理 实验设计(experiment design)是指在实施实验之前,根据 含量 有关的常数,见表1。 一定的实验目的和要求,运用有关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对 第三,用测量仪器准确度之半Ax/2表示测量的系统误差 实验的原理、仪器、环境、样本大小以及实验步骤、操作方法等 大小,将两者进行比较: 实验因素进行规划设计,是科学实验的重要环节。医学物理 实验中的设计性实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 若判断 等,测量量以偶然误差为主;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方式。 若判断 等,测量量以系统误差为主。 医学物理实验的内容可分为定性和定量两大部分。定量 性实验的设计一般包含以下几个步骤:①设计实验方寒:根据 表1极差法与样本含量 有关的常数d 实验目的要求,选择测量原理和测量方法;②设计实验方法: 根据实验目的、测量原理以及一些附加条件,设计测量方法; ③设计测量量的样本含量:根据对测量结果的误差限的要求, 设计出直接测量量的样本含量,即测量次数;④设计数据处理 的方法:设计实测数据表,选择数据处理的方法,进行误差分 析。对于教学实验而言,实验原理、公式、测量方法、实验器材 等都已给定,只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给定的间接测量量的误差 2计算样本含量 限要求,设计出直接测量量的样本含量,即测量次数,并根据 假设一测量量满足s>Ax/2,经判定x以偶然误差e,为 样本含量的大小进行实际测量、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最终得 主,实验设计要求测量的偶然误差限缸一C,C是由测量目标 出实验结论。以下就测量量的样本含量的设计以及测量数据 给定的误差限推算到该测量量上的某具体数值。需要测量多 的处理作几点讨论。 少次才能满足设计要求(eP z<c)呢?具体做法是: 1测量置的误差性质 第一,初测样本,找出样本中的极大值和极小值,代人极 差法公式(1—1),求出样本统计量5。 对于系统误差为主的直接测量,可忽略其偶然误差,认为 次测量值 一 ( 为总体均值),因此实验中只测一次即可。 第二,由公式£一s/√ ,并令£=缸一C,可以设计出测量 一次数 : 所谓设计样本含量,实际是对偶然误差为主的测量量进行的, 所以首先需要判断直接测量量的性质,方法是: 一(孝)‘一(毒)‘=( )‘ (公式2-1) 首先,随机抽取一个样本,即对直接测量的物理量 初测 其中 的取值用收尾法取整数,即取最靠近并大于该数 次得: 值的整数即可。 Xl’ ’X3’…’ 3误差限的分配 然后,用极差法估算样本标准差S: 假设测量公式为Z=f(x,y,“),其中 ,Y,U为直接测量 d (1--1) 量,Z是间接测量量。再假设间接测量量的相对误差限要求 其中, 、 分别表示组中最大、最小值; 是与样本 是△Z/Z≤K(K是某具体数值),如何将数值K分配给 ,Y,U 收稿日期:2007—05—25 作者简介:李乐霞,女,副教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医学物理教学和研究。 ・620・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7年第2O卷第5期 量的样本含量设计完成之后,就要根据设计的测量次数进行 实际测量,并绘制、填写实测记录表根据实测记录表的内容, 呢?我们根据误差传递公式,按误差大体均分原则将数值K 分配给各直接测量量。 首先,根据Z=f(x,Y,“)的函数形式写出误差传递公式。 这里以一个简单形式为例,假设: : 计算出间接测量的实测相对误差限,并与事先给定的相对误 差限要求进行比较(不应大于后者),最后写出测量结果—— + + X Y “ , (公式3—1) 间接测量的区间估计式。 表3实测记录表 同时假设已判定X以为P 主,Y,“以为P,主,上式可写成: K一 X + + Y (公式3—2) 其中,X取初测样本中最接近样本均值的一个测量值;△ 为测 量仪器准确度。上式中,sx/2x已是确定值,一台合适的测量 仪器,应该使这个值满足误差大体均分原则,否则,需要考虑 调换仪器。 、 分别是初测样本的样本均值。 第二,根据误差大体均分原则,令: 一 一 1(K一 ) (公式3—4) “ ‘, 求出直接测量量Y,“分得的偶然误差限: 一I(K一 ) (公式3—5) 抛=I(K一 ) (公式3—6) 4实验设计过程 假设测量公式为Z=,( , )。 第一步:初测各直接测量量4~6次,绘制并填写初测记 录表。用极差法估算样本标准差s,并判断各直接测量量的误 差性质,见表2。 表2初测量记录表 第二步:由实验误差理式写出误差传递公式。 第三步:根据间接测量量的误差限要求,并利用初测记录 表中的信息,写出误差传递公式的具体形式,分配误差限,即 求出偶然误差为主的直接测量量的偶然误差限缸、 。 第四步:计算以 为主的直接测量量的样本大小即测量 次数。 5定量实验的数据处理 定量实验包括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两大部分,当直接测 假设测量公式为Z=f(x,Y,),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实测并填写实测记录表(表3)。 第二步,写出各直接测量量的区间估计式: ^一 X=xo-4-¥x=x+ ̄—,12 L(单位)(置信度) (公式5—1) 0 Y=yo土 一 土s(单位) (置信度) (公式5—2) 第三步,由直接测量的估计值计算间接测量的估计值: 7.o=,(Xo,Yo)一,( , ) (公式5—3) 第四步,将表3中的有关数据代人误差传递公式,求出间 接测量量的实测相对、绝对误差限: 蟹:监+ 一 + Z X Y 2x Y (公式5—4) ( + )gZ。 (公式5—5) 第五步,写出测量结果——间接测量量的区间估计式: Z=Z0土 (单位) (置信度) (公式5—6) 一个定量实验,从设计、测量、数据处理到误差分析的全 过程就此结束。 参考文献 1洪洋,俞航.医用物理学实验.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8. 2肖井华,蒋达娅,等.大学物理实验教程.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 社,2005,8. 3沈华元,陆申龙.基础物理实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2. ・621・